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厦门
相片自取 http://photo.163.com/photos/littledust105/
所谓的详情。我还真是想不大起……
其实我当初为什么对厦门那么向往呢。
其实,我对厦门的向往,并不纯粹。
只是在当时想让自己有所期待。而最重要的是,你当时跟我说你想去厦门。
你肯定没去成,但是,我做到了。
这就是我去厦门全部的心理动机。其实厦门离汕头那么近,我随时都可以去。
天气太热了。
阳光太强烈了。
热得我没有心情去领悟,去感受,去欣赏。
一。泉州篇
在泉州,师祖带我们吃遍了泉州的小吃。
在某咖啡厅,他与他同事二人向我们热情介绍泉州的种种。
小巷子里酸甜冰凉的菜头酸,虽然有些小邋遢的感觉,可是在吃的时候竟让我觉得这个其实不是我的朋友,是琴的朋友的师祖太~~~好了!好到我想投以倾拜的目光。(当然,我只是很High地把那块菜头酸吃掉。估计当时是我渴傻了。)
面线糊。也是在一家挂满牌子的小店里吃。狭窄的,但是少人的。幸福感洋溢的食物。以前和你吃饭,不知是你真喜欢吃面食,还是怕我吃不惯川菜,每次都吃面。面线糊你估计也会喜欢吧。不过,又关我何事。
二。厦门篇
在厦门,守望者客栈的老板,我跟别人叫他大叔(其实也就二十六七吧),是个很好很好的老板。虽然是自助式的私人小公寓,可是因为有大叔二叔的存在,有固力果和抹布两只可爱的小狗存在,有其他三个从三明过来的很特别的女孩存在,在客栈里呆着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同房的面条儿,自己手工做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如果我用得上我肯定会买。还有另外一个其实只有高一的女孩,那天推门进去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就打心里喜欢她。她和面条儿,都是天真烂漫的人,说的普通话有口音,但是却很好听。我们第一晚就像认识了很久一样,开着玩笑。我是如此喜欢在旅途中住多人间啊啊啊~~~~~~~~~~~~~~~~
每天晚上,我洗漱完后,到楼下倒水的时候,大叔都会问问今天去哪玩。然后顺便就帮我们出谋划策。大叔真是熟悉厦门的每一条街道啊!本来他给我手绘了三张地图的,结果一张被我搞丢了,555。每一张地图,都有好吃好看的地方。那些偏僻的小店,网上的攻略是不可能找得到的。所以,我们很感激大叔啊~~~~~~~~如他那的留言本里某住客写过的那样:“第一天,没有大叔的指导,累死;第二天,有了大叔的指导,饱死!”呵呵~
渡口对面的几条大马路汇集了厦门的精髓啊~~
大同路前半段横向开元路的某条小巷有新厦虾面。后半段有鸭肉粥。都是首推。也许是因为我们到达时都不是吃饭时间,所以店中除了我们没有其他食客。我和琴在鸭肉粥那里吃完后,竟然有心情地聊起天来,坐过了中午最热的时间段。大同路后头横过开元路的某小巷,里面的赖厝埕三色扁食(扁食其实就是馄饨……又发现多了一种叫法),也还可以。毕竟三色的很少。三色其实就是有三种口味可供选择。
升平路的台湾水果小店,里面的芒果沙冰,简直就是好吃到上天下地令人欲罢不能。里面的芒果是芒果肉,不是芒果粉啊。牛奶够足,够新鲜。冰和芒果的比例刚刚好。总之,非常推荐。我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芒果沙冰啊!!另外还点了酸梅奶茶,也还不错,够酸,也够甜。不会半酸不甜得让人舌苔怪异。
中山路的局口街对面小巷里的一家奇小,小到只有一个窗口的“八婆烧仙草”,也是偏僻却很有资格的老店。他家的烧仙草,是下面仙草,上面奶茶或蜂蜜,奶茶或蜂蜜里有薏米红豆以及某样我忘了名的有韧性的透明颗粒。一杯烧仙草被做得丰富无比,一个小小的窗口挤满了高举钱币的手。我更是因为一杯八婆仙草下肚而觉得奇饱无比orz……那里的八婆三角饼,也挺特别。小小一个饼,油而不腻。可以一试。
至于传说中大同路的“吴再添小吃店”和中山路的“黄则和花生汤”,我只想说,我很怨妇。人爆挤,根本就是专门开给外地游客的地方。人气旺就算了,店面规划得极度不合理,点菜就在门口,我和琴都被撞了一手汤。服务员态度又很劣质。唉。点菜都要自己走到卖的柜台点。然后自己再端着大碗小碗地从人群中挤过。吃饭本该是享受,在这两个地方却变成人肉战。以至于我现在想起都觉得极度汗颜。要去的话,一定要在没人的时候去。不过花生汤,实在没什么。就是花生糖水而已。广东人吃了觉得一般般,试过就罢;外省人又觉得太甜。
那几条路的专卖鞋店都有打折,而且还是当季新品。原因是福建就是原产地。衣服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也有打折。原以为广东买衣服就够偏了,但是在广东的专卖店一般都没打折的啊。于是乎,两个广东女吃饱撑了地在“浪漫宣言”“歌莉娅”“衫国演义”等等诸店买了数件衣服,各自一双鞋。事后仍在感慨,为什么这里品牌鞋子都那么便宜。
去到“黑糖咖啡”的时候,已经没位置了。于是在日下又无奈地走了N久,才找到传说中咖啡店云集的南华路。又渴又累的两人,选了最近的一家,就是“雅舍”,点了一壶水果冰茶,一直坐到下午3点多。店里也只有老板,我们俩和另外一个女生。后来来了一对情侣。也没有变得吵闹。位置其实也就那么多。民族风的小店,我在那里坐到几欲睡去。昏昏欲睡时翻看那些留言本,看着人生种种心情,自己心里倒是微风抚浪,偶尔的小波浪也只是增添海的情趣而已。
南普陀,要爬五老峰。那峰对我来说,不知是否因为有峨眉的存在,我只觉是一座小峰,还没怎么费力气就爬完了。琴和其他登山人,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看着石阶下疲劳的琴,想起当日的自己。想起你是曾如何一双手握紧我,连拉带拽地把我拖上山。我已没有太多感慨。倒是心生感激,幸亏当时有你相陪跋山涉水到达金顶。
三。鼓浪屿篇
鼓浪屿上,我们住在位置明显却并不起眼的湾景旅店。同房的人,有过来自上海独自旅游在岛上呆了4天4夜的,有过从广西来的大姐一样的,有过在法国读化学放假回来像艺术生的,有从杭州和绍兴过来的女老师,有过肥硕内敛独自看书的英国人……多人间的生活就是每天你睁眼,有可能房里的人已换了一波,每个人萍水相逢,只有最初的好奇和友好,没有再长时间的磨合。交流一下彼此旅游的心得,开开玩笑,关心一下彼此,气氛和谐温馨。
日光岩上看日出,海边看落日,我也不知为何,心里竟无一丝波澜。只觉可以看着看着就发呆,也可说走就走无半丝留恋。给琴拍了很多张照片,自己却一丝灵感和冲动都没有。为什么呢。我只会拍别人。而且还能把别人拍得比真人美。似乎,拍人比拍景还更擅长。我在镜头里观察着你呀。
在岛上的小巷子里互闯乱逛,我无数次误闯地盘而被狗仔怒吼却全然不知。因为破旧,而颓靡。颓靡得自有一番风情。所谓的景点倒是很多没去。风景其实在一条条令人惊奇的小巷里。
在BabyCat的午餐真是难忘啊~一盘意粉一小袖珍杯意大利咖啡,就花了我们40大洋。搞笑的是,当时在阁楼上吃饭的,居然全是广东人。巨寒。我去下面买传说中的馅饼时,听到楼上一片粤语此起彼伏,简直要让人误以为此处是广东人聚集地。不过后来事实证明,福建因为临着广东,广东人又生性爱往外跑,在岛上随处都是粤语。于是,粤语不再是秘密。相反,闽南语到成了暗号,哈哈。于是我便成了“翻译”,又会闽南话,又会粤语,好生得意啊哈哈。BabyCat里的那只猫,简直就是猫之极品。巨懒无比。躺在那里睡时,一动不动,我挠了它N多次都没动弹,以至于我问老板它是真的还是假的,结果引来背后其他食客的高声赞同。可见有多懒。奇胖无比。
晚上走复兴路很有feel。诡异得无比华丽。后来还为此白天去拍照。结果白天的复兴路却一点feel都没有。更添诡异色彩。
郑成功啊郑成功,我那晚爬到他脚下的时候,真的是差点跪倒。累,汗黏糊了一身。于是有了在郑大人鼻息下在众人面前吃馅饼的某图。唉~这次旅游,我真的是没状态。一直吃一直吃。一直饿。
所谓的详情。我还真是想不大起……
其实我当初为什么对厦门那么向往呢。
其实,我对厦门的向往,并不纯粹。
只是在当时想让自己有所期待。而最重要的是,你当时跟我说你想去厦门。
你肯定没去成,但是,我做到了。
这就是我去厦门全部的心理动机。其实厦门离汕头那么近,我随时都可以去。
天气太热了。
阳光太强烈了。
热得我没有心情去领悟,去感受,去欣赏。
一。泉州篇
在泉州,师祖带我们吃遍了泉州的小吃。
在某咖啡厅,他与他同事二人向我们热情介绍泉州的种种。
小巷子里酸甜冰凉的菜头酸,虽然有些小邋遢的感觉,可是在吃的时候竟让我觉得这个其实不是我的朋友,是琴的朋友的师祖太~~~好了!好到我想投以倾拜的目光。(当然,我只是很High地把那块菜头酸吃掉。估计当时是我渴傻了。)
面线糊。也是在一家挂满牌子的小店里吃。狭窄的,但是少人的。幸福感洋溢的食物。以前和你吃饭,不知是你真喜欢吃面食,还是怕我吃不惯川菜,每次都吃面。面线糊你估计也会喜欢吧。不过,又关我何事。
二。厦门篇
在厦门,守望者客栈的老板,我跟别人叫他大叔(其实也就二十六七吧),是个很好很好的老板。虽然是自助式的私人小公寓,可是因为有大叔二叔的存在,有固力果和抹布两只可爱的小狗存在,有其他三个从三明过来的很特别的女孩存在,在客栈里呆着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同房的面条儿,自己手工做了很多有创意的小玩意,如果我用得上我肯定会买。还有另外一个其实只有高一的女孩,那天推门进去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就打心里喜欢她。她和面条儿,都是天真烂漫的人,说的普通话有口音,但是却很好听。我们第一晚就像认识了很久一样,开着玩笑。我是如此喜欢在旅途中住多人间啊啊啊~~~~~~~~~~~~~~~~
每天晚上,我洗漱完后,到楼下倒水的时候,大叔都会问问今天去哪玩。然后顺便就帮我们出谋划策。大叔真是熟悉厦门的每一条街道啊!本来他给我手绘了三张地图的,结果一张被我搞丢了,555。每一张地图,都有好吃好看的地方。那些偏僻的小店,网上的攻略是不可能找得到的。所以,我们很感激大叔啊~~~~~~~~如他那的留言本里某住客写过的那样:“第一天,没有大叔的指导,累死;第二天,有了大叔的指导,饱死!”呵呵~
渡口对面的几条大马路汇集了厦门的精髓啊~~
大同路前半段横向开元路的某条小巷有新厦虾面。后半段有鸭肉粥。都是首推。也许是因为我们到达时都不是吃饭时间,所以店中除了我们没有其他食客。我和琴在鸭肉粥那里吃完后,竟然有心情地聊起天来,坐过了中午最热的时间段。大同路后头横过开元路的某小巷,里面的赖厝埕三色扁食(扁食其实就是馄饨……又发现多了一种叫法),也还可以。毕竟三色的很少。三色其实就是有三种口味可供选择。
升平路的台湾水果小店,里面的芒果沙冰,简直就是好吃到上天下地令人欲罢不能。里面的芒果是芒果肉,不是芒果粉啊。牛奶够足,够新鲜。冰和芒果的比例刚刚好。总之,非常推荐。我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芒果沙冰啊!!另外还点了酸梅奶茶,也还不错,够酸,也够甜。不会半酸不甜得让人舌苔怪异。
中山路的局口街对面小巷里的一家奇小,小到只有一个窗口的“八婆烧仙草”,也是偏僻却很有资格的老店。他家的烧仙草,是下面仙草,上面奶茶或蜂蜜,奶茶或蜂蜜里有薏米红豆以及某样我忘了名的有韧性的透明颗粒。一杯烧仙草被做得丰富无比,一个小小的窗口挤满了高举钱币的手。我更是因为一杯八婆仙草下肚而觉得奇饱无比orz……那里的八婆三角饼,也挺特别。小小一个饼,油而不腻。可以一试。
至于传说中大同路的“吴再添小吃店”和中山路的“黄则和花生汤”,我只想说,我很怨妇。人爆挤,根本就是专门开给外地游客的地方。人气旺就算了,店面规划得极度不合理,点菜就在门口,我和琴都被撞了一手汤。服务员态度又很劣质。唉。点菜都要自己走到卖的柜台点。然后自己再端着大碗小碗地从人群中挤过。吃饭本该是享受,在这两个地方却变成人肉战。以至于我现在想起都觉得极度汗颜。要去的话,一定要在没人的时候去。不过花生汤,实在没什么。就是花生糖水而已。广东人吃了觉得一般般,试过就罢;外省人又觉得太甜。
那几条路的专卖鞋店都有打折,而且还是当季新品。原因是福建就是原产地。衣服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也有打折。原以为广东买衣服就够偏了,但是在广东的专卖店一般都没打折的啊。于是乎,两个广东女吃饱撑了地在“浪漫宣言”“歌莉娅”“衫国演义”等等诸店买了数件衣服,各自一双鞋。事后仍在感慨,为什么这里品牌鞋子都那么便宜。
去到“黑糖咖啡”的时候,已经没位置了。于是在日下又无奈地走了N久,才找到传说中咖啡店云集的南华路。又渴又累的两人,选了最近的一家,就是“雅舍”,点了一壶水果冰茶,一直坐到下午3点多。店里也只有老板,我们俩和另外一个女生。后来来了一对情侣。也没有变得吵闹。位置其实也就那么多。民族风的小店,我在那里坐到几欲睡去。昏昏欲睡时翻看那些留言本,看着人生种种心情,自己心里倒是微风抚浪,偶尔的小波浪也只是增添海的情趣而已。
南普陀,要爬五老峰。那峰对我来说,不知是否因为有峨眉的存在,我只觉是一座小峰,还没怎么费力气就爬完了。琴和其他登山人,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看着石阶下疲劳的琴,想起当日的自己。想起你是曾如何一双手握紧我,连拉带拽地把我拖上山。我已没有太多感慨。倒是心生感激,幸亏当时有你相陪跋山涉水到达金顶。
三。鼓浪屿篇
鼓浪屿上,我们住在位置明显却并不起眼的湾景旅店。同房的人,有过来自上海独自旅游在岛上呆了4天4夜的,有过从广西来的大姐一样的,有过在法国读化学放假回来像艺术生的,有从杭州和绍兴过来的女老师,有过肥硕内敛独自看书的英国人……多人间的生活就是每天你睁眼,有可能房里的人已换了一波,每个人萍水相逢,只有最初的好奇和友好,没有再长时间的磨合。交流一下彼此旅游的心得,开开玩笑,关心一下彼此,气氛和谐温馨。
日光岩上看日出,海边看落日,我也不知为何,心里竟无一丝波澜。只觉可以看着看着就发呆,也可说走就走无半丝留恋。给琴拍了很多张照片,自己却一丝灵感和冲动都没有。为什么呢。我只会拍别人。而且还能把别人拍得比真人美。似乎,拍人比拍景还更擅长。我在镜头里观察着你呀。
在岛上的小巷子里互闯乱逛,我无数次误闯地盘而被狗仔怒吼却全然不知。因为破旧,而颓靡。颓靡得自有一番风情。所谓的景点倒是很多没去。风景其实在一条条令人惊奇的小巷里。
在BabyCat的午餐真是难忘啊~一盘意粉一小袖珍杯意大利咖啡,就花了我们40大洋。搞笑的是,当时在阁楼上吃饭的,居然全是广东人。巨寒。我去下面买传说中的馅饼时,听到楼上一片粤语此起彼伏,简直要让人误以为此处是广东人聚集地。不过后来事实证明,福建因为临着广东,广东人又生性爱往外跑,在岛上随处都是粤语。于是,粤语不再是秘密。相反,闽南语到成了暗号,哈哈。于是我便成了“翻译”,又会闽南话,又会粤语,好生得意啊哈哈。BabyCat里的那只猫,简直就是猫之极品。巨懒无比。躺在那里睡时,一动不动,我挠了它N多次都没动弹,以至于我问老板它是真的还是假的,结果引来背后其他食客的高声赞同。可见有多懒。奇胖无比。
晚上走复兴路很有feel。诡异得无比华丽。后来还为此白天去拍照。结果白天的复兴路却一点feel都没有。更添诡异色彩。
郑成功啊郑成功,我那晚爬到他脚下的时候,真的是差点跪倒。累,汗黏糊了一身。于是有了在郑大人鼻息下在众人面前吃馅饼的某图。唉~这次旅游,我真的是没状态。一直吃一直吃。一直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