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的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早上醒来以后内心很纠结,因为一些事和一些人。世界上可能最亲近的人莫过于妈妈了,无论怎么样,当自己极度虚弱或痛苦的时候想到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妈妈。
曾经包括现在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和母亲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些爱恨交织,痛苦欢乐,精神分析里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快乐和满足的缺失完全没有削弱亲子联结。这些孩子反而转向寻求痛苦作为与他人联系的形式。”确实如此,无论母亲怎样的对待自己,但涌动在内心的那股爱的力量从未消失,并且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和弥补。
妈妈是58年出生的,那个时候正是闹饥荒的时候,饿死过很多人,家里姐妹很多,外婆有七个孩子,六个女儿一个儿子。在那样的年代,缺乏照顾和食物是很正常的事情,外公是一个纨绔子弟,地主的小儿子,吃喝嫖赌,性格暴虐,听外婆说曾经打跑过一个老婆,外婆是个孤儿,脾气非常的贤惠,但是要拉扯大七个孩子,在那个年代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我的老外婆凭着她的智慧在外公完全不管不顾家的情况下让七个孩子没有一个饿死,一度在我内心,外婆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然而活着并不能代表好的喂养,母亲不认识字,这个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所以很多年后我会经常听到母亲说,我就是吃了不认识字的苦,要是能认识字多么好。拉康:孩子的欲望既母亲的欲望,也就是主体的欲望既他者得欲望,无意识被传承,到现在我和弟弟都是非常的爱看书,渴望成为有思想和内在的人,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和爱读书的人在一起,这恐怕就是母亲的缺失通过我们来完成,所谓欲望的正是缺失的吧。而同样缺失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在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那么多孩子,显然情感的满足不可能做到,所以妈妈也是缺乏爱,这个我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女人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转而认同了母亲。所有母亲身上的特质都以这样和那样的方式在我身上体现出来,孤僻,内向 敏感,善良,同情心 只是我没有遗传妈妈的勤劳,那种类似于自虐似的勤劳,我以抵抗的方式抗拒这一点,因为在我看来每天让自己累的虚弱是母亲的一种病态自虐,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别人认同,和关爱,在我这里反转成疾病和症状,其实目的只有一个,“我很虚弱,快来爱爱我吧”这是一种天然的对于无条件接纳的母爱的一种强烈的呼唤。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没有被抚摸和拥抱的记忆,所有关于母亲的记忆都是我很忙,和每天歇斯底里式的呵斥,因为生活实在是艰难的让一个女人无法去承受吧。
我是一个问题小孩,内心很多地方没有成长起来,很多未被满足的爱,所以固着着不肯长大。然而当有一天我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另一个视角来解读母亲和家庭的时候,我想我是时候该长大了,母亲已经老了,而自己应该学会理解和原谅,曾经我在被无端打骂的时候诅咒过妈妈为什么不去死,那种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压倒性的克制在内心。小时侯我总觉得家里随时安放着一个不定时炸弹,这个引爆的遥控器在妈妈的手里,所以很多年后面对上司我总是胆战心惊。恐惧和害怕伴随着童年的记忆。妈妈每天只是去干活,很晚很晚才回来人,然后就是大声的呵斥我们。我觉得自己像个受惊的兔子。很多年后当我以一个女人的角度去重新理解她的时候,内心生出的不仅仅是之前的怨恨,更多的是疼惜。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家庭和婚姻。如果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那种痛苦显而易见的吧,母亲的婚姻也是外公被逼的产物,然而其实最根源的还在于她自己的个性,那种完全自我又好胜的个性。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只有人格完善的母亲才有人格完善的孩子吧。我有时候经常会陷入焦虑当中,那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总是逼得我要发疯。这个是内化了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完美,希望得到她的肯定和认可,从而获得关爱,其实母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给予,有条件的爱都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只有我优秀只有我学习好,妈妈才会爱我么?
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在很多情况下他其他的人际关系也很难不出问题,因为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正是从父母和我们相处中习得的,所以请接纳自己的父母吧,无论他们曾经对你有过怎样的伤害,从另一个视野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那些行为背后的根源,你会发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痛苦,给自己在家庭和家族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够好好的活下来,认同父母某种程度上市完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妈妈,亲爱的我曾经又爱又怕又恨过的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和你讨要那过去你未曾给过的爱,因为在你那里这是缺失,今天我要像母亲爱孩子一样去爱你,希望你也可以接纳外婆,这个到了83岁你还不肯接纳的外婆。其实我们都是那个不懂爱的孩子,然而当我看到你满鬓白发,疲惫虚弱的身影时,我只想说,请你好好爱自己,终其一生你都在为我们奔波,都在拼命的工作,我想让你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个人没有用你期望的方式来爱你,并不代表她不爱你,这句话我想很适合妈妈吧。现在我能感受到来自你的那份爱。虽然这个爱里面夹杂着太多的情感,虽然我内心受过那么多的惊慌,但如今我已经长大,我接受你给我的一切。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母亲,用我的爱去抚育我的孩子。
我爱你,妈妈。我爱你,外婆。
曾经包括现在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和母亲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些爱恨交织,痛苦欢乐,精神分析里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快乐和满足的缺失完全没有削弱亲子联结。这些孩子反而转向寻求痛苦作为与他人联系的形式。”确实如此,无论母亲怎样的对待自己,但涌动在内心的那股爱的力量从未消失,并且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和弥补。
妈妈是58年出生的,那个时候正是闹饥荒的时候,饿死过很多人,家里姐妹很多,外婆有七个孩子,六个女儿一个儿子。在那样的年代,缺乏照顾和食物是很正常的事情,外公是一个纨绔子弟,地主的小儿子,吃喝嫖赌,性格暴虐,听外婆说曾经打跑过一个老婆,外婆是个孤儿,脾气非常的贤惠,但是要拉扯大七个孩子,在那个年代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我的老外婆凭着她的智慧在外公完全不管不顾家的情况下让七个孩子没有一个饿死,一度在我内心,外婆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然而活着并不能代表好的喂养,母亲不认识字,这个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所以很多年后我会经常听到母亲说,我就是吃了不认识字的苦,要是能认识字多么好。拉康:孩子的欲望既母亲的欲望,也就是主体的欲望既他者得欲望,无意识被传承,到现在我和弟弟都是非常的爱看书,渴望成为有思想和内在的人,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和爱读书的人在一起,这恐怕就是母亲的缺失通过我们来完成,所谓欲望的正是缺失的吧。而同样缺失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在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那么多孩子,显然情感的满足不可能做到,所以妈妈也是缺乏爱,这个我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女人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转而认同了母亲。所有母亲身上的特质都以这样和那样的方式在我身上体现出来,孤僻,内向 敏感,善良,同情心 只是我没有遗传妈妈的勤劳,那种类似于自虐似的勤劳,我以抵抗的方式抗拒这一点,因为在我看来每天让自己累的虚弱是母亲的一种病态自虐,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别人认同,和关爱,在我这里反转成疾病和症状,其实目的只有一个,“我很虚弱,快来爱爱我吧”这是一种天然的对于无条件接纳的母爱的一种强烈的呼唤。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没有被抚摸和拥抱的记忆,所有关于母亲的记忆都是我很忙,和每天歇斯底里式的呵斥,因为生活实在是艰难的让一个女人无法去承受吧。
我是一个问题小孩,内心很多地方没有成长起来,很多未被满足的爱,所以固着着不肯长大。然而当有一天我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另一个视角来解读母亲和家庭的时候,我想我是时候该长大了,母亲已经老了,而自己应该学会理解和原谅,曾经我在被无端打骂的时候诅咒过妈妈为什么不去死,那种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压倒性的克制在内心。小时侯我总觉得家里随时安放着一个不定时炸弹,这个引爆的遥控器在妈妈的手里,所以很多年后面对上司我总是胆战心惊。恐惧和害怕伴随着童年的记忆。妈妈每天只是去干活,很晚很晚才回来人,然后就是大声的呵斥我们。我觉得自己像个受惊的兔子。很多年后当我以一个女人的角度去重新理解她的时候,内心生出的不仅仅是之前的怨恨,更多的是疼惜。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家庭和婚姻。如果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那种痛苦显而易见的吧,母亲的婚姻也是外公被逼的产物,然而其实最根源的还在于她自己的个性,那种完全自我又好胜的个性。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只有人格完善的母亲才有人格完善的孩子吧。我有时候经常会陷入焦虑当中,那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总是逼得我要发疯。这个是内化了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完美,希望得到她的肯定和认可,从而获得关爱,其实母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给予,有条件的爱都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只有我优秀只有我学习好,妈妈才会爱我么?
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在很多情况下他其他的人际关系也很难不出问题,因为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正是从父母和我们相处中习得的,所以请接纳自己的父母吧,无论他们曾经对你有过怎样的伤害,从另一个视野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那些行为背后的根源,你会发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痛苦,给自己在家庭和家族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够好好的活下来,认同父母某种程度上市完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妈妈,亲爱的我曾经又爱又怕又恨过的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和你讨要那过去你未曾给过的爱,因为在你那里这是缺失,今天我要像母亲爱孩子一样去爱你,希望你也可以接纳外婆,这个到了83岁你还不肯接纳的外婆。其实我们都是那个不懂爱的孩子,然而当我看到你满鬓白发,疲惫虚弱的身影时,我只想说,请你好好爱自己,终其一生你都在为我们奔波,都在拼命的工作,我想让你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个人没有用你期望的方式来爱你,并不代表她不爱你,这句话我想很适合妈妈吧。现在我能感受到来自你的那份爱。虽然这个爱里面夹杂着太多的情感,虽然我内心受过那么多的惊慌,但如今我已经长大,我接受你给我的一切。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母亲,用我的爱去抚育我的孩子。
我爱你,妈妈。我爱你,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