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矛盾
![]() |
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可是我却要带你走向死亡。
前天在一个灰蒙蒙的下午终于把《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了。长达近三个小时的黑白电影,斯皮尔伯格导演,一个早已被讲将烂了的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故事。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有多著名,但是一直拖着没有去看。一直以为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讲述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只是媒体炒作犹太人心理作用的效果罢了。就像中国拍的那么多描写二战日本入侵中国的电影一样,日本人怎么没有人性的屠杀中国人,最后中国人怎么奋起抵抗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胜利,某些稍微对历史客观的人还会顺便提一下国民党。
但是,看完《辛德勒的名单》才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至今仍有这么多的人说它是一部好电影了。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是你看的时候内心复杂,看完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等加以时日,你才能慢慢体会出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处是犹太人集中区的一所医院里,医生得知纳粹开始疯狂的屠杀犹太人,在箱子的最深处找到一瓶毒药,往每瓶清水中都滴几滴,然后让护士为每位重病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喝下,告诉他们“喝吧,喝了就再也没有痛苦了”。我不知道病人们知不知道水中有毒,他们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静静地喝下了毒药,然后静静的死去。等纳粹到达医院后,才发现病人早已全部死去,医生和护士站在一旁,他们没有喝毒药。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复杂。一方面,医生的天职是救人,而他们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病人。另一方面,他们为什么不怕纳粹的屠杀,也喝毒药安静的死去呢?
然后我又想到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是在二战时的法国,一个技术高超的医生,一天晚上,纳粹送来了一个受伤的德国军官,希望医生能够医治他,但是最后医生却用自己的手术刀结束了德国军官的生命。最后纳粹逮捕了他,法官对他说“身为一名医生,你玷污了自己的手术刀,玷污了你的职业。”而医生却反驳道“身为一名医生,我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身为一名法国人,我的职责是为我的国家战斗。”平时很多人都会高喊自己多么多么爱国,但是只有关键的时刻才能看出哪些才是真正的爱国。
我们回到刚才两个矛盾的问题。我在看了很多对这部电影的影评,再加上个人思考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人性的矛盾。人本来就是很矛盾的,平时的矛盾都可以仔细察觉到,等到展露人性的时候,这种矛盾将会被放大。医生救病人是为了让他们减少痛苦,但是被纳粹残忍的屠杀才是真正的痛苦,相比之下服毒会让他们更安逸的死去。医生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之后,身为一个还算健康的犹太人,他们没有选择自杀,没有在暴徒面前展露自己展露这个民族软弱的一面,他们要直面刺刀大炮,直面刽子手狰狞的表情,直面自己同胞的鲜血流淌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上。
希特勒愚蠢的以为靠武力可以杀光一个民族。日本人以为靠武力和文化洗脑可以同化中国人。他们都错了。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一个民族可以被奴役很久很久,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个世纪,然而在这漫长的漆黑的时代里,被奴役的人们总会在匍匐的道路上感到困惑,希望之灯一旦被点燃,光明将穿透无尽的黑暗,人民将奋起反抗,真相终将大白,正义必定得到伸张。”
又想到之前看到的另外一部叙述犹太人团结起来从纳粹集中营成功越狱的电影《逃离索比堡》。影片中因为一次准备不足的越狱被发现,纳粹逮捕了参与越狱的20名犹太人,并要求他们每人再亲自挑选一名无辜的犹太人和他们一起死。其中一位父亲走向了自己的儿子,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儿子抬头看了看父亲,然后他们想搂着走向了死刑的队列。人性的矛盾再一次得到放大,父亲是最爱自己儿子的,但是他不能决定那些无辜的人的死,父亲希望从儿子的眼中看到答案,儿子的沉默回答了一切,没有怨恨,反而会崇拜自己的父亲,也赞同父亲的这个决定。
——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但是我却要带你走向死亡。
最后谈点题外话。为什么同样是讲二战,讲一个民族如何的不幸,命运如何的坎坷多舛。西方人实事求是的还原真相,害怕就是害怕,叛徒就是叛徒,内讧就是内讧,软弱就是软弱,投降就是投降,最后拍出了这么经典的一部电影;而我们却掩盖一些真相,夸大事实,最后排出的影片无人问津。又同样是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两个国家,一个敢告知全世界自己的过错,一个连面对自己的下一代都不敢说出真相。历史自有评论,时间将给出答案,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