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多的鳶尾專題-1-湊近看鳶尾
鳶尾專題1-湊近看鳶尾
爲表示誠意,今天把第一集也一起發了吧..
老實說,本來想先講營養器官的。可是想起Saga先生講“分類不看花,等于瞎胡抓”,于是決定把順序調換一下,讓我們先湊近一點,仔細研究一朵鳶尾花的一般結構。以最常見的溪蓀爲例,由外向內一層層看過來。
溪蓀,學名Iris sanguinea,産於中國東北直至東南,喜愛向陽、潮濕的草地,花期在盛夏,經常成片生長。如果您在七月來到長白山,就不難看到幾公里延綿不斷盛開的溪蓀花,極為壯觀。
又是這張圖。這次讓我們捉來一只溪蓀花,仔細看它的結構。
“花瓣”:
與百合相似,鳶尾花的被片顔色都很豔麗,很難區分花瓣和花萼,所以我們通稱它們爲“花被片”。
“最外一層花瓣”,也就是“外花被片”,這是鳶尾花中最爲寬大美麗的部分。有些種類的外花被是平展的,也有些種類的外花被反折。上面經常有鮮豔的顔色和各式花斑。有些種類,在花被片的中間,常會生有一些美麗的突出結構,術語上稱爲“外花被片附屬物”,這個我們以後再來說。
看完外花被片,再看花朵中間,有3瓣豎立的兔耳般的結構。這個是鳶尾花的“內花被片”,稍小略細,多半直立,顔色和花紋也不似外被片那般豐富。
順著花被片向下找,我們會發現,幾片花被在花朵的下面連成一個細小的筒,稱爲“花被管”。鳶尾家各成員的花被管長短不一,有時候長得要命,有時候短得又幾乎看不出來。而且長度性狀非常穩定,是個常用且靠譜的辨別特征。
我在這裏插一個小故事。
版權信息:
華夏鳶尾 拍攝人:Artemisia;來源:CVH
這張白顔色的鳶尾,是Artemisia師兄所拍。狸收藏了左邊的圖,並且非常粗心大意的把它鑒定爲“白花馬蔺”——其實真的好像,葉子很像,花形也非常相象。
某天,我在鳶尾科的圖片庫胡亂翻看,突然發現,另外一張照片中,有一支略微倒伏的花兒。Artemisia師兄清楚的拍到暸花兒的側面——如果說是馬蔺,那麽花被管貌似也太長點了。於是又翻翻書,問問人,現在把這只鳶尾定名爲,華夏鳶尾Iris cathayensis。
上面圖片中間的是馬蔺。綠色的子房和上面的花被裂片之間,短短的部分,就是它的花被管。和右邊的花兒比一比,確實很不相同。
“花芯”:
仔細看鳶尾花的時候,不難發現花朵最中心,有三片稍小的“花瓣”,顔色鮮豔,形狀扁平,頂端兩叉,仿佛蛇舌。狸多小的時候,曾經奇怪爲什麽花瓣會長在這樣奇怪的地方,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三片,就是鳶尾花雌蕊的柱頭。沒錯,就是接收花粉用的柱頭。好奢華。。。
這張圖片是北陵鳶尾。它長得很像溪荪,除了葉子有些不同——這些阿貍以後再談。分佈地非常狹窄,長在貧瘠的鹽鹼荒原上。
以上圖片用各色圓點標出花兒各部分結構的名稱(自己吐槽一下:好傻好難看。。)。黃色代表外花被片,綠色代表內花被片,藍色代表柱頭。
右下角的圖,是從上嚮下拍的,能看到三片扁扁的柱頭。
右上角的圖,是用手指把柱頭稍微擡起後拍的。雄蕊緊貼在柱頭下面。
以上圖片是長白鳶尾。不同于上圖的北陵鳶尾,它的外被片上有毛茸茸的“附屬物”。在放大圖藍色箭頭所指處,隱約可以看見淡黃色的花藥。
順著柱頭嚮下追蹤, 3片柱頭在下面連成一體,直達子房。子房是綠色的幼小果實,不起眼地長在花朵下面。
用手小心的翻開三瓣柱頭,3根雄蕊就藏在那後面,細長的花絲頂著細長的花藥。鳶尾家成員們的花藥顔色不一,比如常栽培在公園水中的黃菖蒲,花藥外面的顔色是深色。馬蔺的花藥是淡紫色的。西南常見的金脈鳶尾,它的花藥是黃顔色的。
爲表示誠意,今天把第一集也一起發了吧..
老實說,本來想先講營養器官的。可是想起Saga先生講“分類不看花,等于瞎胡抓”,于是決定把順序調換一下,讓我們先湊近一點,仔細研究一朵鳶尾花的一般結構。以最常見的溪蓀爲例,由外向內一層層看過來。
溪蓀,學名Iris sanguinea,産於中國東北直至東南,喜愛向陽、潮濕的草地,花期在盛夏,經常成片生長。如果您在七月來到長白山,就不難看到幾公里延綿不斷盛開的溪蓀花,極為壯觀。
![]() |
又是這張圖。這次讓我們捉來一只溪蓀花,仔細看它的結構。
“花瓣”:
與百合相似,鳶尾花的被片顔色都很豔麗,很難區分花瓣和花萼,所以我們通稱它們爲“花被片”。
“最外一層花瓣”,也就是“外花被片”,這是鳶尾花中最爲寬大美麗的部分。有些種類的外花被是平展的,也有些種類的外花被反折。上面經常有鮮豔的顔色和各式花斑。有些種類,在花被片的中間,常會生有一些美麗的突出結構,術語上稱爲“外花被片附屬物”,這個我們以後再來說。
看完外花被片,再看花朵中間,有3瓣豎立的兔耳般的結構。這個是鳶尾花的“內花被片”,稍小略細,多半直立,顔色和花紋也不似外被片那般豐富。
順著花被片向下找,我們會發現,幾片花被在花朵的下面連成一個細小的筒,稱爲“花被管”。鳶尾家各成員的花被管長短不一,有時候長得要命,有時候短得又幾乎看不出來。而且長度性狀非常穩定,是個常用且靠譜的辨別特征。
我在這裏插一個小故事。
![]() |
版權信息:
華夏鳶尾 拍攝人:Artemisia;來源:CVH
這張白顔色的鳶尾,是Artemisia師兄所拍。狸收藏了左邊的圖,並且非常粗心大意的把它鑒定爲“白花馬蔺”——其實真的好像,葉子很像,花形也非常相象。
某天,我在鳶尾科的圖片庫胡亂翻看,突然發現,另外一張照片中,有一支略微倒伏的花兒。Artemisia師兄清楚的拍到暸花兒的側面——如果說是馬蔺,那麽花被管貌似也太長點了。於是又翻翻書,問問人,現在把這只鳶尾定名爲,華夏鳶尾Iris cathayensis。
上面圖片中間的是馬蔺。綠色的子房和上面的花被裂片之間,短短的部分,就是它的花被管。和右邊的花兒比一比,確實很不相同。
“花芯”:
仔細看鳶尾花的時候,不難發現花朵最中心,有三片稍小的“花瓣”,顔色鮮豔,形狀扁平,頂端兩叉,仿佛蛇舌。狸多小的時候,曾經奇怪爲什麽花瓣會長在這樣奇怪的地方,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三片,就是鳶尾花雌蕊的柱頭。沒錯,就是接收花粉用的柱頭。好奢華。。。
![]() |
這張圖片是北陵鳶尾。它長得很像溪荪,除了葉子有些不同——這些阿貍以後再談。分佈地非常狹窄,長在貧瘠的鹽鹼荒原上。
以上圖片用各色圓點標出花兒各部分結構的名稱(自己吐槽一下:好傻好難看。。)。黃色代表外花被片,綠色代表內花被片,藍色代表柱頭。
右下角的圖,是從上嚮下拍的,能看到三片扁扁的柱頭。
右上角的圖,是用手指把柱頭稍微擡起後拍的。雄蕊緊貼在柱頭下面。
![]() |
以上圖片是長白鳶尾。不同于上圖的北陵鳶尾,它的外被片上有毛茸茸的“附屬物”。在放大圖藍色箭頭所指處,隱約可以看見淡黃色的花藥。
順著柱頭嚮下追蹤, 3片柱頭在下面連成一體,直達子房。子房是綠色的幼小果實,不起眼地長在花朵下面。
用手小心的翻開三瓣柱頭,3根雄蕊就藏在那後面,細長的花絲頂著細長的花藥。鳶尾家成員們的花藥顔色不一,比如常栽培在公園水中的黃菖蒲,花藥外面的顔色是深色。馬蔺的花藥是淡紫色的。西南常見的金脈鳶尾,它的花藥是黃顔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