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Weimar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MSN上的签名是@Weimar。于是,经常有人问我Weimar 在哪里?如果从法兰克福坐火车去柏林,就会经过Weimar。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因为著名的魏玛共和国。对于,学建筑,或者设计的人,知道这里,恐怕是因为更为著名的包豪斯。
魏玛,位于图林根盆地的南沿和图林根森林的北端,在德国的中部,属于图林根州,离州府爱尔福特有20公里。如果想去大超市买东西,或者买些大件,像家具、好的家电的话,就不得不去爱尔福特了。东边不远便是闻名的大学城耶拿,耶拿也被称为世界科技之城,很多军工企业就在那里。喜欢摄影的人,一定知道蔡司,蔡司就在耶拿。耶拿物价比魏玛贵些,有些在耶拿上班的人,就住在魏玛。每天上下班塔城际火车,也是相当方便的。
虽然魏玛仅有6万人口,但却是一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都市。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宫殿博物馆和市立博物馆里有很多国家收藏的艺术品。在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面有著名雕刻家恩斯特·里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勒纪念雕像。
魏玛是一个集德国古典主义、魏玛共和国和包豪斯的印记于一体的城市。因此,魏玛在1999年成为了德国第一个欧洲文化之城。
魏玛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城里的故宫和郊区的贝尔维德雷宫及梯夫特宫就是当年留下的宫邸。这个诸侯国小国无力争雄,于是历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
公爵卡尔·奥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请在文坛初露才华的歌德来担任大臣。1775年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歌德不少千古传世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更有爱克曼与歌德在魏玛长达10年的友谊和完成在魏玛的《歌德谈话录》。
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并在这里写了剧本《威廉·退尔》。此剧歌颂了瑞士传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专制的斗争意志。然而受到奥古斯特公爵资助的不仅有歌德和席勒。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蓍作翻译家维兰德(1733-1813)从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玛。从1776年起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也住在这里。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那时的魏玛群星灿烂,堪称德国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乐家巴赫在这里创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画家克拉纳赫(1472-1553)在魏玛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旧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内的祭坛画就是他的作品。还有著名德国哲学家尼采,1900年死于魏玛……这些也都是魏玛文化史上的大事。
1919年,建筑艺术家格罗皮乌斯把这所学院和实用美术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学校。这是一所融艺术、手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学校,开创了现代建筑主义学派。1925年,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1933年以后,许多曾任教的艺术家流亡国外,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海外,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战后,魏玛又重建了建筑学院,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包豪斯大学本部在“Geschwister-Scholl-Strasse”街上。
美丽的公园坐落在小河伊尔姆旁,有众多的小房子。从魏玛市中心几分钟就能到这座48公顷大的公园。公园沿伊尔姆河长约千米,直到贝尔迪亚宫和提尔福特宫。歌德用十几年的时间使公园成为田园风光的花园。这里有他在1776到1782年居住的花园房。
魏玛,是个极为清幽的城市,没有地铁,公车也不是很多。这里曲径通幽,是个宜人的小城。
魏玛,位于图林根盆地的南沿和图林根森林的北端,在德国的中部,属于图林根州,离州府爱尔福特有20公里。如果想去大超市买东西,或者买些大件,像家具、好的家电的话,就不得不去爱尔福特了。东边不远便是闻名的大学城耶拿,耶拿也被称为世界科技之城,很多军工企业就在那里。喜欢摄影的人,一定知道蔡司,蔡司就在耶拿。耶拿物价比魏玛贵些,有些在耶拿上班的人,就住在魏玛。每天上下班塔城际火车,也是相当方便的。
![]() |
市政厅 |
![]() |
市政厅门口的广场,早上是早市,下午有露天的咖啡座 |
![]() |
市政厅门口的广场,建筑上的雕塑,可不是活体雕塑 |
![]() |
市政厅门口的广场,建筑上的雕塑,可不是活体雕塑 |
![]() |
市政厅北面 |
虽然魏玛仅有6万人口,但却是一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都市。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宫殿博物馆和市立博物馆里有很多国家收藏的艺术品。在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面有著名雕刻家恩斯特·里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勒纪念雕像。
![]() |
歌德和席勒纪念雕像。从很多个角度拍过这个雕像,最喜欢这张了。世间最珍贵的两种没有血缘关系的 |
魏玛是一个集德国古典主义、魏玛共和国和包豪斯的印记于一体的城市。因此,魏玛在1999年成为了德国第一个欧洲文化之城。
魏玛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城里的故宫和郊区的贝尔维德雷宫及梯夫特宫就是当年留下的宫邸。这个诸侯国小国无力争雄,于是历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
![]() |
公立美术馆 |
![]() |
大量的古典主义的油画就珍藏在这里。 |
公爵卡尔·奥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请在文坛初露才华的歌德来担任大臣。1775年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歌德不少千古传世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更有爱克曼与歌德在魏玛长达10年的友谊和完成在魏玛的《歌德谈话录》。
![]() |
歌德的故居。在魏玛城里,有很多歌德的故居,有他写作不同作品的地方,避暑的地方。 |
![]() |
歌德故居前的广场,这是旅游必到地方。 |
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并在这里写了剧本《威廉·退尔》。此剧歌颂了瑞士传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专制的斗争意志。然而受到奥古斯特公爵资助的不仅有歌德和席勒。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蓍作翻译家维兰德(1733-1813)从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玛。从1776年起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也住在这里。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那时的魏玛群星灿烂,堪称德国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乐家巴赫在这里创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画家克拉纳赫(1472-1553)在魏玛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旧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内的祭坛画就是他的作品。还有著名德国哲学家尼采,1900年死于魏玛……这些也都是魏玛文化史上的大事。
![]() |
席勒故居 |
![]() |
席勒大街,这是魏玛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了,绿树成荫 |
![]() |
赫尔德大教堂,以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的名字命名 |
1919年,建筑艺术家格罗皮乌斯把这所学院和实用美术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学校。这是一所融艺术、手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学校,开创了现代建筑主义学派。1925年,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1933年以后,许多曾任教的艺术家流亡国外,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海外,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战后,魏玛又重建了建筑学院,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包豪斯大学本部在“Geschwister-Scholl-Strasse”街上。
![]() |
这个算是包豪斯大学的校名石 |
![]() |
包豪斯大学的教学楼,我特别喜欢那些散落在校园各处的雕塑 |
![]() |
包豪斯的图书馆和工作室,都是在历史悠久的建筑上改造的,那个椅子成为著名的装置艺术的象征 |
美丽的公园坐落在小河伊尔姆旁,有众多的小房子。从魏玛市中心几分钟就能到这座48公顷大的公园。公园沿伊尔姆河长约千米,直到贝尔迪亚宫和提尔福特宫。歌德用十几年的时间使公园成为田园风光的花园。这里有他在1776到1782年居住的花园房。
![]() |
伊尔姆公园花园房 |
![]() |
伊尔姆公园实在太大,总感觉魏玛没什么人。到了周末,公园里很多很多人出来晒太阳、野餐 |
![]() |
伊尔姆公园里一处残垣断壁 |
![]() |
伊尔姆公园 |
![]() |
名垂青史包豪斯建筑 |
魏玛,是个极为清幽的城市,没有地铁,公车也不是很多。这里曲径通幽,是个宜人的小城。
![]() |
房东家,小楼的门口 |
![]() |
房东家,小楼的楼梯 |
![]() |
卧室里的花,是房东为我准备的。走进卧室的那刻,体会到了德国人的热情。 |
![]() |
最大的购物广场,那个海报是著名的草地上的…… |
![]() |
学校的一个教授家的小楼 |
![]() |
我一次见到这样车是在魏玛,感觉像个玩具似地 |
![]() |
清晨去跑步的时候,特别舒服。顺着这小径走到远处,是个肃穆的墓园 |
![]() |
公园里有个废弃的教堂,我曾趴在门上偷偷看过里面 |
![]() |
夜色,我常常在夜色中,经过这里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