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背后(连载)
二
雅德利喜欢酒吧,这几乎是他来到中国以后唯一的放松方式,尤其身处这种不见头绪的工作的重压之下。走进酒吧,习惯性地将外衣和帽子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坐了下来。他能够察觉到有两个人在他之后走了进来,他们不会将大衣脱下,因为大衣要用来帮他们隐藏不方便被别人看到的家伙,可以了结别人生命的家伙。他们更不会有喝酒的心思。
当然,他们是不会用这些玩意来了结自己的,起码一般情况下不会。
“嘿!奥斯本先生,昨晚上不见你的光临可让我很难过呀,真高兴你又来了!”这是酒吧老板凯恩,约翰.凯恩,一个长着一张可笑的脸的家伙——有着高鼻梁和深眼窝,两颊却十分消瘦并且皮肤蜡黄,常常用流利的英语和中文跟每一个顾客说个没完,内容却只是些家长里短。
“行了约翰,叫我罗伯特就好。威士忌,谢谢。”
“你今天不喝啤酒了?嘿,你脸色看上去可不太好!”
“你知道吗约翰,关于我的生意,我可能做出了这辈子最蠢的决定。你不可能去要求外面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可怜的人们来买我这些高档皮具,更别提这成天的轰炸了。”
“可不是吗,今天又是一轮,听说码头那边又死了不少人,真可怕,当时你在干嘛,听到动静了吗?来,你的酒,奥斯本先生!”
罗伯特.奥斯本,也就是我们的雅德利先生接过扎啤,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再没有回答。只是,除了我们和极少数他的同事,大家都认为他是奥斯本先生,是一个把皮草生意从上海做到重庆的美国人。
他怎么可能不清楚下午那次空袭,他到可能是世界上最清楚这场空袭的人。
凌晨4点的时候他被魏大铭的副官上门叫醒并且驱车送到黑室,理他上次离开这里不过三个小时,因为密电组刚刚截获到了6封从重庆发出去的密电。“先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您的帮助!”魏顾不上客套,拽着他的胳膊来到办公桌前“您看看吧。”说着将密电组刚刚“破译”出来的电报交给了他。
那哪是什么电报,根本就是一堆胡乱排列的英文字母和数字,根本构不成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就好比刚学英语的人在稿纸上为了练习书写而糊涂乱花一般。高度的职业素养让他立马精神起来,这类密保已经早不是第一次被截获了,可怕的是,每次发现又这类电报发出去,十二小时之内重庆上空必然出现日本飞机。
相信不用解释大家都能明白,这些胡乱排列的字码是将某些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完全拆开,按一定规律打乱又重新排列,而这个规律是只有发报人和收报人才知道的。作为这项技术的发明者的雅德利就更不用说了,接过文本他立马开始了工作。
每一份独立的密保由数组数字和字母组成,通常是一组英文字母,再加上数组数字,比如“ahebd 8473 2947 3278”。雅德利相信,一旦找到规律,将得到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也就是说,就算破译出来的内容不能直接代表发包人要表达的内容,但至少可以让人看懂,比如具体的英文单词,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破译。翻出了之前截获的数十封密保,雅德利开始了工作,他请所有人离开他的办公室,自己则再没有出来。
直到午饭的时间得到的工作成果,是他秃了顶的头皮几乎被抓破了,再没有别的。
下午三点左右,他听见了空袭警报。他知道空袭今天会来,他手里握着关系到敌机会在几点到来,到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却丝毫没有办法。
“真该死.....”
雅德利喜欢酒吧,这几乎是他来到中国以后唯一的放松方式,尤其身处这种不见头绪的工作的重压之下。走进酒吧,习惯性地将外衣和帽子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坐了下来。他能够察觉到有两个人在他之后走了进来,他们不会将大衣脱下,因为大衣要用来帮他们隐藏不方便被别人看到的家伙,可以了结别人生命的家伙。他们更不会有喝酒的心思。
当然,他们是不会用这些玩意来了结自己的,起码一般情况下不会。
“嘿!奥斯本先生,昨晚上不见你的光临可让我很难过呀,真高兴你又来了!”这是酒吧老板凯恩,约翰.凯恩,一个长着一张可笑的脸的家伙——有着高鼻梁和深眼窝,两颊却十分消瘦并且皮肤蜡黄,常常用流利的英语和中文跟每一个顾客说个没完,内容却只是些家长里短。
“行了约翰,叫我罗伯特就好。威士忌,谢谢。”
“你今天不喝啤酒了?嘿,你脸色看上去可不太好!”
“你知道吗约翰,关于我的生意,我可能做出了这辈子最蠢的决定。你不可能去要求外面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可怜的人们来买我这些高档皮具,更别提这成天的轰炸了。”
“可不是吗,今天又是一轮,听说码头那边又死了不少人,真可怕,当时你在干嘛,听到动静了吗?来,你的酒,奥斯本先生!”
罗伯特.奥斯本,也就是我们的雅德利先生接过扎啤,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再没有回答。只是,除了我们和极少数他的同事,大家都认为他是奥斯本先生,是一个把皮草生意从上海做到重庆的美国人。
他怎么可能不清楚下午那次空袭,他到可能是世界上最清楚这场空袭的人。
凌晨4点的时候他被魏大铭的副官上门叫醒并且驱车送到黑室,理他上次离开这里不过三个小时,因为密电组刚刚截获到了6封从重庆发出去的密电。“先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您的帮助!”魏顾不上客套,拽着他的胳膊来到办公桌前“您看看吧。”说着将密电组刚刚“破译”出来的电报交给了他。
那哪是什么电报,根本就是一堆胡乱排列的英文字母和数字,根本构不成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就好比刚学英语的人在稿纸上为了练习书写而糊涂乱花一般。高度的职业素养让他立马精神起来,这类密保已经早不是第一次被截获了,可怕的是,每次发现又这类电报发出去,十二小时之内重庆上空必然出现日本飞机。
相信不用解释大家都能明白,这些胡乱排列的字码是将某些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完全拆开,按一定规律打乱又重新排列,而这个规律是只有发报人和收报人才知道的。作为这项技术的发明者的雅德利就更不用说了,接过文本他立马开始了工作。
每一份独立的密保由数组数字和字母组成,通常是一组英文字母,再加上数组数字,比如“ahebd 8473 2947 3278”。雅德利相信,一旦找到规律,将得到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也就是说,就算破译出来的内容不能直接代表发包人要表达的内容,但至少可以让人看懂,比如具体的英文单词,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破译。翻出了之前截获的数十封密保,雅德利开始了工作,他请所有人离开他的办公室,自己则再没有出来。
直到午饭的时间得到的工作成果,是他秃了顶的头皮几乎被抓破了,再没有别的。
下午三点左右,他听见了空袭警报。他知道空袭今天会来,他手里握着关系到敌机会在几点到来,到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却丝毫没有办法。
“真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