水缸
今年还没入伏,暴雨酷热,已轮流来了一遍。前几天大雨后,稍稍缓了下干燥,这几天又开始了闷热,渗到地里的雨水好像全部蒸了出来,为随后的桑拿天做着铺垫。身处水泥楼房中,周围是城市升腾的热气,一层包裹着一层,点上根烟,嘬不着,掐灭。感到呼吸费劲,每过一会儿就要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潮热好像火焰燃烧一样也在消耗着周围的氧气。没开空调想再多扛几个星期,两面窗户大敞,希望着小风吹来,带走点憋闷。但这也只是心理作用,偶尔进来的一股小风盼着它轻快凉爽,但吹到身上又感到小风密度极大,屋里的闷热又被风填压的瓷实了一点。我让身体活动减少,静静的坐着,尽量少点变化姿势,但想法却从高楼落到地面。
小时跟姥姥和家人住在胡同,夏天总有段极热极闷,但大杂院里有遮阴结果的树,有会叫的虫。夏夜闷热的无法忍耐时,家人邻居都从屋里走出,地上铺块凉席,就地而卧,聊聊家常。我躺在凉席上,点上盘蚊香,身上依然黏湿,有时会感到凉席下的碎砖的温热,我听着姥姥摇着扇子小声的和家人聊天,睁眼,是看到满世界的枣树杨树枝条,有时一阵轻微的热风吹来,枝叶晃动近的在耳边似的簌簌作响,虽然热的睡不着,黏黏的躺着,但每次听到总感到一阵凉意。
夏天极热极闷只那么一段儿,平时的酷热虽然难受,但可以忍耐,夏天就该有夏天的堂堂相貌。房东住在北房,我姥姥一家住在南屋。冬天房东舒服,夏天可就我家凉快了。院里只有一个公用的水龙头,我家有两个大水缸,分别放在厨房和屋里。从我拎得起水桶开始,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帮姥姥往水缸里打水。厨房的水缸小些,用来淘米洗菜做饭,有时冰冰洗净的西瓜,屋里墙角放的是大水缸,旁边是脸盆架,供一家人洗漱,偶然烧水也从里面舀。
大水缸是用暗棕色的粘土烧成,上面一圈缸沿儿磨的闪着亮儿,这个大水缸一直在姥姥身边几十年。每到冬天早晨,院里邻居有默契,轮流起早,烧一壶开水去浇冻住的水龙头。冰冷的水终于滋出几股,虽然兑上热水还是觉的不热,顶多温吞。而用水缸里的水洗脸,只比室温稍低,温润许多,即便不兑热水,也不扎手。水缸上平时扣着一块圆形的木板,分两半,用时只掀开一个半月型。冬天水暖,用着舒服,到了酷热的夏天则是我的取凉之地。水缸大概几十年积攒着水,即便夏日也总是阴凉。我有时会搬个小马扎,背靠水缸坐着,后背上瞬时一股清凉,沁人心脾。我不安分,有时用两脚顶着前面的地,水缸如果半满,会轻轻晃动,从缸里传来瓮声瓮气的水花儿荡漾声,听着实在舒服。小学无聊的暑假时,赶上酷热的午后,我也懒得去外面疯跑,这时,往往会抱着收音机,坐水缸旁边,蹭半个小时的凉,或傻坐那儿,顶水缸,听着水花儿,看着院里地上落下啄食的麻雀。姥姥要睡午觉,当我反复顶着水缸玩时,姥姥会小声说:消停会儿。然后翻身睡着。
水缸好像有灵性,冬天拢着温热,天热时往外散着凉快,而到了极闷或要有大雨时,水缸外面有时会渗出一层薄薄的水珠。一摸现出一层深浅颜色,好像在提醒预告主人。每年春末秋初,姥姥会伺候水缸,给它里外里洗干净。水缸从屋里搬到院中,盆里锅里接满水,一盆盆里外里的泼,然后从缸里舀出一小抹细沙,仔细的擦着缸底。姥姥累了,会递给我一把刷子,要把缸外面刷干净,反光发亮才行。接着放到最敞亮的地方,让太阳把水缸彻底晒干。我问姥姥,晒它干吗,反正一会儿还得往里灌水。姥姥说:一年水缸只见两回太阳,让它晒晒。几个小时过去,太阳落山,水缸喝下一桶桶的清水,最后一桶水注入,小波浪拍着缸沿儿,那声好像喝了个水饱的水缸打的嗝。我又能重新靠在水缸上取凉。
我长大了,姥姥老了,有一天要从这住了几十年的胡同里搬走。姥姥住的新地方不宽敞,无法放水缸。我妈说:水缸您别带了,那些坛子,那些压酸菜的大石头,你非要带就带,住楼房可真用不着水缸。搬家前半个月,姥姥又重新刷洗了水缸,连缸底都擦的锃亮,但这次没有再灌满水。搬家前一两天,姥姥从胡同里叫来了看公共电话的宋奶奶,宋奶奶叫来了他儿子,把水缸搬走了。
姥姥已经九十了,从去年开始犯糊涂,别人说话能听懂,但自己说话不顺溜。我上网查如何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痴呆的方法,这一两年开始,每次回姥姥家,都会跟她没话找话,聊天多想事。在暴雨水淹这座城市的前几天,我坐姥姥身边说:天真热。姥姥说:热。我说:您还记得大水缸吗,我以前没事老顶它。姥姥想了想,笑了,说:太闹。我说:住平房冬天就指着大水缸了。姥姥说:嗯。我说:要是挤挤,当时大水缸也能搬来啊。姥姥说:没地儿。
小时跟姥姥和家人住在胡同,夏天总有段极热极闷,但大杂院里有遮阴结果的树,有会叫的虫。夏夜闷热的无法忍耐时,家人邻居都从屋里走出,地上铺块凉席,就地而卧,聊聊家常。我躺在凉席上,点上盘蚊香,身上依然黏湿,有时会感到凉席下的碎砖的温热,我听着姥姥摇着扇子小声的和家人聊天,睁眼,是看到满世界的枣树杨树枝条,有时一阵轻微的热风吹来,枝叶晃动近的在耳边似的簌簌作响,虽然热的睡不着,黏黏的躺着,但每次听到总感到一阵凉意。
夏天极热极闷只那么一段儿,平时的酷热虽然难受,但可以忍耐,夏天就该有夏天的堂堂相貌。房东住在北房,我姥姥一家住在南屋。冬天房东舒服,夏天可就我家凉快了。院里只有一个公用的水龙头,我家有两个大水缸,分别放在厨房和屋里。从我拎得起水桶开始,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帮姥姥往水缸里打水。厨房的水缸小些,用来淘米洗菜做饭,有时冰冰洗净的西瓜,屋里墙角放的是大水缸,旁边是脸盆架,供一家人洗漱,偶然烧水也从里面舀。
大水缸是用暗棕色的粘土烧成,上面一圈缸沿儿磨的闪着亮儿,这个大水缸一直在姥姥身边几十年。每到冬天早晨,院里邻居有默契,轮流起早,烧一壶开水去浇冻住的水龙头。冰冷的水终于滋出几股,虽然兑上热水还是觉的不热,顶多温吞。而用水缸里的水洗脸,只比室温稍低,温润许多,即便不兑热水,也不扎手。水缸上平时扣着一块圆形的木板,分两半,用时只掀开一个半月型。冬天水暖,用着舒服,到了酷热的夏天则是我的取凉之地。水缸大概几十年积攒着水,即便夏日也总是阴凉。我有时会搬个小马扎,背靠水缸坐着,后背上瞬时一股清凉,沁人心脾。我不安分,有时用两脚顶着前面的地,水缸如果半满,会轻轻晃动,从缸里传来瓮声瓮气的水花儿荡漾声,听着实在舒服。小学无聊的暑假时,赶上酷热的午后,我也懒得去外面疯跑,这时,往往会抱着收音机,坐水缸旁边,蹭半个小时的凉,或傻坐那儿,顶水缸,听着水花儿,看着院里地上落下啄食的麻雀。姥姥要睡午觉,当我反复顶着水缸玩时,姥姥会小声说:消停会儿。然后翻身睡着。
水缸好像有灵性,冬天拢着温热,天热时往外散着凉快,而到了极闷或要有大雨时,水缸外面有时会渗出一层薄薄的水珠。一摸现出一层深浅颜色,好像在提醒预告主人。每年春末秋初,姥姥会伺候水缸,给它里外里洗干净。水缸从屋里搬到院中,盆里锅里接满水,一盆盆里外里的泼,然后从缸里舀出一小抹细沙,仔细的擦着缸底。姥姥累了,会递给我一把刷子,要把缸外面刷干净,反光发亮才行。接着放到最敞亮的地方,让太阳把水缸彻底晒干。我问姥姥,晒它干吗,反正一会儿还得往里灌水。姥姥说:一年水缸只见两回太阳,让它晒晒。几个小时过去,太阳落山,水缸喝下一桶桶的清水,最后一桶水注入,小波浪拍着缸沿儿,那声好像喝了个水饱的水缸打的嗝。我又能重新靠在水缸上取凉。
我长大了,姥姥老了,有一天要从这住了几十年的胡同里搬走。姥姥住的新地方不宽敞,无法放水缸。我妈说:水缸您别带了,那些坛子,那些压酸菜的大石头,你非要带就带,住楼房可真用不着水缸。搬家前半个月,姥姥又重新刷洗了水缸,连缸底都擦的锃亮,但这次没有再灌满水。搬家前一两天,姥姥从胡同里叫来了看公共电话的宋奶奶,宋奶奶叫来了他儿子,把水缸搬走了。
姥姥已经九十了,从去年开始犯糊涂,别人说话能听懂,但自己说话不顺溜。我上网查如何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痴呆的方法,这一两年开始,每次回姥姥家,都会跟她没话找话,聊天多想事。在暴雨水淹这座城市的前几天,我坐姥姥身边说:天真热。姥姥说:热。我说:您还记得大水缸吗,我以前没事老顶它。姥姥想了想,笑了,说:太闹。我说:住平房冬天就指着大水缸了。姥姥说:嗯。我说:要是挤挤,当时大水缸也能搬来啊。姥姥说:没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