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专题系列(1)桂林路:城市混搭
文字/阎奕兵 摄影/老徐 小甄 阎奕兵
我经常问自己,长春人吗?你在长春生活那么多年,有想过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吗?惭愧,惭愧。这次有机会去负责执行某杂志的长春专题,刚刚开始,就有了许多的感触和思考。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可能很初级,不过,有和我一样热爱长春的朋友。喜欢的,多提点宝贵意见哈。我会不间断更新这个系列,一直到这期专题刊登在杂志上为止。虽然这些都不是正式的文字和图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触,但还是愿意与你分享。
桂林路在每个人长春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桂林路已经不是单纯的一条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大范围的代称。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混搭,在别的城市不能放在一起的,放在桂林路,怎么都觉得那么合适,甚至有“绝配”的恍惚。我估计,如果你说,我不知道桂林路,一天只去一次桂林路,都没人和你玩儿。长春的桂林路就这么奇怪而繁荣地存在,留给离开的人说不清楚理还乱的记忆;给逐渐长大的人,带来不断翻新的城市玩法儿。套用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他,让他去桂林路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让他去桂林路吧,因为那里有我们太多的过去。让他无时不生活在记得我的好,却再也找不到我的痛苦里。
你还记得长春的公交车排队吧?你还记得重庆路的福义德买烧鸡排队吧?你还记得长春小奶油雪糕的售卖车排队吧?你更记得桂林路绿豆饼不但要排队,还得限量。不喜欢的可能鄙夷:切,有什么好吃的。送我都不要。但你得意那口,必须排队,晚了,连限量的机会都没有。卖光了。这次是自行车排队。街道都让给了私家车和公交车还有出租车。我好怀念那些可以自由自在,在宽阔的马路上撒把尖叫骑自行车的日子。
国外的小孩子独立性比中国的小孩子强,那是生活观念影响的。中国人的小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我不是说狠话,有些人都十八岁了,自己的衣服,连内裤和袜子都是母亲给洗吧?可是我们在扫街的时候,却发现在桂林路,竟然有小孩子自己拎着和大人手里的购物袋大小与重量差不多的东西。我的内心只有欣喜,没有说大人怎么让孩子拎东西的不适应。出没在桂林路的小孩子也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
止水之商说这家店去过。我没去过。在桂林路看见涂鸦一点都不奇怪,这个区域比长春的任何地方都多。但是有把涂鸦和商业结合的这么有趣的,不多见吧。我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我们缺少的不是商业头脑,而是和文化的结合。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涂鸦有意思,尽管看起来还那么不完整,绘画的功底也很一般,但我就是喜欢啊。桂林路,不管什么,都尝试最先,且不怕被嘲笑,只想被你关注。
老式的剪发,不多见吧。如果你在朝阳桥下,如果你在更早一两年的新民广场,如果你在南胡大路与桦甸街交汇处的街北,还有别的地方看见,不觉得新奇吧,可是我在桂林路看见,就觉得很温馨。这是什么地方?一个几平米的临街铺面,一年租金十几万。在桂林路,是美容美发满条街的地方,没有哪里城市,或者说,没有二线城市的美容美发店装修的如此豪华和洋气的吧?也没有一个店几层楼,还都是落地窗的吧。整个没什么特点(当然我也不懂得欣赏)的小头儿,没几百,你好意思进吗?现在想剪头刮脸掏耳朵,加起来才几块十几块的,你不觉得幸福吗?我们远远地拍摄,没好意思打扰。
小暴说这是卖本子的,对,但最近更多的是书。我们一直在做的是长春的书香地图。现在大家点点鼠标就能买到很便宜的书。别的独立书店等等纷纷下马黄铺,但是在长春,书店还是那么火暴。这证明,长春人还是喜欢读书的。曾经一个好朋友和我抱怨:我所在的城市,一个很小的独立书店都没办法经营下去,大家都去赚钱了,没时间看书。钱越多越没人民币买书了,都去吃饭了,去夜店了,泡妞了。
最近一段时间,收废品的,再也不能用倒骑驴了,只能手提肩扛地走街穿巷吆喝了。更好点的,直接用半截车电喇叭收冰箱彩电。长春五环内禁止倒骑驴出没了。可是在桂林路还是有很多的类似的农用车卖水果,还能看见卖菜的,就在桂林路大棚门外。桂林路就是这么有意思,每天都在禁止,每天都是发生。这样的包容性,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城建的巡逻车就停在街口,走不远,就有露天的烧烤。桂林路是什么人都能生活下去的地方。
五点下班就到桂林路占地方,六点才准许摆摊儿。白天上班,晚上就在桂林路把一些东西放在地上卖。在桂林路摆摊的人,大多数都是有营生的人,来桂林路不是单纯的想赚钱。和一个小贩聊天,问一天晚上能卖多少钱?被反问,你不觉得在桂林路做什么都有意思吗?什么人都能看见。美女都比在别的地方看的多。我就没说,比别的地方穿的也少吧。这是玩笑。不过混搭,在这里绝对是最贴切的。
我们的豆豆丁就是在这个摊位买的。我们要母猫,然后老板就说这个是。我们也不懂得怎么看猫,豆豆丁最后做了爸爸。可是我每次看见这个卖宠物的,还是很开心。我和她开玩笑说,豆豆丁的手术费你应该出。她说,是在我这里买的吗?我没办法证明。她说,要不,我再送你一只吧。哈哈。这就是桂林路,小善良和小心思搀杂在每一个细节里,都是小事情。那些不买猫,只看猫。那些不买狗却带来狗粮的人图什么那?高兴呗。豆豆丁买的时候三十块。现在给多少钱,我能卖吗?
桂林路的人多,多到你没办法让眼睛清净几分钟。这样的地段境,卫生自然很重要。清洁工人也比别的区域多吧,也比别的地段要求更严格,对讲机都配的。银杏树门前的牡丹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那么整洁,垃圾袋放在门前,几分钟就有清洁工人拿走。这里的清洁工人素质都很高,都很和善,没一句怨言。清洁工人真的很可爱,我却很少去关注,罪过罪过。希望清洁工人每个家庭都幸福。
![]() |
桂林路的一家户外肉饼店,师傅在为等候的顾客切肉。每个人都爱吃肉,长春人更离不开肉,尤其男人 |
我经常问自己,长春人吗?你在长春生活那么多年,有想过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个城市的细节吗?惭愧,惭愧。这次有机会去负责执行某杂志的长春专题,刚刚开始,就有了许多的感触和思考。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可能很初级,不过,有和我一样热爱长春的朋友。喜欢的,多提点宝贵意见哈。我会不间断更新这个系列,一直到这期专题刊登在杂志上为止。虽然这些都不是正式的文字和图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触,但还是愿意与你分享。
桂林路在每个人长春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桂林路已经不是单纯的一条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大范围的代称。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混搭,在别的城市不能放在一起的,放在桂林路,怎么都觉得那么合适,甚至有“绝配”的恍惚。我估计,如果你说,我不知道桂林路,一天只去一次桂林路,都没人和你玩儿。长春的桂林路就这么奇怪而繁荣地存在,留给离开的人说不清楚理还乱的记忆;给逐渐长大的人,带来不断翻新的城市玩法儿。套用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他,让他去桂林路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让他去桂林路吧,因为那里有我们太多的过去。让他无时不生活在记得我的好,却再也找不到我的痛苦里。
![]() |
桂林路某小区楼的自行车。长春的街道曾经是自行车的天下,现在有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感觉。 |
你还记得长春的公交车排队吧?你还记得重庆路的福义德买烧鸡排队吧?你还记得长春小奶油雪糕的售卖车排队吧?你更记得桂林路绿豆饼不但要排队,还得限量。不喜欢的可能鄙夷:切,有什么好吃的。送我都不要。但你得意那口,必须排队,晚了,连限量的机会都没有。卖光了。这次是自行车排队。街道都让给了私家车和公交车还有出租车。我好怀念那些可以自由自在,在宽阔的马路上撒把尖叫骑自行车的日子。
![]() |
一家三口从某超市出来,正在穿越马路。桂林路出没的小孩子,大人在,自己也拿东西。 |
国外的小孩子独立性比中国的小孩子强,那是生活观念影响的。中国人的小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我不是说狠话,有些人都十八岁了,自己的衣服,连内裤和袜子都是母亲给洗吧?可是我们在扫街的时候,却发现在桂林路,竟然有小孩子自己拎着和大人手里的购物袋大小与重量差不多的东西。我的内心只有欣喜,没有说大人怎么让孩子拎东西的不适应。出没在桂林路的小孩子也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
![]() |
涂鸦在桂林路是很普遍的。不过这样的涂鸦,我们还是第一次见。 |
止水之商说这家店去过。我没去过。在桂林路看见涂鸦一点都不奇怪,这个区域比长春的任何地方都多。但是有把涂鸦和商业结合的这么有趣的,不多见吧。我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我们缺少的不是商业头脑,而是和文化的结合。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涂鸦有意思,尽管看起来还那么不完整,绘画的功底也很一般,但我就是喜欢啊。桂林路,不管什么,都尝试最先,且不怕被嘲笑,只想被你关注。
![]() |
理发和刮脸永远都是最便宜的,一块二块图个乐呵。 |
老式的剪发,不多见吧。如果你在朝阳桥下,如果你在更早一两年的新民广场,如果你在南胡大路与桦甸街交汇处的街北,还有别的地方看见,不觉得新奇吧,可是我在桂林路看见,就觉得很温馨。这是什么地方?一个几平米的临街铺面,一年租金十几万。在桂林路,是美容美发满条街的地方,没有哪里城市,或者说,没有二线城市的美容美发店装修的如此豪华和洋气的吧?也没有一个店几层楼,还都是落地窗的吧。整个没什么特点(当然我也不懂得欣赏)的小头儿,没几百,你好意思进吗?现在想剪头刮脸掏耳朵,加起来才几块十几块的,你不觉得幸福吗?我们远远地拍摄,没好意思打扰。
![]() |
桂林路不但有大的书店,独立书店,还有流动的书摊儿。 |
小暴说这是卖本子的,对,但最近更多的是书。我们一直在做的是长春的书香地图。现在大家点点鼠标就能买到很便宜的书。别的独立书店等等纷纷下马黄铺,但是在长春,书店还是那么火暴。这证明,长春人还是喜欢读书的。曾经一个好朋友和我抱怨:我所在的城市,一个很小的独立书店都没办法经营下去,大家都去赚钱了,没时间看书。钱越多越没人民币买书了,都去吃饭了,去夜店了,泡妞了。
![]() |
桂林路某街区从乡下来的卖香瓜的农用车。 |
最近一段时间,收废品的,再也不能用倒骑驴了,只能手提肩扛地走街穿巷吆喝了。更好点的,直接用半截车电喇叭收冰箱彩电。长春五环内禁止倒骑驴出没了。可是在桂林路还是有很多的类似的农用车卖水果,还能看见卖菜的,就在桂林路大棚门外。桂林路就是这么有意思,每天都在禁止,每天都是发生。这样的包容性,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城建的巡逻车就停在街口,走不远,就有露天的烧烤。桂林路是什么人都能生活下去的地方。
![]() |
纹身店的招牌和服务项目与书店的杂志海报还有地摊小贩。 |
五点下班就到桂林路占地方,六点才准许摆摊儿。白天上班,晚上就在桂林路把一些东西放在地上卖。在桂林路摆摊的人,大多数都是有营生的人,来桂林路不是单纯的想赚钱。和一个小贩聊天,问一天晚上能卖多少钱?被反问,你不觉得在桂林路做什么都有意思吗?什么人都能看见。美女都比在别的地方看的多。我就没说,比别的地方穿的也少吧。这是玩笑。不过混搭,在这里绝对是最贴切的。
![]() |
桂林路街头一处卖宠物猫狗的户外摊位。 |
我们的豆豆丁就是在这个摊位买的。我们要母猫,然后老板就说这个是。我们也不懂得怎么看猫,豆豆丁最后做了爸爸。可是我每次看见这个卖宠物的,还是很开心。我和她开玩笑说,豆豆丁的手术费你应该出。她说,是在我这里买的吗?我没办法证明。她说,要不,我再送你一只吧。哈哈。这就是桂林路,小善良和小心思搀杂在每一个细节里,都是小事情。那些不买猫,只看猫。那些不买狗却带来狗粮的人图什么那?高兴呗。豆豆丁买的时候三十块。现在给多少钱,我能卖吗?
![]() |
桂林路的环卫工人在临时的驻地休息。 |
桂林路的人多,多到你没办法让眼睛清净几分钟。这样的地段境,卫生自然很重要。清洁工人也比别的区域多吧,也比别的地段要求更严格,对讲机都配的。银杏树门前的牡丹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那么整洁,垃圾袋放在门前,几分钟就有清洁工人拿走。这里的清洁工人素质都很高,都很和善,没一句怨言。清洁工人真的很可爱,我却很少去关注,罪过罪过。希望清洁工人每个家庭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