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唱歌?Why do I SING?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恼人的习惯——唱歌。我的唱歌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分场合和地点的。高中毕业时,同学给我的留言是“你真Happy啊,每天课间都在唱歌”。和朋友走在路上没话说的时候我会突然开始唱歌,对方会很奇怪的说“你是在表演迪士尼歌剧吗?”就连实验室里我曾经也不放弃哼歌,弄得一向好脾气的曹组都不禁问我“你这样一边看paper一边唱歌,能专心工作吗?”
熟悉我的人也都知道,我唱歌水平到底几斤几两。基本上把我拖到KTV我就萎掉了,只能看着蒋师、曹组、丹丹、赵捷、小恬恬……一茬又一茬的实力派轻松的展现专业水准。于是我转移阵地,开始摧残cooledit和耳麦,每当月黑风高夜阑人静的时候就对着电脑开始只有我一个主角的嘶吼。但每一遍混音都只能让我更加失望。每当我心存侥幸的把录好的音频发给朋友,都会感受到他们艰难的在词库中寻找一个中性偏褒义词,来满足我的渴望。我开始“生意不好怪柜台”,觉得自己设备不够好、录音环境不够自由……诸如此类。朋友们建议我,“如果你真的喜欢唱歌,你应该投资买一套好一点的音频设备。” 我不是什么理性的消费者,但这件事情上我却一再拖拉。听了同学发个我的,他的室友用1300元购置的mic录音的效果后,我彻底的打消了这个主意。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的唱歌,而要实时担心高音唱破,或者惊扰四邻的话,那唱歌已然没有了乐趣,任何高档的设备只能徒增伤感而已。
我录歌不是为了炫耀,因为早知道自己唱的不好听。我录歌是为了纪念,因为觉得按照自己的非专业唱法嗓音每况日下,我不想到场不出音的时候再来后悔。
我唱歌是为了什么?
因为我——不大会说话。你也许会反驳,说我上台发言似乎没那么糟糕,平时也挺滔滔不绝的。不过上台发言不是实时的,我有充分的时间拟稿,反复修改背诵练习。但与人谈话就不同,我不是深入的思考着,也不是深刻的幽默家,你会发现与我很难进行有深度的谈话。当我滔滔不绝的时候,话题一般被我引入了很无聊的环节(最近的例子是,你有多GAY)。先别开始讨厌我,因为我自己也无法从这种喧嚣的对话中获得什么真正的乐趣。我只是更不会谈论政治、拆迁、买房等话题,所以勉为其难的戴起了八卦的面具。总之,我是个孤独的人——我身边有很多温暖善良的人,但是我不懂表达,不知如何建立沟通。当我伤心的时候,我不知怎么表达,才会不显得无病呻吟;当我失落的时候,我不知如何表述,才能不像”爱抱怨的loser“;当我暴躁的时候,我不知如何交流,才能让朋友不觉得我在拿她当”出气筒“。很多情绪我不懂得表达,不想传染给他人负面情绪,不想让人觉得我讨厌,不想……所以我在人前总是一副大大咧咧乃至玩世不恭的样子,这样最轻松,不做作,没形象却也无负担。
但是当悲伤悄然来袭的时候,很多情绪不足与外人道的时候,我就开始唱歌。我会在无人的电梯里唱,在空旷的回宿舍的路上唱,在有着良好回音的楼梯间和卫生间里唱,在没有人知道我是谁的任何地方唱,在有人突然出现后停止唱然后等人走远在继续唱,或是假装镇定的缩小音量继续唱然后逐步恢复到最初的音量……
我喜欢唱歌的感觉。在我唱歌的时候,我不是在向谁传达什么感觉,而是把自己带回听到原唱时的感觉。所以我唱歌模仿痕迹很重,即使音色与原唱相差十万八千里亦然。所以我唱的时候感觉很美好,但听的人却觉得很奇怪。而自己唱与听原版的区别是,你能随着自己的气息吐纳,将心中的情绪一并宣泄,达到一种释放。听到好的翻唱音乐时,我总是觉得背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大概就是因为感受到了震撼,却无法被自己唱出来。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听歌开始注意歌词。一些第一次听很平淡的歌曲,所蕴含的歌词也许是如此的让人心振,仿佛我搜索枯肠千万遍,蓦然回首竟发现有一首歌比我更能诉说我的心情。每首歌都在说故事、说心情。也许她说的就是你的故事,讲的就是你懂的心情。你可以跟着哼唱,甚至伸伸手,扭扭腰,摇摆跳跃,就好象这这份没有羁绊的乐章是你自己的生活。YEAH, I am a dreamer, and always will be.
在我的梦里,我不是弯着腰,战战兢兢的对着笔记本电脑的话筒录歌,担心破音,担心陶醉时拖多一拍赶不上伴奏的进度,担心混出来的音频伴奏太浑厚让自己的声音透不出来……担心出一个干涩而拙劣的模仿。我希望抱着一杆吉他,如果运气好的话弹奏一曲钢琴,做我简单清新的小伴奏。让我随着自己的节奏,跟着自己的调调,把每一首想唱的歌都好好的唱一遍,唱出我自己的感觉。
在我深深的渴望里,我还希望我的朋友,你会懂。懂我唱歌不是为了转行,幻想成明星,发专辑,懂我在唱这首歌时,是怎样的心情。
熟悉我的人也都知道,我唱歌水平到底几斤几两。基本上把我拖到KTV我就萎掉了,只能看着蒋师、曹组、丹丹、赵捷、小恬恬……一茬又一茬的实力派轻松的展现专业水准。于是我转移阵地,开始摧残cooledit和耳麦,每当月黑风高夜阑人静的时候就对着电脑开始只有我一个主角的嘶吼。但每一遍混音都只能让我更加失望。每当我心存侥幸的把录好的音频发给朋友,都会感受到他们艰难的在词库中寻找一个中性偏褒义词,来满足我的渴望。我开始“生意不好怪柜台”,觉得自己设备不够好、录音环境不够自由……诸如此类。朋友们建议我,“如果你真的喜欢唱歌,你应该投资买一套好一点的音频设备。” 我不是什么理性的消费者,但这件事情上我却一再拖拉。听了同学发个我的,他的室友用1300元购置的mic录音的效果后,我彻底的打消了这个主意。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的唱歌,而要实时担心高音唱破,或者惊扰四邻的话,那唱歌已然没有了乐趣,任何高档的设备只能徒增伤感而已。
我录歌不是为了炫耀,因为早知道自己唱的不好听。我录歌是为了纪念,因为觉得按照自己的非专业唱法嗓音每况日下,我不想到场不出音的时候再来后悔。
我唱歌是为了什么?
因为我——不大会说话。你也许会反驳,说我上台发言似乎没那么糟糕,平时也挺滔滔不绝的。不过上台发言不是实时的,我有充分的时间拟稿,反复修改背诵练习。但与人谈话就不同,我不是深入的思考着,也不是深刻的幽默家,你会发现与我很难进行有深度的谈话。当我滔滔不绝的时候,话题一般被我引入了很无聊的环节(最近的例子是,你有多GAY)。先别开始讨厌我,因为我自己也无法从这种喧嚣的对话中获得什么真正的乐趣。我只是更不会谈论政治、拆迁、买房等话题,所以勉为其难的戴起了八卦的面具。总之,我是个孤独的人——我身边有很多温暖善良的人,但是我不懂表达,不知如何建立沟通。当我伤心的时候,我不知怎么表达,才会不显得无病呻吟;当我失落的时候,我不知如何表述,才能不像”爱抱怨的loser“;当我暴躁的时候,我不知如何交流,才能让朋友不觉得我在拿她当”出气筒“。很多情绪我不懂得表达,不想传染给他人负面情绪,不想让人觉得我讨厌,不想……所以我在人前总是一副大大咧咧乃至玩世不恭的样子,这样最轻松,不做作,没形象却也无负担。
但是当悲伤悄然来袭的时候,很多情绪不足与外人道的时候,我就开始唱歌。我会在无人的电梯里唱,在空旷的回宿舍的路上唱,在有着良好回音的楼梯间和卫生间里唱,在没有人知道我是谁的任何地方唱,在有人突然出现后停止唱然后等人走远在继续唱,或是假装镇定的缩小音量继续唱然后逐步恢复到最初的音量……
我喜欢唱歌的感觉。在我唱歌的时候,我不是在向谁传达什么感觉,而是把自己带回听到原唱时的感觉。所以我唱歌模仿痕迹很重,即使音色与原唱相差十万八千里亦然。所以我唱的时候感觉很美好,但听的人却觉得很奇怪。而自己唱与听原版的区别是,你能随着自己的气息吐纳,将心中的情绪一并宣泄,达到一种释放。听到好的翻唱音乐时,我总是觉得背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大概就是因为感受到了震撼,却无法被自己唱出来。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听歌开始注意歌词。一些第一次听很平淡的歌曲,所蕴含的歌词也许是如此的让人心振,仿佛我搜索枯肠千万遍,蓦然回首竟发现有一首歌比我更能诉说我的心情。每首歌都在说故事、说心情。也许她说的就是你的故事,讲的就是你懂的心情。你可以跟着哼唱,甚至伸伸手,扭扭腰,摇摆跳跃,就好象这这份没有羁绊的乐章是你自己的生活。YEAH, I am a dreamer, and always will be.
在我的梦里,我不是弯着腰,战战兢兢的对着笔记本电脑的话筒录歌,担心破音,担心陶醉时拖多一拍赶不上伴奏的进度,担心混出来的音频伴奏太浑厚让自己的声音透不出来……担心出一个干涩而拙劣的模仿。我希望抱着一杆吉他,如果运气好的话弹奏一曲钢琴,做我简单清新的小伴奏。让我随着自己的节奏,跟着自己的调调,把每一首想唱的歌都好好的唱一遍,唱出我自己的感觉。
在我深深的渴望里,我还希望我的朋友,你会懂。懂我唱歌不是为了转行,幻想成明星,发专辑,懂我在唱这首歌时,是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