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雨。
午夜之后。
那些簇拥在漆黑的天穹之下、叠叠重重的乌云,笨拙的身体,让一道道闪电刺破;沉闷的空气,被一声声随之而来的雷声,一棒又一棒地垂击,如滚滚而来的波涛,鼓吹起气流的轻盈;雨滴,啪嗒啪嗒地,猛烈而沉重地敲打着大地,碎了又碎了去。
光束,闪亮而至,穿透了浅色的窗帘,投射在单薄的眼皮上,惊蛰了这恍惚着的眠。意识,这一边,还在梦的边缘徘徊,飘荡不定;而那一边,却被恐慌所撩起,不得不艰难地迈进现实:看着这哗啦啦倒下的雨滴,落在四月才开始苏醒的枣树树身上;听着这呼啦啦飞来的风,扇起黑压压的羽翼,碰断了已经长出小黄花的枝条,随即又把它们狠狠地甩在冰冷的砖块上⋯⋯不,是那些在树叶上积聚而后滑落下来、溅在树下的月季花那几个娇美的花朵上的大颗水滴,才会最终,彻底而绝情地,把初夏的这一种艳丽和繁华,一并都摧毁掉。
疲惫,如一只硕大的双手,从四肢蔓延而去。身体,一边被眠迷醉,一边又被无力捕捉,依旧那么安然地躺在那里,失去了丁点的力量,如床头上那盏残缺的台灯,早已被光芒遗弃。低声的哭泣,从某一种遥远传来,滚热的眼泪一遍遍从睫毛里涌出来,滑进冰冷的鬓发,消失叠叠重重的黑色之中。不知不觉中,喃喃细语,从四面八方渐渐响起,劝慰这开始不断七零八碎的希望,哀求那接踵而来的悲伤,却又在这样的努力和挣扎里,不断地失去力量。朦胧里的心跳,带着沉重的步伐,一下又一下从心脏扩散,攀沿上脉络,一直渗透到四肢里去。
而往事,犹如这绿色花枝上的某个花蕾,被这夜的演绎——光线、雷声、风,还有那脆生生的雨,急速地唤醒,从记忆的深渊里,悄悄地爬进来,一点点地努力着,拼命要挤走眠的余影。
。你依然一如青涩的少女,站在记忆的这一边,站在阵雨忽来忽去的江南里,站在千山万水之外那长长的道路那一头。在茫然失措的一瞬间,在恐慌而悲伤一起簇拥而来,只要轻轻一回望这飞逝而去的岁月,这漫漫的十一年,你依然就一直这样子,站在被雨水侵袭的繁花那一头,透过黑压压的人群,目光搜索着熟悉的身影,从来也未曾离去。
。以为你还骑着自行车,以为你还穿着牛仔裤,以为你仍然带着依赖的目光,以为,自己的模样在你的眸子依然如水般清澈⋯⋯只是,一次次的离开之后,再一遍遍的转身回首,记忆的那一面墙,原来,早已就开始摇摇欲坠,终于在某一刻,呼啦地塌了下来,只留下一地的废墟:路上的风景,纵然最美,也抵不过曾有你的片刻;他乡的美食,丰盛而鲜美,也抵不过盘子那一头,你的欣喜;而衣衫如何耀眼且柔和,怎可比得上你的温存和注目?
往事,被现实的冰冷一点点充斥;期待,被失望像爬山虎一样覆盖;幻想,被物质一点点惨淡: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转身,鼓起勇气,又要一次,朝远方飞奔而去。
梦。
回想的一刹那。
岁月,洗尽了这一身的慌乱之后,沉淀下这一份安静的淡然。而呼吸之间的沉默,变得那么空白和虚无——理性,让一切的现象,分裂成一片片的条幅,贴上了冷漠而明晰的教条;成熟,只在眼皮垂下低头的一瞬间,把种种情绪都埋藏,却又在重新抬头之间,把忘却写满脸膛;思维和情感,不再相逢,不再重叠,不再一并冲向胸膛,不再把情绪的各种一一演绎,随后溢满眼眶。
于是,在所有的梦里:故人和往事,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恐惧和沉寂,只凝聚成一幅静止了的黑白画;留恋和依依不舍,种种情感,都不再重现。只有那清晰却遥远的情节、月亮般静止了的惨淡、把空间满满填满的喧闹,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看似平静的夜。
这是,没有了生命的梦,没有了疼痛,没有了留恋,没有了潮湿。只有眼睛去做呆板地观望、耳朵去麻木地倾听,续而,大脑在白日里如电影一样按部就班地去重现。
然而,是谁,在述说,梦与现实,永远都是一架天平?
植物。
残败着。
白色的栀子花,还是要变成了棕色;月季的花朵,纷纷散去,落下一片又一片的鲜艳;蒲公英的种子,悄悄飞走了。
所以,让身体痛到了,所有的知觉和感觉,都麻木掉,都丢弃掉;却不想,被伤到了,所有的希望和回忆,都不要记起,都不愿念起——任凭坚强和柔弱,毫无感觉地互相碰撞和粉碎。
可是,一成不变,一如这春夏交替的规律,依然是而且永远是,生命里的信仰和坚持。
Sunny, Tuesday 14 June 2011 / Beijing, China
午夜之后。
那些簇拥在漆黑的天穹之下、叠叠重重的乌云,笨拙的身体,让一道道闪电刺破;沉闷的空气,被一声声随之而来的雷声,一棒又一棒地垂击,如滚滚而来的波涛,鼓吹起气流的轻盈;雨滴,啪嗒啪嗒地,猛烈而沉重地敲打着大地,碎了又碎了去。
光束,闪亮而至,穿透了浅色的窗帘,投射在单薄的眼皮上,惊蛰了这恍惚着的眠。意识,这一边,还在梦的边缘徘徊,飘荡不定;而那一边,却被恐慌所撩起,不得不艰难地迈进现实:看着这哗啦啦倒下的雨滴,落在四月才开始苏醒的枣树树身上;听着这呼啦啦飞来的风,扇起黑压压的羽翼,碰断了已经长出小黄花的枝条,随即又把它们狠狠地甩在冰冷的砖块上⋯⋯不,是那些在树叶上积聚而后滑落下来、溅在树下的月季花那几个娇美的花朵上的大颗水滴,才会最终,彻底而绝情地,把初夏的这一种艳丽和繁华,一并都摧毁掉。
疲惫,如一只硕大的双手,从四肢蔓延而去。身体,一边被眠迷醉,一边又被无力捕捉,依旧那么安然地躺在那里,失去了丁点的力量,如床头上那盏残缺的台灯,早已被光芒遗弃。低声的哭泣,从某一种遥远传来,滚热的眼泪一遍遍从睫毛里涌出来,滑进冰冷的鬓发,消失叠叠重重的黑色之中。不知不觉中,喃喃细语,从四面八方渐渐响起,劝慰这开始不断七零八碎的希望,哀求那接踵而来的悲伤,却又在这样的努力和挣扎里,不断地失去力量。朦胧里的心跳,带着沉重的步伐,一下又一下从心脏扩散,攀沿上脉络,一直渗透到四肢里去。
而往事,犹如这绿色花枝上的某个花蕾,被这夜的演绎——光线、雷声、风,还有那脆生生的雨,急速地唤醒,从记忆的深渊里,悄悄地爬进来,一点点地努力着,拼命要挤走眠的余影。
。你依然一如青涩的少女,站在记忆的这一边,站在阵雨忽来忽去的江南里,站在千山万水之外那长长的道路那一头。在茫然失措的一瞬间,在恐慌而悲伤一起簇拥而来,只要轻轻一回望这飞逝而去的岁月,这漫漫的十一年,你依然就一直这样子,站在被雨水侵袭的繁花那一头,透过黑压压的人群,目光搜索着熟悉的身影,从来也未曾离去。
。以为你还骑着自行车,以为你还穿着牛仔裤,以为你仍然带着依赖的目光,以为,自己的模样在你的眸子依然如水般清澈⋯⋯只是,一次次的离开之后,再一遍遍的转身回首,记忆的那一面墙,原来,早已就开始摇摇欲坠,终于在某一刻,呼啦地塌了下来,只留下一地的废墟:路上的风景,纵然最美,也抵不过曾有你的片刻;他乡的美食,丰盛而鲜美,也抵不过盘子那一头,你的欣喜;而衣衫如何耀眼且柔和,怎可比得上你的温存和注目?
往事,被现实的冰冷一点点充斥;期待,被失望像爬山虎一样覆盖;幻想,被物质一点点惨淡: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转身,鼓起勇气,又要一次,朝远方飞奔而去。
梦。
回想的一刹那。
岁月,洗尽了这一身的慌乱之后,沉淀下这一份安静的淡然。而呼吸之间的沉默,变得那么空白和虚无——理性,让一切的现象,分裂成一片片的条幅,贴上了冷漠而明晰的教条;成熟,只在眼皮垂下低头的一瞬间,把种种情绪都埋藏,却又在重新抬头之间,把忘却写满脸膛;思维和情感,不再相逢,不再重叠,不再一并冲向胸膛,不再把情绪的各种一一演绎,随后溢满眼眶。
于是,在所有的梦里:故人和往事,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恐惧和沉寂,只凝聚成一幅静止了的黑白画;留恋和依依不舍,种种情感,都不再重现。只有那清晰却遥远的情节、月亮般静止了的惨淡、把空间满满填满的喧闹,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看似平静的夜。
这是,没有了生命的梦,没有了疼痛,没有了留恋,没有了潮湿。只有眼睛去做呆板地观望、耳朵去麻木地倾听,续而,大脑在白日里如电影一样按部就班地去重现。
然而,是谁,在述说,梦与现实,永远都是一架天平?
植物。
残败着。
白色的栀子花,还是要变成了棕色;月季的花朵,纷纷散去,落下一片又一片的鲜艳;蒲公英的种子,悄悄飞走了。
所以,让身体痛到了,所有的知觉和感觉,都麻木掉,都丢弃掉;却不想,被伤到了,所有的希望和回忆,都不要记起,都不愿念起——任凭坚强和柔弱,毫无感觉地互相碰撞和粉碎。
可是,一成不变,一如这春夏交替的规律,依然是而且永远是,生命里的信仰和坚持。
Sunny, Tuesday 14 June 2011 / Beiji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