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影院】录像艺术40年:宁瀛的电影与城市变迁
![]() |
嘉宾 宁瀛
作为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UCCA举办的“德国录像艺术40年”讲座活动的延续,6月份艺术影院将邀请宁瀛导演将参与该项目的论坛部分。宁瀛导演广为人知的电影故事片有跨度十年创作的“北京三部曲”:《找乐》(1992)、《民警故事》(1995)和《夏日暖洋洋》(2000),其中所谈及的关于城市变迁,人文环境变化等问题,直指一个电影导演、影像艺术家所承载的文化上的责任,宁瀛很好的把握了媒材所能带来的对真实的反映,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情、戏剧冲突,构建了源于现实,但是又超然的经典作品。
此延续项目通过宁瀛的三部电影,反思这十年的城市变迁,以及生存景观的种种变化,宁瀛将与您对谈。
排片表:
6.3 周五
19:00 《找乐》
6.4 周六
16:00-18:30 《民警故事》+论坛
6.5 周日
19:00 《夏日暖洋洋》
剧情介绍
《找乐》
1993年. 中国. 宁瀛. 97分钟.中英文字幕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1993)
东京国际电影节金奖(1993)
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1993)
老韩头是京剧院看大门的,今天是他退休的日子,他看什么都有些依依不舍。他整日在街头转悠。一天他偶然与有些痴呆相的何明,两人交上了朋友,何明把他带到公园的围墙下,一帮退了休的老票友在唱戏。老韩头几句颇有专业味道的比喻,说得人家心服口服,随之一些老票友便交了他这个朋友。
天越来越凉,老韩头想成立一个老年京剧活动站,他不辞辛苦东跑西颠,八面联络,终于办成此事,他成了当然的站长。为了参加春节庙会,活动站赶排《凤还巢》,结果什么奖也没拿到,但活动站依然很红火,老韩总是热心的为大伙服务,但要求很严格,在考勤、曲目等问题上决不通融,结果大家对此不免有些怨气,最后终于向老韩头发泄了,老韩头一气之下,摔门而去。
老韩头回到公园墙下,蹲在远处看老头们自由自在的唱戏,最后他还是站起身向老哥们儿走去。
《民警故事》
1995年. 中国. 宁瀛. 102分钟. 中英文字幕
意大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电影长片竞赛单元最佳影片(1995)
在这部充满原创的警察电影中,“敌人”不是通常的罪犯而是社会本身。德胜门的民警们平时无聊且散漫,有时渴望自己能像电视上的美国同行一样拿着枪威风威风。一天,一只疯狗在管片儿里咬伤了一个醉鬼,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民警杨国立受命清除管片儿内一切宠物。这个苦差使每个民警的心里又绷紧了弦••••••故事充满趣味,且逐渐由离奇转为荒诞。
《夏日暖洋洋》
2000年.中国.宁瀛. 97分钟. 中英文字幕
的士司机德子离婚后认识小雪,但两人交往没多久,德子就开始嫌其有一堆毛病,慢慢与她拉远了距离。不久,在街上拉活时,德子又结识漂亮时尚的大学图书馆管理员苗苗,对其风度、气质和性格都非常着迷,而苗苗也对德子充满好奇,两人遂有了美好的一夜。
苗苗介绍来自河南的打工妹郭顺给德子认识,德子才知他对苗苗的爱情只是一厢情愿。“失恋”令德子迎来无比苦闷的阶段,他开始更加拼命地拉活挣钱,就在这时,小雪割腕自杀的消息传入他的耳朵,也才得知小雪曾被人强奸过,且始终摆脱不了那个阴影。自此,德子对爱情完全死心。
导演介绍
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曾在国际著名导演贝尔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中任副导演。1990年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2008年起,在继续电影创作的同时,应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邀请担任电影与影像艺术系主任。
宁瀛广为人知的电影故事片有跨度十年创作的“北京三部曲”:《找乐》(1992)、《民警故事》(1995)年和《夏日暖洋洋》(2000),集中系统地刻画了九十年代“后毛时期中国社会”。在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并在国内外发行。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大学及文化研究机构,从城市文化、人口问题及社会学角度关注她的作品。她的作品正在突破影视的局限,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像符号。她被认为是中国都市电影的先锋人物。
【时间】
6月3日(周五) - 6月5日(周日)
【地点】
UCCA 艺术影院
【合作方】歌德学院(中国)
中英文字幕
胶片放映
【票务】
UCCA会员: 免费
成人: ¥15 /场
学生(凭有效学生证): ¥10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