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
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
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3、土壤容重:土 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 包括孔隙)的 烘干重量。单 位g/cm3 、
t/m 3 。
4、土壤组成:土壤水分、有机质、矿物质、土壤生物、土壤空气。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机械组成]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
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
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6、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可逆并且等温地将无穷小单位数量的指定高度的纯水,移至
土壤中所必须做的功。
2、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
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1、土壤: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为什么土壤具有保肥性?
答:因为土壤具有对养分的机械阻留、物理吸附、化学沉淀、生物吸收、物理化学吸附性,
因此使土壤养分得到保存。
①机械阻留:随水进入土壤的固体物质,如有机残体、肥料颗粒和细小的黏粒等被土壤孔隙
截留,保存于土壤中,就是养分的机械阻留。
②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指物质分子借 助土壤表面张力而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被吸附的物质,
避免随水流失,扩散挥发的可能性也减小。
③化学沉淀:指进入土壤溶液的某些成分经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因而保存于土
壤中的现象。
④生物吸收:指土壤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和一些小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把有效性养
分吸收、同化,并以生物有机质的形态保存在生物体中的现象,又称为养分生物固定。
⑤物理化学吸附:土壤胶体通过表面静电引力,把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的表面上而
保存下来,避免水溶态养分的流失。
2、团粒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答:团粒结构的根本特点是具有多级孔隙,其作用有:
(1)增强土壤的保蓄性。
(2)调节土壤的保肥与供肥矛盾。
(3)调节土壤的保水与供水矛盾。
(4)改善土壤的多种物理形状如:热性质、结构性、耕性。
3.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及特点,影响因素??
答:阳 离子交换是指土壤阴性胶体的扩散层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自由阳离子之间的交换过
程。
特点是:(1)该过程为可逆反应。
(2)该交换过程为等电量交换。
(3)该交换过程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其影响因素为:(1)胶体的数量:土壤质地越粘重,有机质含量越多,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2)胶体的种类:有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大于无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
(3)土壤 pH 值:pH 值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4.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
其产生原因:(1)土壤胶体的作用。
(2)两性物质的存在。
(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
成分。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2)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①土壤有机质中的胶体
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其阳离子交换量可达200~500lmol/kg 干土。②土壤有机质具有
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分子态养分。
(3)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①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可促进团粒结
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性。②团粒结构增加后,土壤的孔隙状况、耕性均可得以改善。
③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调节土壤的渗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低浓度胡敏酸可以刺激和促进植物生长:①改善植物体内的糖代
谢,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②提高氧化酶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对养
分吸收。③增强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功能。
(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腐殖质能吸附和溶解某些农药,并能与重
金属形成易溶络合物,随灌、排水可以排出土壤。
6、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有什么作用?
答:①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②提高土壤的保肥性。
③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
④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⑤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7、解释土壤缓冲性并说明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其产生原
因:
(1)土壤胶体的作用。
(2)两性物质的存在。
(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
2、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
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3、土壤容重:土 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 包括孔隙)的 烘干重量。单 位g/cm3 、
t/m 3 。
4、土壤组成:土壤水分、有机质、矿物质、土壤生物、土壤空气。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机械组成]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
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
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6、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可逆并且等温地将无穷小单位数量的指定高度的纯水,移至
土壤中所必须做的功。
2、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
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1、土壤: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为什么土壤具有保肥性?
答:因为土壤具有对养分的机械阻留、物理吸附、化学沉淀、生物吸收、物理化学吸附性,
因此使土壤养分得到保存。
①机械阻留:随水进入土壤的固体物质,如有机残体、肥料颗粒和细小的黏粒等被土壤孔隙
截留,保存于土壤中,就是养分的机械阻留。
②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指物质分子借 助土壤表面张力而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被吸附的物质,
避免随水流失,扩散挥发的可能性也减小。
③化学沉淀:指进入土壤溶液的某些成分经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因而保存于土
壤中的现象。
④生物吸收:指土壤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和一些小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把有效性养
分吸收、同化,并以生物有机质的形态保存在生物体中的现象,又称为养分生物固定。
⑤物理化学吸附:土壤胶体通过表面静电引力,把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的表面上而
保存下来,避免水溶态养分的流失。
2、团粒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答:团粒结构的根本特点是具有多级孔隙,其作用有:
(1)增强土壤的保蓄性。
(2)调节土壤的保肥与供肥矛盾。
(3)调节土壤的保水与供水矛盾。
(4)改善土壤的多种物理形状如:热性质、结构性、耕性。
3.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及特点,影响因素??
答:阳 离子交换是指土壤阴性胶体的扩散层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自由阳离子之间的交换过
程。
特点是:(1)该过程为可逆反应。
(2)该交换过程为等电量交换。
(3)该交换过程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其影响因素为:(1)胶体的数量:土壤质地越粘重,有机质含量越多,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2)胶体的种类:有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大于无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
(3)土壤 pH 值:pH 值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4.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
其产生原因:(1)土壤胶体的作用。
(2)两性物质的存在。
(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
成分。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2)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①土壤有机质中的胶体
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其阳离子交换量可达200~500lmol/kg 干土。②土壤有机质具有
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分子态养分。
(3)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①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可促进团粒结
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性。②团粒结构增加后,土壤的孔隙状况、耕性均可得以改善。
③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调节土壤的渗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低浓度胡敏酸可以刺激和促进植物生长:①改善植物体内的糖代
谢,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②提高氧化酶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对养
分吸收。③增强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功能。
(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腐殖质能吸附和溶解某些农药,并能与重
金属形成易溶络合物,随灌、排水可以排出土壤。
6、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有什么作用?
答:①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②提高土壤的保肥性。
③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
④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⑤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7、解释土壤缓冲性并说明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其产生原
因:
(1)土壤胶体的作用。
(2)两性物质的存在。
(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