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和食堂
1
前几天去理发,从燕大走到了文昌路却没有看到我常去的那家门上写着“5元理发”的理发店。然后就有原路返回,在那家理发店的位置上居然改成了电脑维修的店。刚开学的时候还去过一次。因为他给我剪得比较短,所以总会隔一到两个月才会再去一次。不过这次才过了一个月又十天。只好在它旁边的一个店里剪了头发。我问这家店的师傅:“你们隔壁不是有一家理发店吗?”她说:“对,几天前把店盘了出去,去了北戴河。”
上次来的时候,他跟他女友在忙着给老客户办会员卡。一张卡30元,可以剪5次,相当于一次6元,要是没有会员卡就一次8元。他们问我办不办。我是不习惯被什么事情牵着的,尽管即使我不办卡还是会上他这儿来,还是没有办。我想大概是他们一个也没卖出去吧,所以才会无忌惮地办去了北戴河。现在看来,当时要是办了就好了,至少他会看在我自己的面子上留下来。因为他剪得确实不错,再者,我们也相处了两年了,彼此都熟了,跟朋友一般。
我第一去他那儿是在09年夏天的8月初。当时每天要来返于海港区和北戴河之间,头发长了,中午时就会出很多汗。那时是暑假,学校里的理发店关了门,在我去文昌路吃饭的路上发现了它。其实我觉得这完全是个偶然,大概是它门上的“5元理发”很醒目吧,要知道学校里要6元的。店不大,就一间普通宿舍的大小,他女朋友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泡沫剧,他也会偶尔顾一两个店员。什么都很简单包括我们之间的谈话,简单地谈话让我们很快就熟悉了起来。我们都会记得我上一次去理发的日期和头发剪的长短。所以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让他剪一次,然后就等到开学来了再剪。
我也曾在燕大三教前面的小道上看都过他骑着自行车载着他女朋友路过,那种简单地幸福跟他的理发店一摸一样。不过现在,尽管我知道他们去了北戴河,但那种回忆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2
2009年,我除了认识了他们俩之外,在我们学校,还发现了一家很不错的窗口,后来我跟那家老板还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经常说我们是老少朋友。我想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吧。后来我们在一起喝酒时才听他说,因为我常去他那儿打饭,所以他表弟给他说了,然后他说,既然这样,那就多给我打点儿菜。我是那年10月末的时候才锁定了他家的窗口,主要是饭给得多。到12月末的时候,我去买盖饭时,他就会再给我多加一道菜。第二年开学的时候,他还很热情地,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似的招呼我吃饭。2010年的上半年都在他家窗口的包子家干活,每天我们都要聊一会儿,所以越发的熟悉起来。2010年暑假开学的前几天他还叫我去帮他收拾窗口。
我管这家的老板叫师傅,管他表弟叫大哥。我第一次跟师傅打交道是2010年的元旦,中午去吃饭,他家上了饺子,因为之前一直在这儿吃饭,所以跟他讨价还价,当然最后没有谈下来,我还是要了盖饭。不过我们不像市场上那样吵得面红耳赤,我们一直都笑呵呵的。等到我们真正的开始来往是在我去包子家干活之后。那时我已经晚饭跟午饭都在他家吃了。一天早晨,我上班后,跟他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大口大口地吃饺子。”然后自己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因为昨天晚上没有吃饱。”然后他大笑着说:“看你们大学生,直接说我给的饭少不就得了吗,还绕这么大一个弯!”其实,我没这么多小九九,只是纯粹是在跟他开玩笑,只是我们的思维各自不同。不过从此以后,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有什么事都会找我帮忙。
2010年秋季学期大一军训的时候,他每天早上都忙不过来,然后就找我去帮忙,他其他的钟点工早上6点半到,却让我6点到。可是我每天白天和晚上都有活干,并且晚上还得睡到十二点,不过他说只要我帮他忙过这俩星期就行了,我也就只好答应了。然后以后的每一天我都红着眼睛干活。还有他后来还借了我两次钱,我也都答应了他。
他有什么好事也会想着我。他腌制的酸菜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所以他每次腌了都会让我尝,如果少了还会专门给我留着等我去吃。我们还会经常在一起喝酒。一般都是他出酒出菜,我也偶尔买酒。跟他喝酒是我喝得最痛快的几次。也是在跟他喝酒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喜欢上了喝酒,发现了喝酒的乐趣,酒量也有了见长。跟他喝酒不管喝多少总没有吐过,也没有头痛过。之前和之后,虽然也跟一些很好的朋友一起喝过,不过都没有跟他喝时那样的感觉。
后来因为跟大哥开玩笑说蹦了,然后就慢慢地跟他的关系疏远了。
去年快元旦的时候,他一次喝酒出了车祸。听说他那天晚上去跟朋友喝酒,到十一点的时候,他的另一个朋友找他,让他去某地找他,他就骑着摩托车去了,当时刚喝了不少酒。结果半道上摩托车撞到了汤河桥栏杆上了。记得他说过,不能跟谈不来的人喝酒,喝多了容易伤身体。我想他那天一定不是太开心吧。有一个给食堂供应蔬菜的小贩说他家的名字写的不对。我想也许吧!
如今,他曾经在的那个窗口已经换了另外一家,曾经经常去后台玩,如今已经不可能了。
3
2009年我还在网上认识了为很好的朋友。她是华南师大的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我最喜欢的是给她写信,然后等信。最近我发现写信最大的乐趣是信发出后等她回信的时间,那种焦急就如同在等自己中头彩一样。并且,你还会真中头彩,只是不知道是那个时间而已。
4月初的时候给她写了封《春天》的信。她在回信中说:“我们的相识在春天,跟海子有关,不用提醒他就在那里。”我没有想提醒什么。
这句话出自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一诗,今年很流行。不过早在09年春季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就曾在信中给我附过全文: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她说她在陪着奶奶,看书时看到了这首诗,知道我很喜欢诗歌,所以推测我可能也会喜欢这首诗。
也许2009年开始最近有结束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这句诗来回答吧!
仓央嘉措本来就是僧人。师傅也信佛,可能中国人都有佛家的心理。
前几天去理发,从燕大走到了文昌路却没有看到我常去的那家门上写着“5元理发”的理发店。然后就有原路返回,在那家理发店的位置上居然改成了电脑维修的店。刚开学的时候还去过一次。因为他给我剪得比较短,所以总会隔一到两个月才会再去一次。不过这次才过了一个月又十天。只好在它旁边的一个店里剪了头发。我问这家店的师傅:“你们隔壁不是有一家理发店吗?”她说:“对,几天前把店盘了出去,去了北戴河。”
上次来的时候,他跟他女友在忙着给老客户办会员卡。一张卡30元,可以剪5次,相当于一次6元,要是没有会员卡就一次8元。他们问我办不办。我是不习惯被什么事情牵着的,尽管即使我不办卡还是会上他这儿来,还是没有办。我想大概是他们一个也没卖出去吧,所以才会无忌惮地办去了北戴河。现在看来,当时要是办了就好了,至少他会看在我自己的面子上留下来。因为他剪得确实不错,再者,我们也相处了两年了,彼此都熟了,跟朋友一般。
我第一去他那儿是在09年夏天的8月初。当时每天要来返于海港区和北戴河之间,头发长了,中午时就会出很多汗。那时是暑假,学校里的理发店关了门,在我去文昌路吃饭的路上发现了它。其实我觉得这完全是个偶然,大概是它门上的“5元理发”很醒目吧,要知道学校里要6元的。店不大,就一间普通宿舍的大小,他女朋友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泡沫剧,他也会偶尔顾一两个店员。什么都很简单包括我们之间的谈话,简单地谈话让我们很快就熟悉了起来。我们都会记得我上一次去理发的日期和头发剪的长短。所以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让他剪一次,然后就等到开学来了再剪。
我也曾在燕大三教前面的小道上看都过他骑着自行车载着他女朋友路过,那种简单地幸福跟他的理发店一摸一样。不过现在,尽管我知道他们去了北戴河,但那种回忆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2
2009年,我除了认识了他们俩之外,在我们学校,还发现了一家很不错的窗口,后来我跟那家老板还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经常说我们是老少朋友。我想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吧。后来我们在一起喝酒时才听他说,因为我常去他那儿打饭,所以他表弟给他说了,然后他说,既然这样,那就多给我打点儿菜。我是那年10月末的时候才锁定了他家的窗口,主要是饭给得多。到12月末的时候,我去买盖饭时,他就会再给我多加一道菜。第二年开学的时候,他还很热情地,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似的招呼我吃饭。2010年的上半年都在他家窗口的包子家干活,每天我们都要聊一会儿,所以越发的熟悉起来。2010年暑假开学的前几天他还叫我去帮他收拾窗口。
我管这家的老板叫师傅,管他表弟叫大哥。我第一次跟师傅打交道是2010年的元旦,中午去吃饭,他家上了饺子,因为之前一直在这儿吃饭,所以跟他讨价还价,当然最后没有谈下来,我还是要了盖饭。不过我们不像市场上那样吵得面红耳赤,我们一直都笑呵呵的。等到我们真正的开始来往是在我去包子家干活之后。那时我已经晚饭跟午饭都在他家吃了。一天早晨,我上班后,跟他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大口大口地吃饺子。”然后自己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因为昨天晚上没有吃饱。”然后他大笑着说:“看你们大学生,直接说我给的饭少不就得了吗,还绕这么大一个弯!”其实,我没这么多小九九,只是纯粹是在跟他开玩笑,只是我们的思维各自不同。不过从此以后,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有什么事都会找我帮忙。
2010年秋季学期大一军训的时候,他每天早上都忙不过来,然后就找我去帮忙,他其他的钟点工早上6点半到,却让我6点到。可是我每天白天和晚上都有活干,并且晚上还得睡到十二点,不过他说只要我帮他忙过这俩星期就行了,我也就只好答应了。然后以后的每一天我都红着眼睛干活。还有他后来还借了我两次钱,我也都答应了他。
他有什么好事也会想着我。他腌制的酸菜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所以他每次腌了都会让我尝,如果少了还会专门给我留着等我去吃。我们还会经常在一起喝酒。一般都是他出酒出菜,我也偶尔买酒。跟他喝酒是我喝得最痛快的几次。也是在跟他喝酒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喜欢上了喝酒,发现了喝酒的乐趣,酒量也有了见长。跟他喝酒不管喝多少总没有吐过,也没有头痛过。之前和之后,虽然也跟一些很好的朋友一起喝过,不过都没有跟他喝时那样的感觉。
后来因为跟大哥开玩笑说蹦了,然后就慢慢地跟他的关系疏远了。
去年快元旦的时候,他一次喝酒出了车祸。听说他那天晚上去跟朋友喝酒,到十一点的时候,他的另一个朋友找他,让他去某地找他,他就骑着摩托车去了,当时刚喝了不少酒。结果半道上摩托车撞到了汤河桥栏杆上了。记得他说过,不能跟谈不来的人喝酒,喝多了容易伤身体。我想他那天一定不是太开心吧。有一个给食堂供应蔬菜的小贩说他家的名字写的不对。我想也许吧!
如今,他曾经在的那个窗口已经换了另外一家,曾经经常去后台玩,如今已经不可能了。
3
2009年我还在网上认识了为很好的朋友。她是华南师大的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我最喜欢的是给她写信,然后等信。最近我发现写信最大的乐趣是信发出后等她回信的时间,那种焦急就如同在等自己中头彩一样。并且,你还会真中头彩,只是不知道是那个时间而已。
4月初的时候给她写了封《春天》的信。她在回信中说:“我们的相识在春天,跟海子有关,不用提醒他就在那里。”我没有想提醒什么。
这句话出自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一诗,今年很流行。不过早在09年春季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就曾在信中给我附过全文: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她说她在陪着奶奶,看书时看到了这首诗,知道我很喜欢诗歌,所以推测我可能也会喜欢这首诗。
也许2009年开始最近有结束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这句诗来回答吧!
仓央嘉措本来就是僧人。师傅也信佛,可能中国人都有佛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