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天津
这是一个慵懒的城市,暮色四合,微凉,拉着行李箱,游走,有一种听鲍勃迪伦的感觉,轻轻的,如那句歌词,“一个人要仰望几次,才可以看得见蓝天?”在这个充满物欲与浮躁的时代,没有人在意你想什么,没有人留心你做什么,可,天津这个城市,让你感觉到温暖,满街质朴与靠谱儿的眼神,真是舒服。听着天津人讲话,不自觉的会笑,真是亲切,天津人的称谓,无论是你八岁,还是八十岁的女生,都会被称呼为大姐,亲戚里道儿或者熟悉的人,都是按照孩子的称呼来叫,我就被称呼为“老姑奶奶”,在这里,一点都不介意年龄,让人窝心的亲热劲儿弥补时间的缝隙。
五大道,这是一场末路的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倾其所有, 军阀混战时期,这里确是气定神闲夜夜笙歌,沿着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兜兜转转着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这些历经百年的小洋楼,寂静无声,名存实亡的皇族,权倾一时的总统,落魄失势的官僚,身怀绝技的大盗,天时、地利、人和,像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每一家人都隐藏着种种私隐。古典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的小洋楼既是洋派又蕴含着津味儿,宛转回廊,六角凉亭与列柱凉台,玻璃路灯糅合,像是蒙太奇的手法,吱吱呀呀的放着黑白老胶片,温婉细腻,只是,已惘然。
瓷房子,粤唯鲜餐馆,号称是能吃的博物馆,果然叹为观止,赤峰道上,墙外的围墙,全是青花瓷瓶垒起来的,瓷瓶儿看着大多是碎片,缝隙之间,水晶石填充。间或汉白玉石雕,水晶玛瑙,更可爱的是随处可见的瓷猫枕头,小瓷人儿,小石狮子,更有释迦牟尼像,更为绝妙的是瓷瓶儿碎片被随便粘贴在整栋建筑墙壁上,龙形浮雕赫然眼前,更难得一见的鱼纹盘,真是漂亮,大把大把的银子用在如此精妙的建筑上,别具一格,不怕偷,不怕抢,留的一时,留得一世。
古文化街,南口“津门故里·晴雪”,北口“沽上艺苑·金鳌”,老城中心,街貌,商铺,卷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木质建筑,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本身就透着股子仿清的调调,雕梁画栋,市井相连,古玩玉器,文房四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景泰蓝,苏绣,二胡,小提琴,图书字画,真是目不暇接,龙嘴大茶壶冲出来的百味茶汤,这大抵是一场华丽的表演吧。
海河游夜景,夜,九点,津湾广场,码头,踱步,河面波光粼粼,城市,因为有了水,更具灵性。天津海河边,没有上海黄浦江边纸醉金迷的奢华,也没有北京皇城根儿下一板一眼的喧闹,没有苏州吴侬软语的温婉,也没有哈尔滨冰天雪地的寒凉,这里,安静,却不孤寂,霓虹灯下,沿河的哥特式建筑望海楼教堂以及袁世凯宅邸、冯国璋故居、利顺德酒店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建筑,在隐蔽的树丛之中,被流光溢彩的等打亮,真美,美的炫目,倏忽间竟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三岔河口天津眼,摩天轮,我只能说,独爱,这满载幸福的一个个神奇的小盒子,第一次夜里看摩天轮,灯光晃的刺眼,熠熠,却依然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这触摸幸福的机会。
赤峰桥、解放桥、狮子林桥、金汤桥,或是双索面,或是立体雕塑活灵活现的小狮子,或是老桥修旧,夜的霓裳,斑斓,风格迥异的各式桥梁,究竟是人在画中,还是画在人心?
意大利风情街,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房屋都是意大利风格花园别墅,对于没有出过国的我,眼睛好像都不够用了,道路四通八达,浓郁的意大利风情,教堂、旅店、酒吧、咖啡厅、餐馆、零食店铺、服饰皮具,简直就是一座小小的城。拱券穹顶,石柱塔楼,铜人石刻,喷水池,高低错落,移步换景。我徘徊在这车与人交错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街道上,渴望遇见一个和我面孔相同的人,有这我这样的经历,相同的落寞忧伤,相同的迷茫凄凉,读懂我,看到他就如看到自己,何去何从,不再匆匆……
劝业场、大沽炮台、百粤湾、潮音寺、文庙、狗不理,天津,当溜走的日子成为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当破旧的照片成为远去的回忆,我又会与谁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步远离,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
五大道,这是一场末路的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倾其所有, 军阀混战时期,这里确是气定神闲夜夜笙歌,沿着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兜兜转转着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这些历经百年的小洋楼,寂静无声,名存实亡的皇族,权倾一时的总统,落魄失势的官僚,身怀绝技的大盗,天时、地利、人和,像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每一家人都隐藏着种种私隐。古典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的小洋楼既是洋派又蕴含着津味儿,宛转回廊,六角凉亭与列柱凉台,玻璃路灯糅合,像是蒙太奇的手法,吱吱呀呀的放着黑白老胶片,温婉细腻,只是,已惘然。
瓷房子,粤唯鲜餐馆,号称是能吃的博物馆,果然叹为观止,赤峰道上,墙外的围墙,全是青花瓷瓶垒起来的,瓷瓶儿看着大多是碎片,缝隙之间,水晶石填充。间或汉白玉石雕,水晶玛瑙,更可爱的是随处可见的瓷猫枕头,小瓷人儿,小石狮子,更有释迦牟尼像,更为绝妙的是瓷瓶儿碎片被随便粘贴在整栋建筑墙壁上,龙形浮雕赫然眼前,更难得一见的鱼纹盘,真是漂亮,大把大把的银子用在如此精妙的建筑上,别具一格,不怕偷,不怕抢,留的一时,留得一世。
古文化街,南口“津门故里·晴雪”,北口“沽上艺苑·金鳌”,老城中心,街貌,商铺,卷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木质建筑,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本身就透着股子仿清的调调,雕梁画栋,市井相连,古玩玉器,文房四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景泰蓝,苏绣,二胡,小提琴,图书字画,真是目不暇接,龙嘴大茶壶冲出来的百味茶汤,这大抵是一场华丽的表演吧。
海河游夜景,夜,九点,津湾广场,码头,踱步,河面波光粼粼,城市,因为有了水,更具灵性。天津海河边,没有上海黄浦江边纸醉金迷的奢华,也没有北京皇城根儿下一板一眼的喧闹,没有苏州吴侬软语的温婉,也没有哈尔滨冰天雪地的寒凉,这里,安静,却不孤寂,霓虹灯下,沿河的哥特式建筑望海楼教堂以及袁世凯宅邸、冯国璋故居、利顺德酒店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建筑,在隐蔽的树丛之中,被流光溢彩的等打亮,真美,美的炫目,倏忽间竟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三岔河口天津眼,摩天轮,我只能说,独爱,这满载幸福的一个个神奇的小盒子,第一次夜里看摩天轮,灯光晃的刺眼,熠熠,却依然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这触摸幸福的机会。
赤峰桥、解放桥、狮子林桥、金汤桥,或是双索面,或是立体雕塑活灵活现的小狮子,或是老桥修旧,夜的霓裳,斑斓,风格迥异的各式桥梁,究竟是人在画中,还是画在人心?
意大利风情街,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房屋都是意大利风格花园别墅,对于没有出过国的我,眼睛好像都不够用了,道路四通八达,浓郁的意大利风情,教堂、旅店、酒吧、咖啡厅、餐馆、零食店铺、服饰皮具,简直就是一座小小的城。拱券穹顶,石柱塔楼,铜人石刻,喷水池,高低错落,移步换景。我徘徊在这车与人交错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街道上,渴望遇见一个和我面孔相同的人,有这我这样的经历,相同的落寞忧伤,相同的迷茫凄凉,读懂我,看到他就如看到自己,何去何从,不再匆匆……
劝业场、大沽炮台、百粤湾、潮音寺、文庙、狗不理,天津,当溜走的日子成为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当破旧的照片成为远去的回忆,我又会与谁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步远离,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