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2 流水账
5月28日
下午5点钟坐BRT去广州东站。在BRT上给舍友一一发了短信知会一声,她们几个丫居然不送行。美女欣想给我打电话,奈何短号还没有生效,结果她决定不打了。刚刚走出学校还是挺兴奋的,后来看着周末川流不息的车辆,觉得也没什么。胡哥曾经在校内发过状态,说他归到屋卡都没有屋卡的感觉,这就是客家人的心态吗?
客家人何处为家,处处为家。如果对于妈妈,她觉得生活越安稳越好,她真的想一辈子就住在我们家里的小城。开铺,看铺,关铺,买菜,做饭,洗衣服,教弟弟做作业,睡觉,就这样简单。好像对于我,就是很想逃出小城,走得越远越好,去看别处的风景。我觉得是小时候爸爸炖了太多小鸟汤给我喝,静不下来了。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
难道妈妈的心态和我的心态都可以归结于客家人的客居心态吗?
来到广州东,看到的火车站与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印象中的火车站是露天的,后来才知道那是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不混乱,不脏,挺有秩序。
等了不久,大屏幕就提示,去厦门的乘客可以进站了。屁颠屁颠地就跟着去排队进站,结果进去之后,才反应过来我要坐的不是这一车次。我坐的车要二十分钟后才到。然后又屁颠屁颠地绕一个大圈回到候车厅。时间刚刚好,我坐的车次到了,再排队进站。第二次进站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两个车次的车是在同一个站台上车,我捶胸顿足地后悔绕了一个大圈。
第一次坐火车囧囧有神的经历。
在火车上遇到一群同为去厦门毕业旅行的中大岭南学院的学生。岭南学院,嗯,心中小小羡慕了一下。一群群俊男靓女,几乎人手一部尼康单反,佳能单反,索尼单反,或者iPAD。尼玛真是专业的出行装备。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带着小孩子的妈妈,对面是带着她另一个小孩的老公。颇为操劳的面容。她的小朋友脏脏的,黑乎乎的小手掌一直在蹭我衣服。后来这个妈妈还不小心靠在我肩上睡着了。难以入眠。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被我称为iPAD 哥的男生,是中大岭院的。说话表情带着小沈阳式的喜感。当ipad哥掏出他的ipad听歌的时候,站在ipad哥旁边的一个农民大叔与ipad哥产生了如下对话:
大叔:你那个是什么东西?
ipad哥(用小沈阳式的语气和略带无辜的眼神):ipad啊。
大叔:你那个东西可以看电影啊?
ipad哥(用小沈阳式的语气和略带无辜的眼神):要有无线网络啊。
大叔:什么?
ipad哥(仍然和很无辜的眼神):无线网络。
大叔:(放弃理解什么是无限网络):你那个是什么牌子的?
ipad哥:(很无辜地把ipad翻到背面,把苹果logo弄给大叔看)苹果啊。
大叔:这个东西多少钱?
ipad哥:四五千吧。
火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当不同的人群在这里发生碰撞,会产生不同的火花。
这天晚上几乎没有怎么睡着,我坐的位置靠近过道,我的手被无数的路过的屁股撞着。第一次坐硬座也没有我想象得恐怖,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妹子,只要不遇见扒手偷我的东西,我都能忍受。
一路上听坐附近中大的男生聊那天晚上的欧冠决赛。鲁尼,巴萨,听了很多名词。发现这群中大男生中有一个特别特别帅,真的是帅锅。就是他聊了一晚上足球。帅得我都能原谅他是一个背单肩包的男纸。
早上四点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一个男生过来搭讪。其实聊来聊去,就是希望我在他的证券公司开个账户,跟他炒股。还说他自从炒股之后,简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变了。这个男生跟我谈话十分害羞,说话有时候还说不顺,搭讪女生还没有女生大方。敢情你是做销售的啊?
七点钟之后开始很困,然后就迷迷糊糊睡着。八点半之后开始醒来,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厦门市境内。在火车中看远处的海,很是期待。
一路兴奋,来到瓦尔登青旅。瓦尔登有一个开满花的院子,一楼小客厅墙上挂满女主人阳光姐在全国各地的照片。后来跟阳光姐聊天,她说她喜欢爬山,所以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山。还爬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阳光姐的新婚丈夫小安哥去贵州了,一直没有见到。阳光姐和小安哥貌似是在旅途上认识的。阳光姐真的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旅馆楼梯墙上有很多相片。其中有一张是一对登山的情侣在雪山上深吻的照片。看得觉得超级浪漫。
在瓦尔登补眠后去了曾厝垵附近的沙滩。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兴奋得想大叫。
那天傍晚的夕阳也很热烈。
晒完夕阳去中山路步行街。感觉中山路与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就是一条商业街。特别是当周围遍布讲粤语的游客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按照网上的攻略,把出名的小吃都吃了。
在黄则和喝花生汤的时候,跟对面一个阿姨聊天。原来花生汤是闽南地区的人,在做喜事的时候,都会熬的一种糖水。就好像客家人在办喜事一定会吃白切鸡,会煮黄酒一样。阿姨还推荐我一定要吃海蛎煎,说闽南地区的人都很喜欢吃这个东西。在她的鼓动下,我也叫了一份。阿姨说,听你的口音,应该是广东地区的人吧?而且是客家人。你长得也很想是河源地区的人。
不知道是佩服阿姨的眼光好,还是我长得实在是太对得起家乡人民。包括瓦尔登的大叔都说,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你是广东地区的。
厦门不大。坐了29路,857路和1路车之后,基本就能认清楚厦门的东西南北了。
风真的很舒服,不像广州街上吹出来的冒着热气和湿气的风。
5月29日
泡在厦门大学一天。
从厦门白城站进入厦大,不用登记。一路上询问路人怎么走到教学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很热情地指路。厦门人真的会很热情地为路人捐路。
在芙蓉湖边遇到一个卖地图的厦门大叔。他用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厦大哪栋楼一般上什么课,告诉我厦大的化学系专业是全国排名第二的。我问他哪栋楼上文科的课比较多,大叔说,“里吼,就大大慌慌进弃啦。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粗来。” 跟大叔买了两份地图,一份厦大的,一份是鼓浪屿的。
后来就真的潜进教学楼去听了课。在一间教室外,看到课件上写的是“罗斯福新政”,以为是历史课,结果进去后旁边的男生告诉我讲的是电子商务。听了一点美国二战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历史,溜了出来。
中午去了南普陀。这个地方真的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很多游客几乎在每一个神像面前都拜一拜,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拜全部神像的必要。如果心向善,不比拜神更能保佑自己吗?捐了功德钱,烧了一文香,就出来了。
对南普陀印象最深的,是派香的婆婆跟我说的一段话。她用很难懂的闽南普通话说,你吼,不要去求才求读书吼。你要相信吼,人的一世是讲福报。你今生怎么样,都是你上辈子积的福报多少决定的吼。为什么人家当大官,福报啦。有些小狗被人当人养是福报。街边的乞丐没饭吃,是他上辈子没积到福报啦。你吼,千万不要求私欲。
关于信佛,我忽然想到。佛教讲的是清心寡欲。让一个人完全放弃欲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过度纵欲,最终就会清心寡欲,李叔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一种方式是禁欲,但是往往越是禁就越会有欲望,就好像宗教的“苦修”,鞭笞自己的身体,让肉体的痛苦掩盖性欲。
派香的婆婆讲的话,我还是部分同意的。我相信所有事情都是有因有果,有因果轮回。付出与回报是有内在联系的。种下了因,不一定能得到果。但是如果完全没有种下因,就绝对不可能得到果。
南普陀出来以后,又走进了厦大。在厦门大学出版社书店买明信片,比市面上卖的便宜至少一半。鼓浪屿上卖一套25元的明信片,在这间书店只要十块。感觉鼓浪屿卖的东西其实各种坑爹。
重新进到厦大,边走边拿着地图摸索教学楼。一个让我感觉是教授的人,在我后面走的时候问我,来旅游的?表明了希望能找到正在上课的教学楼之后,这个教授模样的人很热情地指着我身后的楼说,看见那个楼梯没,就是那上去,那有人上课,你快去,现在还没有下课呢。
真的很热情。
后来跑到钟铭选楼。厦大的选修课是在下午上的。而且我去的那个星期刚刚好是选修课的最后一周。听了一节课是讲传播学的,一节外教上的英语写作,一节英语辩论课。
厦大另一个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芙蓉隧道里面的涂鸦。很多毕业的学生都会到这个隧道来涂鸦留念。上面有文艺小青年的感伤,有热血青年的奔放,也有写涂鸦很黄很暴力。厦大刚刚举办完九十年校庆,而这些涂鸦却不会因为校庆而被校方强行抹掉,甚至有学生把庆祝厦大九十年校庆的涂鸦画在一群很黄很暴力的涂鸦中间。我惊讶的是厦大的这种开放的态度。
晚上特地跑到大同路。对网上攻略说的浮屿大同鸭肉粥心驰神往。结果去到大同路却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才发现,鸭肉粥在我对面的马路上。对美食的坚持,是怎么一种吃货的精神,这一碗大同鸭肉粥,快把自己都感动了。
后来找到了浮屿大同鸭肉粥,悲催地发现,其实很不好吃。大同鸭肉粥是煮熟的饭加汤,就是北方人说的稀饭,还是喜欢广州人熬的那种米都棉掉的粥。
5月30日
毫无疑问,要用一天的时间去鼓浪屿。Monkey 在我出发之前就跟告诉我,一定会有很多惊喜。
而事实上,这一天我真的有很多很多惊喜。偶遇,奇遇,待遇,各种遇。
早上太阳很好,于是穿了条背带裙跑出来。用小清新的话说,装可爱呗。一个人旅行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在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城市尽情装逼而不会被熟人认出来。
瓦尔登的义工菲菲在刚刚到旅舍的那天,就给了我一本瓦尔登旅客写的攻略。菲菲真的好好人,她也是河源的客家人,很巧。我们十分投缘。菲菲刚刚大学毕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在瓦尔登做义工,帮忙打理旅舍的业务,然后阳光姐就提供她食宿。这个义工看起来挺不错。就是用帮瓦尔登打理业务的工作换食宿,然后这一个月还可以用空闲的时间在厦门四处走走。
在轮渡汽车站下了车之后,看到有两个上船的地方。左边?还是右边?随便进了右边那个,售票阿姨伸手要15块的船票。神马?去鼓浪屿不是免费,然后回程的时候8块吗?但是售票阿姨扮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说要15块。无奈就给了。上船后我才醒悟,原来右边的入口是环海的轮渡,坑爹啊。售票阿姨死都不告诉我旁边的入口就可以做直达轮渡。环海轮渡有一个油嘴滑舌的解说员,介绍鼓浪屿基本情况,还有卖他的那些明信片和地图。
在船上遇到一个女生问我,哪个是金门啊?
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就是那个有一个灯塔的那个岛吧。
这个女生,是我在鼓浪屿的第一个偶遇。这个女生还蛮好,是成都人。她见到我一个人旅行,就建议说,我们一起结个伴,互相拍照都方便一点。然后我就同意了。
还有一个偶遇,就是在买票的时候遇到一个大叔,黝黑的皮肤,告诉我买票要15块。后来在船上又遇见了他。后来跟小马上船后又在路边见到这个大叔。于是大叔提议我们三个,再加上大叔的一个朋友一起结伴。
其实原本我打算,除了钢琴博物馆,所有要钱的景点一律不去看。可是结伴的女生和大叔都很想去看那些要钱的景点。anyway,我很坚持说我就只是去鼓浪屿那些居民更多景点跟少的街道,你们如果想去可以不跟着我走。
但是,貌似他们看到我有准备很充分的旅行攻略,因为我把要去的地方都打印出来了。他们两个决定跟着我走。看到他们这么信任我,于是我就拿着我打印出来的纸条,按照上面说的最正宗的小吃所在的街道店铺,一家一家找。
大叔很热情,不辞辛劳帮我找每一个地点。找到了又折回来告诉我在哪里。而且,大叔把四个人吃东西的钱都一起付了。
有人请吃东西!这个动力足以让我继续为大叔介绍正宗的小吃店。
不过在张三疯奶茶店,大叔的一个举动让我怀疑他图谋不轨。
我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写着准备贴在张三疯奶茶店留言板上的留言。大叔忽然掏出一盒安利的纽崔莱问我这个东西怎么样,他打算买给他妈妈吃。我一看到安利就恶心。于是装疯卖傻地说,我没听说过这个是什么东西啊。然后大叔就默默地把那盒纽崔莱塞回了包里。
我在那一刻很害怕他是不是搞传销的。于是想着各种要甩掉大叔的方法。在小吃摊的时候,我故意放出口风说,我绝对不去那些要钱的景点,你们可以自己去玩,不用理我。反正就是用各种方法暗示我不想跟你玩了。
幸好后来,大叔吃完东西就说他要回去了。因为他买了下午4点回福州的车票。
长叹一口气,终于甩掉大叔。
后来就跟那个叫小晗的女生一起逛。小晗准确地说,不是女生,是一个小孩子已经2岁半的妈妈。但是居然让人感觉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有点无语。
在鼓浪屿那些僻静的街道,与小晗各种摆姿势,各种拍照。
在内厝沃路见到一对拍婚纱照的情侣,走过他们旁边,我对他们喊,新婚快乐。新娘很开心地对我说谢谢。而且新娘很漂亮。
另一个惊喜的发现,是猴年马月咖啡馆。不到30平方的小店,有一个很有个性的阁楼。吧台上面是做义工的小涵。在菲菲给我的攻略里面,就有人提到了这个神姐一样的涵姐。然后我又在猴年马月遇到了她。
小涵很有个性。我发现住在鼓浪屿的艺术家都很有个性。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简单的工作,拿足够的工资,享受清净的生活。
猴年马月对面有一家叫糖屋的小店。店主听说是某电台名DJ,但是他投资了朋友的糖店,在早上不主持节目的时候就在糖果店卖糖。他们的糖是纯手工制作,有玫瑰花糖,各种以花为原料的牛轧糖。试吃过真的觉得很不错。这个DJ有时间就开开店,不求卖多少,晚上就去电台主持节目。
小涵几乎也是走遍了中国各个地方,她是一个挺高大,让人感觉就是很Strong的女生。她说,全国各地的景点,她想看的地方,她已经用所有逃票的方式去过了。能翻墙进去的地方,她几乎都是翻墙进去的。
小涵那天下午在吧台跟我聊了很多。有一些内容已经忘记,但是对小涵的形象很清晰。很勇敢。
在吧台最显眼的墙上,有一个游客的把自己的火车票和小纸条钉在了墙上。是从吧台能看到的最显眼的地方。这个游客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生,他们每天在网上视频,然后他们约好了在我去到猴年马月那一天的前一天,在猴年马月见面。可是那个女生失约了。男生说他每年那个时间都会去,并且在留言上说,我来过。
听上去很浪漫,至少在我听到这个故事那一刻真的是这样觉得。但是又感觉这个男生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呢。
鼓浪屿这个小岛留下了很多爱情故事,或许有其他更多比这一个约网友见面的故事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岛上众多城堡一样的建筑,安逸得能让人忘记时间在走的咖啡馆,是众人都在赋予这个小岛很多的概念?
希望那个女生最后来赴约了。
从猴年马月咖啡馆出来已经是晚上六点多。同行的女生说要回去了。但是我在鼓浪屿还有一件事没有做。没有去看钢琴博物馆。
由于时间太晚,决定还是先不去了。去邮局买了邮票,贴好寄给朋友们的明信片后,决定寄了明信片就回厦门。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偶遇出现了。一个看上去应该快三十岁的大叔,高大,还有一个将军肚…… 我在路上找邮筒的时候,这个大叔上来搭讪。说,我看你是一个人啊,不如一起去吃饭吧?我来到这里还没有半个小时,随便出来转转,发现你一个人。很礼貌地回答他几句,然后我表示要回去了。大叔各种挽留啊,还硬要我的电话。心想给了电话应该可以让我走了吧。于是就留了。然后又各种惋惜:哎哟,太可惜了,你要回去了,不如就别回去了,再这里住一晚上?
各种无奈,甩掉这个大叔后回曾厝按。
6月1日
下了很大的雨,在瓦尔登犹豫着要不要出去。
昨晚遇到的想请吃饭的大叔一直给我发短信,让我过鼓浪屿。用了很多条短信拒绝掉。然后把他的手机号码直接拉黑名单。
在瓦尔登等到11点钟,雨还是不停。于是义无反顾上路。昨天没有去钢琴博物馆,如果不去,感觉太过遗憾。还是决定再荡回鼓浪屿,去看看那些令鼓浪屿被称之为“钢琴之岛”的钢琴。
小时候学电子琴,后来学钢琴。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钱买钢琴,即使买一部二手的琴,在当时也要6000。因为学琴要每天练习,当时家里没钢琴要每天下课后到琴房练一个小时才能回家吃饭,写作业。初中满是下课时候跟同伴一起拼快骑单车,为了去琴行抢到好钢琴来练习的回忆。小学的时候是真心不喜欢电子琴,部分原因是那个很是猥琐的男老师,老爱趁教琴的时候摸人的手。后来初中的时候是真心喜欢钢琴。
初中学钢琴的经历,对于自己来说是挺重要的。
很早就听说鼓浪屿的关于钢琴的东西。关于鼓浪屿有三万台钢琴,有一万多居民,平均每个居民就有三台钢琴。当然,这是官方坑爹的数据。三万台钢琴都属于博物馆所有,而且都是许斐平捐出来的。我膜拜也是膜拜许斐平。
这次去到钢琴博物馆,只见到了不到五十台钢琴。他们只是展示每一类钢琴中的几部。又一个坑爹的地方。我忘记问解说员三万台钢琴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不过也很满足,长了见识。脚踩钢琴,手摇钢琴,钢琴之王斯坦威,肖邦最喜欢的钢琴,那些手工制作的钢琴,都见过了。
每一台钢琴都有独一无二的音色,每一台钢琴都可以代表弹奏者的性格。因为弹奏者喜欢的音色与他的创作风格有莫大的关系。比如肖邦喜欢音色跳跃的钢琴,他的很多曲子也比较欢快。
后来到了菽庄花园。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十二洞天。一座由十二个山洞组成的假山,每一个山洞代表一个生肖。那些十二生肖是由石头做成,而且颜色与假山石头的颜色十分相近,让人几乎看不清楚哪个是石头,哪个是生肖。我很努力地找出了十个生肖,剩下两个不知道是什么了。我记得蛇没有被我找到。
菽庄花园出来一路向南走。遇到一个地方,城堡一样的私人住宅,下面的石头写着,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察署地下监狱。看到有一个阿姨在做运动,过于跟她聊天。
我很不可思议地问阿姨,这个地方原本真的是一座监狱吗?阿姨很肯定地说,是的。我问阿姨,你住在这样的地方怕不怕?
下午5点钟坐BRT去广州东站。在BRT上给舍友一一发了短信知会一声,她们几个丫居然不送行。美女欣想给我打电话,奈何短号还没有生效,结果她决定不打了。刚刚走出学校还是挺兴奋的,后来看着周末川流不息的车辆,觉得也没什么。胡哥曾经在校内发过状态,说他归到屋卡都没有屋卡的感觉,这就是客家人的心态吗?
客家人何处为家,处处为家。如果对于妈妈,她觉得生活越安稳越好,她真的想一辈子就住在我们家里的小城。开铺,看铺,关铺,买菜,做饭,洗衣服,教弟弟做作业,睡觉,就这样简单。好像对于我,就是很想逃出小城,走得越远越好,去看别处的风景。我觉得是小时候爸爸炖了太多小鸟汤给我喝,静不下来了。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
难道妈妈的心态和我的心态都可以归结于客家人的客居心态吗?
来到广州东,看到的火车站与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印象中的火车站是露天的,后来才知道那是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不混乱,不脏,挺有秩序。
等了不久,大屏幕就提示,去厦门的乘客可以进站了。屁颠屁颠地就跟着去排队进站,结果进去之后,才反应过来我要坐的不是这一车次。我坐的车要二十分钟后才到。然后又屁颠屁颠地绕一个大圈回到候车厅。时间刚刚好,我坐的车次到了,再排队进站。第二次进站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两个车次的车是在同一个站台上车,我捶胸顿足地后悔绕了一个大圈。
第一次坐火车囧囧有神的经历。
在火车上遇到一群同为去厦门毕业旅行的中大岭南学院的学生。岭南学院,嗯,心中小小羡慕了一下。一群群俊男靓女,几乎人手一部尼康单反,佳能单反,索尼单反,或者iPAD。尼玛真是专业的出行装备。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带着小孩子的妈妈,对面是带着她另一个小孩的老公。颇为操劳的面容。她的小朋友脏脏的,黑乎乎的小手掌一直在蹭我衣服。后来这个妈妈还不小心靠在我肩上睡着了。难以入眠。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被我称为iPAD 哥的男生,是中大岭院的。说话表情带着小沈阳式的喜感。当ipad哥掏出他的ipad听歌的时候,站在ipad哥旁边的一个农民大叔与ipad哥产生了如下对话:
大叔:你那个是什么东西?
ipad哥(用小沈阳式的语气和略带无辜的眼神):ipad啊。
大叔:你那个东西可以看电影啊?
ipad哥(用小沈阳式的语气和略带无辜的眼神):要有无线网络啊。
大叔:什么?
ipad哥(仍然和很无辜的眼神):无线网络。
大叔:(放弃理解什么是无限网络):你那个是什么牌子的?
ipad哥:(很无辜地把ipad翻到背面,把苹果logo弄给大叔看)苹果啊。
大叔:这个东西多少钱?
ipad哥:四五千吧。
火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当不同的人群在这里发生碰撞,会产生不同的火花。
这天晚上几乎没有怎么睡着,我坐的位置靠近过道,我的手被无数的路过的屁股撞着。第一次坐硬座也没有我想象得恐怖,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妹子,只要不遇见扒手偷我的东西,我都能忍受。
一路上听坐附近中大的男生聊那天晚上的欧冠决赛。鲁尼,巴萨,听了很多名词。发现这群中大男生中有一个特别特别帅,真的是帅锅。就是他聊了一晚上足球。帅得我都能原谅他是一个背单肩包的男纸。
早上四点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一个男生过来搭讪。其实聊来聊去,就是希望我在他的证券公司开个账户,跟他炒股。还说他自从炒股之后,简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变了。这个男生跟我谈话十分害羞,说话有时候还说不顺,搭讪女生还没有女生大方。敢情你是做销售的啊?
七点钟之后开始很困,然后就迷迷糊糊睡着。八点半之后开始醒来,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厦门市境内。在火车中看远处的海,很是期待。
一路兴奋,来到瓦尔登青旅。瓦尔登有一个开满花的院子,一楼小客厅墙上挂满女主人阳光姐在全国各地的照片。后来跟阳光姐聊天,她说她喜欢爬山,所以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山。还爬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阳光姐的新婚丈夫小安哥去贵州了,一直没有见到。阳光姐和小安哥貌似是在旅途上认识的。阳光姐真的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旅馆楼梯墙上有很多相片。其中有一张是一对登山的情侣在雪山上深吻的照片。看得觉得超级浪漫。
在瓦尔登补眠后去了曾厝垵附近的沙滩。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兴奋得想大叫。
那天傍晚的夕阳也很热烈。
晒完夕阳去中山路步行街。感觉中山路与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就是一条商业街。特别是当周围遍布讲粤语的游客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按照网上的攻略,把出名的小吃都吃了。
在黄则和喝花生汤的时候,跟对面一个阿姨聊天。原来花生汤是闽南地区的人,在做喜事的时候,都会熬的一种糖水。就好像客家人在办喜事一定会吃白切鸡,会煮黄酒一样。阿姨还推荐我一定要吃海蛎煎,说闽南地区的人都很喜欢吃这个东西。在她的鼓动下,我也叫了一份。阿姨说,听你的口音,应该是广东地区的人吧?而且是客家人。你长得也很想是河源地区的人。
不知道是佩服阿姨的眼光好,还是我长得实在是太对得起家乡人民。包括瓦尔登的大叔都说,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你是广东地区的。
厦门不大。坐了29路,857路和1路车之后,基本就能认清楚厦门的东西南北了。
风真的很舒服,不像广州街上吹出来的冒着热气和湿气的风。
5月29日
泡在厦门大学一天。
从厦门白城站进入厦大,不用登记。一路上询问路人怎么走到教学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很热情地指路。厦门人真的会很热情地为路人捐路。
在芙蓉湖边遇到一个卖地图的厦门大叔。他用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厦大哪栋楼一般上什么课,告诉我厦大的化学系专业是全国排名第二的。我问他哪栋楼上文科的课比较多,大叔说,“里吼,就大大慌慌进弃啦。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粗来。” 跟大叔买了两份地图,一份厦大的,一份是鼓浪屿的。
后来就真的潜进教学楼去听了课。在一间教室外,看到课件上写的是“罗斯福新政”,以为是历史课,结果进去后旁边的男生告诉我讲的是电子商务。听了一点美国二战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历史,溜了出来。
中午去了南普陀。这个地方真的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很多游客几乎在每一个神像面前都拜一拜,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拜全部神像的必要。如果心向善,不比拜神更能保佑自己吗?捐了功德钱,烧了一文香,就出来了。
对南普陀印象最深的,是派香的婆婆跟我说的一段话。她用很难懂的闽南普通话说,你吼,不要去求才求读书吼。你要相信吼,人的一世是讲福报。你今生怎么样,都是你上辈子积的福报多少决定的吼。为什么人家当大官,福报啦。有些小狗被人当人养是福报。街边的乞丐没饭吃,是他上辈子没积到福报啦。你吼,千万不要求私欲。
关于信佛,我忽然想到。佛教讲的是清心寡欲。让一个人完全放弃欲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过度纵欲,最终就会清心寡欲,李叔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一种方式是禁欲,但是往往越是禁就越会有欲望,就好像宗教的“苦修”,鞭笞自己的身体,让肉体的痛苦掩盖性欲。
派香的婆婆讲的话,我还是部分同意的。我相信所有事情都是有因有果,有因果轮回。付出与回报是有内在联系的。种下了因,不一定能得到果。但是如果完全没有种下因,就绝对不可能得到果。
南普陀出来以后,又走进了厦大。在厦门大学出版社书店买明信片,比市面上卖的便宜至少一半。鼓浪屿上卖一套25元的明信片,在这间书店只要十块。感觉鼓浪屿卖的东西其实各种坑爹。
重新进到厦大,边走边拿着地图摸索教学楼。一个让我感觉是教授的人,在我后面走的时候问我,来旅游的?表明了希望能找到正在上课的教学楼之后,这个教授模样的人很热情地指着我身后的楼说,看见那个楼梯没,就是那上去,那有人上课,你快去,现在还没有下课呢。
真的很热情。
后来跑到钟铭选楼。厦大的选修课是在下午上的。而且我去的那个星期刚刚好是选修课的最后一周。听了一节课是讲传播学的,一节外教上的英语写作,一节英语辩论课。
厦大另一个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芙蓉隧道里面的涂鸦。很多毕业的学生都会到这个隧道来涂鸦留念。上面有文艺小青年的感伤,有热血青年的奔放,也有写涂鸦很黄很暴力。厦大刚刚举办完九十年校庆,而这些涂鸦却不会因为校庆而被校方强行抹掉,甚至有学生把庆祝厦大九十年校庆的涂鸦画在一群很黄很暴力的涂鸦中间。我惊讶的是厦大的这种开放的态度。
晚上特地跑到大同路。对网上攻略说的浮屿大同鸭肉粥心驰神往。结果去到大同路却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才发现,鸭肉粥在我对面的马路上。对美食的坚持,是怎么一种吃货的精神,这一碗大同鸭肉粥,快把自己都感动了。
后来找到了浮屿大同鸭肉粥,悲催地发现,其实很不好吃。大同鸭肉粥是煮熟的饭加汤,就是北方人说的稀饭,还是喜欢广州人熬的那种米都棉掉的粥。
5月30日
毫无疑问,要用一天的时间去鼓浪屿。Monkey 在我出发之前就跟告诉我,一定会有很多惊喜。
而事实上,这一天我真的有很多很多惊喜。偶遇,奇遇,待遇,各种遇。
早上太阳很好,于是穿了条背带裙跑出来。用小清新的话说,装可爱呗。一个人旅行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在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城市尽情装逼而不会被熟人认出来。
瓦尔登的义工菲菲在刚刚到旅舍的那天,就给了我一本瓦尔登旅客写的攻略。菲菲真的好好人,她也是河源的客家人,很巧。我们十分投缘。菲菲刚刚大学毕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在瓦尔登做义工,帮忙打理旅舍的业务,然后阳光姐就提供她食宿。这个义工看起来挺不错。就是用帮瓦尔登打理业务的工作换食宿,然后这一个月还可以用空闲的时间在厦门四处走走。
在轮渡汽车站下了车之后,看到有两个上船的地方。左边?还是右边?随便进了右边那个,售票阿姨伸手要15块的船票。神马?去鼓浪屿不是免费,然后回程的时候8块吗?但是售票阿姨扮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说要15块。无奈就给了。上船后我才醒悟,原来右边的入口是环海的轮渡,坑爹啊。售票阿姨死都不告诉我旁边的入口就可以做直达轮渡。环海轮渡有一个油嘴滑舌的解说员,介绍鼓浪屿基本情况,还有卖他的那些明信片和地图。
在船上遇到一个女生问我,哪个是金门啊?
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就是那个有一个灯塔的那个岛吧。
这个女生,是我在鼓浪屿的第一个偶遇。这个女生还蛮好,是成都人。她见到我一个人旅行,就建议说,我们一起结个伴,互相拍照都方便一点。然后我就同意了。
还有一个偶遇,就是在买票的时候遇到一个大叔,黝黑的皮肤,告诉我买票要15块。后来在船上又遇见了他。后来跟小马上船后又在路边见到这个大叔。于是大叔提议我们三个,再加上大叔的一个朋友一起结伴。
其实原本我打算,除了钢琴博物馆,所有要钱的景点一律不去看。可是结伴的女生和大叔都很想去看那些要钱的景点。anyway,我很坚持说我就只是去鼓浪屿那些居民更多景点跟少的街道,你们如果想去可以不跟着我走。
但是,貌似他们看到我有准备很充分的旅行攻略,因为我把要去的地方都打印出来了。他们两个决定跟着我走。看到他们这么信任我,于是我就拿着我打印出来的纸条,按照上面说的最正宗的小吃所在的街道店铺,一家一家找。
大叔很热情,不辞辛劳帮我找每一个地点。找到了又折回来告诉我在哪里。而且,大叔把四个人吃东西的钱都一起付了。
有人请吃东西!这个动力足以让我继续为大叔介绍正宗的小吃店。
不过在张三疯奶茶店,大叔的一个举动让我怀疑他图谋不轨。
我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写着准备贴在张三疯奶茶店留言板上的留言。大叔忽然掏出一盒安利的纽崔莱问我这个东西怎么样,他打算买给他妈妈吃。我一看到安利就恶心。于是装疯卖傻地说,我没听说过这个是什么东西啊。然后大叔就默默地把那盒纽崔莱塞回了包里。
我在那一刻很害怕他是不是搞传销的。于是想着各种要甩掉大叔的方法。在小吃摊的时候,我故意放出口风说,我绝对不去那些要钱的景点,你们可以自己去玩,不用理我。反正就是用各种方法暗示我不想跟你玩了。
幸好后来,大叔吃完东西就说他要回去了。因为他买了下午4点回福州的车票。
长叹一口气,终于甩掉大叔。
后来就跟那个叫小晗的女生一起逛。小晗准确地说,不是女生,是一个小孩子已经2岁半的妈妈。但是居然让人感觉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有点无语。
在鼓浪屿那些僻静的街道,与小晗各种摆姿势,各种拍照。
在内厝沃路见到一对拍婚纱照的情侣,走过他们旁边,我对他们喊,新婚快乐。新娘很开心地对我说谢谢。而且新娘很漂亮。
另一个惊喜的发现,是猴年马月咖啡馆。不到30平方的小店,有一个很有个性的阁楼。吧台上面是做义工的小涵。在菲菲给我的攻略里面,就有人提到了这个神姐一样的涵姐。然后我又在猴年马月遇到了她。
小涵很有个性。我发现住在鼓浪屿的艺术家都很有个性。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简单的工作,拿足够的工资,享受清净的生活。
猴年马月对面有一家叫糖屋的小店。店主听说是某电台名DJ,但是他投资了朋友的糖店,在早上不主持节目的时候就在糖果店卖糖。他们的糖是纯手工制作,有玫瑰花糖,各种以花为原料的牛轧糖。试吃过真的觉得很不错。这个DJ有时间就开开店,不求卖多少,晚上就去电台主持节目。
小涵几乎也是走遍了中国各个地方,她是一个挺高大,让人感觉就是很Strong的女生。她说,全国各地的景点,她想看的地方,她已经用所有逃票的方式去过了。能翻墙进去的地方,她几乎都是翻墙进去的。
小涵那天下午在吧台跟我聊了很多。有一些内容已经忘记,但是对小涵的形象很清晰。很勇敢。
在吧台最显眼的墙上,有一个游客的把自己的火车票和小纸条钉在了墙上。是从吧台能看到的最显眼的地方。这个游客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生,他们每天在网上视频,然后他们约好了在我去到猴年马月那一天的前一天,在猴年马月见面。可是那个女生失约了。男生说他每年那个时间都会去,并且在留言上说,我来过。
听上去很浪漫,至少在我听到这个故事那一刻真的是这样觉得。但是又感觉这个男生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呢。
鼓浪屿这个小岛留下了很多爱情故事,或许有其他更多比这一个约网友见面的故事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岛上众多城堡一样的建筑,安逸得能让人忘记时间在走的咖啡馆,是众人都在赋予这个小岛很多的概念?
希望那个女生最后来赴约了。
从猴年马月咖啡馆出来已经是晚上六点多。同行的女生说要回去了。但是我在鼓浪屿还有一件事没有做。没有去看钢琴博物馆。
由于时间太晚,决定还是先不去了。去邮局买了邮票,贴好寄给朋友们的明信片后,决定寄了明信片就回厦门。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偶遇出现了。一个看上去应该快三十岁的大叔,高大,还有一个将军肚…… 我在路上找邮筒的时候,这个大叔上来搭讪。说,我看你是一个人啊,不如一起去吃饭吧?我来到这里还没有半个小时,随便出来转转,发现你一个人。很礼貌地回答他几句,然后我表示要回去了。大叔各种挽留啊,还硬要我的电话。心想给了电话应该可以让我走了吧。于是就留了。然后又各种惋惜:哎哟,太可惜了,你要回去了,不如就别回去了,再这里住一晚上?
各种无奈,甩掉这个大叔后回曾厝按。
6月1日
下了很大的雨,在瓦尔登犹豫着要不要出去。
昨晚遇到的想请吃饭的大叔一直给我发短信,让我过鼓浪屿。用了很多条短信拒绝掉。然后把他的手机号码直接拉黑名单。
在瓦尔登等到11点钟,雨还是不停。于是义无反顾上路。昨天没有去钢琴博物馆,如果不去,感觉太过遗憾。还是决定再荡回鼓浪屿,去看看那些令鼓浪屿被称之为“钢琴之岛”的钢琴。
小时候学电子琴,后来学钢琴。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钱买钢琴,即使买一部二手的琴,在当时也要6000。因为学琴要每天练习,当时家里没钢琴要每天下课后到琴房练一个小时才能回家吃饭,写作业。初中满是下课时候跟同伴一起拼快骑单车,为了去琴行抢到好钢琴来练习的回忆。小学的时候是真心不喜欢电子琴,部分原因是那个很是猥琐的男老师,老爱趁教琴的时候摸人的手。后来初中的时候是真心喜欢钢琴。
初中学钢琴的经历,对于自己来说是挺重要的。
很早就听说鼓浪屿的关于钢琴的东西。关于鼓浪屿有三万台钢琴,有一万多居民,平均每个居民就有三台钢琴。当然,这是官方坑爹的数据。三万台钢琴都属于博物馆所有,而且都是许斐平捐出来的。我膜拜也是膜拜许斐平。
这次去到钢琴博物馆,只见到了不到五十台钢琴。他们只是展示每一类钢琴中的几部。又一个坑爹的地方。我忘记问解说员三万台钢琴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不过也很满足,长了见识。脚踩钢琴,手摇钢琴,钢琴之王斯坦威,肖邦最喜欢的钢琴,那些手工制作的钢琴,都见过了。
每一台钢琴都有独一无二的音色,每一台钢琴都可以代表弹奏者的性格。因为弹奏者喜欢的音色与他的创作风格有莫大的关系。比如肖邦喜欢音色跳跃的钢琴,他的很多曲子也比较欢快。
后来到了菽庄花园。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十二洞天。一座由十二个山洞组成的假山,每一个山洞代表一个生肖。那些十二生肖是由石头做成,而且颜色与假山石头的颜色十分相近,让人几乎看不清楚哪个是石头,哪个是生肖。我很努力地找出了十个生肖,剩下两个不知道是什么了。我记得蛇没有被我找到。
菽庄花园出来一路向南走。遇到一个地方,城堡一样的私人住宅,下面的石头写着,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察署地下监狱。看到有一个阿姨在做运动,过于跟她聊天。
我很不可思议地问阿姨,这个地方原本真的是一座监狱吗?阿姨很肯定地说,是的。我问阿姨,你住在这样的地方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