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己的硕士论文觉得真是惨烈
我看见了自己的激情,以及和激情一样澎湃的对建筑本体的隔离。
那些分析徘徊在建筑周边,急切的想要寻求什么。以为看清楚了世界,就能理解建筑。
为什么会那样呢?
我记得自己曾经有过的关于建筑的虚无感。觉得建筑只是一个社会文化事件。做成什么样都是当时当地的语境的结果,还沉迷于挖掘这当中的八卦。
那么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好像心中有了超脱的感觉。当下的生活越来越乏味。
终于能从艺术家们的表达中品味到自己久违的情感冲动。
大一的时候就被掐死了的情绪。
这感觉让我变得简单纯净。
在做饭,逛街,洗米,泡开青豆,炒鸡蛋,对着hm的45度穿衣镜看衣服设计的细节,看自己身材的构成特点……种种瞬间似乎都能体会到一些什么。
时光绵延,而我仿佛并不焦虑。
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改写这篇文章。
我想把重点往建筑语言和建筑逻辑上偏一些。那些环境背景,除了让人物丰满起来以外,我希望词句不仅是简单的翻译,而要从建筑相关的角度多一些自己的理解。
这也许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我甚至希望自己能把手头的材料再好好全部看一遍。
那些分析徘徊在建筑周边,急切的想要寻求什么。以为看清楚了世界,就能理解建筑。
为什么会那样呢?
我记得自己曾经有过的关于建筑的虚无感。觉得建筑只是一个社会文化事件。做成什么样都是当时当地的语境的结果,还沉迷于挖掘这当中的八卦。
那么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好像心中有了超脱的感觉。当下的生活越来越乏味。
终于能从艺术家们的表达中品味到自己久违的情感冲动。
大一的时候就被掐死了的情绪。
这感觉让我变得简单纯净。
在做饭,逛街,洗米,泡开青豆,炒鸡蛋,对着hm的45度穿衣镜看衣服设计的细节,看自己身材的构成特点……种种瞬间似乎都能体会到一些什么。
时光绵延,而我仿佛并不焦虑。
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改写这篇文章。
我想把重点往建筑语言和建筑逻辑上偏一些。那些环境背景,除了让人物丰满起来以外,我希望词句不仅是简单的翻译,而要从建筑相关的角度多一些自己的理解。
这也许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我甚至希望自己能把手头的材料再好好全部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