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 分享 成就
2010年10月30号茶座会成果
1、钱煦院士讲座
2、喝酒与醉酒
3、电话中的风俗
4、未来的构想
5、当代社会问题
6、有关亲情的
开始,我们一起聚在216,寒暄一下,我把零食拿下来,(我们做到专食专吃),接着我介绍了钱煦院士的讲座。周五,学朋有课,还有他说不怎么关注生科院门口的讲座消息,叫我以后有好的讲座要告诉他;夏显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决心走二三十分钟跑到医学部听这种讲座;但我想只要你去听,你会觉得这场讲座很值得。
1、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教学研究之路
——钱煦院士的讲座
刚开始,钱煦院士给我们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张是他一岁时照片,然后现在他已经79岁了,然后他就说,“一个婴儿,一个老人!你们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呀!”他说人生的路是很难预料的,尽力去做对自己对他人有益的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成功;还希望自己对人类进步有所帮助。钱院士举例说他高中的时候对数学很感兴趣,他想以后从事数学的研究,正好那年高考是允许高二学生参加高考,于是他便参加了高考,由于数学有考高三的一些内容,填第二第二志愿时,他想医生对病人影响很大,所以就填了北京大学医学专业,结果考上了,后来他就想明年再来考不一定能考上,所以就去读医学专业的了。他认为有正当的机会,好好珍惜,人总是要进取的。就这样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但他说自己不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的;走任何一条路,不要怕决定,决定了就要走下去。后来他跟随他的父母到了台湾,到了大四那年,他在琢磨着以后到底是研究循环还是研究神经,后来他凭直觉选了循环,其中也有一个美国教授的影响:那个教授对他说:“不用想,我是做循环的,你就到哥伦比亚大学,来我的实验室吧。”于是他就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呆了12年才回一次台湾,因为以前坐飞机的机会不多,坐轮船要60天才到,它要绕一大圈!12年,他说苦中作乐……
也是在台湾大学,他认识了他现在的太太,因为他16岁进大学,比他的妻子大两个年级,但他们同岁,现在他们已经结婚53年了。他们是在钱院士大四的时候才开始走一起的,他说,大四他们才开始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正好她的同学正坐在他们后面,这样就躲也躲不过。他说以前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一起走了一段比较长的的路,就有人说他们关系定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由于钱院士对数学感兴趣,他就选了很多有关工学院的课,电机线路的问题需要数学的推理,他说他很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就像玩具一样。其实他所学的数学对他以后从事生物工程有很大的帮助。
在哥伦比亚大学,他首先研究失血代偿机理中是哪些交感神经在调控;忽然他有了决定性的进展。1967年他连续的3篇文章一起发表Science上。这是钱院士唯一的一次,他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400多文章。他说这不是他最大的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找到了一个搭档,那个人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那个教授看了钱院士的文章,写E-mail给他,说他们在同一所大学,却不认识,他们应该互相合作,后来他们一起合作了30多年。钱院士自己学习工学方面的知识,而那个教授甚至跑到钱院士的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很认真学习生物方面的知识。他们是很好的搭档,知识互补,而且对对方的研究有兴趣,他们进行了线元模拟,来研究血球变形的推动力。后来钱院士又和一个工程师合作,用细胞膜模拟的方法研究内皮细胞。他从大循环做到微循环,后来是分子生理,现在又回到全身的生理循环。他说世界一直在变,学的东西越多越好,但是要精!他说胡适先生说学习知识要像金字塔,既有广阔的基底,又有顶端的塔尖!
Continuous-improvement 不断提高,追求自己的卓越!他举个例子说一个土木工程的教授在40岁要学习生物工程,后来那个教授成功了,成为生物工程方面佷权威的专家。讲到创新的时候,他说要决定创新,开创一条新的道路很重要!要研究的问题应是重要的问题,是新的问题!钱院士在台湾办了一所研究所,他说群体的事情他愿意付出很多很多,在Give and Take问题上,可以兼顾小我和大我。最后钱院士告诉我们卓越是一种态度,应优先平衡,知己知彼,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把时间最有效利用;生活的意义在于学习,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新时,要用最直接的决定性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他用7个C来总结了他的信念:
Compassion 全心热爱
Commitment 决心投入
Comprehension-learning 用心了解
Creativity 精心创新
Cooperation 细心合作
Communication 诚心沟通
Consummation-completion 忠心完成
(注:那个教授不是同一个那个教授,我记不住他们的具体名字,首字母也没记住。这是我听到的一次很好的讲座。上面内容是我做得笔记整理出来的,有些可能不是钱院士的原话,有些可能我记错了,不过整体上讲是合理的。)
我并不是拿着上面的内容照着念,我发现我还能脱稿来介绍钱院士的讲座;如果不是开茶座会,我也许永远不会去整理我所听到的精彩的讲座,听了是一回事,整理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拿出来和人分享又是别样的感受。
2、喝酒与醉酒
我们借着晚上出去吃饭这件事,讲起了喝酒和醉酒这个话题。
夏显认为学会喝酒是一种社交礼仪的需要,抽烟对身体不好,夏显的爸爸哥哥不抽烟,但身上都带着烟,遇到熟人,发枝烟,好说话,现在我们不带烟、发烟。在饭桌上,喝点酒也好说话。然后苏伟就说每次吃饭就你们那几个男生会喝酒,会吵会闹,这就是好。夏显说你们那桌都不怎么喝,喝酒才有气氛。
接着,我们讲醉酒
我估计我们四个人当中夏显最会喝酒,而且可以讲出好多道理来,而学朋最不会喝。我们问有谁醉过?只有学朋醉过,是高考后请亲戚好友同学吃饭,他才喝了几杯就醉了。还有一次他爸爸在喝白酒,问他喝半杯怎样?他喝了,接着就身体越来越热,就趴在桌上说头好晕呀……醉了!夏显更牛,高考后,他也请吃饭,一群同学,他把它们各个击破,而自己安然无恙,就他没醉!苏伟很反感别人醉酒,因为喝醉之后会发酒疯。
然后我们讲了醉酒的危害。
深度酒精中毒会致死的。苏伟说他们家乡到处都是崖呀、沟什么的,有人醉酒了,不小心摔死摔伤,跌断手脚都有。有个人喝醉了,睡在野外,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挂了。学朋说一休说东北冬天经常有人冻死。他们喝醉酒,在露天睡觉,刚开始,他们觉得有点热,把棉袄脱了,接着就冻僵了,他说在家里醉酒还好一些,有人照顾。其实在家里醉酒也可能因呕吐导致呼吸道被堵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也会因窒息而亡。学朋说在宿舍里醉酒也没什么大碍,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他们班陈科霖寝室醉酒的趣闻,其中一个人,一出宿舍就说“我没醉,我没醉……”,他沿着石头条走着,想把垃圾扔垃圾桶里,没丢进出,他又说“我没醉”又走了几步,栽倒在地上。陈科霖出寝室也说我没醉我没醉,学朋他们笑晕了。陈科霖想去上厕所,抱怨说为什么路是弯的,晕倒了一群没喝酒的人。然后苏伟问夏显喝醉酒会是什么样的?夏显说你自己知道自己的酒量,干嘛要喝醉呢?
3、电话中的风俗
首先学朋讲了他们大冶人讲电话的语气很不客气,讲话很大声。(了解到他是大冶人,我就问他楚辞用大冶话讲是不是很像,他说其实楚辞用湖南话讲最像,湖南在地理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大冶话应该是起源于江西话)。然后苏伟接过话题,大肆渲染他妈妈讲电话的声势,“我妈讲电话,我在六米外都能听得见;她一讲电话,我家的整栋楼都听得见她在讲电话。”夏显证实了这点,他听过苏伟妈妈电话里的声音。我讲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一个笑话:有两个中国人在国外耳语,一位警察过来以为他们在吵架,问怎么回事,他们说他们在讲悄悄话呀!之后我们引出了“一个中国是一条龙,一群中国是一条虫。我们条轮了中国文化是否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我们觉得我们的文化既没有强调也没有不强调。后来我们扯到了友军哥,他们说友军哥的声调和我的很像,问我有没有调查一下他的来历。我说没有,孙盛君曾问过老师是不是浙江人,他说不是。其实老师的话我也听不怎么懂。我说钱煦院士虽然在美国呆了很长时间,但是他的汉语功底却很好,他讲的我都能听懂。然后夏显分析这个现象,他说钱院士生长在旧中国,而且他的父亲曾在北大任教,家庭的文化熏陶很好,他也曾生活于北大。后来到了台湾,台湾的语文功底比我们大陆好,以前我们大陆折腾了几年就不行了……
学朋讲到了物理老师,觉得他好可怜呀,他一方面很想讲好,很想让大家听懂,一方面又没什么人在听讲。有一天,学朋全心听老师讲,说既然你已经交钱了,就让那些钱有所价值,结果以前他没听懂的,在那堂课里都明白了,他说老师讲的不一定会考到,但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又很大的好处。
4、未来的构想
我用尚重生老师在当代社会问题透视中讲到我们应该把一些问题想清楚,把15年、20年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想取得怎样的成绩也要想清楚。然后苏伟说我们连大学毕业后的事都没想清楚,怎么可能像那么长远的事。夏显说有些事情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我们想清楚了,但不一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我说但至少我们要去想啊。夏显说想当然要想了。我在讲到钱院士大学毕业时有两个方向都比较喜欢,一个是循环,另一个是神经系统。我问他们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选择?苏伟说会考虑哪种更有前景和更容易申请到经费。经费确实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钱院士说美国大部分的科学家要发三之一的时间来申请经费。我想各种因素都可能起作用,而钱院士用的是直觉来解决问题,在讲座中他没有讲很深的专业知识,而是讲自己的经历,这对我们的启发更大。
然后有人说我们以后想做哪方面的研究?学朋说他对光照射,产生能量很感兴趣,他说很多东西都可以模拟,为什么植物不能人工模拟呢?夏显对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都比较感兴趣。我说了自己的想法,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造了很多风力发电机,但都没发出电来,连二极管也没亮过,因此对叶绿体这个发电机也很感兴趣…后来我们讲到创业这事。听说我们生科院的一个老师,组织了几个人一起创业,刚开始,他们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而且他们是挑大粪过活的,他们从大量的人尿中提取所需的物质,但他们坚持了,现在他们的公司武汉生物方面最好的公司。创业艰难呀!
5、当代社会问题
我还是用尚重生老师的话来引出当代社会问题。“中国就是怪,不讲坦诚,而讲的是谋略,你隐藏得越深越成熟,生熟的标志是你隐藏得多深。然后苏伟说我们四人中谁隐藏得最深?学朋说我,苏伟说自己,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或者我们都比较坦诚。夏显认为自己个人隐私这不叫隐藏,这是正常的。然后我们讲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很多人不信这个了。夏显说我们的英语老师说一分耕耘不一定一分收获。学朋说但不耕耘就没有…也不一定,现在有人不耕耘也收获,他说他高中的老师不希望他们做那种不劳而获的人。
之后,我们有聊起了QQ和360的交战,我在想QQ聊天和360浏览网页有什么好吵的?夏显和学朋做了分析:Google和百度是第二代搜索引擎,第一代的雅虎和新浪现在已经不怎么使用了,他们都是通过扩推出去做成现在这么庞大的形状,现在QQ和360也干同样的活,结果挤到一起来,没招就吵。学朋认为他们争吵对我们有一定好处,360在中国大陆有80%的人在使用,QQ也不用说,大家都有,这样他们就形成了垄断地位,而当一种东西处于垄断思维时,对我们普通的民众来说就没多大的好处,他希望QQ和360平分天下,接着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就像菜市场有很多东西等着你去挑取一样……
7、有关亲情的
学朋说它其实有表哥在武汉青山工作,但一直没有找他们。苏伟说这好啊,独立吗!学朋说他是懒得去走走,他说他有二三十个表哥,他和他爸爸走一起,路上遇到一个表哥,他爸爸介绍他表哥,他就点点头,“哦,哦,哦”其实还是不怎么认识。
学朋说他和他哥哥没什么话好说,久别重逢,很高兴,就是相对无语。苏伟说他和他的姐姐已经有好多年没见一次面,但暑假去广州,在车站里见面也没什么话可说,他说在他姐家住不惯,不大自由,呆不住,过了五六天就跑学校来了。学朋介绍了他哥和他的不同点,他哥比他好动,小时候经常在水池里游泳,这是他们的爸爸所不允许的,他哥还经常偷喝他爸爸的酒,结果居然练得比他爸爸还强,他爸爸喝不了,就让他和亲戚干一杯,学朋酒不一样,既不游泳也不怎么喝酒。有一次他哥哥教他游泳,一放手,就沉了,喝了好几口水,怕了……
其实,我们还讲了许多内容,比如学朋高中班主任如何的牛,外教如何的手大,进教室如何的夸张;还有人言可畏,居然有人说他打架了……
这次的茶座会我们没有主题,不过还是很高兴的。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
(注:以上内容是我写的,可能一些东西没记住,我们聊天的时候总不能我在记笔记吧,有些东西可能不准,请自己参考。)
1、钱煦院士讲座
2、喝酒与醉酒
3、电话中的风俗
4、未来的构想
5、当代社会问题
6、有关亲情的
开始,我们一起聚在216,寒暄一下,我把零食拿下来,(我们做到专食专吃),接着我介绍了钱煦院士的讲座。周五,学朋有课,还有他说不怎么关注生科院门口的讲座消息,叫我以后有好的讲座要告诉他;夏显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决心走二三十分钟跑到医学部听这种讲座;但我想只要你去听,你会觉得这场讲座很值得。
1、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教学研究之路
——钱煦院士的讲座
刚开始,钱煦院士给我们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张是他一岁时照片,然后现在他已经79岁了,然后他就说,“一个婴儿,一个老人!你们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呀!”他说人生的路是很难预料的,尽力去做对自己对他人有益的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成功;还希望自己对人类进步有所帮助。钱院士举例说他高中的时候对数学很感兴趣,他想以后从事数学的研究,正好那年高考是允许高二学生参加高考,于是他便参加了高考,由于数学有考高三的一些内容,填第二第二志愿时,他想医生对病人影响很大,所以就填了北京大学医学专业,结果考上了,后来他就想明年再来考不一定能考上,所以就去读医学专业的了。他认为有正当的机会,好好珍惜,人总是要进取的。就这样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但他说自己不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的;走任何一条路,不要怕决定,决定了就要走下去。后来他跟随他的父母到了台湾,到了大四那年,他在琢磨着以后到底是研究循环还是研究神经,后来他凭直觉选了循环,其中也有一个美国教授的影响:那个教授对他说:“不用想,我是做循环的,你就到哥伦比亚大学,来我的实验室吧。”于是他就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呆了12年才回一次台湾,因为以前坐飞机的机会不多,坐轮船要60天才到,它要绕一大圈!12年,他说苦中作乐……
也是在台湾大学,他认识了他现在的太太,因为他16岁进大学,比他的妻子大两个年级,但他们同岁,现在他们已经结婚53年了。他们是在钱院士大四的时候才开始走一起的,他说,大四他们才开始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正好她的同学正坐在他们后面,这样就躲也躲不过。他说以前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一起走了一段比较长的的路,就有人说他们关系定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由于钱院士对数学感兴趣,他就选了很多有关工学院的课,电机线路的问题需要数学的推理,他说他很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就像玩具一样。其实他所学的数学对他以后从事生物工程有很大的帮助。
在哥伦比亚大学,他首先研究失血代偿机理中是哪些交感神经在调控;忽然他有了决定性的进展。1967年他连续的3篇文章一起发表Science上。这是钱院士唯一的一次,他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400多文章。他说这不是他最大的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找到了一个搭档,那个人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那个教授看了钱院士的文章,写E-mail给他,说他们在同一所大学,却不认识,他们应该互相合作,后来他们一起合作了30多年。钱院士自己学习工学方面的知识,而那个教授甚至跑到钱院士的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很认真学习生物方面的知识。他们是很好的搭档,知识互补,而且对对方的研究有兴趣,他们进行了线元模拟,来研究血球变形的推动力。后来钱院士又和一个工程师合作,用细胞膜模拟的方法研究内皮细胞。他从大循环做到微循环,后来是分子生理,现在又回到全身的生理循环。他说世界一直在变,学的东西越多越好,但是要精!他说胡适先生说学习知识要像金字塔,既有广阔的基底,又有顶端的塔尖!
Continuous-improvement 不断提高,追求自己的卓越!他举个例子说一个土木工程的教授在40岁要学习生物工程,后来那个教授成功了,成为生物工程方面佷权威的专家。讲到创新的时候,他说要决定创新,开创一条新的道路很重要!要研究的问题应是重要的问题,是新的问题!钱院士在台湾办了一所研究所,他说群体的事情他愿意付出很多很多,在Give and Take问题上,可以兼顾小我和大我。最后钱院士告诉我们卓越是一种态度,应优先平衡,知己知彼,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把时间最有效利用;生活的意义在于学习,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新时,要用最直接的决定性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他用7个C来总结了他的信念:
Compassion 全心热爱
Commitment 决心投入
Comprehension-learning 用心了解
Creativity 精心创新
Cooperation 细心合作
Communication 诚心沟通
Consummation-completion 忠心完成
(注:那个教授不是同一个那个教授,我记不住他们的具体名字,首字母也没记住。这是我听到的一次很好的讲座。上面内容是我做得笔记整理出来的,有些可能不是钱院士的原话,有些可能我记错了,不过整体上讲是合理的。)
我并不是拿着上面的内容照着念,我发现我还能脱稿来介绍钱院士的讲座;如果不是开茶座会,我也许永远不会去整理我所听到的精彩的讲座,听了是一回事,整理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拿出来和人分享又是别样的感受。
2、喝酒与醉酒
我们借着晚上出去吃饭这件事,讲起了喝酒和醉酒这个话题。
夏显认为学会喝酒是一种社交礼仪的需要,抽烟对身体不好,夏显的爸爸哥哥不抽烟,但身上都带着烟,遇到熟人,发枝烟,好说话,现在我们不带烟、发烟。在饭桌上,喝点酒也好说话。然后苏伟就说每次吃饭就你们那几个男生会喝酒,会吵会闹,这就是好。夏显说你们那桌都不怎么喝,喝酒才有气氛。
接着,我们讲醉酒
我估计我们四个人当中夏显最会喝酒,而且可以讲出好多道理来,而学朋最不会喝。我们问有谁醉过?只有学朋醉过,是高考后请亲戚好友同学吃饭,他才喝了几杯就醉了。还有一次他爸爸在喝白酒,问他喝半杯怎样?他喝了,接着就身体越来越热,就趴在桌上说头好晕呀……醉了!夏显更牛,高考后,他也请吃饭,一群同学,他把它们各个击破,而自己安然无恙,就他没醉!苏伟很反感别人醉酒,因为喝醉之后会发酒疯。
然后我们讲了醉酒的危害。
深度酒精中毒会致死的。苏伟说他们家乡到处都是崖呀、沟什么的,有人醉酒了,不小心摔死摔伤,跌断手脚都有。有个人喝醉了,睡在野外,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挂了。学朋说一休说东北冬天经常有人冻死。他们喝醉酒,在露天睡觉,刚开始,他们觉得有点热,把棉袄脱了,接着就冻僵了,他说在家里醉酒还好一些,有人照顾。其实在家里醉酒也可能因呕吐导致呼吸道被堵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也会因窒息而亡。学朋说在宿舍里醉酒也没什么大碍,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他们班陈科霖寝室醉酒的趣闻,其中一个人,一出宿舍就说“我没醉,我没醉……”,他沿着石头条走着,想把垃圾扔垃圾桶里,没丢进出,他又说“我没醉”又走了几步,栽倒在地上。陈科霖出寝室也说我没醉我没醉,学朋他们笑晕了。陈科霖想去上厕所,抱怨说为什么路是弯的,晕倒了一群没喝酒的人。然后苏伟问夏显喝醉酒会是什么样的?夏显说你自己知道自己的酒量,干嘛要喝醉呢?
3、电话中的风俗
首先学朋讲了他们大冶人讲电话的语气很不客气,讲话很大声。(了解到他是大冶人,我就问他楚辞用大冶话讲是不是很像,他说其实楚辞用湖南话讲最像,湖南在地理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大冶话应该是起源于江西话)。然后苏伟接过话题,大肆渲染他妈妈讲电话的声势,“我妈讲电话,我在六米外都能听得见;她一讲电话,我家的整栋楼都听得见她在讲电话。”夏显证实了这点,他听过苏伟妈妈电话里的声音。我讲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一个笑话:有两个中国人在国外耳语,一位警察过来以为他们在吵架,问怎么回事,他们说他们在讲悄悄话呀!之后我们引出了“一个中国是一条龙,一群中国是一条虫。我们条轮了中国文化是否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我们觉得我们的文化既没有强调也没有不强调。后来我们扯到了友军哥,他们说友军哥的声调和我的很像,问我有没有调查一下他的来历。我说没有,孙盛君曾问过老师是不是浙江人,他说不是。其实老师的话我也听不怎么懂。我说钱煦院士虽然在美国呆了很长时间,但是他的汉语功底却很好,他讲的我都能听懂。然后夏显分析这个现象,他说钱院士生长在旧中国,而且他的父亲曾在北大任教,家庭的文化熏陶很好,他也曾生活于北大。后来到了台湾,台湾的语文功底比我们大陆好,以前我们大陆折腾了几年就不行了……
学朋讲到了物理老师,觉得他好可怜呀,他一方面很想讲好,很想让大家听懂,一方面又没什么人在听讲。有一天,学朋全心听老师讲,说既然你已经交钱了,就让那些钱有所价值,结果以前他没听懂的,在那堂课里都明白了,他说老师讲的不一定会考到,但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又很大的好处。
4、未来的构想
我用尚重生老师在当代社会问题透视中讲到我们应该把一些问题想清楚,把15年、20年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想取得怎样的成绩也要想清楚。然后苏伟说我们连大学毕业后的事都没想清楚,怎么可能像那么长远的事。夏显说有些事情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我们想清楚了,但不一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我说但至少我们要去想啊。夏显说想当然要想了。我在讲到钱院士大学毕业时有两个方向都比较喜欢,一个是循环,另一个是神经系统。我问他们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选择?苏伟说会考虑哪种更有前景和更容易申请到经费。经费确实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钱院士说美国大部分的科学家要发三之一的时间来申请经费。我想各种因素都可能起作用,而钱院士用的是直觉来解决问题,在讲座中他没有讲很深的专业知识,而是讲自己的经历,这对我们的启发更大。
然后有人说我们以后想做哪方面的研究?学朋说他对光照射,产生能量很感兴趣,他说很多东西都可以模拟,为什么植物不能人工模拟呢?夏显对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都比较感兴趣。我说了自己的想法,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造了很多风力发电机,但都没发出电来,连二极管也没亮过,因此对叶绿体这个发电机也很感兴趣…后来我们讲到创业这事。听说我们生科院的一个老师,组织了几个人一起创业,刚开始,他们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而且他们是挑大粪过活的,他们从大量的人尿中提取所需的物质,但他们坚持了,现在他们的公司武汉生物方面最好的公司。创业艰难呀!
5、当代社会问题
我还是用尚重生老师的话来引出当代社会问题。“中国就是怪,不讲坦诚,而讲的是谋略,你隐藏得越深越成熟,生熟的标志是你隐藏得多深。然后苏伟说我们四人中谁隐藏得最深?学朋说我,苏伟说自己,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或者我们都比较坦诚。夏显认为自己个人隐私这不叫隐藏,这是正常的。然后我们讲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很多人不信这个了。夏显说我们的英语老师说一分耕耘不一定一分收获。学朋说但不耕耘就没有…也不一定,现在有人不耕耘也收获,他说他高中的老师不希望他们做那种不劳而获的人。
之后,我们有聊起了QQ和360的交战,我在想QQ聊天和360浏览网页有什么好吵的?夏显和学朋做了分析:Google和百度是第二代搜索引擎,第一代的雅虎和新浪现在已经不怎么使用了,他们都是通过扩推出去做成现在这么庞大的形状,现在QQ和360也干同样的活,结果挤到一起来,没招就吵。学朋认为他们争吵对我们有一定好处,360在中国大陆有80%的人在使用,QQ也不用说,大家都有,这样他们就形成了垄断地位,而当一种东西处于垄断思维时,对我们普通的民众来说就没多大的好处,他希望QQ和360平分天下,接着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就像菜市场有很多东西等着你去挑取一样……
7、有关亲情的
学朋说它其实有表哥在武汉青山工作,但一直没有找他们。苏伟说这好啊,独立吗!学朋说他是懒得去走走,他说他有二三十个表哥,他和他爸爸走一起,路上遇到一个表哥,他爸爸介绍他表哥,他就点点头,“哦,哦,哦”其实还是不怎么认识。
学朋说他和他哥哥没什么话好说,久别重逢,很高兴,就是相对无语。苏伟说他和他的姐姐已经有好多年没见一次面,但暑假去广州,在车站里见面也没什么话可说,他说在他姐家住不惯,不大自由,呆不住,过了五六天就跑学校来了。学朋介绍了他哥和他的不同点,他哥比他好动,小时候经常在水池里游泳,这是他们的爸爸所不允许的,他哥还经常偷喝他爸爸的酒,结果居然练得比他爸爸还强,他爸爸喝不了,就让他和亲戚干一杯,学朋酒不一样,既不游泳也不怎么喝酒。有一次他哥哥教他游泳,一放手,就沉了,喝了好几口水,怕了……
其实,我们还讲了许多内容,比如学朋高中班主任如何的牛,外教如何的手大,进教室如何的夸张;还有人言可畏,居然有人说他打架了……
这次的茶座会我们没有主题,不过还是很高兴的。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
(注:以上内容是我写的,可能一些东西没记住,我们聊天的时候总不能我在记笔记吧,有些东西可能不准,请自己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