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记
虽然花了一千多大洋、耗了六个小时捣弄出一个新发型,也未见她心情有多明媚轻盈。
见到她前,我就决定,先露出一小截灰溜溜土扑扑的羞愧,以此作为衬底的踩爬,一阶阶攀旋出大方得体的赞美,她向来喜欢我把那些光鲜的词搁在她的身上,而我,在这十年里,大多时候竟也能耐心加毅力的强撑起对她的欢悦,尽量避免吐出不悦的声音踢踹着她的自以为是。
但当我坐在她身旁搜罗那些温情而漂亮的语词时,她却不留情面的指摘起我帮崇树买花送给他母亲的行为,她说我根本丢了老师的身份,整的像是在巴结学生,并且父母该付出的关心无需我去代替。
我早已习惯,她发力时,除了舌头卷吐灵活的如弹簧外,嗓音的金属色清冷而锋利,常能擦出慑人心魂的震颤,所以,在噼噼啪啪的炮仗声里,自卑的男低音只能默默的压着脑袋,藏在那捧包了康乃馨与满天星的花束后面。
好一会儿,男低音才缓过神来觉得必须得转换话题,否则,内心的不满因继续高压的发沉而爆炸。于是,探过手,指尖绕了圈先软化再拉直再上色的发,敬畏的叹道:真柔顺啊!
也许是麻木了把钱砸在发型上的快感,也许瞬间被我的赞美搓暖和了,也许她血糖低的没啥力气了,她不再吭声了(早上九点赶去理发店,下午三点多才踱出理发店,中饭就是理发师递过来的一片哈密瓜)。我舒了一口气。
可真当车里的空气寂寞的如杯凉茶时,我又有些慌张,两个相识多年的朋友,呆在狭促的空间里,愣巴巴等着一切情谊的美好在一寸寸萎缩,这该是一件不厚道不诚恳的事儿:她虽自以为是,那是她的一贯作风,从我认识她起接受她起,她就是那样的,所以,我有何理由突然去排斥其实内心并没有多少恶意的人。
我尽量不去看她的新发型,我真不习惯,甚至还有些厌恶:被软化被拉直被染色后,它们成了一顶不会尖叫不会奔跑、只吐息出枯草般疲惫而黯淡的假发套。它的的确确黄的稀薄、浅俗、劣质。好多年前,当染发风潮横扫大街小巷时,我就在熙攘人流里看到很多困乏于生计同时又不甘心庸淡长相的年轻打工女人不顾自己萎黄的肤色染上一头黄发,黄的匆忙、虚弱。
当这种恍如隔世的厌恶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就被这种不够真实的感觉搅进了一场恍恍惚惚的抽噎中。
曾在与她共室时,我是多么嫉妒她有一头像三毛或是齐豫那样蓬松茂密而自然微卷的有些俏皮的黑发啊,好多个夏日午后,她躺在床上,脑袋搁在床沿,垂放下来的头发像雨后瀑布般傲人,傲人到我那可笑的嫉妒显得如此熨帖:我时不时的从书页里跳出我的眼神,直直的盯着她的发,两眼灼灼的度完一整个下午。
我的头发从小到大都细软的疏少无力,搭上圆滚滚的慈祥脸,激发不出丝毫想象力,可我又是一个在儿时除了喜欢听邓丽君凤飞飞的歌之外还喜欢听信天游的生在南方向往着西北的姑娘。因此,我并不满意我的头发。
有了厌弃的心思,我就更舍不得花钱在捣弄头发上了。已经没有变回短发妹的冲动,因好些年前,理发师突然对我说:你如果剪短发的话,就把头发卖给我,360元。我一听,脑子里横冲直撞的冒出我在旅游时丢钱卖发解困的场景,悲壮的场面里头横溢着自得。
所以,哪怕在和前男友相好时应诺他,如果与他分手我该一脸哀戚的剪掉长发,结果,在360元的巨大利益前,我还是选择保存我的利益。(我承认,利益是借口,那场爱,一开始就稀里糊涂,哪怕分手的最初也未出现假想中该是迫切滚来的伤感)
我悲愤自己的手拙,连个齐刘海都摆不定。至今,花在头上的最大开销是每隔一个半月就要拿出20元大洋去理发店剪刘海。
我瞅着在长的很平民的理发店里剪一次刘海从七八年前的十元涨到现在的二十五元,瞅着以前的“理发店”现在摇身成为“美发城”,也瞅着以前磨不了多少工夫的理发,现在,动不动就漫长的得把饭桌子摆到店里,一边任人剪吹烫染一边扑哧扑哧的填肚子。
这对于在白白的等待中容易产生莫名焦虑的我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见到她前,我就决定,先露出一小截灰溜溜土扑扑的羞愧,以此作为衬底的踩爬,一阶阶攀旋出大方得体的赞美,她向来喜欢我把那些光鲜的词搁在她的身上,而我,在这十年里,大多时候竟也能耐心加毅力的强撑起对她的欢悦,尽量避免吐出不悦的声音踢踹着她的自以为是。
但当我坐在她身旁搜罗那些温情而漂亮的语词时,她却不留情面的指摘起我帮崇树买花送给他母亲的行为,她说我根本丢了老师的身份,整的像是在巴结学生,并且父母该付出的关心无需我去代替。
我早已习惯,她发力时,除了舌头卷吐灵活的如弹簧外,嗓音的金属色清冷而锋利,常能擦出慑人心魂的震颤,所以,在噼噼啪啪的炮仗声里,自卑的男低音只能默默的压着脑袋,藏在那捧包了康乃馨与满天星的花束后面。
好一会儿,男低音才缓过神来觉得必须得转换话题,否则,内心的不满因继续高压的发沉而爆炸。于是,探过手,指尖绕了圈先软化再拉直再上色的发,敬畏的叹道:真柔顺啊!
也许是麻木了把钱砸在发型上的快感,也许瞬间被我的赞美搓暖和了,也许她血糖低的没啥力气了,她不再吭声了(早上九点赶去理发店,下午三点多才踱出理发店,中饭就是理发师递过来的一片哈密瓜)。我舒了一口气。
可真当车里的空气寂寞的如杯凉茶时,我又有些慌张,两个相识多年的朋友,呆在狭促的空间里,愣巴巴等着一切情谊的美好在一寸寸萎缩,这该是一件不厚道不诚恳的事儿:她虽自以为是,那是她的一贯作风,从我认识她起接受她起,她就是那样的,所以,我有何理由突然去排斥其实内心并没有多少恶意的人。
我尽量不去看她的新发型,我真不习惯,甚至还有些厌恶:被软化被拉直被染色后,它们成了一顶不会尖叫不会奔跑、只吐息出枯草般疲惫而黯淡的假发套。它的的确确黄的稀薄、浅俗、劣质。好多年前,当染发风潮横扫大街小巷时,我就在熙攘人流里看到很多困乏于生计同时又不甘心庸淡长相的年轻打工女人不顾自己萎黄的肤色染上一头黄发,黄的匆忙、虚弱。
当这种恍如隔世的厌恶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就被这种不够真实的感觉搅进了一场恍恍惚惚的抽噎中。
曾在与她共室时,我是多么嫉妒她有一头像三毛或是齐豫那样蓬松茂密而自然微卷的有些俏皮的黑发啊,好多个夏日午后,她躺在床上,脑袋搁在床沿,垂放下来的头发像雨后瀑布般傲人,傲人到我那可笑的嫉妒显得如此熨帖:我时不时的从书页里跳出我的眼神,直直的盯着她的发,两眼灼灼的度完一整个下午。
我的头发从小到大都细软的疏少无力,搭上圆滚滚的慈祥脸,激发不出丝毫想象力,可我又是一个在儿时除了喜欢听邓丽君凤飞飞的歌之外还喜欢听信天游的生在南方向往着西北的姑娘。因此,我并不满意我的头发。
有了厌弃的心思,我就更舍不得花钱在捣弄头发上了。已经没有变回短发妹的冲动,因好些年前,理发师突然对我说:你如果剪短发的话,就把头发卖给我,360元。我一听,脑子里横冲直撞的冒出我在旅游时丢钱卖发解困的场景,悲壮的场面里头横溢着自得。
所以,哪怕在和前男友相好时应诺他,如果与他分手我该一脸哀戚的剪掉长发,结果,在360元的巨大利益前,我还是选择保存我的利益。(我承认,利益是借口,那场爱,一开始就稀里糊涂,哪怕分手的最初也未出现假想中该是迫切滚来的伤感)
我悲愤自己的手拙,连个齐刘海都摆不定。至今,花在头上的最大开销是每隔一个半月就要拿出20元大洋去理发店剪刘海。
我瞅着在长的很平民的理发店里剪一次刘海从七八年前的十元涨到现在的二十五元,瞅着以前的“理发店”现在摇身成为“美发城”,也瞅着以前磨不了多少工夫的理发,现在,动不动就漫长的得把饭桌子摆到店里,一边任人剪吹烫染一边扑哧扑哧的填肚子。
这对于在白白的等待中容易产生莫名焦虑的我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