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与《山海经》
在《两极玄览图》上,利玛窦写到:“况夫是图,窦于述图之外,凡躬亲目击,有逆于耳受者,颇加订正,非敢无据妄作,谩世求新。若向所谓外国舆图所载三首、一臂、无胯、无腹、后眼、串身、不死诸异说,皆窦未耳未目,即欧罗巴人勤事远游,遍历海宇,绝无纪传,又曷敢附会庞赘,以巫造物也。“(p78)
但在《坤舆万国全图》和《两仪玄览图》上还是标出了一目国、女人国、矮人国之类的名称。……这些名称出现的原委,仍宜从利玛窦的欧洲文化背景中探寻某种解释,如前所述,女人国、矮人国之类就常见于当时的欧洲地图;至于一目国,似乎也可以追溯到希罗多德所记的欧亚草原居民阿里玛斯庇亚(Arimaspen)——独眼。(同上)
《坤舆万国全图》上的有一些地名虽然已完全中国化,但实际上还是来自欧洲。例如,自古希腊起,欧洲人就认为非洲和印度生活着一种”小矮人“(pigmies)。此外,在16世纪普兰修等人的世界地图上,在欧洲北部还有关于北方矮人(实际上是指爱斯基摩人)的记载。利玛窦把这两个不同来源的资料混杂在一起,就形成了《坤舆万国全图》中关于欧洲北部”矮人国“的文字介绍:”国人男女长止五尺,五岁生子,八岁而老。常为鹳鹞所食,其人穴居以避。每候夏三月,出怀其卵云。以羊为骑。“再如,在利玛窦世界地图上,小亚细亚的高加索地区有一个”女人国“。这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内容介绍实际上来自欧洲人关于亚马逊人(Amazon)的传说,而非来于中国自《山海经》以来关于”女人国“的记载。(p72)(《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但在《坤舆万国全图》和《两仪玄览图》上还是标出了一目国、女人国、矮人国之类的名称。……这些名称出现的原委,仍宜从利玛窦的欧洲文化背景中探寻某种解释,如前所述,女人国、矮人国之类就常见于当时的欧洲地图;至于一目国,似乎也可以追溯到希罗多德所记的欧亚草原居民阿里玛斯庇亚(Arimaspen)——独眼。(同上)
《坤舆万国全图》上的有一些地名虽然已完全中国化,但实际上还是来自欧洲。例如,自古希腊起,欧洲人就认为非洲和印度生活着一种”小矮人“(pigmies)。此外,在16世纪普兰修等人的世界地图上,在欧洲北部还有关于北方矮人(实际上是指爱斯基摩人)的记载。利玛窦把这两个不同来源的资料混杂在一起,就形成了《坤舆万国全图》中关于欧洲北部”矮人国“的文字介绍:”国人男女长止五尺,五岁生子,八岁而老。常为鹳鹞所食,其人穴居以避。每候夏三月,出怀其卵云。以羊为骑。“再如,在利玛窦世界地图上,小亚细亚的高加索地区有一个”女人国“。这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内容介绍实际上来自欧洲人关于亚马逊人(Amazon)的传说,而非来于中国自《山海经》以来关于”女人国“的记载。(p72)(《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