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卤面
年龄大了就是喜欢回忆,今天在家里吃着家乡的蒸卤面就想起郑州了。
那时候还是小学4,5年纪。中午11点半放学,妈妈12点班到家,自己一点钟开始训练,爸爸工作的地方远,所以中午不回家。最早开始做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了。
可是年龄毕竟是小,还有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在煮好米饭也要12点15的,所以很匆忙的午饭有些时候就会得到特许在放学的路上买了现成的带回家吃。
学校对面有个五院,那医院小时候可没少进的。学校周围也都是商业小店,所以路边小吃还是不少的。最喜欢的还要数蒸卤面了。蒜苔的,黄豆芽的,豆角的,加上辣椒油,馋的时候边走边吃。到家的时候吃了半肚子面条,喝了半肚子风的也就饱了。
小的时候爱耍些小聪明,人家是1块钱一碗的蒸卤面,我就这家用5毛钱买半碗,那家用五毛钱买半碗。其实加在一起总是要有一碗半的量,我的借口就是我小孩,吃不了那么多。后来我发现很多别的同学也开始这么做,慢慢的卖家就不再乐意这么卖了。好在升到6年级后我就开始整个星期的逃课,也就很少光临那些小店了。
上面的是午餐,早餐都是我们几个小孩下了训练一起去吃。一般一个成年的姑娘的饭量是五毛钱一碗汤加一根油条,或是一碗豆浆加一个菜盒。年轻小伙也就是一碗汤加两根油条可以填饱肚子的。但是我们这帮小姑娘们可是不行的,别看都是10岁刚刚出点头,饭量可是惊人的,个个超过小伙的。但是家人给的早餐钱又都有数,自己也都想要省出一些买点小零嘴。所以我们经常都是3毛钱买大半碗紫米粥,然后2毛钱买小半碗胡辣汤,最后拎着两根油条上学去。
现在大了,想来就是好笑。那么的几个小毛孩都还自认为聪明绝顶的去占人家的小便宜,孰不知那其实也是人家早餐店老板看我们幸苦,不跟我们计较。我们去吃早饭的时间已经没有别的学生还在店里了,因为下了训练都是7点50以后,学校又是8点钟开始上课。很多时候我们的前半碗汤还没有喝完,老板就会问我们谁还要后半碗先摇出来晾着。小的时候懵懵懂懂,都不记得有没有道谢的。
那时候的朋友现在大部分都不再有了音信,说不定还有那么1,2个也在地球的这一边呢。
那时候还是小学4,5年纪。中午11点半放学,妈妈12点班到家,自己一点钟开始训练,爸爸工作的地方远,所以中午不回家。最早开始做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了。
可是年龄毕竟是小,还有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在煮好米饭也要12点15的,所以很匆忙的午饭有些时候就会得到特许在放学的路上买了现成的带回家吃。
学校对面有个五院,那医院小时候可没少进的。学校周围也都是商业小店,所以路边小吃还是不少的。最喜欢的还要数蒸卤面了。蒜苔的,黄豆芽的,豆角的,加上辣椒油,馋的时候边走边吃。到家的时候吃了半肚子面条,喝了半肚子风的也就饱了。
小的时候爱耍些小聪明,人家是1块钱一碗的蒸卤面,我就这家用5毛钱买半碗,那家用五毛钱买半碗。其实加在一起总是要有一碗半的量,我的借口就是我小孩,吃不了那么多。后来我发现很多别的同学也开始这么做,慢慢的卖家就不再乐意这么卖了。好在升到6年级后我就开始整个星期的逃课,也就很少光临那些小店了。
上面的是午餐,早餐都是我们几个小孩下了训练一起去吃。一般一个成年的姑娘的饭量是五毛钱一碗汤加一根油条,或是一碗豆浆加一个菜盒。年轻小伙也就是一碗汤加两根油条可以填饱肚子的。但是我们这帮小姑娘们可是不行的,别看都是10岁刚刚出点头,饭量可是惊人的,个个超过小伙的。但是家人给的早餐钱又都有数,自己也都想要省出一些买点小零嘴。所以我们经常都是3毛钱买大半碗紫米粥,然后2毛钱买小半碗胡辣汤,最后拎着两根油条上学去。
现在大了,想来就是好笑。那么的几个小毛孩都还自认为聪明绝顶的去占人家的小便宜,孰不知那其实也是人家早餐店老板看我们幸苦,不跟我们计较。我们去吃早饭的时间已经没有别的学生还在店里了,因为下了训练都是7点50以后,学校又是8点钟开始上课。很多时候我们的前半碗汤还没有喝完,老板就会问我们谁还要后半碗先摇出来晾着。小的时候懵懵懂懂,都不记得有没有道谢的。
那时候的朋友现在大部分都不再有了音信,说不定还有那么1,2个也在地球的这一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