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苇岸
最早结识苇岸 正是高三时 挥斥方遒 粪土当年万户侯 如今看来不过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那时转来个女生 中专毕业前途茫然故半路杀进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她就坐在我前面 伸手可及 不想一模时全班第一 那本有苇岸一篇散文及作者介绍的散文集就是和她借的
应该是《大地上的事情》的其中一篇 有关蚂蚁及其搬家的细腻观察和祥和记录 很自然让我想起法国昆虫学家和文学家布封 布封是带有自然科学家严谨和探究色彩的笔触 苇岸则是大地诗人及布衣哲人的情怀 他们殊途同归的是对大自然对人生真诚的热爱和赤子般的心胸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应该是《大地上的事情》的其中一篇 有关蚂蚁及其搬家的细腻观察和祥和记录 很自然让我想起法国昆虫学家和文学家布封 布封是带有自然科学家严谨和探究色彩的笔触 苇岸则是大地诗人及布衣哲人的情怀 他们殊途同归的是对大自然对人生真诚的热爱和赤子般的心胸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