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使用iPad读书十大软件心得报告
1. iBook Store:
收到 iPad 的第一刻,我就开启我最希冀的 ibooks, ibook 全部介面做的很好很美丽,重点是他的书籍格式是 ePub 的公用电子书格式,不像 Kindle 是本身特别的档案格式,光是这一点就打败 Kindle 了,因此假如 ibooks store 找不到想要的书,也能够在别的位置买,只需是 ePub 格式都能够,放到 iTunes 传到 iPad 就行了,可是关于 ibook store 坦率说有点绝望,能够刚成立没多久,介面也还不好找书,书也不足丰厚,跟 Amazon Kindle 的丰厚度还差很多,买少许滞销书是不错,可是要说横跨各类专业的不同书籍,还十分有待努力,或许渐渐的,各出版商慢慢的看到 iPad 的威力,才会开端跟 apple 签合约下去卖书,希望将来会越改越好。
介面是做的很美丽,也能够分类别阅读
当然也可以搜寻
而且有许多书是免费的,看到免费的书就很想点下去下载。
可是可是,竟然没有我最需要的电脑类的书,搜寻 objective c 跟 iphone SDK 都找不到,这是什么状况,ibooks store 没有卖 iphone sdk 的书岂不是像大肠面线里面没有大肠一样的荒唐?既然没有也只好等待了,等他的书慢慢充实起来。
2. Amazon Reader
虽然 ibooks store 书还没齐全,可是对于平常只看流行畅销书的人应该也不错了,但是 iPad 另一个让我下定决心买下的原因是,Kindle 已经出了 iPad reader, 所以我以前在 Kindle 买的书,都可以在 iPad 上面看到,以后也可以在 Amazon 继续买书,这是个连结到四十万本书的超级资料库,几乎什么书都找得到,可是 Amazon 有个缺点,他需要美国的 Amazon 帐号才能买书
Amazon 总有电脑类书了吧,这就是我买 iPad 的最主要目的啊,电脑程式设计的书每本都比厚的,这次出差就带了两本就快要让行李超重了,如果以后电脑书都可以在 iPad 上面看,那行李跟书包可以减轻太多重量,虽然书也不便宜,可是万一超重被航空公司随便罚一下就不只这个钱了,花了钱买轻量行李箱,放两本电脑书进去就破功了。
3. 讲完了 Amazon 接下来讨论一个更重量级的,B&N,据说 B&N 有超过一百万本的电子书,当初 Amazon 宣称是全世界最大书店的时候,听说 B&N 很不服气,因为他们才是真的最大,Amazon 不过是网路最大,B&N 是实体最大, Amazon 推出 Kindle 电子阅读器之后,B&N 也推出 Nook 来打对台,可是现在 Amazon 跟 B&N 都推出 iPad 的电子书阅读器,所以买 Kindle 只能读 Amazon 的书,买 Nook 只能读 B&N 的书,而买 iPad 却可以读 iBooks store + Amazon + B&N 三个书库的书,所以应该要买哪一台显而易见。
标题就说他们的 iPad 比 Kindle 好也比 ibooks 好,当面呛声,听听就好,人家 ibooks 可以直接在 app 里面买书,B&N 的 app 只能读书,要买书还要开 safari 买,这样哪里有比较好?只是看在他书多才装的。
这是 B&N 的读书画面,功能基本上跟 iBooks 差不多
4. 接下来介绍第四个书库 Sony ebook store,这个书库原本是为了 Sony 的电子阅读器所建造的,虽然 Sony 没有出 iPad app,可是因为格式都是共通的 ePub,所以在 Sony ebook store 买的书理论上在 iPad 也是可以读的(这点我还没实验,烦请有实验过的朋友证实),Sony 的这个 book store 号称有百万本以上的书,我随便打 objective c 就出来一大堆。
5. 如果有什么书在上面四个书库都找不到,那么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试,那就是最伟大的 google books 资料库了,google books 也没有推出 iPad app,听说他们两家最近感情不太好,Google books 原本的初衷是打算把全世界的图书馆的书全部扫描建立一个资料库让人搜寻,全人类的知识都写在书上,所以这个资料库等于拥有全人类的知识了,只要下关键字就可以在全人类历史的书上面全文搜寻,这实在是太伟大的计画了,新闻说这个资料库到 2009 年已经累积到七百万本的书,基本上如果发生世界大战人类文明回到原始人,只要有人能够拿到这个资料库,就可以重建整个人类文明了,说不定圣经里面提到的那个神秘的法柜里面装的就是这样的东西,是诺亚洪水以前的文明留下来的硬碟,而且圣经清楚的提到法柜里面有 “两块石板”也许那两块石板有做 RAID1 mirror 备份。
可惜这个计画被着作人协会集体诉讼,尤其法过人更不能接受整个人类历史的知识被美国人掌控,恨不得拿红酒灌进 Google 机房的硬碟,2009 年 Google 退让,答应 七百万本书里面除了一百多万本 ‘无版权书籍” 可以开放下载,其他书只能做全文搜寻,搜寻玩了找到书名他会建议你去哪里买,而这一百多万本无版权书籍目前大多是 PDF 格式下载,渐渐会转成 ePub 格式。
请注意下图右上角,可以 Download epub 格式,下载之后可以透过 iTunes 传到 iPad
6. Zinio:
以上几个书库大概可以找到英文的所有书籍了,如果有什么书这几个书库还找不到,那大概只能学国父自己去大英图书馆找了,可是除了书以外,杂志呢?Amazon 跟 B&N 也有卖一些杂志,B&N 以书为主杂志不多,Amazon 比较多可是很多都不卖到国外,要看杂志最强的还是 Zinio,Zinio 在电脑上已经存在很久了,这次随着 iPad 一起推出 reader,恐怕要大复活了,Zinio 的杂志横跨各种语言各种领域,可以单买一集也可以订阅一年。
语言的地方选中文,就会出来一大堆中文的杂志,这样以后都不用跑书店了直接在 iPad 上面买杂志,出差在国外也随时可以读台湾杂志。
我就是在这订阅了我最喜欢的 MacWorld, 跟实体杂志看起来非常类似,真的可以认真的思考永久放弃实体杂志的时候了,而且因为省下了印刷费用跟运输费用还有零售商的利润所以价格更便宜,算下来订阅的话商周一期 57 元,Macword 零售价 219NT,iPad 订阅算下来一期 52NT, 比去便利商店买杂志划算多了。
可是时代杂志我在哪都找不到,Amazon, B&N, Zinio 都没有,原来他更聪明,决定自己写 app,这样他还不用被这些通路商多赚一手,我猜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了,以前出版商要靠通路商,未来杂志出版商自己花钱写个 app 直接跟使用者接触了,不需要靠通路商了。
买玩了书跟杂志,再来就是报纸了,报纸当然开 safari 看都可以,但是网页毕竟是设计给电脑看的,有 iPad apps 就更理想了
USA Today 不要钱,可是有广告,New York Times 也不要钱,也是有广告,Wall Street Journal 每个月 3.99
Financial Times App 设计真漂亮,可是每个月要 5.75 英镑,真贵。
谢谢各位看完拢长的分享,也希望台湾苹果跟日本苹果快点推出线上书店,这样就有中文日文书可以看了,原本以为有了 iPad 就可以不用带 mbp 在书包了,现在我想 mbp 还是不能省,毕竟工作还是要电脑,可是 iPad 会变成永不离身的随身机,搭捷运的时候,搭计程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蹲马桶的时候(老婆我以后不会带 mbp 进浴室了),下一个挑战是,如何找到一个好背包把 iPad 随身携带。
收到 iPad 的第一刻,我就开启我最希冀的 ibooks, ibook 全部介面做的很好很美丽,重点是他的书籍格式是 ePub 的公用电子书格式,不像 Kindle 是本身特别的档案格式,光是这一点就打败 Kindle 了,因此假如 ibooks store 找不到想要的书,也能够在别的位置买,只需是 ePub 格式都能够,放到 iTunes 传到 iPad 就行了,可是关于 ibook store 坦率说有点绝望,能够刚成立没多久,介面也还不好找书,书也不足丰厚,跟 Amazon Kindle 的丰厚度还差很多,买少许滞销书是不错,可是要说横跨各类专业的不同书籍,还十分有待努力,或许渐渐的,各出版商慢慢的看到 iPad 的威力,才会开端跟 apple 签合约下去卖书,希望将来会越改越好。
介面是做的很美丽,也能够分类别阅读
当然也可以搜寻
而且有许多书是免费的,看到免费的书就很想点下去下载。
可是可是,竟然没有我最需要的电脑类的书,搜寻 objective c 跟 iphone SDK 都找不到,这是什么状况,ibooks store 没有卖 iphone sdk 的书岂不是像大肠面线里面没有大肠一样的荒唐?既然没有也只好等待了,等他的书慢慢充实起来。
2. Amazon Reader
虽然 ibooks store 书还没齐全,可是对于平常只看流行畅销书的人应该也不错了,但是 iPad 另一个让我下定决心买下的原因是,Kindle 已经出了 iPad reader, 所以我以前在 Kindle 买的书,都可以在 iPad 上面看到,以后也可以在 Amazon 继续买书,这是个连结到四十万本书的超级资料库,几乎什么书都找得到,可是 Amazon 有个缺点,他需要美国的 Amazon 帐号才能买书
Amazon 总有电脑类书了吧,这就是我买 iPad 的最主要目的啊,电脑程式设计的书每本都比厚的,这次出差就带了两本就快要让行李超重了,如果以后电脑书都可以在 iPad 上面看,那行李跟书包可以减轻太多重量,虽然书也不便宜,可是万一超重被航空公司随便罚一下就不只这个钱了,花了钱买轻量行李箱,放两本电脑书进去就破功了。
3. 讲完了 Amazon 接下来讨论一个更重量级的,B&N,据说 B&N 有超过一百万本的电子书,当初 Amazon 宣称是全世界最大书店的时候,听说 B&N 很不服气,因为他们才是真的最大,Amazon 不过是网路最大,B&N 是实体最大, Amazon 推出 Kindle 电子阅读器之后,B&N 也推出 Nook 来打对台,可是现在 Amazon 跟 B&N 都推出 iPad 的电子书阅读器,所以买 Kindle 只能读 Amazon 的书,买 Nook 只能读 B&N 的书,而买 iPad 却可以读 iBooks store + Amazon + B&N 三个书库的书,所以应该要买哪一台显而易见。
标题就说他们的 iPad 比 Kindle 好也比 ibooks 好,当面呛声,听听就好,人家 ibooks 可以直接在 app 里面买书,B&N 的 app 只能读书,要买书还要开 safari 买,这样哪里有比较好?只是看在他书多才装的。
这是 B&N 的读书画面,功能基本上跟 iBooks 差不多
4. 接下来介绍第四个书库 Sony ebook store,这个书库原本是为了 Sony 的电子阅读器所建造的,虽然 Sony 没有出 iPad app,可是因为格式都是共通的 ePub,所以在 Sony ebook store 买的书理论上在 iPad 也是可以读的(这点我还没实验,烦请有实验过的朋友证实),Sony 的这个 book store 号称有百万本以上的书,我随便打 objective c 就出来一大堆。
5. 如果有什么书在上面四个书库都找不到,那么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试,那就是最伟大的 google books 资料库了,google books 也没有推出 iPad app,听说他们两家最近感情不太好,Google books 原本的初衷是打算把全世界的图书馆的书全部扫描建立一个资料库让人搜寻,全人类的知识都写在书上,所以这个资料库等于拥有全人类的知识了,只要下关键字就可以在全人类历史的书上面全文搜寻,这实在是太伟大的计画了,新闻说这个资料库到 2009 年已经累积到七百万本的书,基本上如果发生世界大战人类文明回到原始人,只要有人能够拿到这个资料库,就可以重建整个人类文明了,说不定圣经里面提到的那个神秘的法柜里面装的就是这样的东西,是诺亚洪水以前的文明留下来的硬碟,而且圣经清楚的提到法柜里面有 “两块石板”也许那两块石板有做 RAID1 mirror 备份。
可惜这个计画被着作人协会集体诉讼,尤其法过人更不能接受整个人类历史的知识被美国人掌控,恨不得拿红酒灌进 Google 机房的硬碟,2009 年 Google 退让,答应 七百万本书里面除了一百多万本 ‘无版权书籍” 可以开放下载,其他书只能做全文搜寻,搜寻玩了找到书名他会建议你去哪里买,而这一百多万本无版权书籍目前大多是 PDF 格式下载,渐渐会转成 ePub 格式。
请注意下图右上角,可以 Download epub 格式,下载之后可以透过 iTunes 传到 iPad
6. Zinio:
以上几个书库大概可以找到英文的所有书籍了,如果有什么书这几个书库还找不到,那大概只能学国父自己去大英图书馆找了,可是除了书以外,杂志呢?Amazon 跟 B&N 也有卖一些杂志,B&N 以书为主杂志不多,Amazon 比较多可是很多都不卖到国外,要看杂志最强的还是 Zinio,Zinio 在电脑上已经存在很久了,这次随着 iPad 一起推出 reader,恐怕要大复活了,Zinio 的杂志横跨各种语言各种领域,可以单买一集也可以订阅一年。
语言的地方选中文,就会出来一大堆中文的杂志,这样以后都不用跑书店了直接在 iPad 上面买杂志,出差在国外也随时可以读台湾杂志。
我就是在这订阅了我最喜欢的 MacWorld, 跟实体杂志看起来非常类似,真的可以认真的思考永久放弃实体杂志的时候了,而且因为省下了印刷费用跟运输费用还有零售商的利润所以价格更便宜,算下来订阅的话商周一期 57 元,Macword 零售价 219NT,iPad 订阅算下来一期 52NT, 比去便利商店买杂志划算多了。
可是时代杂志我在哪都找不到,Amazon, B&N, Zinio 都没有,原来他更聪明,决定自己写 app,这样他还不用被这些通路商多赚一手,我猜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了,以前出版商要靠通路商,未来杂志出版商自己花钱写个 app 直接跟使用者接触了,不需要靠通路商了。
买玩了书跟杂志,再来就是报纸了,报纸当然开 safari 看都可以,但是网页毕竟是设计给电脑看的,有 iPad apps 就更理想了
USA Today 不要钱,可是有广告,New York Times 也不要钱,也是有广告,Wall Street Journal 每个月 3.99
Financial Times App 设计真漂亮,可是每个月要 5.75 英镑,真贵。
谢谢各位看完拢长的分享,也希望台湾苹果跟日本苹果快点推出线上书店,这样就有中文日文书可以看了,原本以为有了 iPad 就可以不用带 mbp 在书包了,现在我想 mbp 还是不能省,毕竟工作还是要电脑,可是 iPad 会变成永不离身的随身机,搭捷运的时候,搭计程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蹲马桶的时候(老婆我以后不会带 mbp 进浴室了),下一个挑战是,如何找到一个好背包把 iPad 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