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大门口淹水的一些记忆
武大是个建在山上的学校,进了校门就是一路上坡。每年到了梅雨季节,雨水就顺山势而下,一旦下得急了,校门外便是一片洪水泛滥。我从小住在现在叫做武汉大学信息学部的这个院子里,对“山洪”颇有记忆。
小时候,这里还不叫武大信息学部,而是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不过大人们说顺口了还总说成武汉测绘科技学院。当时整个武测的地势比现在更低,现在的学生五舍一楼的地面高度大概就是整个学校的平均海拔。一到梅雨季节,前有华师桂子山,后有武大珞珈山,两面夹击,雨水就全汪在中间的武测里了。加上当时的排水系统也比较落后,我家这块就整周整周地泡在水里。大人们自然觉得上班十分不便,要是家住一楼的住户,下班还得回家筑坝舀水。我们这些小孩倒是喜欢下雨出去踩水玩,不过后门——也就是现在的北门那边,是绝对不去的。因为那边水太深,还有常年缺失了盖子的窨井,每年梅雨季节都会淹死几个人。
九十年代初,我还在上小学,有一年雨下得特别大。本来爸妈说要我别去上学算了,但是我执意要去,拗不过只好让我爸送我去学校。去了小学发现正门完全过不去,只好找了个地势高的地方爬墙头进去。结果学校一看这形势不行,说雨太大了大家还是回家吧。于是我爸又把我领回来。一路上我待在自行车上没踩到水,最后我爸把我递给站在楼梯上的我妈时没交接好,我踩地上去了,顿时两个套鞋就灌满了。事后证明小学的放假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后来积水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我妈教研室有个青年教师坚持去带实验课,于是被通报表扬,因为他是在齐胸深的水里游过去的……
我读初中的时候,家搬到了53栋,从阳台正好可以俯瞰旁边的街道口小学。又有一年雨特别大,就看见街道口小学的操场灌满了水都快漫过院墙了,有两个大概是校工的男人在里面欢快地游泳……那年我家地下室淹水了(说是地下室其实就是在一楼),泡坏了许多东西包括一套莎士比亚全集,最后只好扔掉。后来我爸便拿砖块水泥砌了个很高的门槛,地下室就再没进过水,可以悠闲地观望左邻右舍抢险抗洪。只不过我每天上学放学要把自行车从那道门槛扛进扛出,十分锻炼体格。
这么多年过去,武测的路面和下水道已经大修过好几次。现在整个校区的路面比原先至少高了半米,雨水都是往校外流而不会渍在校园里。整片地区的排水系统也给力多了,还换上了抗压防盗的窨井盖子。今年虽然雨下得大,雨停后排水倒也快,几个小时后路面就没有积水了,再也不会出现早年那种整天泡在臭水里的状况。半夜两点饿得慌出去觅食,看到大排档还在营业,城管在忙着清理路面的垃圾污泥,路上走着喝得东倒西歪的毕业生,不由得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小时候,这里还不叫武大信息学部,而是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不过大人们说顺口了还总说成武汉测绘科技学院。当时整个武测的地势比现在更低,现在的学生五舍一楼的地面高度大概就是整个学校的平均海拔。一到梅雨季节,前有华师桂子山,后有武大珞珈山,两面夹击,雨水就全汪在中间的武测里了。加上当时的排水系统也比较落后,我家这块就整周整周地泡在水里。大人们自然觉得上班十分不便,要是家住一楼的住户,下班还得回家筑坝舀水。我们这些小孩倒是喜欢下雨出去踩水玩,不过后门——也就是现在的北门那边,是绝对不去的。因为那边水太深,还有常年缺失了盖子的窨井,每年梅雨季节都会淹死几个人。
九十年代初,我还在上小学,有一年雨下得特别大。本来爸妈说要我别去上学算了,但是我执意要去,拗不过只好让我爸送我去学校。去了小学发现正门完全过不去,只好找了个地势高的地方爬墙头进去。结果学校一看这形势不行,说雨太大了大家还是回家吧。于是我爸又把我领回来。一路上我待在自行车上没踩到水,最后我爸把我递给站在楼梯上的我妈时没交接好,我踩地上去了,顿时两个套鞋就灌满了。事后证明小学的放假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后来积水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我妈教研室有个青年教师坚持去带实验课,于是被通报表扬,因为他是在齐胸深的水里游过去的……
我读初中的时候,家搬到了53栋,从阳台正好可以俯瞰旁边的街道口小学。又有一年雨特别大,就看见街道口小学的操场灌满了水都快漫过院墙了,有两个大概是校工的男人在里面欢快地游泳……那年我家地下室淹水了(说是地下室其实就是在一楼),泡坏了许多东西包括一套莎士比亚全集,最后只好扔掉。后来我爸便拿砖块水泥砌了个很高的门槛,地下室就再没进过水,可以悠闲地观望左邻右舍抢险抗洪。只不过我每天上学放学要把自行车从那道门槛扛进扛出,十分锻炼体格。
这么多年过去,武测的路面和下水道已经大修过好几次。现在整个校区的路面比原先至少高了半米,雨水都是往校外流而不会渍在校园里。整片地区的排水系统也给力多了,还换上了抗压防盗的窨井盖子。今年虽然雨下得大,雨停后排水倒也快,几个小时后路面就没有积水了,再也不会出现早年那种整天泡在臭水里的状况。半夜两点饿得慌出去觅食,看到大排档还在营业,城管在忙着清理路面的垃圾污泥,路上走着喝得东倒西歪的毕业生,不由得觉得生活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