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瓣产品几个功能的相关看法
【小组】作为豆瓣的重度用户,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豆瓣各种功能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小组。我所关注的小组汇聚的帖子组成的面板,大部分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相关主题,一般情况下,我会通过浏览主题,快速筛选和点击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去看详细的主题,也会浏览其他用户的评论和回复。但是有个前提是,关注的小组数量不宜太多质量要精。数量适应,这样能保证话题范围相对聚焦,信息覆盖的速度较慢,不会漏掉太多更新的信息。质量要精,是保证能通过浏览能尽快、尽可能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高含量的话题。否则,随着关注小组数的增加,话题越来越散,质量越来越低,翻了好几屏都难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时候,我会逐渐降低对小组功能的好感。进而让这个功能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同城】经常在同城上看最近的摇滚演出和讲座、电影活动。到目前为止,同城活动还没有推出推荐和推送功能。一点开某个分类,很多我不敢兴趣的活动会出来,我需要筛选的时间成本增大了。
【友邻】现在一打开豆瓣,看到的全是友邻信息,这个东西最近我还是蛮喜欢的,因为根据友邻的同质性,他们关注的话题、小站、相册、书籍、电影、音乐很有可能是我感兴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我的接受面。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友邻的关注,我进而去关注其他豆友。一般点开的该豆友后吸引我去关注的可能性比较大。
最近豆瓣推出豆瓣说之后,我感到困惑的是豆瓣说首页上的信息几乎和友邻貌似都是雷同的,这一点我感到有点困惑和不解,我本来期待我以为的是豆瓣说首页显示的是友邻说的话,而不是其他所有的动态和操作。不知道有没有和人我同感。
【九点】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豆瓣九点,它就是就几个核心的版块,如文化,科技,互联网,美食等栏目,由一帮有素养的编辑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和推荐出有价值的文章,组成一个类似于网络杂志的面板,从想法到技术实现,和页面呈现的角度来讲,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但是这个产品最考验的是豆瓣编辑团队的人文素养,能保证他们选取的文章有代表性,有格调,是意见领袖同时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当下各领域动态最敏锐的把握和洞察。至少现在看来,他们的团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恐怕有点固化的倾向,所谓的意见领袖也就那么几个,情感专栏的庄雅婷,时评的李承鹏,星座的闹闹,一般在互联网上,苹果&乔布斯的出镜率高得出奇。也就是说平民化、大众化的声音能够在豆瓣九点上冒出的几率较少。基本上,这个平台不太向互联网草根呈现的。
还有就是基于九点的订阅功能,做得不错,不太习惯用goole reader的我,一直简直才添加、阅读九点上的订阅。但是目前做得不好的,我看到某篇文章觉得很喜欢,想去该作者的独立博客界面,似乎在订阅里并没有这个通道,这是我不太喜欢的。还是有就是缺少一个删除文章列列表的操作,每次打开,不想看的文章一直在累积,一直在那里,只增不减,这让我有点诧异,因为从用户阅读习惯上来讲,第一次不感兴趣不想看的文章,以后每次打开订阅页面,再去打开看的几率非常小,那么,为什么不在后面家一个小的操作,随手主动将这个文章过滤掉呢?如果系统能够只能一点,某个作者的文章被用户过滤次数累积超过某个值,比如10次,系统是不是该聪明一点,直接把这个博客的订阅帮用户取消掉呢?当然可以选择告知用户,让他有知情权。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小小的设想而已。
【同城】经常在同城上看最近的摇滚演出和讲座、电影活动。到目前为止,同城活动还没有推出推荐和推送功能。一点开某个分类,很多我不敢兴趣的活动会出来,我需要筛选的时间成本增大了。
【友邻】现在一打开豆瓣,看到的全是友邻信息,这个东西最近我还是蛮喜欢的,因为根据友邻的同质性,他们关注的话题、小站、相册、书籍、电影、音乐很有可能是我感兴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我的接受面。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友邻的关注,我进而去关注其他豆友。一般点开的该豆友后吸引我去关注的可能性比较大。
最近豆瓣推出豆瓣说之后,我感到困惑的是豆瓣说首页上的信息几乎和友邻貌似都是雷同的,这一点我感到有点困惑和不解,我本来期待我以为的是豆瓣说首页显示的是友邻说的话,而不是其他所有的动态和操作。不知道有没有和人我同感。
【九点】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豆瓣九点,它就是就几个核心的版块,如文化,科技,互联网,美食等栏目,由一帮有素养的编辑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和推荐出有价值的文章,组成一个类似于网络杂志的面板,从想法到技术实现,和页面呈现的角度来讲,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但是这个产品最考验的是豆瓣编辑团队的人文素养,能保证他们选取的文章有代表性,有格调,是意见领袖同时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当下各领域动态最敏锐的把握和洞察。至少现在看来,他们的团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恐怕有点固化的倾向,所谓的意见领袖也就那么几个,情感专栏的庄雅婷,时评的李承鹏,星座的闹闹,一般在互联网上,苹果&乔布斯的出镜率高得出奇。也就是说平民化、大众化的声音能够在豆瓣九点上冒出的几率较少。基本上,这个平台不太向互联网草根呈现的。
还有就是基于九点的订阅功能,做得不错,不太习惯用goole reader的我,一直简直才添加、阅读九点上的订阅。但是目前做得不好的,我看到某篇文章觉得很喜欢,想去该作者的独立博客界面,似乎在订阅里并没有这个通道,这是我不太喜欢的。还是有就是缺少一个删除文章列列表的操作,每次打开,不想看的文章一直在累积,一直在那里,只增不减,这让我有点诧异,因为从用户阅读习惯上来讲,第一次不感兴趣不想看的文章,以后每次打开订阅页面,再去打开看的几率非常小,那么,为什么不在后面家一个小的操作,随手主动将这个文章过滤掉呢?如果系统能够只能一点,某个作者的文章被用户过滤次数累积超过某个值,比如10次,系统是不是该聪明一点,直接把这个博客的订阅帮用户取消掉呢?当然可以选择告知用户,让他有知情权。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小小的设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