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建筑workshop】 LYY组两周谈
【JT建筑系workshop】 LYY组 两周谈
背景
最近JT的fwb老师排除万千阻难,成立了JT的第一期workshop。主要是请外面的一些优秀建筑师,来教授大三大四部分学生的设计课。在大四的下半学期还能碰见这么个改革,也是挺幸运的事。因为个人兴趣,我选择了LYY老师的项目,有幸作为组长和其他七位同学一起做一个关于嘉定新城社区中心的设计。
关于感想方面一直憋着没写,前几天看了本组的短发同学在豆瓣发的
【Alice in Wonderland——JT的WORKSHOP 1】href="http://www.douban.com/note/147689163/">type=text</a>
觉得前期的合作工作也是时候做个叙述和总结,便于以后做深入设计的时候可以回头翻翻看。
言语絮叨,惶恐。
第一节课两位老师首先了解了一下上半学期的作业情况,让每个同学都进行了简短的汇报,之后就各自开始布置任务。
到目前为止,前两周的工作全部由组员共同完成,是一个共享合作的资源制作过程。
LYY老师首先分发了之前港大城规的同学对嘉定新城区域的社会调查报告,要求每个人都进行阅读。其次又分发给每个组员一个库哈斯的案例/文章,要求在周五会面的时候,进行文献和案例阅读的汇报和分析。
1【 库哈斯的六个案例和一篇文章】
案例部分:
City ha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National library in france
Parc de la villette
Universal exposition of 1989, west site
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
文章部分:
Imagining the nothingness
下图为组员们的案例分析模型
给的六个案例均为80年代库哈斯较早期的作品。
关于为什么选这些作品,LYY老师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你们知道我选择的都是库哈斯,是同一个时段,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80年代他做的从建筑到景观的项目。如果你知道库哈斯的历史,在70年代末完成在纽约的研究,出了《疯狂纽约》这本书,然后海龟回到荷兰,整个10年基本从完全没盖过房子然后开始尝试,对城市的理解,所有理念开始有雏形,包括建筑。90年代是他在欧洲以外获得名声拿到大的项目,2000以后在亚洲。整个发展历史很有意思。我锁定的是80年代,具有代表性。现在人们关注的是最近10年的东西,但要真正了解是要前10年的东西,我们要关注的是方案里面的东西。”
我拿到手的是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new town of Melun Senart.主要是一个城规大尺度的设计。
基地在法国的一个郊区,库哈斯原文开头就说这个地方(自然风光)实在是太美了,以至于你根本没法想象,在这个地方将会有个现代化的新城建成。背景是,当地政府发展城市化,有点失控,针对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很多,不断有新的建筑建成,又不断的拆不断的改。而基地本身有很多空地,库哈斯要解决城市化进程和他本来能协调,让人相信城市化是可以控制的。法国当时的这种城市化过程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正在经历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做了七条带【BANDS】。他的手法是把基地原本最美的景色和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的“碎片”单独抽出来,沿着主干道摆置这些“碎片”,作为公民活动的区域。沿着水体做了一条,沿着森林的边界做了一条,竖向了做了很宽的休闲步道。这些就是城市的“空”【VOIDS】
他把整个地块全分开,这些做为城市的客厅,这些带拓扑过来后的地块作为岛屿【ISLANDS】也就是带间【INTERBANDS】,这些带间才是传统意义上城市的功能体块。每块岛屿都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岛屿地自由发展,等到每块岛都发育成熟后,再通过这几条带发生关系,最后整合成城市的整体,整个小镇就成为群岛。
每条带的布置方法都不一样,有些只是简单的在车行道两旁布置车行绿化和小公园;有的放了很多功能体块,非常重要,有原来旧的工厂、农场、公园,并加了新的东西,休闲花园街、大学等,做的非常规整很宽;有的是说休闲的景观,这条特别宽,本来是有水,他做了一个大的水景公园;有的在北边的森林,坐了简单的挡土墙;还有的在水上,做了一个水上公园和水体做居民休闲公园。
个人感觉他手法有点类似隔离的方法,城市化像感染了病的人群,原有风貌没有给感染,他把基地做了好几个隔离区,不能随便互相干扰,但居民可以通过几个隔离带穿越和串联这些岛屿,带起了挺重要的过渡和隔离的作用。
2【基地考察和调研】
关于基地调研: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前人做过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来做对于基地的调研。拿到港大的两份报告,首先得到基地的主要印象是,周围的居民都是附近农村房动迁过来的居民,大多数都失去了田地和职业。两篇报告都对于现在居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采访。
经过我们第一周周末的实际考察,发现基地内部的荒地已经被旁边小区的居民种上了一片片的农田。这是在基地东侧住宅楼俯拍基地的南部.一条一条带状的就是周围居民种的农田。边上的土堆是整治河岸弄出的淤泥。基地的南边和东边边界都被种上一排“遮丑树”很密。从树枝来看应该是近期新种的。
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C05-05至09地块,城固路以南、洪德路以北、阿克苏路以西、赵泾以东,占地面积25725平方米,周边为已建成或在建中的住宅小区及学校。
基地的东边一条路有下沉隧道,北边是一条正在修的城固路,再北边是一条高速路,西边和南边都是河。
文本和模型处于收尾阶段.先放几张照片.
① 从基地内部向四周看
② 从基地外东侧河岸环视
③ 在基地外东南角隔河岸观看基地
基地模型制作:
以道路中轴线为边界,将各地块分开制作。最后敷上2-3层GESSO涂料。
组装前:基地为模型中间的梯形地块。
组装后:感觉涂了涂料之后整体更有质感了,嘿嘿。
就先写到这,目前这些作为组内共享资料。若有叙述不全的,之后会补充。
接下来要进入个人方案阶段,十分期待。
TO BE CONTINUED..................
背景
最近JT的fwb老师排除万千阻难,成立了JT的第一期workshop。主要是请外面的一些优秀建筑师,来教授大三大四部分学生的设计课。在大四的下半学期还能碰见这么个改革,也是挺幸运的事。因为个人兴趣,我选择了LYY老师的项目,有幸作为组长和其他七位同学一起做一个关于嘉定新城社区中心的设计。
关于感想方面一直憋着没写,前几天看了本组的短发同学在豆瓣发的
【Alice in Wonderland——JT的WORKSHOP 1】href="http://www.douban.com/note/147689163/">type=text</a>
觉得前期的合作工作也是时候做个叙述和总结,便于以后做深入设计的时候可以回头翻翻看。
言语絮叨,惶恐。
第一节课两位老师首先了解了一下上半学期的作业情况,让每个同学都进行了简短的汇报,之后就各自开始布置任务。
到目前为止,前两周的工作全部由组员共同完成,是一个共享合作的资源制作过程。
LYY老师首先分发了之前港大城规的同学对嘉定新城区域的社会调查报告,要求每个人都进行阅读。其次又分发给每个组员一个库哈斯的案例/文章,要求在周五会面的时候,进行文献和案例阅读的汇报和分析。
1【 库哈斯的六个案例和一篇文章】
案例部分:
City ha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National library in france
Parc de la villette
Universal exposition of 1989, west site
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
文章部分:
Imagining the nothingness
下图为组员们的案例分析模型
![]() |
案例分析汇总 |
给的六个案例均为80年代库哈斯较早期的作品。
关于为什么选这些作品,LYY老师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你们知道我选择的都是库哈斯,是同一个时段,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80年代他做的从建筑到景观的项目。如果你知道库哈斯的历史,在70年代末完成在纽约的研究,出了《疯狂纽约》这本书,然后海龟回到荷兰,整个10年基本从完全没盖过房子然后开始尝试,对城市的理解,所有理念开始有雏形,包括建筑。90年代是他在欧洲以外获得名声拿到大的项目,2000以后在亚洲。整个发展历史很有意思。我锁定的是80年代,具有代表性。现在人们关注的是最近10年的东西,但要真正了解是要前10年的东西,我们要关注的是方案里面的东西。”
我拿到手的是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new town of Melun Senart.主要是一个城规大尺度的设计。
![]() |
melun senart |
基地在法国的一个郊区,库哈斯原文开头就说这个地方(自然风光)实在是太美了,以至于你根本没法想象,在这个地方将会有个现代化的新城建成。背景是,当地政府发展城市化,有点失控,针对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很多,不断有新的建筑建成,又不断的拆不断的改。而基地本身有很多空地,库哈斯要解决城市化进程和他本来能协调,让人相信城市化是可以控制的。法国当时的这种城市化过程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正在经历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做了七条带【BANDS】。他的手法是把基地原本最美的景色和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的“碎片”单独抽出来,沿着主干道摆置这些“碎片”,作为公民活动的区域。沿着水体做了一条,沿着森林的边界做了一条,竖向了做了很宽的休闲步道。这些就是城市的“空”【VOIDS】
![]() |
带,岛屿之间的拓扑关系 |
他把整个地块全分开,这些做为城市的客厅,这些带拓扑过来后的地块作为岛屿【ISLANDS】也就是带间【INTERBANDS】,这些带间才是传统意义上城市的功能体块。每块岛屿都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岛屿地自由发展,等到每块岛都发育成熟后,再通过这几条带发生关系,最后整合成城市的整体,整个小镇就成为群岛。
![]() |
带对于岛屿的隔离和联系 |
每条带的布置方法都不一样,有些只是简单的在车行道两旁布置车行绿化和小公园;有的放了很多功能体块,非常重要,有原来旧的工厂、农场、公园,并加了新的东西,休闲花园街、大学等,做的非常规整很宽;有的是说休闲的景观,这条特别宽,本来是有水,他做了一个大的水景公园;有的在北边的森林,坐了简单的挡土墙;还有的在水上,做了一个水上公园和水体做居民休闲公园。
![]() |
三种带的处理方法1 |
![]() |
三种带的处理方法2 |
个人感觉他手法有点类似隔离的方法,城市化像感染了病的人群,原有风貌没有给感染,他把基地做了好几个隔离区,不能随便互相干扰,但居民可以通过几个隔离带穿越和串联这些岛屿,带起了挺重要的过渡和隔离的作用。
2【基地考察和调研】
关于基地调研: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前人做过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来做对于基地的调研。拿到港大的两份报告,首先得到基地的主要印象是,周围的居民都是附近农村房动迁过来的居民,大多数都失去了田地和职业。两篇报告都对于现在居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采访。
经过我们第一周周末的实际考察,发现基地内部的荒地已经被旁边小区的居民种上了一片片的农田。这是在基地东侧住宅楼俯拍基地的南部.一条一条带状的就是周围居民种的农田。边上的土堆是整治河岸弄出的淤泥。基地的南边和东边边界都被种上一排“遮丑树”很密。从树枝来看应该是近期新种的。
![]() |
俯瞰基地 |
![]() |
田地和遮丑林 |
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C05-05至09地块,城固路以南、洪德路以北、阿克苏路以西、赵泾以东,占地面积25725平方米,周边为已建成或在建中的住宅小区及学校。
基地的东边一条路有下沉隧道,北边是一条正在修的城固路,再北边是一条高速路,西边和南边都是河。
![]() |
基地南部水域和东部下沉隧道 |
文本和模型处于收尾阶段.先放几张照片.
① 从基地内部向四周看
![]() |
② 从基地外东侧河岸环视
![]() |
③ 在基地外东南角隔河岸观看基地
![]() |
基地模型制作:
以道路中轴线为边界,将各地块分开制作。最后敷上2-3层GESSO涂料。
组装前:基地为模型中间的梯形地块。
![]() |
组装后:感觉涂了涂料之后整体更有质感了,嘿嘿。
![]() |
就先写到这,目前这些作为组内共享资料。若有叙述不全的,之后会补充。
接下来要进入个人方案阶段,十分期待。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