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的原因探究以及如何做父母的一些想法和愿望
父母对孩子,是难免有祸害行为的。比如前期父母对孩子的选择是代劳的,时间长了难免会干涉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比如父母对孩子确实付出了很多,他会不由自主的以孩子的恩主自居,让孩子怀有罪恶感;比如父母没有孩子自由成长的观念,而要用特定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的人生;还比如攀比。而这些只不过是那些心里爱着孩子的父母的做法,还不包括那些毫不尊重孩子人格,利用孩子,或者对孩子怀有恶意的父母。
可以想象,父母皆祸害这个词,真是一点也不错,稍微少了一点点警戒之心,就难免做出祸害子女的事情来。
要做父母,要有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的区别,虽然同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但旧式父母重管教,多对孩子提出要求,很少平等的交流,他们很少把孩子作为与自己不同的另一个个体去尊重,去对待,往往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附属物?),从而要求孩子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或理想。
旧式父母中缺乏知识而且善良的那一部分,往往在自己天性的指导下去爱孩子,虽然他们也知道需要管教孩子,但是他们没有系统化的管教方法,他们也要求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但是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远的愿望。与此相较,有知识的旧式父母,对孩子的强压行为有目标,有理论基础,能力也强大很多,因此对孩子的人生伤害也更强。
新式父母将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出现,但应该占不到压倒性的地位,要让新的父母观形成主流,恐怕还要需多年。首先,缺乏让孩子自由成长的观念的新生代父母数量仍然居多;其次,即使是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人,比如说这个组的大多数人,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概念,比如民主、自由、科学、成长等等,养育孩子是一个由无数细节积累成为的庞大系统,远不是几个定义模糊的词语可以概括。比如自由,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来说,自由就是你站在后面用双手托住孩子的腋下,让他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平等,就是孩子扶着电视柜玩乐的时候,你坐在地板上和他目光平视;比如孩子把手放在嘴里你应不应该把它拿出来?事实上你不干涉孩子吃手指,很快就会导致他呕吐。父母对孩子的干涉,不是在任何时间都是不必要的,而是在某一年龄段有些干涉是必要的,而过了这个年龄段这样的干涉就不必要了。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系统化的工程。
我想象中新式父母应该是这样的:1、热爱孩子,并能从与孩子的相处中获得乐趣,我认为,不能从与孩子相处中获得乐趣的父母,迟早会产生庞大付出后的心理不平衡感,从而以孩子的恩主自居。2、把孩子作为一个异于自身具有自行成长能力的个体。因为孩子弱小,所以父母要保护孩子,但也要把孩子当成别人来尊重,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探讨对新事物(对于孩子来说)的应对方式。从哲学意义上来,任何时间发生的事情都是新的,我们这一代在这个世界上多生活了30年,多的是一些经验,这是父母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正确,尤其是在这科技瞬息万变的年代。3、要更注重于自己的成长,并不是把自己的人生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4、如果再多,我希望新式父母有人生的智慧,关于自由的底线,关于如何看待不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如何协调,婚姻与家庭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如何面对死亡等等,当然,这些要求就太高了。
关于父母无恩这种理念,我觉得这是一种悖论。真正能够从与孩子的相处中获得欢乐的父母,孩子会热爱他们,不会拿恩情这个名词来说事,你的铁哥们对你不能说是恩情,但并不影响你俩感情深厚吧。而给孩子带来屈辱和不快的父母,最担心自己在成年子女心中的地位,他们才更关注所谓的恩情。
但宣扬取消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人,我是不能赞成的。我看过很多子女把年迈的父母逼上绝境,当父母走向衰弱的时候,祸害的子女也为数不少。美国的老年人将度过一个孤独而萧瑟的晚年(据说如此),我以为这是那个社会的缺点而不是优点,老年将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尤其是现代人生命越来越长,我已经看到好多老科学家有近百岁的寿命了。我也希望在自己老了的那一天,有儿女绕膝,孩子们能够忍受我的唠叨和任性。
关于父母和儿女,最终,我们依然需要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
可以想象,父母皆祸害这个词,真是一点也不错,稍微少了一点点警戒之心,就难免做出祸害子女的事情来。
要做父母,要有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的区别,虽然同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但旧式父母重管教,多对孩子提出要求,很少平等的交流,他们很少把孩子作为与自己不同的另一个个体去尊重,去对待,往往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附属物?),从而要求孩子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或理想。
旧式父母中缺乏知识而且善良的那一部分,往往在自己天性的指导下去爱孩子,虽然他们也知道需要管教孩子,但是他们没有系统化的管教方法,他们也要求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但是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远的愿望。与此相较,有知识的旧式父母,对孩子的强压行为有目标,有理论基础,能力也强大很多,因此对孩子的人生伤害也更强。
新式父母将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出现,但应该占不到压倒性的地位,要让新的父母观形成主流,恐怕还要需多年。首先,缺乏让孩子自由成长的观念的新生代父母数量仍然居多;其次,即使是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人,比如说这个组的大多数人,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概念,比如民主、自由、科学、成长等等,养育孩子是一个由无数细节积累成为的庞大系统,远不是几个定义模糊的词语可以概括。比如自由,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来说,自由就是你站在后面用双手托住孩子的腋下,让他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平等,就是孩子扶着电视柜玩乐的时候,你坐在地板上和他目光平视;比如孩子把手放在嘴里你应不应该把它拿出来?事实上你不干涉孩子吃手指,很快就会导致他呕吐。父母对孩子的干涉,不是在任何时间都是不必要的,而是在某一年龄段有些干涉是必要的,而过了这个年龄段这样的干涉就不必要了。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系统化的工程。
我想象中新式父母应该是这样的:1、热爱孩子,并能从与孩子的相处中获得乐趣,我认为,不能从与孩子相处中获得乐趣的父母,迟早会产生庞大付出后的心理不平衡感,从而以孩子的恩主自居。2、把孩子作为一个异于自身具有自行成长能力的个体。因为孩子弱小,所以父母要保护孩子,但也要把孩子当成别人来尊重,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探讨对新事物(对于孩子来说)的应对方式。从哲学意义上来,任何时间发生的事情都是新的,我们这一代在这个世界上多生活了30年,多的是一些经验,这是父母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正确,尤其是在这科技瞬息万变的年代。3、要更注重于自己的成长,并不是把自己的人生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4、如果再多,我希望新式父母有人生的智慧,关于自由的底线,关于如何看待不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如何协调,婚姻与家庭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如何面对死亡等等,当然,这些要求就太高了。
关于父母无恩这种理念,我觉得这是一种悖论。真正能够从与孩子的相处中获得欢乐的父母,孩子会热爱他们,不会拿恩情这个名词来说事,你的铁哥们对你不能说是恩情,但并不影响你俩感情深厚吧。而给孩子带来屈辱和不快的父母,最担心自己在成年子女心中的地位,他们才更关注所谓的恩情。
但宣扬取消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人,我是不能赞成的。我看过很多子女把年迈的父母逼上绝境,当父母走向衰弱的时候,祸害的子女也为数不少。美国的老年人将度过一个孤独而萧瑟的晚年(据说如此),我以为这是那个社会的缺点而不是优点,老年将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尤其是现代人生命越来越长,我已经看到好多老科学家有近百岁的寿命了。我也希望在自己老了的那一天,有儿女绕膝,孩子们能够忍受我的唠叨和任性。
关于父母和儿女,最终,我们依然需要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
汤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代单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十大后果 (3人喜欢)
- 对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理论的反思 (1人喜欢)
- 读《实践论》谈知行合一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称呼学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中医概念体系的缺陷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