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思考所以在年轻
“周杰伦出《叶惠美》的时候,我刚好初中……”
这个是豆瓣上刚关注的一个90后小妹妹的影评,倘若不是这句话,谁能推敲这么成熟的思想后面是一张萝莉的脸?
我非常欣赏这个小妹妹,难得有这样的90后——不玩火星文字,不以自甘堕落为荣,不会装可爱的非主流,也不搞乱七八糟的PS,干干净净地素面朝天。虽然她有类似在装御姐的嫌疑。不过,还是很羡慕她真年轻啊……
大学的时候安娜介绍了一篇小说给我,是非常出名的《抱歉,你只是一个妓女》,作者是85年,我们感叹万千啊感叹万千,终于明白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欧阳常常说,我们84的是80后的一个里程碑,前面的人开始安心生活;后面的人开始自甘堕落。
其实,也没那么骄傲,84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龄——小学毕业考数学那天遇见涨洪水,每个人都有那段还不算太灾难的记忆,只是刚好小升初,于是6.27变成一种永恒的祭奠。初中毕业的时候,遇见风疹,一个班一个班的隔离,高中毕业又刚好非典,还遇见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03高考”。
前面的人总是说,“你们年轻,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后面的人就开始问,“24了啊,收起幻想,准备结婚了塞?”这个绝对是宁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大多数90后的人,总是以为所谓的未来、幻想应该属于他们的,而我们85前只能安心地顺着千百年来人类的生活轨迹接受现实。而其实我们有些人还是在不停在朝着某个方向奔跑,生命本来就是一种奔跑的过程。
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书,我在想,一个跟我妈妈一个级别的老男人也有细腻的内心,几十年前的思想还是在感染现在的青年。我们总是会在某个一个点上,找到不同时代的人一样会有共性。这样的共性就是,主导我们不甘平凡而想思考、改善、挣扎的现实生活。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过于现实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强大内心以及个人尖锐个性的。
无论是在豆瓣上品头论足侃侃而谈的那样的90后,还是座上观壁的80前,或者仅仅是纸上观锦的我们,只要拥有一种强有力是思想,在某个角度,当别人看到的自己,就会有永不苍老的一张脸。
拥有自我个性,不甘于平凡,所以才能永远年轻,即使再过20年,当我们四十岁再回过头的时候,才发现,当年我们曾站立的地方,依然有人观望,在同样的角度观望,跨越了二十年,得到了同样的心境。
这个是豆瓣上刚关注的一个90后小妹妹的影评,倘若不是这句话,谁能推敲这么成熟的思想后面是一张萝莉的脸?
我非常欣赏这个小妹妹,难得有这样的90后——不玩火星文字,不以自甘堕落为荣,不会装可爱的非主流,也不搞乱七八糟的PS,干干净净地素面朝天。虽然她有类似在装御姐的嫌疑。不过,还是很羡慕她真年轻啊……
大学的时候安娜介绍了一篇小说给我,是非常出名的《抱歉,你只是一个妓女》,作者是85年,我们感叹万千啊感叹万千,终于明白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欧阳常常说,我们84的是80后的一个里程碑,前面的人开始安心生活;后面的人开始自甘堕落。
其实,也没那么骄傲,84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龄——小学毕业考数学那天遇见涨洪水,每个人都有那段还不算太灾难的记忆,只是刚好小升初,于是6.27变成一种永恒的祭奠。初中毕业的时候,遇见风疹,一个班一个班的隔离,高中毕业又刚好非典,还遇见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03高考”。
前面的人总是说,“你们年轻,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后面的人就开始问,“24了啊,收起幻想,准备结婚了塞?”这个绝对是宁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大多数90后的人,总是以为所谓的未来、幻想应该属于他们的,而我们85前只能安心地顺着千百年来人类的生活轨迹接受现实。而其实我们有些人还是在不停在朝着某个方向奔跑,生命本来就是一种奔跑的过程。
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书,我在想,一个跟我妈妈一个级别的老男人也有细腻的内心,几十年前的思想还是在感染现在的青年。我们总是会在某个一个点上,找到不同时代的人一样会有共性。这样的共性就是,主导我们不甘平凡而想思考、改善、挣扎的现实生活。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过于现实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强大内心以及个人尖锐个性的。
无论是在豆瓣上品头论足侃侃而谈的那样的90后,还是座上观壁的80前,或者仅仅是纸上观锦的我们,只要拥有一种强有力是思想,在某个角度,当别人看到的自己,就会有永不苍老的一张脸。
拥有自我个性,不甘于平凡,所以才能永远年轻,即使再过20年,当我们四十岁再回过头的时候,才发现,当年我们曾站立的地方,依然有人观望,在同样的角度观望,跨越了二十年,得到了同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