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
每个周五,爬山。
早上比平时稍晚起,吃完饭,等上一小会,同她一起出发。等公交。若挤,也不急,直到空了。也一面碎碎念那些和我们挤公交的人。一个该是上课的日子,一个该是睡觉的时候,哎~现在的人啊。
在车上,我犯困抑或是她犯困,她吃完早餐,总是三明治加优酸乳,我们总有一人在车程里绵绵睡去。而我总喜欢靠在她肩上,很舒服。今她困了,而总不乐意靠在我肩上。
两个小时的车程,公交车里或燥热或污浊或清新,旁边的人来了又去,大抵是上班人群,也有阿嬷阿公的,总没见过形色匆匆的,这个城市的步伐很悠哉。
硫酸厂站刚过,我曾很得意的同她说,我终于知道这个城市的风向了。硫酸厂证明了这儿是下风向,除非是规划的人没常识。然后把高中的地理搬出来侃了一番。很有成就感的感慨,那时候的辉煌。
省革命纪念馆,开始时有冲动想进去膜拜观瞻一下。而百度了下,终于知道门票要15元,学生票半价,于是觉得到山上吃碗鱼丸比较划算。遂不再提起要进去。
大概是郊区,大概工业安插在这些地方的缘故,总觉得空气里夹杂着不干净的气息。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下了车,上个厕所,便径直朝山去。
第一次爬了古道,身体没感觉。第二次尝试了松之恋登山道,爬山第二天就直不起腰来了。遂决定此后都是松之恋上,古道下。她是怕陡的,松之恋比古道陡,但除了第一次爬松之恋那会儿嚷嚷,此后就不再提了。我开始照顾着让她走里面,后来也忘记了。
这座山,不高,阶梯全长2070米。每两百米会在石阶一角用红色油漆涂一个三角形,旁写上数字。
才开始爬便气喘吁吁的,彼此听着很深的呼吸声,我则是口鼻并用,汗顺着额头划过眼睛被睫毛挡住了便啪嗒滴到了地上,些许渗入了眼睛,一阵酸楚,赶忙从书包拿出纸巾,像洗脸一样,擦了,不久又循环一次。转过头去看她,薄薄的嘴唇紧闭,眼神有些呆滞了,偶尔望见我,便又笑了一下,有时回我一副“看什么看”的表情,脸红通通的,妈妈桑的头发下额头的汗珠亮闪闪的,鼻尖也都是汗。
爬山的有各色人,许多是年老的人。赤裸着上身的大爷大叔,脖子上挂着条毛巾,衣服也耷拉在肩上,大妈大婶也是有的,有结伴的有单个的,甚至有全班全部门一起来的——这在我看来就比较没意思累了。而大家常喜欢带着收音机或者至少是音响一类的,或收听某某频道,或者听音乐。若有闲情,另外写篇来记一记我所见的路人,顺便加上我们的YY版。
有时候累了,就直接坐在了石阶上,喝喝水,开始几次还带了零食,后来戒了,也由于天气热了,没味道了。我拖着她,她的手是潮热热的,有点像梅雨天气。松之恋古道上总共有两个比较大的亭子,有时候进亭子里坐着,起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的看到了石板椅子上,嘿,赫然一个印记。幸好没旁人。哈。
也不知道到多少米时,会突然觉得清凉,阴凉凉的山风吹来,原来脱下的衣服又重新穿上身。空气也新鲜起来,觉得爬了那么久值了。
到了眺望台,也便和古道连在一起了,通往涌泉寺。而因为涌泉寺收费,这是令人发指的行为,我们每次到顶上也就止步于鱼丸摊点,吃上一碗鱼丸,稍憩便下山。顺便在山上上了厕所,还成为了每次必需的项目。额~
眺望台以上的路边,有石刻,古道边也有。大抵是清、民国时候写的。县官什么的写些通告,严禁伐木之类的,不怎么闻名的文人骚客写些心情。有小篆,我看不懂。于是决定学小篆。后来去的时候竟也看懂了一些,有些惊喜。一面幻想着以后读小篆就跟喝白开水一样。她总笑我hiao bai(闽南语,虽然我素那旮哒人,我竟不知道什么意思,爱做梦?),不过她倒也乐意同我一起做梦。
以后还会千千万万次上松之恋,下古道,有机会拉着她梅雨天气的手,有机会和她一起聊梦想,天马行空也罢,只属于我们,有机会听着她唱河图,有机会躲避良心的谴责,不给山上断腿乞丐布施(断定那是职业乞丐)……哦,和她在一起还真能做好多事儿呀。哈
纪伊是她给她的娃取的名字,拿过来用了。不顾专利的无耻一回又能怎样。
臆想中,爬山等同于考研,于是没敢长久的停下,希望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向上,直到到达了预先设定的终点,当看到红色的油漆,估量着还有多长,便给自己加把劲,继续向上。
而这一路上,有她,很好。
她大概会看见这日志,大概。
也想这一年里值得纪念的所有用不咋地的文字记下,给自己也顺便给爱尔兰咯,哈。(爱尔兰素臆想中的我滴对象,真不好意思)
2011·4·15 又一个星期五
早上比平时稍晚起,吃完饭,等上一小会,同她一起出发。等公交。若挤,也不急,直到空了。也一面碎碎念那些和我们挤公交的人。一个该是上课的日子,一个该是睡觉的时候,哎~现在的人啊。
在车上,我犯困抑或是她犯困,她吃完早餐,总是三明治加优酸乳,我们总有一人在车程里绵绵睡去。而我总喜欢靠在她肩上,很舒服。今她困了,而总不乐意靠在我肩上。
两个小时的车程,公交车里或燥热或污浊或清新,旁边的人来了又去,大抵是上班人群,也有阿嬷阿公的,总没见过形色匆匆的,这个城市的步伐很悠哉。
硫酸厂站刚过,我曾很得意的同她说,我终于知道这个城市的风向了。硫酸厂证明了这儿是下风向,除非是规划的人没常识。然后把高中的地理搬出来侃了一番。很有成就感的感慨,那时候的辉煌。
省革命纪念馆,开始时有冲动想进去膜拜观瞻一下。而百度了下,终于知道门票要15元,学生票半价,于是觉得到山上吃碗鱼丸比较划算。遂不再提起要进去。
大概是郊区,大概工业安插在这些地方的缘故,总觉得空气里夹杂着不干净的气息。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下了车,上个厕所,便径直朝山去。
第一次爬了古道,身体没感觉。第二次尝试了松之恋登山道,爬山第二天就直不起腰来了。遂决定此后都是松之恋上,古道下。她是怕陡的,松之恋比古道陡,但除了第一次爬松之恋那会儿嚷嚷,此后就不再提了。我开始照顾着让她走里面,后来也忘记了。
这座山,不高,阶梯全长2070米。每两百米会在石阶一角用红色油漆涂一个三角形,旁写上数字。
才开始爬便气喘吁吁的,彼此听着很深的呼吸声,我则是口鼻并用,汗顺着额头划过眼睛被睫毛挡住了便啪嗒滴到了地上,些许渗入了眼睛,一阵酸楚,赶忙从书包拿出纸巾,像洗脸一样,擦了,不久又循环一次。转过头去看她,薄薄的嘴唇紧闭,眼神有些呆滞了,偶尔望见我,便又笑了一下,有时回我一副“看什么看”的表情,脸红通通的,妈妈桑的头发下额头的汗珠亮闪闪的,鼻尖也都是汗。
爬山的有各色人,许多是年老的人。赤裸着上身的大爷大叔,脖子上挂着条毛巾,衣服也耷拉在肩上,大妈大婶也是有的,有结伴的有单个的,甚至有全班全部门一起来的——这在我看来就比较没意思累了。而大家常喜欢带着收音机或者至少是音响一类的,或收听某某频道,或者听音乐。若有闲情,另外写篇来记一记我所见的路人,顺便加上我们的YY版。
有时候累了,就直接坐在了石阶上,喝喝水,开始几次还带了零食,后来戒了,也由于天气热了,没味道了。我拖着她,她的手是潮热热的,有点像梅雨天气。松之恋古道上总共有两个比较大的亭子,有时候进亭子里坐着,起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的看到了石板椅子上,嘿,赫然一个印记。幸好没旁人。哈。
也不知道到多少米时,会突然觉得清凉,阴凉凉的山风吹来,原来脱下的衣服又重新穿上身。空气也新鲜起来,觉得爬了那么久值了。
到了眺望台,也便和古道连在一起了,通往涌泉寺。而因为涌泉寺收费,这是令人发指的行为,我们每次到顶上也就止步于鱼丸摊点,吃上一碗鱼丸,稍憩便下山。顺便在山上上了厕所,还成为了每次必需的项目。额~
眺望台以上的路边,有石刻,古道边也有。大抵是清、民国时候写的。县官什么的写些通告,严禁伐木之类的,不怎么闻名的文人骚客写些心情。有小篆,我看不懂。于是决定学小篆。后来去的时候竟也看懂了一些,有些惊喜。一面幻想着以后读小篆就跟喝白开水一样。她总笑我hiao bai(闽南语,虽然我素那旮哒人,我竟不知道什么意思,爱做梦?),不过她倒也乐意同我一起做梦。
以后还会千千万万次上松之恋,下古道,有机会拉着她梅雨天气的手,有机会和她一起聊梦想,天马行空也罢,只属于我们,有机会听着她唱河图,有机会躲避良心的谴责,不给山上断腿乞丐布施(断定那是职业乞丐)……哦,和她在一起还真能做好多事儿呀。哈
纪伊是她给她的娃取的名字,拿过来用了。不顾专利的无耻一回又能怎样。
臆想中,爬山等同于考研,于是没敢长久的停下,希望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向上,直到到达了预先设定的终点,当看到红色的油漆,估量着还有多长,便给自己加把劲,继续向上。
而这一路上,有她,很好。
她大概会看见这日志,大概。
也想这一年里值得纪念的所有用不咋地的文字记下,给自己也顺便给爱尔兰咯,哈。(爱尔兰素臆想中的我滴对象,真不好意思)
2011·4·15 又一个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