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8-重归翡冷翠
I, Mona Lisa 把我又带回了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我总是会依照旧式的译法称翡冷翠。翡冷翠更接近意大利语的发音,同时从字面上来看也更加优雅,像一张油画一般,有一种很符合这个城市的味道。我总不太习惯用中文来记录这些事情,因为所有关于翡冷翠的那些人事物,都是英文和意大利文。但是,我的感情又是通过中文来表达最贴切。于是,我就这样被语言很痛苦的撕扯着。
1478对我来说是很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如果更精确的说,是1478年4月26日,是复活节的礼拜日。任何一个有点艺术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朱利亚诺·德·美帝契被帕奇家族的暗杀者在翡冷翠大主教堂里刺杀了。朱利亚诺是公认的美男子,我在艺术史课上看到波提切利给他创作的肖像,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陷入了对他,对美帝契家族,对整个文艺复兴的热爱。美帝契家族我最爱的当然是其貌不扬的罗伦佐,伟大的罗伦佐,后世的史学家都这么称呼他。
洛伦佐的雕塑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啊。。。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美帝契宫里出出进进的全都是历史课本里有名有姓甚至有专门章节介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堂纳切罗,佛罗奇奥,吉兰达奥。。。随便数就一长串,这还仅仅是艺术家。如果可以,我宁愿用现在的一切去换在美帝契宫给罗伦佐做个微不足道的小侍童,看看他歪长的鼻子,听听他浓重的鼻音,在聚会的时候听他跟艺术家和哲学家们讨论,替他去波提切里的工作室察看创作进度,为他抄写给米兰公爵的书信。。。可惜,我的意大利语根本不够用的。哈哈~~~一切都是白日梦。
历史念多了,就总忍不住自己要YY一番。开车等红灯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翡冷翠狭窄的石头街道,门道里闲聊的路人,二层窗口探出头来的女孩,路边卖面包的摊贩。我连佛罗伦萨都没去过啊。。。脑海里却总充斥着这些基本上没什么事实根据,只是我凭借那些干巴巴的描述凭空臆想出来的画面。
想着想着,就想要写下来,如果写出来,或许就会变得更真实了。所以我就写了翡冷翠十夜奇谈,写啊。。。写啊。。。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怎么才能把文艺复兴这个华丽又伟大的时代呈现出来?那些缥缈在空气中还未成型的景色,人物,事件,那些颜色,声音,气味。。。闭上眼,就好像能看到;睁开眼,却犹如幻梦一般都消失不见了。雨果在《九三年》里谈到法国大革命的那些枭雄伟人,最终却用这一句话了解:
那些人啊,如烟一般四散而去了。
波提切利:三王朝圣(包括美帝契家族三代人物)
如今又有谁知道呢?历史这门学科最让人沮丧,同时也是最迷人的特质就是:历史无真相。。。是的,历史只有看法,没有真相。没人知道当时到底是怎么样的。即便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也只能从他的个人角度来看待发生在他身边的事物。这些看法,这些角度,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总觉得历史是一个巨大的立体拼图,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记述组成了历史事件的大体结构,总有需要我们用想象力来补足的部分。那些后世用想象力来补足的部分,恰恰又带着后世时代的烙印。未来的人再研究这些,就又能从中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历史,就是这样曾接不断的向前运行着。
所以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必然要有惊人的想象力。
我又在想着翡冷翠奇谈。昨天晚上把之前的草稿和大纲都调出来又看了一遍。要继续吗?写历史小说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神经质的人。我可以嘲笑丹·布朗写达芬奇密码却弄错最基本的史实,自己当然就更不能疏忽。大格局可以变换,小细节却必须忠于史实。朱利亚诺的比武大会可以为了情节连续性从1475年搬到1477年,但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拱顶却一定要90米高。可以给罗伦佐编出一个疯狂的罗马情人,却不敢搞混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的服饰潮流。可以毫无心理障碍的把萨维耶帝从比萨大主教提升到红衣主教,仅仅是因为我喜欢红衣主教滚红边的黑色道袍,却强迫自己在故纸堆里查到波提切利工作室的确切地址,房屋的南北朝向,以及他周围的邻居。
有时候会觉得很烦,除了我自己,谁又会在意这些细节?我甚至想过干脆借用情节和人物,写一个架空时代的幻想类小说。架空小说没什么不好,但是写作动机不可以是偷懒。当然,我从本质上厌恶架空奇幻类小说也是原因。于是又很沮丧很无奈很兴奋的回到了原点:我的文艺复兴,我的翡冷翠,我的美帝契。
再看翡冷翠,对很多人物事件的理解都有了改变。就连波斯人的店面名称:波斯蓝,曾经觉得很有味道现在也觉得恶俗矫情。曾经觉得佛朗西斯科·德·帕奇就是一个充满嫉妒之心的卑鄙小人,现在却不由得觉得他或许有自己和家族的原因;曾经觉得萨维耶帝大主教是个豺狼一样毒辣的坏蛋,现在却认为他因为美帝契家族阻挠连自己的教区都去不了,对美帝契兄弟心存怨恨也可以理解;美帝契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欺人太甚;曾经觉得教皇西斯特斯四世是个一无是处淫乱不堪贪婪邪恶的幕后大头目,现在看的史料更多(或者终于不再选择性失明),却发现他其实也是个博学多才品味很高的铁腕教皇(当然。。。想要为他的私生子争取佛洛伦萨做领地这个荒诞的追求,仍旧是不争的事实)。原来认为朱利亚诺是个温柔完美,纯洁无辜,英年早逝的天使,现在却慢慢发现他其实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但性格还不错的花花公子,基本上被他哥哥彻底惯坏;曾经疯狂的崇拜罗伦佐,就算是看到他的缺点也总觉得瑕不掩瑜,总希望他和意大利其他那些虚荣浮华的君主贵族们不一样,现在却慢慢觉得他也不过是意大利棋盘上一枚被利益驱动的棋子,他的动机并不比见钱眼开的厄比诺公爵高尚,他的手段也并不比残忍无度的米兰公爵干净。
于是,历史人物和事件因为读史的人心境不同,一再改变。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自己。
但无论我如何改变,唯一不会变的是那个伟大的城市和那个辉煌的时代。闭上眼,泥泞的石板路仍旧会浮现眼前,艾诺河上仍旧会升起淡紫色的雾气,利奥纳多·达芬奇仍旧会坐在河边痴痴地研究水流的走向,波提切利仍旧会在自己的工作室跟朱利亚诺聊天,罗伦佐仍旧在办公室口述给米兰公爵的信件。。。在这一切历史记载的片断中,可能真地会有一个穿着奇特的波斯人舒舒服服的坐在马车上,拉着一批上好的丝绸前往美帝契宫,心里盘算着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服罗伦佐让自己直接从佛特拉购买明矾。。。
1478对我来说是很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如果更精确的说,是1478年4月26日,是复活节的礼拜日。任何一个有点艺术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朱利亚诺·德·美帝契被帕奇家族的暗杀者在翡冷翠大主教堂里刺杀了。朱利亚诺是公认的美男子,我在艺术史课上看到波提切利给他创作的肖像,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陷入了对他,对美帝契家族,对整个文艺复兴的热爱。美帝契家族我最爱的当然是其貌不扬的罗伦佐,伟大的罗伦佐,后世的史学家都这么称呼他。
![]() |
洛伦佐的雕塑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啊。。。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美帝契宫里出出进进的全都是历史课本里有名有姓甚至有专门章节介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堂纳切罗,佛罗奇奥,吉兰达奥。。。随便数就一长串,这还仅仅是艺术家。如果可以,我宁愿用现在的一切去换在美帝契宫给罗伦佐做个微不足道的小侍童,看看他歪长的鼻子,听听他浓重的鼻音,在聚会的时候听他跟艺术家和哲学家们讨论,替他去波提切里的工作室察看创作进度,为他抄写给米兰公爵的书信。。。可惜,我的意大利语根本不够用的。哈哈~~~一切都是白日梦。
历史念多了,就总忍不住自己要YY一番。开车等红灯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翡冷翠狭窄的石头街道,门道里闲聊的路人,二层窗口探出头来的女孩,路边卖面包的摊贩。我连佛罗伦萨都没去过啊。。。脑海里却总充斥着这些基本上没什么事实根据,只是我凭借那些干巴巴的描述凭空臆想出来的画面。
想着想着,就想要写下来,如果写出来,或许就会变得更真实了。所以我就写了翡冷翠十夜奇谈,写啊。。。写啊。。。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怎么才能把文艺复兴这个华丽又伟大的时代呈现出来?那些缥缈在空气中还未成型的景色,人物,事件,那些颜色,声音,气味。。。闭上眼,就好像能看到;睁开眼,却犹如幻梦一般都消失不见了。雨果在《九三年》里谈到法国大革命的那些枭雄伟人,最终却用这一句话了解:
那些人啊,如烟一般四散而去了。
![]() |
波提切利:三王朝圣(包括美帝契家族三代人物)
如今又有谁知道呢?历史这门学科最让人沮丧,同时也是最迷人的特质就是:历史无真相。。。是的,历史只有看法,没有真相。没人知道当时到底是怎么样的。即便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也只能从他的个人角度来看待发生在他身边的事物。这些看法,这些角度,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总觉得历史是一个巨大的立体拼图,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记述组成了历史事件的大体结构,总有需要我们用想象力来补足的部分。那些后世用想象力来补足的部分,恰恰又带着后世时代的烙印。未来的人再研究这些,就又能从中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历史,就是这样曾接不断的向前运行着。
所以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必然要有惊人的想象力。
我又在想着翡冷翠奇谈。昨天晚上把之前的草稿和大纲都调出来又看了一遍。要继续吗?写历史小说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神经质的人。我可以嘲笑丹·布朗写达芬奇密码却弄错最基本的史实,自己当然就更不能疏忽。大格局可以变换,小细节却必须忠于史实。朱利亚诺的比武大会可以为了情节连续性从1475年搬到1477年,但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拱顶却一定要90米高。可以给罗伦佐编出一个疯狂的罗马情人,却不敢搞混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的服饰潮流。可以毫无心理障碍的把萨维耶帝从比萨大主教提升到红衣主教,仅仅是因为我喜欢红衣主教滚红边的黑色道袍,却强迫自己在故纸堆里查到波提切利工作室的确切地址,房屋的南北朝向,以及他周围的邻居。
有时候会觉得很烦,除了我自己,谁又会在意这些细节?我甚至想过干脆借用情节和人物,写一个架空时代的幻想类小说。架空小说没什么不好,但是写作动机不可以是偷懒。当然,我从本质上厌恶架空奇幻类小说也是原因。于是又很沮丧很无奈很兴奋的回到了原点:我的文艺复兴,我的翡冷翠,我的美帝契。
再看翡冷翠,对很多人物事件的理解都有了改变。就连波斯人的店面名称:波斯蓝,曾经觉得很有味道现在也觉得恶俗矫情。曾经觉得佛朗西斯科·德·帕奇就是一个充满嫉妒之心的卑鄙小人,现在却不由得觉得他或许有自己和家族的原因;曾经觉得萨维耶帝大主教是个豺狼一样毒辣的坏蛋,现在却认为他因为美帝契家族阻挠连自己的教区都去不了,对美帝契兄弟心存怨恨也可以理解;美帝契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欺人太甚;曾经觉得教皇西斯特斯四世是个一无是处淫乱不堪贪婪邪恶的幕后大头目,现在看的史料更多(或者终于不再选择性失明),却发现他其实也是个博学多才品味很高的铁腕教皇(当然。。。想要为他的私生子争取佛洛伦萨做领地这个荒诞的追求,仍旧是不争的事实)。原来认为朱利亚诺是个温柔完美,纯洁无辜,英年早逝的天使,现在却慢慢发现他其实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但性格还不错的花花公子,基本上被他哥哥彻底惯坏;曾经疯狂的崇拜罗伦佐,就算是看到他的缺点也总觉得瑕不掩瑜,总希望他和意大利其他那些虚荣浮华的君主贵族们不一样,现在却慢慢觉得他也不过是意大利棋盘上一枚被利益驱动的棋子,他的动机并不比见钱眼开的厄比诺公爵高尚,他的手段也并不比残忍无度的米兰公爵干净。
于是,历史人物和事件因为读史的人心境不同,一再改变。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自己。
但无论我如何改变,唯一不会变的是那个伟大的城市和那个辉煌的时代。闭上眼,泥泞的石板路仍旧会浮现眼前,艾诺河上仍旧会升起淡紫色的雾气,利奥纳多·达芬奇仍旧会坐在河边痴痴地研究水流的走向,波提切利仍旧会在自己的工作室跟朱利亚诺聊天,罗伦佐仍旧在办公室口述给米兰公爵的信件。。。在这一切历史记载的片断中,可能真地会有一个穿着奇特的波斯人舒舒服服的坐在马车上,拉着一批上好的丝绸前往美帝契宫,心里盘算着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服罗伦佐让自己直接从佛特拉购买明矾。。。
FluorineSpark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恐怖三角恋 - 安吉拉·迪亚兹跟踪骚扰案 (10人喜欢)
- 绨根在哪里?- 凯莉·朗杀婴案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