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莫问奴归处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题记
不知为什么,紫鹃发起了“花容月貌为谁妍”系列征文后,我特别想写写小红。也许,是为了许许多多同为草根者的命运。
小时候在西北长大,那里是缺乏绿色的。只是夏初,花花草草都复活过来。其间,会有许多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开得颇有声势。它们叫红花草,学名叫做紫云英。至今,离开那里已逾十年,但那些不卑不亢的紫云英,仍然在我的记忆里鲜亮着。它们,或许就是小红的灵魂。
其实,提起小红,我最一开始想到的竟是宝琴十首怀古诗里那句“小红骨贱最身轻”。虽然此小红非彼小红,但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骨贱身轻。虽是荣府管家的女儿,生得也“细巧干净”,却也只能在怡红院里做一个粗使丫头,连自己名字都不能叫,硬生生地要把那个玉字去掉。浇花,烧茶炉子,喂雀儿,描花样子,这就是她平时的工作了。说不上悲惨,只能说是……卑贱。而所谓紫云英,本也就是一种喂马的饲料罢了。
她在怡红院并不快乐,袭人晴雯等一干或情意绵绵或尖牙利嘴的大丫头没给她任何可乘之机。那时的她,想必也作过灰姑娘变公主的梦想吧。我想她的心,定是失落的。
可是有一天,另一个为了谋得生计的年轻人偶然遇到了她。其实,他和她有着相似的背景家境。只是,这位爷比起贾家那些蝇营狗苟的男人们,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家里没靠山,他那个“不是人”的舅舅,竟也是个狗眼看人低的主儿。而那个非亲非故的街坊倪二,却是个热心肠的朋友。他在碰壁和受助中学会了经济学问,看清了世事洞明,却是个不卑不亢,说话办事极有分寸的成熟男子。这样的男子,正是自己一点点建设自己生活的踏实人。
于是,小红动心了。对方也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干净俏丽的女孩子。她不再幻想能做宝玉的“屋里人”。一方相思帕,便是传递感情的媒介,简单却也甜蜜的恋爱,也就是咱小老百姓的烟火人生。她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试问大观园的丫头婆子,有几个有如此见识?希望后的失望,失望后,聪明的女子会通透。那些本不起眼的紫云英,也会散发出带着泥土气息的实实在在的芬芳。
接下来就是那段著名的“小红说奶奶”了。彼时,她刚从“宝钗扑蝶”后那声东击西的忽悠中惊魂未定,立马迅速地调整了心情,便精神百倍地面对了她的工作。那段话,我细细读了好多遍,才算搞清她说的那一大堆爷爷奶奶是什么。一向难有人入其法眼的凤姐,似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竟要认她作干女儿。此时的小红,表现得却是宠辱不惊,竟着实把凤姐儿调侃了一番,“我妈才是您的干女儿呢”。我每次看到这段,都忍不住一笑。是的,没有背景,要想出人头地,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己有两把刷子!何况她并不是毫无背景,可她的脱颖而出,靠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她并不是靠把别人踩在脚下才攀上的高枝儿!所以,她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此时的小红,正是一个从头做起的小白领,虽然业绩才刚刚开始,但可以想象到,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跟着凤姐干,想必她成长进步的每一步都很踏实,人情世故也越来越通透。那一种勃勃生机,就像草原上的紫云英,并不高贵典雅,却是一种踏踏实实的生命力。“也宜墙角也宜盆”,这还不足以形容坚强独立的小红。她是随处可以倔强生长的紫云英。
有点像是几百年前的《杜拉拉升职记》对吧,呵呵。可贵的是,小红,并未靠着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来了所谓荣华富贵。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们虽然出身平凡,也许还曾不入“上流人物”的眼界,但我们如果能丢掉幻想,心存希望,不怨天尤人,不断努力,同时记得保持一颗善良平和的心,我们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脂批暗示,八十回后,贾家落败,小红貌似会和贾芸一道去狱神庙探望宝玉。不知此时的宝玉,心里会不会很不是个滋味儿地说:
从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儿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可叹的是,这个女子还是那么有情有义。只是,你只能做一个局外的看花人罢了。她已有了自己的护花使者。我相信,一个叫做《芸二爷和红姑娘的平淡生活》的故事,会成为那个黑暗结局中一抹鼓舞人心的暖色。
然后,我忍不住想到了那首严蕊的《卜算子》。她们都有着草根的出身,却都勇敢地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题记
不知为什么,紫鹃发起了“花容月貌为谁妍”系列征文后,我特别想写写小红。也许,是为了许许多多同为草根者的命运。
小时候在西北长大,那里是缺乏绿色的。只是夏初,花花草草都复活过来。其间,会有许多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开得颇有声势。它们叫红花草,学名叫做紫云英。至今,离开那里已逾十年,但那些不卑不亢的紫云英,仍然在我的记忆里鲜亮着。它们,或许就是小红的灵魂。
其实,提起小红,我最一开始想到的竟是宝琴十首怀古诗里那句“小红骨贱最身轻”。虽然此小红非彼小红,但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骨贱身轻。虽是荣府管家的女儿,生得也“细巧干净”,却也只能在怡红院里做一个粗使丫头,连自己名字都不能叫,硬生生地要把那个玉字去掉。浇花,烧茶炉子,喂雀儿,描花样子,这就是她平时的工作了。说不上悲惨,只能说是……卑贱。而所谓紫云英,本也就是一种喂马的饲料罢了。
她在怡红院并不快乐,袭人晴雯等一干或情意绵绵或尖牙利嘴的大丫头没给她任何可乘之机。那时的她,想必也作过灰姑娘变公主的梦想吧。我想她的心,定是失落的。
可是有一天,另一个为了谋得生计的年轻人偶然遇到了她。其实,他和她有着相似的背景家境。只是,这位爷比起贾家那些蝇营狗苟的男人们,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家里没靠山,他那个“不是人”的舅舅,竟也是个狗眼看人低的主儿。而那个非亲非故的街坊倪二,却是个热心肠的朋友。他在碰壁和受助中学会了经济学问,看清了世事洞明,却是个不卑不亢,说话办事极有分寸的成熟男子。这样的男子,正是自己一点点建设自己生活的踏实人。
于是,小红动心了。对方也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干净俏丽的女孩子。她不再幻想能做宝玉的“屋里人”。一方相思帕,便是传递感情的媒介,简单却也甜蜜的恋爱,也就是咱小老百姓的烟火人生。她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试问大观园的丫头婆子,有几个有如此见识?希望后的失望,失望后,聪明的女子会通透。那些本不起眼的紫云英,也会散发出带着泥土气息的实实在在的芬芳。
接下来就是那段著名的“小红说奶奶”了。彼时,她刚从“宝钗扑蝶”后那声东击西的忽悠中惊魂未定,立马迅速地调整了心情,便精神百倍地面对了她的工作。那段话,我细细读了好多遍,才算搞清她说的那一大堆爷爷奶奶是什么。一向难有人入其法眼的凤姐,似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竟要认她作干女儿。此时的小红,表现得却是宠辱不惊,竟着实把凤姐儿调侃了一番,“我妈才是您的干女儿呢”。我每次看到这段,都忍不住一笑。是的,没有背景,要想出人头地,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己有两把刷子!何况她并不是毫无背景,可她的脱颖而出,靠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她并不是靠把别人踩在脚下才攀上的高枝儿!所以,她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此时的小红,正是一个从头做起的小白领,虽然业绩才刚刚开始,但可以想象到,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跟着凤姐干,想必她成长进步的每一步都很踏实,人情世故也越来越通透。那一种勃勃生机,就像草原上的紫云英,并不高贵典雅,却是一种踏踏实实的生命力。“也宜墙角也宜盆”,这还不足以形容坚强独立的小红。她是随处可以倔强生长的紫云英。
有点像是几百年前的《杜拉拉升职记》对吧,呵呵。可贵的是,小红,并未靠着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来了所谓荣华富贵。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们虽然出身平凡,也许还曾不入“上流人物”的眼界,但我们如果能丢掉幻想,心存希望,不怨天尤人,不断努力,同时记得保持一颗善良平和的心,我们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脂批暗示,八十回后,贾家落败,小红貌似会和贾芸一道去狱神庙探望宝玉。不知此时的宝玉,心里会不会很不是个滋味儿地说:
从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儿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可叹的是,这个女子还是那么有情有义。只是,你只能做一个局外的看花人罢了。她已有了自己的护花使者。我相信,一个叫做《芸二爷和红姑娘的平淡生活》的故事,会成为那个黑暗结局中一抹鼓舞人心的暖色。
然后,我忍不住想到了那首严蕊的《卜算子》。她们都有着草根的出身,却都勇敢地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