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瑜伽笔记之3——瑜伽中的正念
![]() |
*正确的Yog-Asana(瑜伽体式)习练会带来正念。不再是算计的头脑,瑜伽的Asana是超越头脑的,要充分发展你的直觉,第六感,要信任自然。
*坐姿始终要保持警觉,由脊椎的根部启动,感受根部对整个上部的影响,脊椎有上段、中段、下段,要用内在的眼(inner sight)关注身体的前后左右,所有的面向。
*坐姿时,关于拇指尖点地的感觉,微微用力,感受身体的各个组织,不光是脊椎在支撑,你也在给予它支撑,我们的器官、骨骼、血液都在给予我们支持。
*用精神加强物质身体的竖直。
*关注身体,关注它的上升与下陷,扩展与紧缩,将觉知力放于胸膛,在心中默想Patanjali。
*每个人都是一个象征。Yog的课题是面对这个象征,而不是身体(inbodyment),存在体的不同面向(情绪体、智性体等等)都需要照顾。
*Yog是为了内在的秩序,避免混乱。
*身体是表象,不是全部。要知道:粗略的身体只是出发点而已,而不是我们的目的。身体下还有更精微的,比如头脑。
*Yog是关于什么的话题?要处理什么?要应对什么?比如练瑜伽为了减肥,这只是你的想法,但不是我们要教的。
*Iyengar——是关于正确的排序。身体层-心灵层-情绪层。但排序不是最终目的,身体的排序无论有多么的好,依然要面对死亡。什么需要被排序?这是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
*在过山车上,很难有平稳的状态,因为感官的刺激,外在的力量非常大,你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过一种平稳的生活?过山车的名字就是生活。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执著,脱离感官,进入内在的平静,无论外界如何变化。
*学Yog不是为了身体的排序,而是为了了解“Who are you”。
*宇宙的设计是完全对称的。Yantra是对称的几何图案。人体也是一种Yantra。
*身体可以做许多事,但也可以用来认识自己。如果身体是这种状态,那么心灵就有均衡、平静的可能性。
*内在的变化是主要的,重要的。要学会辨别。要了解排序是什么。首先要知道能够排列什么,再去关注情绪、心灵。人是情绪的反应体。
*表面的并不长久,内在的才是不变的。工作要从身体的层面开始,由外在进入内在才是正确的道路。
*Patanjali的Asana——把你带到一个地方,去超越二元对立。自由的对抗二元对立,这是内在的潜力。
*Yog——关于联接,与自己内在的沟通。
*山式——靠墙,脚并拢,脚与地面,背与墙面的接触,要去敏锐的感觉。把眼睛睁开,肩膀向后翻转,大脚趾相靠,提起脚趾。简单的动作,唤醒觉知。要去感受,提脚趾后,身体的变化,重心,不止要感受而且要清晰地表达你的感受。对重力的影响,后背与墙的影响。无论做什么体式,前与后的变化,提脚趾让脚心更加向下。脚是山式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变化对山式上层有什么样的影响?当脚趾提起时,大腿前侧肌肉抓住骨头,所以大腿看起来时向后的。一个动作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不要人一勺勺地喂,要自己去感受。
*如何确定身体各部的关系,只有不断地去感觉,注意重心的摇摆。
*同时关注到身体所有的点是不清晰的,应一次聚焦一个部位反复观察,再进行另外一个部分。
*要对自己有警醒的认识,如何去做,不光要有观察、觉知,还要清晰地表达。要对自己有要求,A的变化影响了B,C,D等,所以学生不仅要学如何去做,也要理解之间的关联。
*脚趾上提会使整个脚掌更向下,但也可以有意识地下压脚掌,这两种是不同的。当你一无所知,一连串的结果会发生,但你做了,并不知道结果的发生,只是做,但几年后,要有觉知,要清晰。
*越多地做,越多地解读身体,慢慢的,做的你就会与观察的你分离,观察的你就会脱离出来。做与看不同,做只是做,观察是从做中脱离出来看做者,旁观者。
*你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们总是对自己过分妥协,对别人批判。而Yog对我们的要求是:你做,但要用别人的眼光看你自己,但看别人要有同情心、慈悲心,用看自己的眼光看别人。观察者要非常客观,批判地看待自己,看关联,看反应。
*Yog是很多层的科学,做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老师发出信号,但如果你没有接收,也没有用。至少理解Yog要你做什么。做的时候,五个感官(看听闻味触),四个(看听闻味)要中立,另外一个(触觉)要特别的敏锐。皮肤的触觉,你也许看不到,但要非常清晰地抓住感觉。看听闻味都会被外界所影响,所以要平息它们,使其中立。
*先从山式,观察变量周围的区域,慢慢扩展觉知直到最远端,这是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头脑记忆,要有清晰地表达。
*看小腿如何向后,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缺省的发生。提脚趾,尾骨前收对身体有何变化。骨盆的位置,躯干横膈膜两侧有什么样的影响,前后是一个循环。
*做完体式后会更平衡、均衡,情绪和身体都应如此。先从身体的均衡开始,如果只是维持身体的均衡是没有意义的。
*瑜伽是从身体不同地方变化带来反应的科学,最终达到意识的层面。
*瑜伽就是要让Being(存在)各个层面获得蜕变的功能。不管地关注前后凹凸等感受,要敏锐地觉察到,身体是能量的舞蹈,在二元控制下能量的舞蹈,你不能轻易找到这种能量,因为它是动态的,所以幸福、快乐,甚至悲伤都不会持久。
*事情发生,如果马上认同于状态,那么你是浮动的,外界世界的变化会对你内在的均衡有什么样的影响?
*真正的Yog应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你的语言、行为、思想,让自己自由地与外在力量舞蹈。如果你给外界能量,过山车的速度将让你承受不了。
*至少山式有一个对基础与上层建筑有一个清晰地认识,然后再去做其他的。
*好的老师并不能让所有的人一样的进步,土地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每个都收获相当。
*你能捡起什么,就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实践与工作。也许你已经准备好了,但你的心情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要从身体的层面开始,它(身体)是工作、渠道,可以教你很多东西。
*我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的表达,也许会被你所理解,你要获取,然后解剖。如果你的系统是WIN95,而我的系统是VISTA,那么我的信息会很容易流失掉。
*学习并无止境,并不是说要突出“你”的个性,而是要找到宇宙性的幸福。个性是一个监牢,把你排除出宇宙性的幸福。小小的身体是有限的,但内在的是infinite(无限)永恒的。
*现在的Iyengar瑜伽已经变成了“I-Angry-Yoga”(我愤怒瑜伽)。它把Yog窄化,太注重身体的精准,所以愤怒映照在你的身上。
*开始是慢慢地开始,告诉你主题,如果你在快车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呢?走路才能看的清楚。
*下犬式——两个变量“手”和“脚”。弯膝后下压脚跟,当手调整好后再下压脚跟,继续保持警觉,新的状态,再提脚跟,这些变化对于上层建筑有什么影响?
*山式有两个基点,重心高;下犬有四个基点,重心低。要理解两个基础不同的体式间的关联。
*要读到这些(身体的)信息,要有清晰地表达,不断地敲打、习练,自己要不断实践这些变量。
*做,并不是为了回报,是为了变成好的工具。
*下犬式中,肩膀作为变量,对于臀部的影响。一个接受者未必永远是一个接受者,他也许可以成为培育者,要学习体式,首先要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想去“教授”,但很少人愿意去学,因为“学”首先是要掌控自己,了解自己。
*如果身体的一个部位不断地给予,而另一个部分总是不断地接受,这是不均衡的,要转换。
*我们的内在需要被挖掘,否则你坐在上面许多年都不会有收益。
*在三角式,前腿外旋,但同样,如果将这个外旋放在后面的腿上是否合适?自己去实践。
*身体是交响乐团,先从独奏开始,慢慢加入其它的乐器,最终变成交响乐团。如果你对关联没有很好的觉受的话,只是做体式,那又能怎样呢?没有学习,没有观察,动作是死的。
*头脑要始终平静。进入体式时冲动,出来时慌张,要让能量保持均衡,要学习如何让头脑保持均衡。
*Patanjali说:“不口渴”。自由与渴望,头脑在诱惑面前的摇摆。要弄清楚交响乐团中的节奏,这样的Yog才是有意义的。
*不要让自己成为“Spiritual Butterfly”(灵性的蝴蝶),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如果你走得够深入的话,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瑜伽课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限度。身体比头脑更有智慧,学会倾听你的身体。
*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Iyengar大师,他是一个火性射手座的人,而你可能是一个水性天平座的人,所以不要强求成为其他人。潜力需要在一个人的身体内实践,不是另一个人的克隆,Sri Ramakrishna与Viveknanda是两个开悟的圣人,但完全不一样。
*Yog从身体开始,由身体进入,但最终要离开身体,脱离重力,精神学习的路上身体是唯一的资本。
*深入进内容,不仅止于表面。不要掉入陷阱。
*Yog要处理的问题是什么?下犬与三角间的互换,基础的变化对于上层建筑的影响。鼓励我们去关注事情,同时也关照自己的情绪,渴望从体式中出来的这个情绪。观察体式前与之后的情绪的变化,更平静、更稳定吗?
*Iyenga——稳定的动作为你提供一个机会去觉察你自己。不仅要成为一个doer,也要成为一个seer。将二者分离,这是宇宙的两个方向。你在这个观察与被观察者之间,慢下来,然后觉察。
*仰卧束脚式——物质的眼睛闭上,觉知之眼张开,关注腹部的呼吸。
*每次休息,用呼吸放松自己,一段时间后,一到两个深长缓慢的呼吸,再几个自然地呼吸。呼吸也是Being的表现部分,但更微妙,要知道放松与松弛,用敏感去体会每一个接触的感觉,感觉每个部位的下沉,由身前到身后,外缘到中心,都是下沉的。感觉逐渐的宁静,身体慢慢承载阳光的轻盈、光的照亮,感觉阳光穿透水一样的穿透你的身体,没有波澜,完全静止,觉知进入到更加微妙、细致的状态。想象一个不断震动发光的OM在你的心中,充满崇敬、感激之情。
-正文结束-
![]() |
献给所有的同行者。
在瑜伽学习的路上,祝愿我们都能够瞥见心中的明月。
在此向世上所有具智慧之传承顶礼。
Love&Peace&Shanti
西木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