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是金代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的开篇。据说当时词人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随即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其实,后人改编成了“问世间情为何物”,我想这个“问”改得好啊,毕竟一问便问出了千年的爱恨纠缠,这总比恨强——由爱生恨好歹不那么磊落。
一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每个人(大多数)都是带着父母的殷切希冀来到这个世上,亲情不可避免地成了他的情感第一波。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其绵延不绝灌溉一生使儿女内心总是充盈饱满。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老百姓,虽屋漏家穷爱却从来是我的盛宴。
话还得从头说起,我们家虽不至家徒四壁,但的的确确是穷;再者母亲是和我父亲私自成家(他们自由恋爱,一开始得不到双方尤其是母亲娘家一直反对,当时母亲本是有人家的了。)。为此,在1988年以及后来好几年都是日子艰难的。听妈讲过,那年月只有吃包谷、红苕之类的“纯天然谷物”,米饭一年也没有吃上几碗。那会儿艰难也顶多是一群大人,还扛得住。89年重阳节那天母亲临产,身子很虚,长期的营养不良(我妈从怀了我到坐月子只吃过一只母鸡,还是别人送的。她的娘家人不管她,她也觉得他们心里挤兑我的父亲就不好伸手要援助,其实我舅舅们也穷,我现在还是没有怨过他们,更何况他们在我读书后待我如亲生。)更加使她在分娩时如同和阎王爷干战,颇有危险。我也许在娘胎里就爱折腾吧吗,一直把她折腾够了近20个小时,我才肯扭捏地来到这个世上(或许我打娘胎就不想经历这个艰难的世道)。据我妈和当时接生的婶婶伯娘们说,我出生时只有三斤半还抵不上当时生产队的一只杂毛猫。经历痛苦的生产,母亲自然是虚脱了,但是,当时我没有哭喊,大家觉得多半是会夭折的。大伯娘使劲儿地拍打我的屁股,好容易才使我哭叫起来,声音还不错,看来是有奔头的。父亲在房间外的堂屋里,听到这一声也欣喜若狂,忙问是女儿还是儿子;得知是女儿更加高兴(我爸爸不喜欢儿子,觉得儿子太皮很不好养),手舞足蹈的不知所措,抱了我也是一脸疼惜。
孩子都是债主,今生专来讨债的,我也是其中一员。女儿家在那个年月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伯伯爷爷辈们而言,女儿就是倒贴、没什么出息。因此,可以想见,当时我爷爷(奶奶很早就逝世了,我爸和我小叔、小娘算单亲)心里是很不喜欢我的。于是,爷爷就想分家了,他和小叔小婶一家,我爸带着妻儿和小娘一家。就这样,我们家更穷了,小娘还小不会做什么,我整个儿一拖油瓶。不过,不像别人家的女孩子不受宠,我爸当我是他最大的宝贝,虽然物质上没法儿满足我(我只吃过我妈很少的奶,全靠石磨的碎米粉化清汤喂活),但是其他方面待我真的就是好,甚至都没有打过我(我记忆中没有,反而母亲打过一次也是因为我太调皮)。
生活得继续,尤其在贫苦的农村,田地没多少收成,父亲本行是木匠(我至今都遗憾身为女儿身无法从事木工)就去替别个做家具之类的木工活儿,也会自己做拿去沙河镇、巡场、洛表这些地方买,供点家用;卖竹子(我们伯伯家有纸厂,原料就是毛竹)、卖木材;还有时去巡场煤矿井上班。母亲在家里什么都得做,田里地里的活儿那个时候真的是多,我妈瘦小的身躯居然也就扛下了。我喃,还不会爬的时候就放在床上,任我一个人翻滚,只要叫唤的时候随便一个伯娘来喂点米汤水就行了。有一段时间叫了我的表姐来照看我,可是她只比我大几岁自己也是一个孩子,我又弄得比较脏(农村用布尿片,脏了洗,洗干净再接着用),还有点“小儿多动症”,她待了几天就不愿意带我了。周围的伯娘婶子常常给我洗尿布,照看我。所以我算是很多人带大的,吃的也是百家饭。后来大起来了,能爬来爬去的时候,尤其是夏天,母亲每天有一个必备工序就是放一个大大的木澡盆在场院里,装满水,任我一个随便玩耍,她则一个人挑粪上山种菜锄地;每每回到家都会看到一个乌黢抹黑的小鬼头在脏水朝她溅水。那大概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么无知却知足快乐。
讲了这么多,感觉怎么看怎么像我的小传了(偷笑……)。总之,更多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不及详说,我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的父母爱我真的就像爱生命。在我问了所有小孩儿会问的问题——我从哪里来?——之后,我妈说就是在坡底下小河沟漂来的木桶里捡的,我担心极了,生怕我跟他们不是一家人,还多愁善感好一阵。后来渐渐大了,与父母虽没有一起住多少年(就初中三年和高中两年完全一家人住一起),我们还是那么相亲相爱,我没有觉得他们的爱因为距离远就少给了多少,反而是给的更多。我犯了中国人的通病——很少对父母表示爱意;还好后来我及时改过,常常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母亲曾说我是她贴心的小棉袄,我骄傲了好久好久。
父亲没说什么,直说:读书是最好的事情,你只管读,反正我养得起你喃。
我问母亲:妈妈,如果全世界都不要我了,你还会陪在我身边吗?母亲发回信息:妈妈怎会不要你呢?第一个要你。
每次抉择艰难,或是后悔选择的路时,父亲都只是沉默,但在后来的电话中却分明又说:选择了就好好做,错了及时改,没什么大不了。
2011-03-05 09:08:32 母亲的短信:你记住妈给你说的一话,不管做什么事情不满意,只要人身体健康也是最好的。
…………
实在有太多的爱,太多的付出。我的生命在一次次的爱意浸润下,变得愈加美好。李密有一篇《陈情表》,每次读着读着就难受不已,觉得自己怎么没有那样的尽孝之心,加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初中班主任范老师一直教导——百善孝为先。余生之年,必当全心全意——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二 爱之一事,难问是劫是缘?
我还没有张爱玲说得那么幸运——“于千万年千万人之中,不早一步迟一步,刚好遇上,轻轻问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至今为止,我只有过一段失败的暗恋经历,说来真的是愧煞人。当然,不排除有对其他人表示好感的情愫,但毕竟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内心,所以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直到上初中我对恋爱这回事都是没心没肺的,坦白说我真不懂那是什么东西。后来大约是初二吧,觉得有一个男生打篮球姿势很可以(源此,我一直喜欢看球赛),开始默默关注。做了所有少女做过的傻事儿(并非真傻,只是觉得那懵懂的情感很天真可爱):躲角落偷看、故意经过其所在班级、路上碰到假装漫不经心……一切都在一棵小石榴树的见证下,那时树可真懂我的心——对我的自言自语从不发表评论,尤其是没有出言嘲讽我原本就自卑的心。现在想来,那也是青春期特有的纪念,只有我和树知道。或许这也算是我一个人的初恋,及时痕迹谈谈也印象深刻。
我没有对谁说过爱字,顶多说了喜欢。但是,现在的我知道就这两字也伤我很深,至今不敢正视那隐秘的疼,每每想起也是泪水在眶里打转。并且,虽说和父母亲密不二,但是这些心事也没有说出过,只有日记本上有一些发黄的泪痕。
进入高中,我似乎还是那么无知幼稚。但是,却真正喜欢上了一个人,相处时间不长,他人也牙尖,但就是喜欢上了,不知为何。朋友说我那个时候总是向着他,什么都想到他,为他做了一些事。可惜,老天爷不喜欢我就这样傻傻地付出什么吧,抑或是觉得我配不上他之类的,总之一句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怎么说喃,那个时候我一直没有说出过自己的心意(真正说出来是在上学期,对,就是10年快结束的那几天里,结局明显——失败的暗恋),所以,后来的表白算是弥补还是求证都没那么重要了。可以确定一点,现在想到他那个人心里不好受。原本我就有些自卑情结,主动说出心意被拒绝这样的打击太大了,何况是这样的一种延续性打击。
我一直没有系统地读过多少书,特别是诗词(因此自称文盲)。尽管这样还是有自己钟爱的几首,一首没有标题——大意就是讲一方是河流,一方是大海,河流到达大海与否,大海都是其一生的归属。另外苏轼的《江城子》、李商隐(最喜欢诗人之一)的《锦瑟》、陆游的《钗头凤》、纳兰容若的《虞美人》、王小波《你是我的军旗》、Yeats’s <When you are old>,窃以为都是爱情诗里上好的。或许是有传统的依附心理,反而舒婷《致橡树》这样的诗对我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管怎么说,诗词在表达情意这件事上很能有代表性。
爱情这件事,我充满幻想却也很务实,总之就是希望有一天遇上那个人,告诉他我们可以牵手走余生。就像前段时间,我还写了一封情信给未来的那个谁,不知道他收到了会有怎样的惊讶。
三、知交一壶酒,醉梦话平生
朋友二字,一向在我心中占有重要分量,其背后代表的人更是我看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朋友做到知己的份儿上就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一两知己可谓是人生的莫大幸事。早些时候,我曾为荆轲、渐离的生死之交感动,也为伯牙、子期的相见恨晚感慨,当然,还有那些小说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使我颇为向往。总之,人生一世,若无三两好友,该是非常单薄且抑郁的吧。
我算是幸运的人,在这20几年中有那些好友伴我左右,尽管很多时候他们也没有在我身边,但是不时从他们那里传来的关心的讯息也是非常受用。在为数算多的朋友中,有一个和我互称青梅竹马,觉得我们的缘分真是不浅,从小到大,只有一两年的时光是天天能见面的。后来我去了别处,每周六早上走三十几里路(周日下午又走回去)从四舅家到二舅家,不仅仅是因为二舅的关系,也因为她,我一生的好友。现在她在北京读设计,画画是每天最多最烦的事情,真心希望她有一个美好可爱的未来,更希望我们一起面对那些成长之痛。
我去浙江求学五年,初二时班上转来一个小可爱,安排与我同桌。很快就交心了,互相觉得做朋友真好。她略微比我胖一些,我取笑过她,心里一直觉得她好可爱的。现在我们一人在成都一人在杭州,亏了电信的亲情套餐,打了许多的免费电话。对她,我有一种相知相伴的感觉,毕竟当时在浙江属于外省人,而她竟也没有嫌弃,很感激。
另外,还有一个是高中复习班的朋友,这是我转回宜宾后交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说起她,我至今没有相同怎么就成了那么那么好的朋友,不会仅仅是因为我们同桌吧。同桌就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因为日常生活接触最多。记得有一个晚上班主任叫我们两人出去谈话,大意是要把我们分开,当时那个哭啊,一片狼藉,呵呵。现在两人没有怎么太频繁的联系,大家都明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知己更无需多言,偶尔的那一句问候就足够。我以前反对她与一个男生谈恋爱,后来觉得她开心就好了。分手我不是最先知道的,或许是不敢告诉我,但我知道她舍不得。很多时候,人都要经历选择,我只能做参谋不能做将军,所以,只是希望她以后会很幸福很幸福,那对我而言就够了。
其实还有很多人,LJ、XJJ、ZSL、OL、ZXM、LDL、LYT、YL、LXY,太多了都是可以谈问题的人。我女生朋友不少,男生朋友也是有的。不过,或许真的是理念不同,奋斗的目标也有差异,在聊天时也就是那样浅浅的,更像我追求的君子之交,这样的状态很适合我。
刚刚脑子里搜寻,真正称得上是朋友的其实好像真不多,可能是我周围男生少吧。初中有一个高阳同学,班上的英语课代表,觉得他很厉害,因此称之为师傅。那个时候一起骑车放学,觉得还是蛮好。后来的一些朋友都是在读书期间不错,后来也就缺乏联系了,加上我回四川,联系就更少了。不过,回了四川也是结交了几位,黔哥、“聂小倩”、“凌妹妹”、小天这些算是吧。尤其是黔哥,上学期给了我那个大的一个惊喜,觉得很感谢他。“凌妹妹”上次来成都竟然给我带了很多腊肉、香肠、芽菜之类,非常开心。总之,和他们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心里放松、开心。他们更是让我了解到男生的理想和抱负,我想这是与女生不同的,对我也是有益的。
朋友在我的岁月里留下了很多东西,但我知道他们还将继续为我留下美好、希望。最后在顺子的《dear friend》歌声里,我祝愿我和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跟夏天才告别 转眼满地落叶
远远的 白云依旧无言
像我心里感觉 还有增无减
跟去年说再见 转眼又是冬天
才一年 看着世界变迁
有种沧海桑田 无常的感觉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我们如此遥远
朋友孩子的脸 说着生命喜悦
如果说 我们依然相恋
说不定在眼前 是另外情节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这么多年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如此遥远
Friend~
一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每个人(大多数)都是带着父母的殷切希冀来到这个世上,亲情不可避免地成了他的情感第一波。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其绵延不绝灌溉一生使儿女内心总是充盈饱满。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老百姓,虽屋漏家穷爱却从来是我的盛宴。
话还得从头说起,我们家虽不至家徒四壁,但的的确确是穷;再者母亲是和我父亲私自成家(他们自由恋爱,一开始得不到双方尤其是母亲娘家一直反对,当时母亲本是有人家的了。)。为此,在1988年以及后来好几年都是日子艰难的。听妈讲过,那年月只有吃包谷、红苕之类的“纯天然谷物”,米饭一年也没有吃上几碗。那会儿艰难也顶多是一群大人,还扛得住。89年重阳节那天母亲临产,身子很虚,长期的营养不良(我妈从怀了我到坐月子只吃过一只母鸡,还是别人送的。她的娘家人不管她,她也觉得他们心里挤兑我的父亲就不好伸手要援助,其实我舅舅们也穷,我现在还是没有怨过他们,更何况他们在我读书后待我如亲生。)更加使她在分娩时如同和阎王爷干战,颇有危险。我也许在娘胎里就爱折腾吧吗,一直把她折腾够了近20个小时,我才肯扭捏地来到这个世上(或许我打娘胎就不想经历这个艰难的世道)。据我妈和当时接生的婶婶伯娘们说,我出生时只有三斤半还抵不上当时生产队的一只杂毛猫。经历痛苦的生产,母亲自然是虚脱了,但是,当时我没有哭喊,大家觉得多半是会夭折的。大伯娘使劲儿地拍打我的屁股,好容易才使我哭叫起来,声音还不错,看来是有奔头的。父亲在房间外的堂屋里,听到这一声也欣喜若狂,忙问是女儿还是儿子;得知是女儿更加高兴(我爸爸不喜欢儿子,觉得儿子太皮很不好养),手舞足蹈的不知所措,抱了我也是一脸疼惜。
孩子都是债主,今生专来讨债的,我也是其中一员。女儿家在那个年月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伯伯爷爷辈们而言,女儿就是倒贴、没什么出息。因此,可以想见,当时我爷爷(奶奶很早就逝世了,我爸和我小叔、小娘算单亲)心里是很不喜欢我的。于是,爷爷就想分家了,他和小叔小婶一家,我爸带着妻儿和小娘一家。就这样,我们家更穷了,小娘还小不会做什么,我整个儿一拖油瓶。不过,不像别人家的女孩子不受宠,我爸当我是他最大的宝贝,虽然物质上没法儿满足我(我只吃过我妈很少的奶,全靠石磨的碎米粉化清汤喂活),但是其他方面待我真的就是好,甚至都没有打过我(我记忆中没有,反而母亲打过一次也是因为我太调皮)。
生活得继续,尤其在贫苦的农村,田地没多少收成,父亲本行是木匠(我至今都遗憾身为女儿身无法从事木工)就去替别个做家具之类的木工活儿,也会自己做拿去沙河镇、巡场、洛表这些地方买,供点家用;卖竹子(我们伯伯家有纸厂,原料就是毛竹)、卖木材;还有时去巡场煤矿井上班。母亲在家里什么都得做,田里地里的活儿那个时候真的是多,我妈瘦小的身躯居然也就扛下了。我喃,还不会爬的时候就放在床上,任我一个人翻滚,只要叫唤的时候随便一个伯娘来喂点米汤水就行了。有一段时间叫了我的表姐来照看我,可是她只比我大几岁自己也是一个孩子,我又弄得比较脏(农村用布尿片,脏了洗,洗干净再接着用),还有点“小儿多动症”,她待了几天就不愿意带我了。周围的伯娘婶子常常给我洗尿布,照看我。所以我算是很多人带大的,吃的也是百家饭。后来大起来了,能爬来爬去的时候,尤其是夏天,母亲每天有一个必备工序就是放一个大大的木澡盆在场院里,装满水,任我一个随便玩耍,她则一个人挑粪上山种菜锄地;每每回到家都会看到一个乌黢抹黑的小鬼头在脏水朝她溅水。那大概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么无知却知足快乐。
讲了这么多,感觉怎么看怎么像我的小传了(偷笑……)。总之,更多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不及详说,我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的父母爱我真的就像爱生命。在我问了所有小孩儿会问的问题——我从哪里来?——之后,我妈说就是在坡底下小河沟漂来的木桶里捡的,我担心极了,生怕我跟他们不是一家人,还多愁善感好一阵。后来渐渐大了,与父母虽没有一起住多少年(就初中三年和高中两年完全一家人住一起),我们还是那么相亲相爱,我没有觉得他们的爱因为距离远就少给了多少,反而是给的更多。我犯了中国人的通病——很少对父母表示爱意;还好后来我及时改过,常常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母亲曾说我是她贴心的小棉袄,我骄傲了好久好久。
父亲没说什么,直说:读书是最好的事情,你只管读,反正我养得起你喃。
我问母亲:妈妈,如果全世界都不要我了,你还会陪在我身边吗?母亲发回信息:妈妈怎会不要你呢?第一个要你。
每次抉择艰难,或是后悔选择的路时,父亲都只是沉默,但在后来的电话中却分明又说:选择了就好好做,错了及时改,没什么大不了。
2011-03-05 09:08:32 母亲的短信:你记住妈给你说的一话,不管做什么事情不满意,只要人身体健康也是最好的。
…………
实在有太多的爱,太多的付出。我的生命在一次次的爱意浸润下,变得愈加美好。李密有一篇《陈情表》,每次读着读着就难受不已,觉得自己怎么没有那样的尽孝之心,加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初中班主任范老师一直教导——百善孝为先。余生之年,必当全心全意——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二 爱之一事,难问是劫是缘?
我还没有张爱玲说得那么幸运——“于千万年千万人之中,不早一步迟一步,刚好遇上,轻轻问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至今为止,我只有过一段失败的暗恋经历,说来真的是愧煞人。当然,不排除有对其他人表示好感的情愫,但毕竟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内心,所以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直到上初中我对恋爱这回事都是没心没肺的,坦白说我真不懂那是什么东西。后来大约是初二吧,觉得有一个男生打篮球姿势很可以(源此,我一直喜欢看球赛),开始默默关注。做了所有少女做过的傻事儿(并非真傻,只是觉得那懵懂的情感很天真可爱):躲角落偷看、故意经过其所在班级、路上碰到假装漫不经心……一切都在一棵小石榴树的见证下,那时树可真懂我的心——对我的自言自语从不发表评论,尤其是没有出言嘲讽我原本就自卑的心。现在想来,那也是青春期特有的纪念,只有我和树知道。或许这也算是我一个人的初恋,及时痕迹谈谈也印象深刻。
我没有对谁说过爱字,顶多说了喜欢。但是,现在的我知道就这两字也伤我很深,至今不敢正视那隐秘的疼,每每想起也是泪水在眶里打转。并且,虽说和父母亲密不二,但是这些心事也没有说出过,只有日记本上有一些发黄的泪痕。
进入高中,我似乎还是那么无知幼稚。但是,却真正喜欢上了一个人,相处时间不长,他人也牙尖,但就是喜欢上了,不知为何。朋友说我那个时候总是向着他,什么都想到他,为他做了一些事。可惜,老天爷不喜欢我就这样傻傻地付出什么吧,抑或是觉得我配不上他之类的,总之一句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怎么说喃,那个时候我一直没有说出过自己的心意(真正说出来是在上学期,对,就是10年快结束的那几天里,结局明显——失败的暗恋),所以,后来的表白算是弥补还是求证都没那么重要了。可以确定一点,现在想到他那个人心里不好受。原本我就有些自卑情结,主动说出心意被拒绝这样的打击太大了,何况是这样的一种延续性打击。
我一直没有系统地读过多少书,特别是诗词(因此自称文盲)。尽管这样还是有自己钟爱的几首,一首没有标题——大意就是讲一方是河流,一方是大海,河流到达大海与否,大海都是其一生的归属。另外苏轼的《江城子》、李商隐(最喜欢诗人之一)的《锦瑟》、陆游的《钗头凤》、纳兰容若的《虞美人》、王小波《你是我的军旗》、Yeats’s <When you are old>,窃以为都是爱情诗里上好的。或许是有传统的依附心理,反而舒婷《致橡树》这样的诗对我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管怎么说,诗词在表达情意这件事上很能有代表性。
爱情这件事,我充满幻想却也很务实,总之就是希望有一天遇上那个人,告诉他我们可以牵手走余生。就像前段时间,我还写了一封情信给未来的那个谁,不知道他收到了会有怎样的惊讶。
三、知交一壶酒,醉梦话平生
朋友二字,一向在我心中占有重要分量,其背后代表的人更是我看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朋友做到知己的份儿上就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一两知己可谓是人生的莫大幸事。早些时候,我曾为荆轲、渐离的生死之交感动,也为伯牙、子期的相见恨晚感慨,当然,还有那些小说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使我颇为向往。总之,人生一世,若无三两好友,该是非常单薄且抑郁的吧。
我算是幸运的人,在这20几年中有那些好友伴我左右,尽管很多时候他们也没有在我身边,但是不时从他们那里传来的关心的讯息也是非常受用。在为数算多的朋友中,有一个和我互称青梅竹马,觉得我们的缘分真是不浅,从小到大,只有一两年的时光是天天能见面的。后来我去了别处,每周六早上走三十几里路(周日下午又走回去)从四舅家到二舅家,不仅仅是因为二舅的关系,也因为她,我一生的好友。现在她在北京读设计,画画是每天最多最烦的事情,真心希望她有一个美好可爱的未来,更希望我们一起面对那些成长之痛。
我去浙江求学五年,初二时班上转来一个小可爱,安排与我同桌。很快就交心了,互相觉得做朋友真好。她略微比我胖一些,我取笑过她,心里一直觉得她好可爱的。现在我们一人在成都一人在杭州,亏了电信的亲情套餐,打了许多的免费电话。对她,我有一种相知相伴的感觉,毕竟当时在浙江属于外省人,而她竟也没有嫌弃,很感激。
另外,还有一个是高中复习班的朋友,这是我转回宜宾后交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说起她,我至今没有相同怎么就成了那么那么好的朋友,不会仅仅是因为我们同桌吧。同桌就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因为日常生活接触最多。记得有一个晚上班主任叫我们两人出去谈话,大意是要把我们分开,当时那个哭啊,一片狼藉,呵呵。现在两人没有怎么太频繁的联系,大家都明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知己更无需多言,偶尔的那一句问候就足够。我以前反对她与一个男生谈恋爱,后来觉得她开心就好了。分手我不是最先知道的,或许是不敢告诉我,但我知道她舍不得。很多时候,人都要经历选择,我只能做参谋不能做将军,所以,只是希望她以后会很幸福很幸福,那对我而言就够了。
其实还有很多人,LJ、XJJ、ZSL、OL、ZXM、LDL、LYT、YL、LXY,太多了都是可以谈问题的人。我女生朋友不少,男生朋友也是有的。不过,或许真的是理念不同,奋斗的目标也有差异,在聊天时也就是那样浅浅的,更像我追求的君子之交,这样的状态很适合我。
刚刚脑子里搜寻,真正称得上是朋友的其实好像真不多,可能是我周围男生少吧。初中有一个高阳同学,班上的英语课代表,觉得他很厉害,因此称之为师傅。那个时候一起骑车放学,觉得还是蛮好。后来的一些朋友都是在读书期间不错,后来也就缺乏联系了,加上我回四川,联系就更少了。不过,回了四川也是结交了几位,黔哥、“聂小倩”、“凌妹妹”、小天这些算是吧。尤其是黔哥,上学期给了我那个大的一个惊喜,觉得很感谢他。“凌妹妹”上次来成都竟然给我带了很多腊肉、香肠、芽菜之类,非常开心。总之,和他们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心里放松、开心。他们更是让我了解到男生的理想和抱负,我想这是与女生不同的,对我也是有益的。
朋友在我的岁月里留下了很多东西,但我知道他们还将继续为我留下美好、希望。最后在顺子的《dear friend》歌声里,我祝愿我和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跟夏天才告别 转眼满地落叶
远远的 白云依旧无言
像我心里感觉 还有增无减
跟去年说再见 转眼又是冬天
才一年 看着世界变迁
有种沧海桑田 无常的感觉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我们如此遥远
朋友孩子的脸 说着生命喜悦
如果说 我们依然相恋
说不定在眼前 是另外情节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这么多年
Oh~ Friend 我对你的想念
此刻特别强烈 如此遥远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