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童话
我对于童话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好像人类永远怀念温暖潮湿的子宫,对母体的怀恋永不消逝,因为自身成长的缺失,不得不远离乐园,不再回归。这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替代吧。
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很多,但是往往会跟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故事混作一谈。其实童话有自己的一种纯净温暖的氛围,这一点它迥异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童话作品最爱《小王子》和《安徒生童话》。
跟格林童话一样,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有许多故事,以至于曾经把这两部书混淆。但是,长大一点,再回头看,发现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你发现了这一根本差异,就不可能弄混二者。
我不喜欢格林童话。
德国人真的不是一个善于讲述童话的民族,严肃,阴沉,现实,难以理解的幽默感。
况且说起来,格林兄弟创作这部民间故事集,本意就跟给孩子们创作童话相隔十万八千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兄弟俩希望可以藉由搜集民间故事保存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这些故事从不同的人口中讲出,再经由兄弟修改润色、集结成集,最后展现给世人的,不过是文人加工后的“德国民间故事”。它不算是真正给孩子们的童话。
格林童话里充满着血腥和屠戮,残忍的虐待及衍生的快感,蛮不讲理。
七只小羊的故事里,最可怕的不是狼,而是羊妈妈。
这个故事里的狼,笨笨的,憨傻到有点可爱,把爪子涂白,吞面粉,然后囫囵吞枣地把六只小羊一下子咽下肚,就在羊的后院里惬意地睡觉了。
哪里像一个坏人的样子?
羊妈妈救出了六只小羊,用剪刀把肚子剪开,这个场面已经足够血腥,而救出了孩子的妈妈,却不知为何,把笨狼的肚子里塞满了石块,再仔仔细细地缝合。
因为她已经料想到,这个在智商和经验上根本不足以匹敌她的对手,会在醒来后,口渴万分,跑到井边饮水,因为肚子里沉重的石块,一头栽下去再不起来。
而此刻羊妈妈正在和她的七个孩子跳着欢快的舞蹈。
小红帽的故事。
猎人和奶奶,欺骗同样憨傻的大灰狼,让它在树下张开大嘴巴,等着小红帽从树上直接跳进它嘴里。
满心欢喜毫不怀疑的狼,等来的是一锅热油,全数倒进它嘴里。
肠穿肚烂。
皮被剥下,温暖了猎人。
所以小红帽,你是异类,人类中的异类。
小红帽,你还记得在树林里奔奔跳跳的大灰狼吗?它孤独,又那么思维简单,因为饥饿而奔波的狼从树丛里跳出来跟你打招呼。
非常喜欢安徒生,一直幻想自己的笔下也可以开出像安徒生童话里的风信子和小雏菊一样的花。
读到《丑小鸭》开篇:
“乡间这时候正是可爱的夏日天气。黄澄澄的小麦,绿油油的燕麦,加上牧场上的干草垛,看上去真是美极了。……”
整颗心像是被晾晒在夏日曛黄的日光下,空气那么干净温柔。牧场吹来的和风,带来新鲜植物的气息。
可是,再读一次,发现另一面的安徒生童话。
发现残暴。发现血腥。发现生命不能承受的玩笑。
过去不曾发现的世界。
《打火盒》里的退役兵,因为老太婆不愿意告诉打火盒的用处,一下子把她的头给砍了。
读到这里,心里忽然一惊,什么东西裂开。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小克劳斯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仅仅用活泼和戏谑来形容。
我可以包容他欺骗和威胁许多人,农民,牧师,店老板,他利用人性的弱点获取利益,说明他是非常出色的猎手。但是,他坐视一个又一个生命因为他故意的玩笑和谎言,自愿钻进口袋里,被踢进深海,死去,在一片虚幻的玫瑰色美梦中。
小克劳斯一手编制的美梦。
赶牛的劳人,向往天堂,却被小克劳斯装进口袋,最后淹死。他有什么罪过要成为他人斗智的牺牲品?
大克劳斯贪婪,自私,愚蠢。
他甚至把自己的祖母给杀了,因为小克劳斯诱导他可以卖了尸体赚上一大笔。
他不是好人,他对小克劳斯残暴到要杀死他以示惩罚。但是,这难道就足以构成他被骗杀的充分理由?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被轻贱。
我不敢想象小克劳斯的眼神,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含着笑意,冷冷地看周围被他愚弄的一切。
故事的结尾,他欢乐地把大克劳斯推进海里,还要说俏皮话:“我怕他找不到什么牛群。”
最爱《小人鱼》。
爱它到骨子里,甚至幻想为它裂开疼痛的骨纹。
海蓝色的迷梦,浸透着我感伤的眼泪和无数微小的心事。
再读一遍,发现女性卑微的地位。
发现美色第一的审美误导。
发现这个故事里最感人的元素“爱情”根本不存在。
拥有美丽的黑色眼睛的王子,不过是一个不懂爱情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他明白小人鱼对他深深的爱恋,可是,他轻佻地唤她“小弃妞”,叫人给她穿上婢女的服装。他带上小人鱼,前往他将要迎娶的公主的国度。
发现了美丽而无可挑剔的公主,他改变了说辞。
“你会为我幸福的。”他告诉小人鱼,而此前他说的是“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位妻子)的话,我情愿选你”。其实不应该把这句话当真。王子会娶小人鱼吗,不会。他的假设已经是如此勉强:“如果”,“不得不选择的话”。他其实心里明白,他的妻子,只可能是高贵的人类公主,不是这个国家的,也只会是那个国家的。他不会娶一个他认为的女仆。
他强加自己的幸福给小人鱼,他要她以他的快乐为快乐。因为他深信,她对他的爱是“巨大的和忠诚的”。而事实上,小人鱼的心都要碎了。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人鱼的伤悲,可是,小人鱼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其实已经把她无法掩藏的心事都说出来了。只是,这次王子他选择了忽略。
他就像是一个索要玩具的孩童,肆无忌惮地占有美丽的玩偶,发现更好的就抛弃了先前的,却不许被抛弃者离去。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这单方面的付出和奉献。
或者其实故事是要告诉我们,英俊的王子永远应该和美丽而优雅的公主相配。
而不美丽的公主,永远做不了童话里幸福的主人公。
重读《小人鱼》,读出女性悲哀的命运。
其实这是一个残酷的性别寓言。
女人和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不亚于人鱼和人类。而女性的命运,正如同小人鱼。
为了爱情和幸福的归宿,她献出了自己的舌头:女性独立的话语权。
舍弃了鱼尾,换来人类的双腿,迎合人类(男性)的审美取向。
走上陆地——她不熟悉的人类的领域,其实是进入了秩序,父权社会的秩序,因为,她被规定的终极幸福在秩序内。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必须获得秩序的认同。
她战战兢兢,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这是女性处于双重身份撕裂中痛苦的暗喻,女性真实的自我和被要求的性别角色不可弥合的分歧断裂。
我一直在怀疑,不会说话的小人鱼,为什么不以其他的方式告诉王子,她才是救了他的恩人?
比如书写?
我想了很久,得出结论是:人鱼不会人类的书写方式。
抑或可以这么说,王子并没有赋予人鱼受教育的机会。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时光里,人鱼只是一个玩物。
王子需要的只是一个温驯的女仆,拥有美丽的外表、柔软的少女的肢体、轻盈的舞姿、脉脉含情的大眼睛和对他无尽的全部的甚至放弃了自我的爱,他只需要他所需要的那些部分,其余的比如自我的意志、高等教育之类,可以舍弃,或者说,应该为他而自愿放弃。
小人鱼在这个故事里究竟算是什么?她没有自我,她只是欲望的化身,物化的对象,被观照的客体,一个本质上的异类,一个other,他者,异己的存在。
她彻底地被搁置在故事叙述的盲点上,沦为暗哑的沉默者,一切的挣扎都止于她的内心。这种姿态与她主角的身份毫不相配。
真是奇怪的反差:一个童话里的主人公却只是一个被叙述的对象,丧失了自我的话语,用于满足他人的欲望,连这个故事的讲述,她都没有能够参与。她只是故事里的那个“她”,接受一切被强加在身上的命运。
多么可悲。
感谢上帝,小人鱼最终离开了王子,成为天空的女儿。
我不知道“永恒不灭的灵魂”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其实从头到尾小人鱼的终极目标都不是它。因为“永恒不灭的灵魂”是人类独有的。只是为了能够平等地获得人类王子的爱情,小人鱼才渴望灵魂。而说到底,这个看似崇高而宝贵的形而上的存在,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神话和灵魂崇拜。
重读安徒生,发现了许多的不美好,不过证明我已长大。
一切事物都有光明和黑暗两面。
无论如何,我还是热爱安徒生童话,正如我热爱这个世界。
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很多,但是往往会跟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故事混作一谈。其实童话有自己的一种纯净温暖的氛围,这一点它迥异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童话作品最爱《小王子》和《安徒生童话》。
跟格林童话一样,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有许多故事,以至于曾经把这两部书混淆。但是,长大一点,再回头看,发现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你发现了这一根本差异,就不可能弄混二者。
我不喜欢格林童话。
德国人真的不是一个善于讲述童话的民族,严肃,阴沉,现实,难以理解的幽默感。
况且说起来,格林兄弟创作这部民间故事集,本意就跟给孩子们创作童话相隔十万八千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兄弟俩希望可以藉由搜集民间故事保存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这些故事从不同的人口中讲出,再经由兄弟修改润色、集结成集,最后展现给世人的,不过是文人加工后的“德国民间故事”。它不算是真正给孩子们的童话。
格林童话里充满着血腥和屠戮,残忍的虐待及衍生的快感,蛮不讲理。
七只小羊的故事里,最可怕的不是狼,而是羊妈妈。
这个故事里的狼,笨笨的,憨傻到有点可爱,把爪子涂白,吞面粉,然后囫囵吞枣地把六只小羊一下子咽下肚,就在羊的后院里惬意地睡觉了。
哪里像一个坏人的样子?
羊妈妈救出了六只小羊,用剪刀把肚子剪开,这个场面已经足够血腥,而救出了孩子的妈妈,却不知为何,把笨狼的肚子里塞满了石块,再仔仔细细地缝合。
因为她已经料想到,这个在智商和经验上根本不足以匹敌她的对手,会在醒来后,口渴万分,跑到井边饮水,因为肚子里沉重的石块,一头栽下去再不起来。
而此刻羊妈妈正在和她的七个孩子跳着欢快的舞蹈。
小红帽的故事。
猎人和奶奶,欺骗同样憨傻的大灰狼,让它在树下张开大嘴巴,等着小红帽从树上直接跳进它嘴里。
满心欢喜毫不怀疑的狼,等来的是一锅热油,全数倒进它嘴里。
肠穿肚烂。
皮被剥下,温暖了猎人。
所以小红帽,你是异类,人类中的异类。
小红帽,你还记得在树林里奔奔跳跳的大灰狼吗?它孤独,又那么思维简单,因为饥饿而奔波的狼从树丛里跳出来跟你打招呼。
非常喜欢安徒生,一直幻想自己的笔下也可以开出像安徒生童话里的风信子和小雏菊一样的花。
读到《丑小鸭》开篇:
“乡间这时候正是可爱的夏日天气。黄澄澄的小麦,绿油油的燕麦,加上牧场上的干草垛,看上去真是美极了。……”
整颗心像是被晾晒在夏日曛黄的日光下,空气那么干净温柔。牧场吹来的和风,带来新鲜植物的气息。
可是,再读一次,发现另一面的安徒生童话。
发现残暴。发现血腥。发现生命不能承受的玩笑。
过去不曾发现的世界。
《打火盒》里的退役兵,因为老太婆不愿意告诉打火盒的用处,一下子把她的头给砍了。
读到这里,心里忽然一惊,什么东西裂开。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小克劳斯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仅仅用活泼和戏谑来形容。
我可以包容他欺骗和威胁许多人,农民,牧师,店老板,他利用人性的弱点获取利益,说明他是非常出色的猎手。但是,他坐视一个又一个生命因为他故意的玩笑和谎言,自愿钻进口袋里,被踢进深海,死去,在一片虚幻的玫瑰色美梦中。
小克劳斯一手编制的美梦。
赶牛的劳人,向往天堂,却被小克劳斯装进口袋,最后淹死。他有什么罪过要成为他人斗智的牺牲品?
大克劳斯贪婪,自私,愚蠢。
他甚至把自己的祖母给杀了,因为小克劳斯诱导他可以卖了尸体赚上一大笔。
他不是好人,他对小克劳斯残暴到要杀死他以示惩罚。但是,这难道就足以构成他被骗杀的充分理由?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被轻贱。
我不敢想象小克劳斯的眼神,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含着笑意,冷冷地看周围被他愚弄的一切。
故事的结尾,他欢乐地把大克劳斯推进海里,还要说俏皮话:“我怕他找不到什么牛群。”
最爱《小人鱼》。
爱它到骨子里,甚至幻想为它裂开疼痛的骨纹。
海蓝色的迷梦,浸透着我感伤的眼泪和无数微小的心事。
再读一遍,发现女性卑微的地位。
发现美色第一的审美误导。
发现这个故事里最感人的元素“爱情”根本不存在。
拥有美丽的黑色眼睛的王子,不过是一个不懂爱情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他明白小人鱼对他深深的爱恋,可是,他轻佻地唤她“小弃妞”,叫人给她穿上婢女的服装。他带上小人鱼,前往他将要迎娶的公主的国度。
发现了美丽而无可挑剔的公主,他改变了说辞。
“你会为我幸福的。”他告诉小人鱼,而此前他说的是“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位妻子)的话,我情愿选你”。其实不应该把这句话当真。王子会娶小人鱼吗,不会。他的假设已经是如此勉强:“如果”,“不得不选择的话”。他其实心里明白,他的妻子,只可能是高贵的人类公主,不是这个国家的,也只会是那个国家的。他不会娶一个他认为的女仆。
他强加自己的幸福给小人鱼,他要她以他的快乐为快乐。因为他深信,她对他的爱是“巨大的和忠诚的”。而事实上,小人鱼的心都要碎了。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人鱼的伤悲,可是,小人鱼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其实已经把她无法掩藏的心事都说出来了。只是,这次王子他选择了忽略。
他就像是一个索要玩具的孩童,肆无忌惮地占有美丽的玩偶,发现更好的就抛弃了先前的,却不许被抛弃者离去。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这单方面的付出和奉献。
或者其实故事是要告诉我们,英俊的王子永远应该和美丽而优雅的公主相配。
而不美丽的公主,永远做不了童话里幸福的主人公。
重读《小人鱼》,读出女性悲哀的命运。
其实这是一个残酷的性别寓言。
女人和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不亚于人鱼和人类。而女性的命运,正如同小人鱼。
为了爱情和幸福的归宿,她献出了自己的舌头:女性独立的话语权。
舍弃了鱼尾,换来人类的双腿,迎合人类(男性)的审美取向。
走上陆地——她不熟悉的人类的领域,其实是进入了秩序,父权社会的秩序,因为,她被规定的终极幸福在秩序内。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必须获得秩序的认同。
她战战兢兢,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这是女性处于双重身份撕裂中痛苦的暗喻,女性真实的自我和被要求的性别角色不可弥合的分歧断裂。
我一直在怀疑,不会说话的小人鱼,为什么不以其他的方式告诉王子,她才是救了他的恩人?
比如书写?
我想了很久,得出结论是:人鱼不会人类的书写方式。
抑或可以这么说,王子并没有赋予人鱼受教育的机会。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时光里,人鱼只是一个玩物。
王子需要的只是一个温驯的女仆,拥有美丽的外表、柔软的少女的肢体、轻盈的舞姿、脉脉含情的大眼睛和对他无尽的全部的甚至放弃了自我的爱,他只需要他所需要的那些部分,其余的比如自我的意志、高等教育之类,可以舍弃,或者说,应该为他而自愿放弃。
小人鱼在这个故事里究竟算是什么?她没有自我,她只是欲望的化身,物化的对象,被观照的客体,一个本质上的异类,一个other,他者,异己的存在。
她彻底地被搁置在故事叙述的盲点上,沦为暗哑的沉默者,一切的挣扎都止于她的内心。这种姿态与她主角的身份毫不相配。
真是奇怪的反差:一个童话里的主人公却只是一个被叙述的对象,丧失了自我的话语,用于满足他人的欲望,连这个故事的讲述,她都没有能够参与。她只是故事里的那个“她”,接受一切被强加在身上的命运。
多么可悲。
感谢上帝,小人鱼最终离开了王子,成为天空的女儿。
我不知道“永恒不灭的灵魂”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其实从头到尾小人鱼的终极目标都不是它。因为“永恒不灭的灵魂”是人类独有的。只是为了能够平等地获得人类王子的爱情,小人鱼才渴望灵魂。而说到底,这个看似崇高而宝贵的形而上的存在,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神话和灵魂崇拜。
重读安徒生,发现了许多的不美好,不过证明我已长大。
一切事物都有光明和黑暗两面。
无论如何,我还是热爱安徒生童话,正如我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