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编剧为人民
上午,从一早开始依次给奶奶、妈妈、二婶和三婶打电话,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用两种方法讲给她们四个妇女听,讲了八遍,每次半个小时,口干舌燥,其实故事很简单,但是意外突出的感受是,这种讲故事的办法真的很管用!
妇女听故事时候的反应、感受,是和在学校里谈构思、在剧组谈活儿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的,她们真的是对一件事情的感受,就好像在听一个邻居家的故事,而不是把故事解构成一个关于成本和市场的东西来向你反馈该如何修改。她们能告诉你这个故事听起来如何、哪个好听,以及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你对其中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哪里是她们所不理解的。而且我发现我的口味真的和亲爹妇女观众们完全不同,事先认为不错的第二种方案被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否决,而第一种我觉得很欠扁的形式居然就是大家所喜爱的。并且,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听故事时候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比方给奶奶讲你就需要在事情前史以及转折处多重复两遍,她才能发出你预期的认同的声音,而对婶婶讲的时候,只要语气稍微加重一点,她就会配合地恍然大悟:“哦~~!”
其实过去谈起这么庸俗的故事,我们总是一边写一边不屑,巴不得有一点再不打开电视,连自己写过什么都忘记。可是当真的面对那些看你的故事并且相信它们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好有趣,即使这些故事里没有浪漫的爱情、没有关于生活意义的探讨,那又怎么样呢?这些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不是每个故事都要探究诗意,不是每个听故事的人都要痛苦和伤感,有时候我们仅仅是需要听一听在这个国度里的某处还发生了什么。这要比新闻读起来有意思,又不要像名著那样费心费力。奶奶大姨们辛苦了半辈子,她们就想不动脑筋地乐一乐,那就让她们乐一乐,把故事编得更好看一些,她们的乐趣就更多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妇女听故事时候的反应、感受,是和在学校里谈构思、在剧组谈活儿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的,她们真的是对一件事情的感受,就好像在听一个邻居家的故事,而不是把故事解构成一个关于成本和市场的东西来向你反馈该如何修改。她们能告诉你这个故事听起来如何、哪个好听,以及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你对其中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哪里是她们所不理解的。而且我发现我的口味真的和亲爹妇女观众们完全不同,事先认为不错的第二种方案被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否决,而第一种我觉得很欠扁的形式居然就是大家所喜爱的。并且,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听故事时候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比方给奶奶讲你就需要在事情前史以及转折处多重复两遍,她才能发出你预期的认同的声音,而对婶婶讲的时候,只要语气稍微加重一点,她就会配合地恍然大悟:“哦~~!”
其实过去谈起这么庸俗的故事,我们总是一边写一边不屑,巴不得有一点再不打开电视,连自己写过什么都忘记。可是当真的面对那些看你的故事并且相信它们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好有趣,即使这些故事里没有浪漫的爱情、没有关于生活意义的探讨,那又怎么样呢?这些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不是每个故事都要探究诗意,不是每个听故事的人都要痛苦和伤感,有时候我们仅仅是需要听一听在这个国度里的某处还发生了什么。这要比新闻读起来有意思,又不要像名著那样费心费力。奶奶大姨们辛苦了半辈子,她们就想不动脑筋地乐一乐,那就让她们乐一乐,把故事编得更好看一些,她们的乐趣就更多一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