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变化
![]() |
如果苹果公司没有在2007年推出iPhone,康培凯可能会在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CEO的宝座上呆得更久。最初,iPhone的确无法给诺基亚带来任何威胁,在康培凯眼中,这只是一款外表很酷、有点像小电脑的手机。“他们只有一款产品,而诺基亚拥有手机业从最高端到最低端的所有产品。”在iPhone推出后不久,康培凯接受《环球企业家》一次采访时说。
如果放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思路的确无可厚非。自从2006年接任前任明星CEO奥利拉成为这家芬兰巨头的掌门人后,康培凯一直在延续硬件公司的战略—以低端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用高端产品获取利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展产品线,同时辅以一些外观的创新。这让诺基亚在全球手机行业所向披靡,股价最高时达到了近40欧元,与奥利拉在任时创造的最高近50欧元的水平相差不多。
但是随着iPhone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运营商和第三方开发者接受和认可,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开始被悄然颠覆。iPhone数倍于诺基亚产品的利润率表明,这不再是一个硬件主导的行业,而是需要让软件和服务来增加用户体验,同时强调终端和PC/Mac融合的行业。换言之,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真正有魄力变革的领导,这时应该体现出的领导力是,主动调整公司结构,吸收外部新鲜血液适应甚至引领潮流的变化。康培凯并非后知后觉者,从2008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诺基亚进行了三次主要的组织架构调整,重点是逐步突出和互联网相关事业部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同时诺基亚也提出,要从一家手机公司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
但康培凯忘了一点,诺基亚的基因自始至终属于硬件时代,要改变这一切,除了架构调整,还需要换上真正理解移动互联网的人。可惜在这方面诺基亚并无建树,这导致的结果是,所有诺基亚号称要打败iPhone的产品,都只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做一些局部革新,而非敢于自我颠覆的产品。
甚至为了迅速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方向感,诺基亚还花了81亿美元的惊人价格收购了美国一家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要知道苹果收购的一家同类公司,只花了数亿美元。而且诺基亚收购完成后,在地图服务上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也并不多。最终,诺基亚的股价也一路下跌,还在去年出现了一次季度亏损。
尽管现在还难言败象,但诺基亚的董事会已经无法等下去了。在上任四年后,属于上一个时代的康培凯终于被换下,9月底履新的接任者是微软高管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这位46岁的加拿大人拥有软件和网络服务的经验,看上去恰好能弥补诺基亚的不足。好消息是,诺基亚看上去换对了人。但坏消息是,史蒂芬·埃洛普的对手依然是风头强劲的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