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概念规划的生成
以前做规划的时候总觉得底气不足,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建筑师,总觉得建筑师做规划是在“画画”。每每看到真正的规划师做出的东西总觉得很明显不同于建筑师,但总找不到缘由。最近又在连续的做规划,搭档的有学建筑的也有学规划的,渐渐的似乎觉得对规划又有了一些在原来基础上高一些的认识。
1 从城市入手。对于一个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必须从地块周边的城市空间入手。这其中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定位,该地块的产品构成,该地块周边的城市空间与本地块的对接。这个调调,以前也常谈,但常常流于二维平面,而忽略了真正的空间感受,在研究城市空间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负形”要比“正形”更重要。因此,从“负形”入手,真正研究除了建筑以外的流动空间以及为城市提供的公共空间,才更有意义。
2 通过对环境、产品定位、容积率、空间形态等的分析,确定规划的系统骨架。
3 在确定第一步的骨架之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应该强化最初的概念。强化每一个系统中的“强化点”,而弱化系统的点都应该思量放弃(注:目前所谈的是概念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概念清晰。我认为一个好的概念规划,应该是清晰的、明了的、易读懂的。相反,一个概念模糊、骨架复杂、大结构含糊的方案决不是一个好方案。(注:大骨架则越清晰越好。大骨架下的小骨架则应追求有序的丰富多变,避免单调。)
4 我们在概念规划中常常引入一个通俗的形象说法。例如抽象成某种图腾,引领某种生活方式等等。以前被我们万分鄙视。可现在,我觉得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一个好的案名,好的提炼,好的图式语言,好的形象化说法,是给解读者一个契机,去了解方案,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设计师,更多的是外行。他们更需要一个引子,引导他们去领悟方案更深层的意义。(注:我们不该单单为了这个目的而作方案,要记住,这仅仅是一个引子。)
5 我们在概念规划中常常引入轴线。在此强调强化轴线的两个重要元素:“对景”与“对称”。要注意它们在规划中的灵活运用。
1 从城市入手。对于一个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必须从地块周边的城市空间入手。这其中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定位,该地块的产品构成,该地块周边的城市空间与本地块的对接。这个调调,以前也常谈,但常常流于二维平面,而忽略了真正的空间感受,在研究城市空间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负形”要比“正形”更重要。因此,从“负形”入手,真正研究除了建筑以外的流动空间以及为城市提供的公共空间,才更有意义。
2 通过对环境、产品定位、容积率、空间形态等的分析,确定规划的系统骨架。
3 在确定第一步的骨架之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应该强化最初的概念。强化每一个系统中的“强化点”,而弱化系统的点都应该思量放弃(注:目前所谈的是概念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概念清晰。我认为一个好的概念规划,应该是清晰的、明了的、易读懂的。相反,一个概念模糊、骨架复杂、大结构含糊的方案决不是一个好方案。(注:大骨架则越清晰越好。大骨架下的小骨架则应追求有序的丰富多变,避免单调。)
4 我们在概念规划中常常引入一个通俗的形象说法。例如抽象成某种图腾,引领某种生活方式等等。以前被我们万分鄙视。可现在,我觉得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一个好的案名,好的提炼,好的图式语言,好的形象化说法,是给解读者一个契机,去了解方案,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设计师,更多的是外行。他们更需要一个引子,引导他们去领悟方案更深层的意义。(注:我们不该单单为了这个目的而作方案,要记住,这仅仅是一个引子。)
5 我们在概念规划中常常引入轴线。在此强调强化轴线的两个重要元素:“对景”与“对称”。要注意它们在规划中的灵活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