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命案回首》——尚欠火候
![]() |
时空穿越回十六年前案发庄园 |
昨天跑去话剧艺术中心看纪念阿婆120周年的《命案回首》,紧赶慢赶竟然晚了,很抱歉地挤进座位,坐下来,台上一男一女在谈着一件16年前的案子。
卡拉收到母亲去世前的信(为什么现在才收到,我就不清楚了,其母入狱三年后死亡。)说当年她被法庭认定谋杀了自己的丈夫,卡拉的父亲,但她其实是无辜的。母亲不是想让女儿帮她申冤,而是不愿意女儿背负“杀人犯的女儿”的名声。但卡拉不,她立即从加拿大回到英国,找到了当年代理母亲案子的律师事务所。子承父业,当年的律师已过世,现在事务所的律师贾斯汀,是当年卡拉母亲律师的儿子。那年贾斯汀18岁,他无法自控地迷上了美丽的当事人卡洛琳,因此案子的种种细节,历经16年,依然记忆犹新。卡拉长相酷似母亲,当年爱她母亲的,见了她欣喜和百感交集;恨她母亲的,见了她惊恐也百感交集。贾斯汀无疑属于前者。所以一开始,他表示没有兴趣重新受理这个尘封已久的案子,但在见过卡拉粗俗的男友后,PK欲上来了,并且应该是抱着必胜信念的。他答应和卡拉一起,调查16年前杀死卡拉父亲的真凶。
卡拉和贾斯汀先是一一约见当年的当事人:卡拉父亲的密友菲利普、菲利普的弟弟梅瑞迪斯,他也是卡拉父亲的儿时玩伴、父亲的情人埃尔莎、母亲同母异父的妹妹安吉拉、安吉拉的家庭女教师威廉姆斯。
这里一定要插进来先讲讲舞美,上半场的舞美真把我给震住了。它所占空间虽仅是舞台前半部分,窄窄的一长条。但两扇宽幅推拉门,加起来1/3舞台宽吧,推过来拉过去,就把舞台变幻出风格迥异的五个独立空间:贾斯汀的律师事务所、菲利普的经纪人办公室、卡拉家温馨的客厅、家庭女教师生活化的起居室、和安吉拉见面的花园餐厅。所需时间仅是灯光暗下去,旧人物退场新人物上场那么一小会儿。卡拉在家里约见了两个当事人:暗恋母亲的乡绅梅瑞迪斯和父亲的情人埃尔莎。后者一袭黑衣,气场十足地登场,引来观众席中一片低声议论。当卡拉说,我把灯打开吧,两盏壁灯应声而亮时,观众席里响起“哇——”地一阵欢喜声。可能是因为前面舞台一直都暗暗的缘故吧。
我看话剧呢,也是这样。如果舞台一直暗着,就希望它亮起来,通通透透的,让我把什么都看清楚。但后半场回到十六年前的案发现场,除了律师客串起了讲述人,站在台角承上启下时,舞台是黑的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大亮着。角角落落一览无遗,毫无神秘性可言了。而且客厅加露台,肯定是想做出层次感来的,但效果显然没出来,感觉很平面、也有些乱。问题的关键,恐怕还在演员。通亮的舞台,最考演员功力,很可惜!特别是两个核心人物:画家和他的情人,选角、表演、服装都不对。上半场众人回忆中的他俩,男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女的娇艳迷人。人一登场,哪有嘛?
之所以觉得《命案回首》不如前面几部阿婆剧,想来想去,问题就在演员。
宋忆宁(饰家庭女教师)只充当绿叶,许承先(饰律师事务所职员)更是,只出场一小会——他俩在这出戏里看来是甘作陪衬的。童歆饰演的金融家菲利普,一开始那个沙哑嗓音的处理是个亮点。但回到十六年前,表演就乏善可陈了,木头木脑的。龚晓饰演的情人问题最大。16年后借着高贵的行头和不离手的香烟,至少弄出了点惊艳的效果——其实也不对,年纪轻轻杀了人,侥幸逃脱法律的惩罚,漫长岁里,应该是惊恐忏悔或者心如死灰行尸走肉才对。豆蔻年华里,则服装、神态、举止、淡吐等等,都不对,完全不是那种对成功熟男充满魅惑力的女孩。看来看去,充其量只是一个轻佻、肤浅、虚荣、贪婪的丫头,一旦发现自己输了,便起杀心下杀手。当然周琳皓饰演的情圣加画家,本身也不对。完全没有演出角色该有的才华、风度和风流气质。全剧其实除了宋忆宁、许承先——可惜就那点戏,演得好的,仅丁美婷。丁她分饰母亲和女儿两角,母亲的中年主妇形象,女儿的知识新女性形象,都被她拿捏得不错。特别是第一幕,她和贺坪(饰律师贾斯汀)的那场对手戏,眼神跟气息的拿捏,很到位。
说回故事。简单说就是风流成性的画家丈夫,迷上了年轻貌美的女模特,还带回了家,老婆当然不会善罢干休,淘气的妻妹也不断滋事。情人因为偷听到画家并未拿她当真,玩玩而已,怒而杀死画家。老婆误以为凶手是妹妹,悄悄顶罪入狱。阿婆这个故事呢,就是敬告男人:不要风流,风流要做鬼!因为横贯东西、穿越古今的逻辑是:小三都是披着爱情外衣的魔鬼。剧中有几处观众笑着应和的,其中最有内涵的,是家庭女教师点评画家,原话我记不清,意思呢就是为什么艺术家总是拿着自己那点艺术才能,当寻花问柳的资本。
(请勿转载)
![]() |
金融经纪人菲利普的办公室 |
![]() |
卡拉和律师贾斯汀 |
![]() |
家庭女教师家里 |
![]() |
这样的女孩,值得为她抛妻弃女吗? |
![]() |
庄园客厅,情人与妻子 |
![]() |
剧中人物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