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記
"有些人已经习惯于用二元对立论来看待评价历史人物,在一个历史活动的对立的两面中,必然有一方是进步的革命的,另一方则是落后的反动的,却不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评价历史,往往错误的离谱。事实上对立的两面正是一个事物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产物,削除掉对立两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说明这个事物的发展程度,对立的两面本身就是进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硬性把一方打成落后保守,另一方面戴上进步的高帽,本身就是极端愚蠢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在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有一条注释,是格外值得注意的
“都铎王朝和早期斯图亚特王朝运用君主的权力减缓了经济发展,直到这种发展可以为社会所承受——即运用中央政府的权力使转型中的受害者的苦难得以缓减,并且为变革中的进程开创渠道以减少这个进程中的破坏性,仅仅是因为这些英国挺过了[16世纪]圈地的灾难,而没有受到重大的破坏。卡尔.波拉尼 (karl p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见[246]p377的[注释]141)
在中国的明代,同样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贫富不断两极分化的趋势(明代的这种贫富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实质是一样的),以及工商业阶层对农民利益不断侵占剥夺的社会现象。但在英国,“都铎王朝和早期斯图亚特王朝”能够“运用君主的权力减缓了经济发展,直到这种发展可以为社会所承受”,而在中国的明代,文官系统把持的政府之下,皇帝却根本不可能具备这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加以干预控制的权力。这是明代的中国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
明朝的灭亡原因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超前发展
——杜车别
“在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有一条注释,是格外值得注意的
“都铎王朝和早期斯图亚特王朝运用君主的权力减缓了经济发展,直到这种发展可以为社会所承受——即运用中央政府的权力使转型中的受害者的苦难得以缓减,并且为变革中的进程开创渠道以减少这个进程中的破坏性,仅仅是因为这些英国挺过了[16世纪]圈地的灾难,而没有受到重大的破坏。卡尔.波拉尼 (karl p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见[246]p377的[注释]141)
在中国的明代,同样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贫富不断两极分化的趋势(明代的这种贫富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实质是一样的),以及工商业阶层对农民利益不断侵占剥夺的社会现象。但在英国,“都铎王朝和早期斯图亚特王朝”能够“运用君主的权力减缓了经济发展,直到这种发展可以为社会所承受”,而在中国的明代,文官系统把持的政府之下,皇帝却根本不可能具备这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加以干预控制的权力。这是明代的中国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
明朝的灭亡原因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超前发展
——杜车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