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的艺术工作坊1
科学中的艺术工作坊,这是我们在宣传课程的时候想到的一个名字。可能反映了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的一些与现在的观点不尽相同的感受,很小的时候,我不觉得科学是刻板的东西,而是象艺术一样活泼灵动,触人心弦。虽然这样的时刻不多,但是远远不是象现在很多人的感受的那样枯燥。反而让我惊讶的是,现在的艺术越来越走向枯燥的方向。很多人想也不想就告诉你,这是艺术的必由之路,我不想反驳什么,但是我还是在心底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次的工作坊专注于华德福学校高年级孩子的科学课,这是一个生僻的主题,至少华德福在中国发展的这七八年里,还没有人关注过这样的主题,虽然在手工绘画唱歌舞蹈游戏之余,很多人也疑惑过大孩子的华德福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也是这样,怎么高考?但是很多事情太美好了,暂时忘了那些吧。于是我们很多人对华德福的理解就陷于了这样一种刻板印象。
Robin老师在很多学习华德福或者作华德福培训的人的耳朵里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小巫就直接说,Robin讲人智学是最清楚的,比我们敬仰的一些老师更清楚。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这个基调下做出来的,因为我知道任何新的东西都有一个开始,高年级科学的主题,也许就需要从我们这里开始,毕竟发展了5年的华德福小学教育真的是正式步入高年级了,虽然我们的学校还只有不到两年的历史。带着这个开始第一次的使命感,我们给这个工作坊起了这样一个题目“科学中的艺术”,目的之一也是让广大华德福群体体会到一些连续性,而不是太多的对抗性。
Robin是个超级理性和逻辑的老师,这和我见到的大多数华德福老师不太相同。他从新西兰出发前就给我们发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写明了它需要用到的物资,还附上了一个他常去买东西的商店的价格表,问我们有没有什么东西买不到,他可以从国外带来。中间有一个东西叫bosshead,我查了字典也查了google,就是不知道是什么,赶紧发邮件问他,他很快就会邮件了,附上了图片和一个详细地说明,最后在学校物理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那是铁架台上的万能夹。想不到的是,Robin开课前来到教室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还记得我的问题,并且拿起来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有一个夹子的长螺丝没有对好位置,算是个伪劣产品,不过还是可以用的。呵呵!
第一天的课还是从唱歌开始的,唱了一首很多次培训都用的歌,欢迎早上到来的内容。唱歌的时候我才发现,严谨的Robin其实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70岁的人了,他的声音雄浑有力,仿佛整个身体都可以参与共鸣。同一首歌,我们唱了三天,第二天就可以分成四个声部轮唱了,同时学了一首新歌,第三天还是轮唱,并把新歌唱得更好。三天的课上完,我才发现,Robin其实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很完整的学习过程。开始——深入——结尾,中间还有很多调整,虽然只有三天,他同样把课程设计和调整的有始有终,这让我也有一个感悟,教育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理解为教育的内容,比如:上什么课,学什么技巧,应对什么考试。但是通过Robin的身体力行,让我感受到教育的示范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我们培养教师的学校要叫“师范”,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师道的解释中就有“示范”的意思,还有“身教胜于言传”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Robin从第一天就问我这些学生都想听什么样的内容。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也提示我今后的培训准备要认真加上一条,就是大家想在这个培训中获得什么。要参加培训的人也要认真做好这样的准备,这都是保证课程有效的一些准备。我只能告诉他,这些人水平不一,有人参加过n多次华德福培训了,需要深入的内容,有些从未参加过,需要浅出的内容。Robin只好自己来做调查,他让大家自己分类,参加过很多次的一组,第一次的一组,第二次的一组,这部分好像也有一些特别,我自己通常会这样分类:第一次,第二次和以上的。可是Robin分了三组,特别对第二次的朋友说,欢迎你们第二次来。我至今没体会出什么用意,可能他觉得第二次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可能是做出判断何决定的一次体验。第三次来的应该就不会轻易放弃了。第三天早上他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些同学都想在这个课堂上听到点什么?我的回答也多了一点,但还是模糊的。有人希望有方法,有人希望深入了解华德福。于是他做了认真地选择,讲了我认为整个培训中最最精华的关于人的前世今生的内容。不过同学们的反响不一。有人觉得太离谱,很有宗教色彩(可能也愿与他对宗教的不知);有人大呼过瘾,要求下午不讲科学了,继续深入讲解人智学对于人的理解。
可惜的是,Robin是个用语比较复杂的老师,即便是比较资深的翻译,有时候也会漏掉很多内容。对于一点都不懂英语的听众可能会有些遗憾。但是对于听得懂英语的朋友,真的是饕餮大餐。当然,这也是我们培训工作要做的一个艰巨任务,那就是培养好的翻译。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这次的工作坊专注于华德福学校高年级孩子的科学课,这是一个生僻的主题,至少华德福在中国发展的这七八年里,还没有人关注过这样的主题,虽然在手工绘画唱歌舞蹈游戏之余,很多人也疑惑过大孩子的华德福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也是这样,怎么高考?但是很多事情太美好了,暂时忘了那些吧。于是我们很多人对华德福的理解就陷于了这样一种刻板印象。
Robin老师在很多学习华德福或者作华德福培训的人的耳朵里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小巫就直接说,Robin讲人智学是最清楚的,比我们敬仰的一些老师更清楚。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这个基调下做出来的,因为我知道任何新的东西都有一个开始,高年级科学的主题,也许就需要从我们这里开始,毕竟发展了5年的华德福小学教育真的是正式步入高年级了,虽然我们的学校还只有不到两年的历史。带着这个开始第一次的使命感,我们给这个工作坊起了这样一个题目“科学中的艺术”,目的之一也是让广大华德福群体体会到一些连续性,而不是太多的对抗性。
Robin是个超级理性和逻辑的老师,这和我见到的大多数华德福老师不太相同。他从新西兰出发前就给我们发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写明了它需要用到的物资,还附上了一个他常去买东西的商店的价格表,问我们有没有什么东西买不到,他可以从国外带来。中间有一个东西叫bosshead,我查了字典也查了google,就是不知道是什么,赶紧发邮件问他,他很快就会邮件了,附上了图片和一个详细地说明,最后在学校物理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那是铁架台上的万能夹。想不到的是,Robin开课前来到教室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还记得我的问题,并且拿起来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有一个夹子的长螺丝没有对好位置,算是个伪劣产品,不过还是可以用的。呵呵!
第一天的课还是从唱歌开始的,唱了一首很多次培训都用的歌,欢迎早上到来的内容。唱歌的时候我才发现,严谨的Robin其实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70岁的人了,他的声音雄浑有力,仿佛整个身体都可以参与共鸣。同一首歌,我们唱了三天,第二天就可以分成四个声部轮唱了,同时学了一首新歌,第三天还是轮唱,并把新歌唱得更好。三天的课上完,我才发现,Robin其实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很完整的学习过程。开始——深入——结尾,中间还有很多调整,虽然只有三天,他同样把课程设计和调整的有始有终,这让我也有一个感悟,教育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理解为教育的内容,比如:上什么课,学什么技巧,应对什么考试。但是通过Robin的身体力行,让我感受到教育的示范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我们培养教师的学校要叫“师范”,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师道的解释中就有“示范”的意思,还有“身教胜于言传”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Robin从第一天就问我这些学生都想听什么样的内容。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也提示我今后的培训准备要认真加上一条,就是大家想在这个培训中获得什么。要参加培训的人也要认真做好这样的准备,这都是保证课程有效的一些准备。我只能告诉他,这些人水平不一,有人参加过n多次华德福培训了,需要深入的内容,有些从未参加过,需要浅出的内容。Robin只好自己来做调查,他让大家自己分类,参加过很多次的一组,第一次的一组,第二次的一组,这部分好像也有一些特别,我自己通常会这样分类:第一次,第二次和以上的。可是Robin分了三组,特别对第二次的朋友说,欢迎你们第二次来。我至今没体会出什么用意,可能他觉得第二次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可能是做出判断何决定的一次体验。第三次来的应该就不会轻易放弃了。第三天早上他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些同学都想在这个课堂上听到点什么?我的回答也多了一点,但还是模糊的。有人希望有方法,有人希望深入了解华德福。于是他做了认真地选择,讲了我认为整个培训中最最精华的关于人的前世今生的内容。不过同学们的反响不一。有人觉得太离谱,很有宗教色彩(可能也愿与他对宗教的不知);有人大呼过瘾,要求下午不讲科学了,继续深入讲解人智学对于人的理解。
可惜的是,Robin是个用语比较复杂的老师,即便是比较资深的翻译,有时候也会漏掉很多内容。对于一点都不懂英语的听众可能会有些遗憾。但是对于听得懂英语的朋友,真的是饕餮大餐。当然,这也是我们培训工作要做的一个艰巨任务,那就是培养好的翻译。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