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3%销售额补贴作者
作者:任文 | 时间:11.06.07 |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就在业界都在观察并猜测京东商城能否以更低的折扣进行图书销售时,京东却一转营销风向,表示要将纸质图书销售额的3%直接返还给作者本人。很明显,此番做法是向书业上游抢夺作者资源,京东此举到底能给业界带来何种影响?
京东补贴政策出台
近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布自2011年6月1日起将正式启动“原创作者版税补贴计划”。按此补贴方案,京东商城将把所售纸质图书销售额的3%直接支付给作者本人。
据京东商城图书销售部门负责人表示,图书首页将于2011年6月1日开放“作者版税补贴”入口,作者可在京东商城网站注册用户或使用原有京东商城账户进入,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提交所创作图书的京东编码、书名以及出版社信息,登记银行账号。提交申请后,需同时将身份证复印件和与出版社或出版公司的版权合同复印件快递给京东商城指定的审核工作人员,京东商城在5到10个工作日内核对全部资料;作者可登录网站查询审核结果,并有权对争议结果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询问。审核通过的作者补充新图书只需添加图书的京东编码、书名以及出版社信息,并快递出版合同即可补充审核。京东商城对作者提供的全部资料将严格保密。
每个季度末,京东商城对每一作者的结算账户进行销售统计,以完成订单15天内无退、换货记录的有效订单为准。由于图书售价存在波动,因此只能向该作者提供销售册数数据和销售总金额,并在下个季度前2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款汇入作者指定的银行账号,个人所得税由京东商城从补贴中代扣代缴。作者需对自己的销售数据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否则将停止补贴计划。审核通过的图书作品计算补贴的起始日,以作者提交审核的日期开始计算。
就作者信息的真实性而言,京东商城方面表示,作者应是申请补贴图书的真实写作者、拥有该书的全部版权、并与出版社签订正规出版合同的法人,包括原创作者、两人以上共同署名的集体原创作者(外国作者、翻译者、编者、改编者、编纂者和单位机构作者不在本版税补贴计划范围内)。提出申请的作者必须是作者本人或集体原创作者其中一人,不能由他人代替申请。两人以上共同署名的集体原创作者需由其中一人申请,同时需快递提供全体作者共同签署的补贴分成协议,后续分成由申请人负责。申请通过的原创作者可自愿选择在京东商城创建独立的个人空间,与广大读者进行线上的交流,并发布个人动态。
该补贴计划将暂定运营三年,采取作者主动登记、京东商城审核、季度结算的方式。首次补贴发放将于2011年7月1日开始,以后在每个季度的前20个工作日完成。
出版社静观其变
京东商城此举到底剑指何方,记者第一时间和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取得了联系。出版社社长大多表示对此事不发表任何观点,静观其变。不过他们也都称这种做法和之前的盛大文学是一个套路,无非是为了掌握作者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杨志坚说,京东商城此举无非是想越过出版社直接取得作者资源,为其数字出版做准备。但问题是现在的数字出版多处在概念阶段,数字出版的交易平台、赢利模式等关键环节尚未完全定性。也许京东正是看到这样的现状,才想在第一时间抢夺作者资源。
杨志坚同时也强调,京东商城此举似乎并没有侵犯到出版社的利益,出版社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味地对着京东开炮,而是要培育自己了解市场、挖掘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场的需要,找到并培养合适的作者,维护好作家资源才是工作的重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京东这样的做法没有先例,无法考证其是否能给书业带来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无法给作者带来好处——就算越过出版社直接掌握作者资源,短时间内可能给作者带来一部分收益,但长期来看,一旦出版社和作者因此事产生矛盾从而解除合同,那么,就算是京东商城掌握了作者资源,由于其根本没有出版资质,也不可能给作者带来收益,到头来,作者还得和出版社合作。而京东商城此举有破坏行业规则、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微观点
@静气斋主张宏:这就要看作者们跟出版社的合约对作者有没有约束力。京东接下来是否准备搞数字出版了?从卖书到出书是多少书店的走过的路,看来还会继续走下去。
@伊凡的波波维奇:京东给作者3%的补贴,其设想是什么?作者要求出版社多给京东供货,出版社因为省去3%的版税而给京东供货,读者因为上架快和折扣低团结在京东周围,然后京东利用规模压低出版社折扣。利益链上的推理应该成立!问题是如何操作?
@我是陈少强:当大家都看好数字出版未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站位,比如京东补贴作者。其实纸书作者的版税出版社已经支付,包含于渠道付给出版社的成本之中,京东再付一次是重复的,但长久看,未来变化的出版产业链中出版社位置是个问号,而作者的位置却是永恒,拿出3%示好,很划算。
@王嘉萌:出版业的繁荣靠什么?一是创作者,二是阅读者,这两个是核心。京东老刘抓住了!于出版业挤泡沫,提升上游和下游积极性再好不过!当然,他若是要求出版社三折供货三五折销售,会在另一层面上抬高书价!
@habor301:全国所有作者的出版合同,京东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尽在掌握!别说出版社,连作者以后都无资格与京东议价。
@陈笑黎:京东下一步估计就是之前曾承诺过的,对出版商和发行商缩短账期,独家包销,后面的仗会怎么打,我也看不懂。还有一条,只补给国内的原创作者,不给人家外国作者,我看外国作者可以起诉了,特别是拿外国护照的中国作者。
@罗不特:作家、编辑、出版人都来读一读啊:京东今天端上一盘肉包子,不是让你吃的,只是让你闻闻香,最后,还要有去无回地打出去!京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不需要你懂。
@青衫落拓:京东不仅要出版合同,而且注明“作者应是申请补贴图书的真实写作者、拥有该书的全部版权、并与出版社签订正规出版合同”,目前很多作者是与出版商而非出版社签约,或者更复杂,签的有网站参与其中的第三方合同,想从京东拿到钱的可能性极低。
@巫昂:如果京东补贴给作者们,当当一看不太好,也跟进起来,然后两家做起来出版生意,成了那种对掐型托拉斯,那么,估计很多作家会动心跟他们签约。(整理/任 文)
就在业界都在观察并猜测京东商城能否以更低的折扣进行图书销售时,京东却一转营销风向,表示要将纸质图书销售额的3%直接返还给作者本人。很明显,此番做法是向书业上游抢夺作者资源,京东此举到底能给业界带来何种影响?
京东补贴政策出台
近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布自2011年6月1日起将正式启动“原创作者版税补贴计划”。按此补贴方案,京东商城将把所售纸质图书销售额的3%直接支付给作者本人。
据京东商城图书销售部门负责人表示,图书首页将于2011年6月1日开放“作者版税补贴”入口,作者可在京东商城网站注册用户或使用原有京东商城账户进入,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提交所创作图书的京东编码、书名以及出版社信息,登记银行账号。提交申请后,需同时将身份证复印件和与出版社或出版公司的版权合同复印件快递给京东商城指定的审核工作人员,京东商城在5到10个工作日内核对全部资料;作者可登录网站查询审核结果,并有权对争议结果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询问。审核通过的作者补充新图书只需添加图书的京东编码、书名以及出版社信息,并快递出版合同即可补充审核。京东商城对作者提供的全部资料将严格保密。
每个季度末,京东商城对每一作者的结算账户进行销售统计,以完成订单15天内无退、换货记录的有效订单为准。由于图书售价存在波动,因此只能向该作者提供销售册数数据和销售总金额,并在下个季度前2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款汇入作者指定的银行账号,个人所得税由京东商城从补贴中代扣代缴。作者需对自己的销售数据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否则将停止补贴计划。审核通过的图书作品计算补贴的起始日,以作者提交审核的日期开始计算。
就作者信息的真实性而言,京东商城方面表示,作者应是申请补贴图书的真实写作者、拥有该书的全部版权、并与出版社签订正规出版合同的法人,包括原创作者、两人以上共同署名的集体原创作者(外国作者、翻译者、编者、改编者、编纂者和单位机构作者不在本版税补贴计划范围内)。提出申请的作者必须是作者本人或集体原创作者其中一人,不能由他人代替申请。两人以上共同署名的集体原创作者需由其中一人申请,同时需快递提供全体作者共同签署的补贴分成协议,后续分成由申请人负责。申请通过的原创作者可自愿选择在京东商城创建独立的个人空间,与广大读者进行线上的交流,并发布个人动态。
该补贴计划将暂定运营三年,采取作者主动登记、京东商城审核、季度结算的方式。首次补贴发放将于2011年7月1日开始,以后在每个季度的前20个工作日完成。
出版社静观其变
京东商城此举到底剑指何方,记者第一时间和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取得了联系。出版社社长大多表示对此事不发表任何观点,静观其变。不过他们也都称这种做法和之前的盛大文学是一个套路,无非是为了掌握作者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杨志坚说,京东商城此举无非是想越过出版社直接取得作者资源,为其数字出版做准备。但问题是现在的数字出版多处在概念阶段,数字出版的交易平台、赢利模式等关键环节尚未完全定性。也许京东正是看到这样的现状,才想在第一时间抢夺作者资源。
杨志坚同时也强调,京东商城此举似乎并没有侵犯到出版社的利益,出版社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味地对着京东开炮,而是要培育自己了解市场、挖掘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场的需要,找到并培养合适的作者,维护好作家资源才是工作的重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京东这样的做法没有先例,无法考证其是否能给书业带来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无法给作者带来好处——就算越过出版社直接掌握作者资源,短时间内可能给作者带来一部分收益,但长期来看,一旦出版社和作者因此事产生矛盾从而解除合同,那么,就算是京东商城掌握了作者资源,由于其根本没有出版资质,也不可能给作者带来收益,到头来,作者还得和出版社合作。而京东商城此举有破坏行业规则、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微观点
@静气斋主张宏:这就要看作者们跟出版社的合约对作者有没有约束力。京东接下来是否准备搞数字出版了?从卖书到出书是多少书店的走过的路,看来还会继续走下去。
@伊凡的波波维奇:京东给作者3%的补贴,其设想是什么?作者要求出版社多给京东供货,出版社因为省去3%的版税而给京东供货,读者因为上架快和折扣低团结在京东周围,然后京东利用规模压低出版社折扣。利益链上的推理应该成立!问题是如何操作?
@我是陈少强:当大家都看好数字出版未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站位,比如京东补贴作者。其实纸书作者的版税出版社已经支付,包含于渠道付给出版社的成本之中,京东再付一次是重复的,但长久看,未来变化的出版产业链中出版社位置是个问号,而作者的位置却是永恒,拿出3%示好,很划算。
@王嘉萌:出版业的繁荣靠什么?一是创作者,二是阅读者,这两个是核心。京东老刘抓住了!于出版业挤泡沫,提升上游和下游积极性再好不过!当然,他若是要求出版社三折供货三五折销售,会在另一层面上抬高书价!
@habor301:全国所有作者的出版合同,京东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尽在掌握!别说出版社,连作者以后都无资格与京东议价。
@陈笑黎:京东下一步估计就是之前曾承诺过的,对出版商和发行商缩短账期,独家包销,后面的仗会怎么打,我也看不懂。还有一条,只补给国内的原创作者,不给人家外国作者,我看外国作者可以起诉了,特别是拿外国护照的中国作者。
@罗不特:作家、编辑、出版人都来读一读啊:京东今天端上一盘肉包子,不是让你吃的,只是让你闻闻香,最后,还要有去无回地打出去!京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不需要你懂。
@青衫落拓:京东不仅要出版合同,而且注明“作者应是申请补贴图书的真实写作者、拥有该书的全部版权、并与出版社签订正规出版合同”,目前很多作者是与出版商而非出版社签约,或者更复杂,签的有网站参与其中的第三方合同,想从京东拿到钱的可能性极低。
@巫昂:如果京东补贴给作者们,当当一看不太好,也跟进起来,然后两家做起来出版生意,成了那种对掐型托拉斯,那么,估计很多作家会动心跟他们签约。(整理/任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