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嘛] 生活中的捧哏与逗哏
人们都说天津人说话逗,用天津话叫“哏儿”,从“逗你玩儿”到“二他妈妈烙两张大糖饼”再到小品、喜剧里夸张的天津调,无不体现天津话的幽默和天津人的喜感。天津人爱讲话(的白),爱显摆,讲面子,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总跟别人比,又安于现状。但凡爱说话有幽默感又经历丰富的天津人好似都能表演单口相声;但凡不爱说话的,表面上乐乐呵呵听得认真跟着点头的,心里也在嘀咕,嫌人家总瞎白话。
其实无论是哪里人,在哪种场合,都在扮演着捧哏或逗哏的角色。比如说,一位老人在家里喝着酒就爱念叨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饭桌上小辈儿的就得应和着或硬着头皮听着的。前者就是在讲单口相声,后者情愿不情愿地也得捧个场做听众,还不能喊“吁……”。同样是这位老人在公园里遛早,跟老哥们白话几句就不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了,要么一起讲群口互相抬杠,要么比不过别人干脆做了听众。
对于中年人来说角色转换就更频繁了。在家调节气氛逗老婆(老公)开心时做逗哏的,惹老婆(老公)生气挨数落时就得赔笑当捧哏的,如果一方动了肝火起了争执,家庭就和谐不了了。中年人对付父辈和小辈都得捧着,生怕逗过了,急了眼。在外工作,对上司就得低头哈腰做捧哏的,对部下又得指导工作又得调剂人际关系,偶尔也幽默一把做个逗哏的。
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人总是话题的引导者,在各类场合都有得体的话在肚里装着,没话题扯八卦也要说,遇到一群爱白话的人,大家就互捧互逗,于是就有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但这种情况怕就怕说着说着有人起哄抬杠,语气生硬,恶言相对,不依不饶,那就没了幽默就剩散伙了。而闷闷骚骚不善言辞的人,捧得好的给人随和谦逊的感觉,捧得不好的或者干脆闭口不语的,便容易让人敬而远之,人家会以为这人不愿意与大家分享心事,城府太深。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说话也要有所讲究和技巧。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做逗哏的,什么时候做捧哏的,分别要说些什么才算恰当得体,什么时候干脆闭嘴,都得根据各自的社会角色和所处场合来琢磨,说多了抢了人家的词儿,说少了冷了场,说快了有欠考虑,说慢了让人怀疑诚意。可以说,我们每天与人交流都好比说相声,还是即兴的。所以咱得掂量好了,别说砸了。
其实无论是哪里人,在哪种场合,都在扮演着捧哏或逗哏的角色。比如说,一位老人在家里喝着酒就爱念叨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饭桌上小辈儿的就得应和着或硬着头皮听着的。前者就是在讲单口相声,后者情愿不情愿地也得捧个场做听众,还不能喊“吁……”。同样是这位老人在公园里遛早,跟老哥们白话几句就不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了,要么一起讲群口互相抬杠,要么比不过别人干脆做了听众。
对于中年人来说角色转换就更频繁了。在家调节气氛逗老婆(老公)开心时做逗哏的,惹老婆(老公)生气挨数落时就得赔笑当捧哏的,如果一方动了肝火起了争执,家庭就和谐不了了。中年人对付父辈和小辈都得捧着,生怕逗过了,急了眼。在外工作,对上司就得低头哈腰做捧哏的,对部下又得指导工作又得调剂人际关系,偶尔也幽默一把做个逗哏的。
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人总是话题的引导者,在各类场合都有得体的话在肚里装着,没话题扯八卦也要说,遇到一群爱白话的人,大家就互捧互逗,于是就有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但这种情况怕就怕说着说着有人起哄抬杠,语气生硬,恶言相对,不依不饶,那就没了幽默就剩散伙了。而闷闷骚骚不善言辞的人,捧得好的给人随和谦逊的感觉,捧得不好的或者干脆闭口不语的,便容易让人敬而远之,人家会以为这人不愿意与大家分享心事,城府太深。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说话也要有所讲究和技巧。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做逗哏的,什么时候做捧哏的,分别要说些什么才算恰当得体,什么时候干脆闭嘴,都得根据各自的社会角色和所处场合来琢磨,说多了抢了人家的词儿,说少了冷了场,说快了有欠考虑,说慢了让人怀疑诚意。可以说,我们每天与人交流都好比说相声,还是即兴的。所以咱得掂量好了,别说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