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敢死队之四月减肥报告
不知道哪个女歌星曾经唱过《减肥敢死队》这么首华丽丽又气昂昂的歌,在这个焦虑的四月份,时不时的被我哼上几句:减肥敢死队,勇敢的玫瑰,不吃饭不喝水,没有路可退。我比她还要逊色一点,至少在我最为艰苦卓绝的减肥时期,我都还有喝水。什么?你问我减肥效果?过去的事儿了扯它干嘛,没劲…
好吧我承认我失败了,一群恶毒的女人和冷血的男人们,这回你们满意了吧。想当初我也是很拼命的,本着一句从日本减肥大师那儿听来的“减肥必须抱着必死的决心”作为座右铭,选择了一种很自杀的减肥方法—鼎鼎大名的二十一天减肥法。它的要求是头三天绝食,什么也不能吃只能喝水;接下来的八天只能吃水果蔬菜,淀粉肉类甚至酸奶调味品统统不能碰;最后十天可以吃饭了,但要求是六分饱,睡前五小时不能再吃东西。刚开始的两天无疑是惨烈的,尤其是当你饿得头晕眼花脚底生风舍友们却端着饭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大嚼特嚼的时候,你真恨不得两刀剁了她再将她的残渣剩饭一扫而光。这样就算要给我量刑的时候,每一个有过减肥史的同志都不能否认,我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激情杀人”。
但跟这种来源于肚子的生理饥饿感带来的直接痛苦比起来,来自于大脑的心理饥饿感才是真正致命的东西。因为节食减过肥的人都知道,饿着饿着也就那样了,头两天的饿劲儿一过就不会再有那种肚子疯狂抗议的时刻了,或者说就算它偶尔叫叫你也没感觉了。但与之相对的是,你的心理开始走进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你眼中的一切事物都变成了食物的暗示:天上飘的不是云是棉花糖,枝头叫的不是鸟儿是烤全鹅,成堆的书是三明治,手里的笔是烤香肠,就连路上那个胖子拎的兰州拉面都能让你眼里冒出火来。是的我不饿但我疯狂的想吃东西,老子整天对着那堆苹果黄瓜西红柿真的是活不下去了。去打羽毛球吧?不去;去逛街吧?不去;去书城看书吧?不去。没有饭吃,好像活着都没有意义了,还打球逛街看书干嘛…
所以说,节食久了是要变态的。这在我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所有不上课的时间我几乎都趴在电脑前看美食(⊙﹏⊙b汗…)。而且我不仅看,我还认认真真的做笔记,什么店什么吃的什么位置什么价钱清清楚楚一应俱全,心里恶狠狠的想着的只有一句话:“等我能吃饭的时候老子要把你们吃光,吃光!!!”宿舍的人每天像看神经病一样看我,时不时的还不忘刺激我一下:我们去吃饭要不要帮你带…
我敢说,在科大,至少每五个女生中就有一个在减肥,其他的四个,在立志“从明天起一定要减肥”。有人可能会说你不胖啊为什么要减肥,这样的问题减肥的人都不屑于回答。首先我确实很胖,其次就像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一样,百分之九十九的女生都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中午回宿舍的路上,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女生是没有拎饭的(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在餐厅吃过了,可绝对有更大一部分压根儿就没打算吃)。所以姐妹们啊,你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在第十天开始吃饭的,体重当然是在一个较大的惊喜后很悲催的随着天气一步步回暖,让人慨叹节食果然不是办法啊。不过我有时候会这样想:你说我十天不吃饭这么自杀的事情都做过了,还有什么我做不来啊…
问我吸取教训了没有?没有。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我再来它一个轮回。蔡依林为了身材可以三年只吃水煮青菜,小S生了两个宝宝依旧如此火辣,我们还那么年轻,怎么好意思自暴自弃。其实,折腾那么一番后,我对“迅速瘦下来”暂时已经不那么感冒了,倒是觉得,时不时的这么饿上自己一下,似乎还蛮不错。回族同胞不就有个“斋月”嘛,基督教貌似也有个类似的习俗,《禁欲四十天》里乔森哈奈特不就是从那个基督教的传统里受到启发的么。更何况还有《七宗罪》的这样血淋淋的警告,暴食是会死的很惨的…节食带给我的好处是:以前餐厅里所有不好吃的东西突然都变得好吃了,世界仿佛都偷偷地美好了。能活着吃饭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儿啊,以至于我每次开饭之前都想双手合十以无比感激的心情大喊:いただきます!
结尾照例还是要喊一下口号:所有减肥的同学都是热爱生活的好胖纸(也包括我…),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咱们五月份,再会。
好吧我承认我失败了,一群恶毒的女人和冷血的男人们,这回你们满意了吧。想当初我也是很拼命的,本着一句从日本减肥大师那儿听来的“减肥必须抱着必死的决心”作为座右铭,选择了一种很自杀的减肥方法—鼎鼎大名的二十一天减肥法。它的要求是头三天绝食,什么也不能吃只能喝水;接下来的八天只能吃水果蔬菜,淀粉肉类甚至酸奶调味品统统不能碰;最后十天可以吃饭了,但要求是六分饱,睡前五小时不能再吃东西。刚开始的两天无疑是惨烈的,尤其是当你饿得头晕眼花脚底生风舍友们却端着饭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大嚼特嚼的时候,你真恨不得两刀剁了她再将她的残渣剩饭一扫而光。这样就算要给我量刑的时候,每一个有过减肥史的同志都不能否认,我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激情杀人”。
但跟这种来源于肚子的生理饥饿感带来的直接痛苦比起来,来自于大脑的心理饥饿感才是真正致命的东西。因为节食减过肥的人都知道,饿着饿着也就那样了,头两天的饿劲儿一过就不会再有那种肚子疯狂抗议的时刻了,或者说就算它偶尔叫叫你也没感觉了。但与之相对的是,你的心理开始走进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你眼中的一切事物都变成了食物的暗示:天上飘的不是云是棉花糖,枝头叫的不是鸟儿是烤全鹅,成堆的书是三明治,手里的笔是烤香肠,就连路上那个胖子拎的兰州拉面都能让你眼里冒出火来。是的我不饿但我疯狂的想吃东西,老子整天对着那堆苹果黄瓜西红柿真的是活不下去了。去打羽毛球吧?不去;去逛街吧?不去;去书城看书吧?不去。没有饭吃,好像活着都没有意义了,还打球逛街看书干嘛…
所以说,节食久了是要变态的。这在我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所有不上课的时间我几乎都趴在电脑前看美食(⊙﹏⊙b汗…)。而且我不仅看,我还认认真真的做笔记,什么店什么吃的什么位置什么价钱清清楚楚一应俱全,心里恶狠狠的想着的只有一句话:“等我能吃饭的时候老子要把你们吃光,吃光!!!”宿舍的人每天像看神经病一样看我,时不时的还不忘刺激我一下:我们去吃饭要不要帮你带…
我敢说,在科大,至少每五个女生中就有一个在减肥,其他的四个,在立志“从明天起一定要减肥”。有人可能会说你不胖啊为什么要减肥,这样的问题减肥的人都不屑于回答。首先我确实很胖,其次就像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一样,百分之九十九的女生都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中午回宿舍的路上,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女生是没有拎饭的(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在餐厅吃过了,可绝对有更大一部分压根儿就没打算吃)。所以姐妹们啊,你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在第十天开始吃饭的,体重当然是在一个较大的惊喜后很悲催的随着天气一步步回暖,让人慨叹节食果然不是办法啊。不过我有时候会这样想:你说我十天不吃饭这么自杀的事情都做过了,还有什么我做不来啊…
问我吸取教训了没有?没有。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我再来它一个轮回。蔡依林为了身材可以三年只吃水煮青菜,小S生了两个宝宝依旧如此火辣,我们还那么年轻,怎么好意思自暴自弃。其实,折腾那么一番后,我对“迅速瘦下来”暂时已经不那么感冒了,倒是觉得,时不时的这么饿上自己一下,似乎还蛮不错。回族同胞不就有个“斋月”嘛,基督教貌似也有个类似的习俗,《禁欲四十天》里乔森哈奈特不就是从那个基督教的传统里受到启发的么。更何况还有《七宗罪》的这样血淋淋的警告,暴食是会死的很惨的…节食带给我的好处是:以前餐厅里所有不好吃的东西突然都变得好吃了,世界仿佛都偷偷地美好了。能活着吃饭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儿啊,以至于我每次开饭之前都想双手合十以无比感激的心情大喊:いただきます!
结尾照例还是要喊一下口号:所有减肥的同学都是热爱生活的好胖纸(也包括我…),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咱们五月份,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