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记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去了一天泰山,我想我总是欠了一篇游记。
爬泰山之前,我知道泰山的封禅大典,和孔子登泰山的典故,诗文中都以为登泰山就是登天。
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古人眼界很小,局限于中原一小块地方自娱自乐,还没见过俊秀的华山,就说泰山是五岳之首。
五岳,虽然之前我只去过衡山,但是貌似衡山都比泰山高一米米。
《笑傲江湖》里面玉矶子之流的内斗也给泰山派蒙上一层炮灰,不知道金庸是不是因为去爬十八盘的时候心里留下阴影,故而写的时候痛下狠手。
一定是这样。我爬山的时候就是这么觉得的。我现在都不敢想去华山的事情了。我无比理解韩愈投书的心情——真是太特么苦逼了。
带路的王小哥说,你台阶测试有没有不及格?不及格的话可爬不了泰山。
我台阶测试是我体侧成绩里面最高的。我说。
其实。。。根本就和台阶测试不一样。。。
台阶测试测的是心肺功能,一分钟搞定。。。它既不会有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又不会要求凌晨黑灯瞎火远距离负重。。。但是我充分开启了台阶测试模式,五分钟小休一次,导致三个人花了将近六个登顶,充分暴露了我柔弱女纸的本质。
反正没有日出。
而且,途中听到有一个人说:看日出的时候发现佛光,你就离死不远了。我才不要。
至于真实的爬台阶的感受,我无法描述,总之是一节复一节,台阶何其多。爬过几处陡坡以为在十八弯了,瞥见前面写着:十八弯起点。爬到一个亮灯的地方,以为是山顶,上面写着两个字:“饭店”,以至于我最后玻璃心地狂暴化,最终手脚并用,全无仪态,终于在天亮后将近一个小时登顶。
三人在山顶上呆了十分钟左右,拍了几张风中凌乱的照片,然后打完收工。
下山的时候直接坐缆车,看着山间野路我突然觉得原来孔子就是沿着这样的路爬泰山的。
他曾经在垂垂老矣的时候来过这里。
他是一个长相怪异的老人,拄着拐杖。
他让弟子将行囊打点好,独自上山,然后怀着天下的宏远开始征程。
他走过羊肠小道,乃至用自己手脚开出的山道;他见到了各色蛇虫,乃至虎狼;渴饮山泉饿食馕;细雨滴落在他脸上,雨下大的时候他在山洞中望着泥泞的路而发出悠长的太息。
那时候必定没有这么嘈杂,更没有什么供奉的神像,只有帝王的勒碑,他虔诚地抚摸着这些被岁月磨蚀了的礼制的印记。
他见到太阳从云层中跃出,山下的雾气散去,显出苍翠广袤的土地。
这就是他来此所要完成的仪式,他见到了这样的天下。
然后他一定会在想些什么
在《孔子》这部电影里面,让孔子登泰山的时候见到了在云端的老子,讨论着“道”;在某部科幻小说中,孔子接触到了“天眼”,一扇通向异世界的门。
在泰山,我既没有悟道,也没有看到虫洞,但是站在高处,可以见到以前和未来。
孔子所见到的以前,是仕途不得;他所见到的以后,是大道可行。也许在他晚年不再如以前那般如丧家犬一般辗转迁徙之时,会不时想起登上泰山时的情景。
我也不知道我所求是否可得,何时可得,偶尔也会想要“乘桴浮于海”,然后归于本心。
也许这是泰山可以给予我的,所有教义。
爬泰山之前,我知道泰山的封禅大典,和孔子登泰山的典故,诗文中都以为登泰山就是登天。
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古人眼界很小,局限于中原一小块地方自娱自乐,还没见过俊秀的华山,就说泰山是五岳之首。
五岳,虽然之前我只去过衡山,但是貌似衡山都比泰山高一米米。
《笑傲江湖》里面玉矶子之流的内斗也给泰山派蒙上一层炮灰,不知道金庸是不是因为去爬十八盘的时候心里留下阴影,故而写的时候痛下狠手。
一定是这样。我爬山的时候就是这么觉得的。我现在都不敢想去华山的事情了。我无比理解韩愈投书的心情——真是太特么苦逼了。
带路的王小哥说,你台阶测试有没有不及格?不及格的话可爬不了泰山。
我台阶测试是我体侧成绩里面最高的。我说。
其实。。。根本就和台阶测试不一样。。。
台阶测试测的是心肺功能,一分钟搞定。。。它既不会有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又不会要求凌晨黑灯瞎火远距离负重。。。但是我充分开启了台阶测试模式,五分钟小休一次,导致三个人花了将近六个登顶,充分暴露了我柔弱女纸的本质。
反正没有日出。
而且,途中听到有一个人说:看日出的时候发现佛光,你就离死不远了。我才不要。
至于真实的爬台阶的感受,我无法描述,总之是一节复一节,台阶何其多。爬过几处陡坡以为在十八弯了,瞥见前面写着:十八弯起点。爬到一个亮灯的地方,以为是山顶,上面写着两个字:“饭店”,以至于我最后玻璃心地狂暴化,最终手脚并用,全无仪态,终于在天亮后将近一个小时登顶。
三人在山顶上呆了十分钟左右,拍了几张风中凌乱的照片,然后打完收工。
下山的时候直接坐缆车,看着山间野路我突然觉得原来孔子就是沿着这样的路爬泰山的。
他曾经在垂垂老矣的时候来过这里。
他是一个长相怪异的老人,拄着拐杖。
他让弟子将行囊打点好,独自上山,然后怀着天下的宏远开始征程。
他走过羊肠小道,乃至用自己手脚开出的山道;他见到了各色蛇虫,乃至虎狼;渴饮山泉饿食馕;细雨滴落在他脸上,雨下大的时候他在山洞中望着泥泞的路而发出悠长的太息。
那时候必定没有这么嘈杂,更没有什么供奉的神像,只有帝王的勒碑,他虔诚地抚摸着这些被岁月磨蚀了的礼制的印记。
他见到太阳从云层中跃出,山下的雾气散去,显出苍翠广袤的土地。
这就是他来此所要完成的仪式,他见到了这样的天下。
然后他一定会在想些什么
在《孔子》这部电影里面,让孔子登泰山的时候见到了在云端的老子,讨论着“道”;在某部科幻小说中,孔子接触到了“天眼”,一扇通向异世界的门。
在泰山,我既没有悟道,也没有看到虫洞,但是站在高处,可以见到以前和未来。
孔子所见到的以前,是仕途不得;他所见到的以后,是大道可行。也许在他晚年不再如以前那般如丧家犬一般辗转迁徙之时,会不时想起登上泰山时的情景。
我也不知道我所求是否可得,何时可得,偶尔也会想要“乘桴浮于海”,然后归于本心。
也许这是泰山可以给予我的,所有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