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十八相送梁兄的注意点和潜台词
梁山伯在整折戏的情绪:【心情沉重而带微笑,许多祝福来不及说】
与最好的朋友分别在即的悲伤、伤感、留恋、依依不舍。(情绪借鉴:送别最好的朋友、弟弟)
对英台发自内心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一路顺风,希望他有美好的将来。
没想到三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与英台共同窗共读仿佛就在昨天,眼下却到了分别的时候。(情绪借鉴:大学毕业,散伙饭,天各一方)
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
英台是我的知心好友。三年来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生活,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亲密无间,平时就是无话不谈,什么话都可以说。
英台是我的小兄弟。他聪颖灵秀,悟性很高,有时挺胆小的,也有些调皮,跟我说话从没有顾忌,他很信赖、依赖我,我愿意处处照顾他、保护他。他也很细心,善解人意,一直很关心体贴我。
梁山伯在这一折中表现出的主要性格:
浓浓兄弟情,难舍难分。
宽容厚道,大哥哥呵护小弟弟,虽然他乱说话,但我从不会真的生他气。
忠厚老实,有点木讷,后知后觉。
书生气,慢条斯理,从容的,亲切温和的。
表演时我的注意点:
左手不要垂着,该带上去就带上去配合右手,否则就背手或在体侧摆好。
手指要有力度。
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不是武将,头和肩膀不要乱动。
真的去看着英台,与她眼神交流,真的听她说的话,真的做出反应。
动作和潜台词
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
我:看树。
英台:树上鸟儿对打对。
我:看鸟儿。
英台:喜鹊满树喳喳叫。
我:看英台。有眼神交流。“对,是有很多喜鹊”
英台:向你梁兄报喜来。
我:听她说,看她很真诚地说“报喜来”,心里是感动的。“哎,怎么是向我报喜呢,应该是恭喜贤弟你学成回家才对。”
我:弟兄二人出门来。
“弟兄二人”眼神交流,我们俩。“出门来”指门。
我:门前喜鹊成双对。
指着树梢,眼神动,看到喜鹊在树上跳来跳去。
我:从来喜鹊报喜讯。
“从来喜鹊”与英台眼神交流,“报喜讯”行礼,真诚的。
我: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恭喜贤弟”与英台眼神交流,恭喜你,祝福你。非常真诚,衷心的。
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
我:慢慢地开扇,比英台晚。要先看到水塘的方向,看到鸳鸯在游,再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英台:鸳鸯成对又成双。
我:看到鸳鸯,出神地看着鸳鸯,没有注意到英台的心理变化。
英台: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
我:听到英台在叫我了,还没有从看鸳鸯中反应过来,听到“女红妆”吃了一惊,抬起头来,稍微定一定,然后把英台从头看到脚。“哎呀,贤弟你说话好荒唐”转过头去,一个“真吃不消他”的表情。
英台“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我:听到“配”的时候,一愣,回头看英台。
我:配鸳鸯,配鸳鸯。(马老师版本)
第一个配鸳鸯指着扇子对英台说,第二个配鸳鸯,作配对的手势对观众交代,“你们看他胡闹不胡闹”
我: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开扇并用扇子指,一个推扇动作应表达情绪,你不是!
英台:前面原有一口井。
我:先慢一点跟上去。要注意看到井的位置,与英台一致。
英台: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我:看到英台在丢石头了,扇子动作“你呀,真多事”,没办法,只得走上去。
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
我:注意手臂要直,在手腕处交叉。注意井口不能过大。注意手腕方向,手心对观众。转扇子的动作应是英台主导,我有一种随着她去做的感觉。
我:啊?
看一眼井。
我:哎!!
甩掉袖子,并嗔怪地看一眼英台。
我: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注意走过去时两人位置不要靠太近。唱完退一步。
我:你呀!
“真拿你没办法”
我:离了井又一堂
扇子带出去。
我:前面到了观音堂。
唱完后,有个回头与英台交流再走。
进堂,英台先走,跨门槛。
英台:观音大士媒来做。
英台虔诚地拜菩萨,我也出神地望着。
英台: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我:“我与你梁兄”唱完,我回过头去看着他,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冷不防被他拉着拜堂。
我:贤弟越说越荒唐。
急忙爬起来,“你呀,真是越来越胡闹了!”
我:两个男子怎拜堂
指他,指自己,“你看看清楚,我们是两个男的呀”又好气又忍不住好笑。
我:快走吧
英台还在楞在那里拜菩萨,嘴里不知道祝祷些什么,我还是赶紧拉他走吧。原地转一圈,往外刚要举步。
英台:梁兄。
他叫我,我是缓缓转身,叫我什么事呀?
英台:你我鸿雁两分开。
英台很伤感,我也很难过却难以表达。这句的表情要再琢磨一下。
英台: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我:你早知愚兄未婚配。
稍微强调一下,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嘛。我的事情还有你不知道的么……
我:今日相问为何来。
为什么在离别之际问这件事呢?问的口气,真的去问。
英台:要是你梁兄亲未配。
我:认真地听着,听他说什么。
英台: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我:有点意外,又有点欣喜。哦,原来你是要给我做媒啊。
我:贤弟替我来做媒。
欣喜,原来你要替我做媒啊。
我: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很好奇,很想知道,真的去问,她是谁呀?
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
我:哦。小九妹。
英台:不知你梁兄可喜爱。
我:很喜悦……哎,我想起来了,记得英台好像说起过有个小九妹的。
我:九妹与你可相像?
这一句应该唱出兄弟情深。因为你英台是我了解的,你的妹妹应该也是个好姑娘。只要她的人品像你,我就十分满意啦。
英台:她品貌就像我英台。
我:喜出望外。下意识地扇击掌心。太好了!真是称心如意!原来她不仅人品好,长得也像我的贤弟。
我: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很真诚地拜倒,拜托。对九妹的喜爱,对英台的信任。
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转圈注意由英台来引导。我的表情,喜悦,好的,好的。有了盼头。我期盼着早日来你家求亲,也盼望着和贤弟你早日团聚。挥手,跟着走,视线一直紧跟,一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
表演之前如何进入情绪
首先要心理暗示,我是梁山伯,我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书生。
富有感情地唱一遍伴唱: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培养分别在即的伤感情绪,就可以收敛住过度的笑容。
PS 试析一段英台潜台词,与我们的版本不完全一样,仅可参考
傅全香丁赛君版本《十八相送》中,一段“你我鸿雁两分开”:
傅英台: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这句“问梁兄”,温柔得像呵气一样,春风拂面,太可爱,每到此处偶心花朵朵开,大爱)
傅英台: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做大媒”又是个可爱的动作,唱还没唱动作先出来,显得很机灵,鬼点子一个接一个。装神弄鬼的调皮,还抖抖衣服,一本正经地摆了个小谱)
傅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
(这句唱之前先有一句潜台词,“哈哈,这个呆头鹅果真上当了,真的当我给他做媒呀”,唱到“小九妹”有个眼珠一转,机灵,憋住笑“好好笑哦,忍住忍住”)
傅英台:她是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哎哟说漏嘴了,没关系,待我糊弄过去,继续装神弄鬼”)
傅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唱完“抬”开始不好意思了,遮一遮脸,好像心跳有点快。)
傅英台:我约你,七巧之期。
(“七巧之期”好美的眼神,话中有话,七巧暗喻相会,期待着相会,到那时呀,梁兄你就都明白了。)
与最好的朋友分别在即的悲伤、伤感、留恋、依依不舍。(情绪借鉴:送别最好的朋友、弟弟)
对英台发自内心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一路顺风,希望他有美好的将来。
没想到三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与英台共同窗共读仿佛就在昨天,眼下却到了分别的时候。(情绪借鉴:大学毕业,散伙饭,天各一方)
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
英台是我的知心好友。三年来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生活,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亲密无间,平时就是无话不谈,什么话都可以说。
英台是我的小兄弟。他聪颖灵秀,悟性很高,有时挺胆小的,也有些调皮,跟我说话从没有顾忌,他很信赖、依赖我,我愿意处处照顾他、保护他。他也很细心,善解人意,一直很关心体贴我。
梁山伯在这一折中表现出的主要性格:
浓浓兄弟情,难舍难分。
宽容厚道,大哥哥呵护小弟弟,虽然他乱说话,但我从不会真的生他气。
忠厚老实,有点木讷,后知后觉。
书生气,慢条斯理,从容的,亲切温和的。
表演时我的注意点:
左手不要垂着,该带上去就带上去配合右手,否则就背手或在体侧摆好。
手指要有力度。
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不是武将,头和肩膀不要乱动。
真的去看着英台,与她眼神交流,真的听她说的话,真的做出反应。
动作和潜台词
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
我:看树。
英台:树上鸟儿对打对。
我:看鸟儿。
英台:喜鹊满树喳喳叫。
我:看英台。有眼神交流。“对,是有很多喜鹊”
英台:向你梁兄报喜来。
我:听她说,看她很真诚地说“报喜来”,心里是感动的。“哎,怎么是向我报喜呢,应该是恭喜贤弟你学成回家才对。”
我:弟兄二人出门来。
“弟兄二人”眼神交流,我们俩。“出门来”指门。
我:门前喜鹊成双对。
指着树梢,眼神动,看到喜鹊在树上跳来跳去。
我:从来喜鹊报喜讯。
“从来喜鹊”与英台眼神交流,“报喜讯”行礼,真诚的。
我: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恭喜贤弟”与英台眼神交流,恭喜你,祝福你。非常真诚,衷心的。
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
我:慢慢地开扇,比英台晚。要先看到水塘的方向,看到鸳鸯在游,再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英台:鸳鸯成对又成双。
我:看到鸳鸯,出神地看着鸳鸯,没有注意到英台的心理变化。
英台: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
我:听到英台在叫我了,还没有从看鸳鸯中反应过来,听到“女红妆”吃了一惊,抬起头来,稍微定一定,然后把英台从头看到脚。“哎呀,贤弟你说话好荒唐”转过头去,一个“真吃不消他”的表情。
英台“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我:听到“配”的时候,一愣,回头看英台。
我:配鸳鸯,配鸳鸯。(马老师版本)
第一个配鸳鸯指着扇子对英台说,第二个配鸳鸯,作配对的手势对观众交代,“你们看他胡闹不胡闹”
我: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开扇并用扇子指,一个推扇动作应表达情绪,你不是!
英台:前面原有一口井。
我:先慢一点跟上去。要注意看到井的位置,与英台一致。
英台: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我:看到英台在丢石头了,扇子动作“你呀,真多事”,没办法,只得走上去。
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
我:注意手臂要直,在手腕处交叉。注意井口不能过大。注意手腕方向,手心对观众。转扇子的动作应是英台主导,我有一种随着她去做的感觉。
我:啊?
看一眼井。
我:哎!!
甩掉袖子,并嗔怪地看一眼英台。
我: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注意走过去时两人位置不要靠太近。唱完退一步。
我:你呀!
“真拿你没办法”
我:离了井又一堂
扇子带出去。
我:前面到了观音堂。
唱完后,有个回头与英台交流再走。
进堂,英台先走,跨门槛。
英台:观音大士媒来做。
英台虔诚地拜菩萨,我也出神地望着。
英台: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我:“我与你梁兄”唱完,我回过头去看着他,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冷不防被他拉着拜堂。
我:贤弟越说越荒唐。
急忙爬起来,“你呀,真是越来越胡闹了!”
我:两个男子怎拜堂
指他,指自己,“你看看清楚,我们是两个男的呀”又好气又忍不住好笑。
我:快走吧
英台还在楞在那里拜菩萨,嘴里不知道祝祷些什么,我还是赶紧拉他走吧。原地转一圈,往外刚要举步。
英台:梁兄。
他叫我,我是缓缓转身,叫我什么事呀?
英台:你我鸿雁两分开。
英台很伤感,我也很难过却难以表达。这句的表情要再琢磨一下。
英台: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我:你早知愚兄未婚配。
稍微强调一下,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嘛。我的事情还有你不知道的么……
我:今日相问为何来。
为什么在离别之际问这件事呢?问的口气,真的去问。
英台:要是你梁兄亲未配。
我:认真地听着,听他说什么。
英台: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我:有点意外,又有点欣喜。哦,原来你是要给我做媒啊。
我:贤弟替我来做媒。
欣喜,原来你要替我做媒啊。
我: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很好奇,很想知道,真的去问,她是谁呀?
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
我:哦。小九妹。
英台:不知你梁兄可喜爱。
我:很喜悦……哎,我想起来了,记得英台好像说起过有个小九妹的。
我:九妹与你可相像?
这一句应该唱出兄弟情深。因为你英台是我了解的,你的妹妹应该也是个好姑娘。只要她的人品像你,我就十分满意啦。
英台:她品貌就像我英台。
我:喜出望外。下意识地扇击掌心。太好了!真是称心如意!原来她不仅人品好,长得也像我的贤弟。
我: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很真诚地拜倒,拜托。对九妹的喜爱,对英台的信任。
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转圈注意由英台来引导。我的表情,喜悦,好的,好的。有了盼头。我期盼着早日来你家求亲,也盼望着和贤弟你早日团聚。挥手,跟着走,视线一直紧跟,一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
表演之前如何进入情绪
首先要心理暗示,我是梁山伯,我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书生。
富有感情地唱一遍伴唱: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培养分别在即的伤感情绪,就可以收敛住过度的笑容。
PS 试析一段英台潜台词,与我们的版本不完全一样,仅可参考
傅全香丁赛君版本《十八相送》中,一段“你我鸿雁两分开”:
傅英台: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这句“问梁兄”,温柔得像呵气一样,春风拂面,太可爱,每到此处偶心花朵朵开,大爱)
傅英台: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做大媒”又是个可爱的动作,唱还没唱动作先出来,显得很机灵,鬼点子一个接一个。装神弄鬼的调皮,还抖抖衣服,一本正经地摆了个小谱)
傅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
(这句唱之前先有一句潜台词,“哈哈,这个呆头鹅果真上当了,真的当我给他做媒呀”,唱到“小九妹”有个眼珠一转,机灵,憋住笑“好好笑哦,忍住忍住”)
傅英台:她是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哎哟说漏嘴了,没关系,待我糊弄过去,继续装神弄鬼”)
傅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唱完“抬”开始不好意思了,遮一遮脸,好像心跳有点快。)
傅英台:我约你,七巧之期。
(“七巧之期”好美的眼神,话中有话,七巧暗喻相会,期待着相会,到那时呀,梁兄你就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