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墙中的猫III
“树墙中的猫”是我以前日记里的一个比喻,用以表示和眼下生活保持半个身位距离的状态。因为人生是拉着眼下生活向自己的理想前进的过程。树墙里的猫,感受和观察着一切,但在时机恰当的时候会抽身离去,到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去。
***
前段时间工作上的事让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很糟糕。
很多关心我的人说,既然这份工作这么艰难,不如准备换个行业/公司/职位/营业部。
这里面有个问题:我牢骚满腹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因为想做好。
人像一个容器,工作像内容物,自己的容量扩展了,难者自然易。不单单工作是这样,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和人的关系都是这样。
昨天去参加公司的培训,讲台上见到一些董事、总部及其他营业部的同事,发现他们的工作做得的确非常出色。其中一位董事和两三位总部同事,承纳工作的容量的确大过我很多很多。
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给予我的是鼓舞。倒不是说我想当高层,而是发现这份工作的确有一个提升的方向。而且我大致领悟了如何做到这第一步提升。
好人为什么遭厄运?你我皆凡人,不要说行大恶,连行大恶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要忍受生活奔波之苦?
犹太教让我更清晰地知道,凡是困难,皆是挑战;面对挑战,绝不要退缩。
就像老师地给你一份很难的考卷,(除极少数老师外)他的动机不是让你痛苦,不是让你不要学这门课程。
甚至,一个好的老师,他的动机是慈爱。因为他相信你有能力面对这一挑战,并且用试卷帮你寻找努力的方向。
迈过一个难关,你就拥有了把人生处理得更好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你当然要付出“身处困境”这一成本。
无数的犹太人用他们的生命实践了这一系列原则。在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面前,他们清晰地知道这些困境、这个世界和这一切背后的伟大意志所包涵的慈爱本质,并付出了一切来坚守这一信仰——甚至直到身在集中营的最后一刻。
我用以上的思言行来阅读和评注汉哈尔《义人之路》的第一章:《人在今世的责任》。
***
为自己找到人生的使命,或说责任,并非自寻负担,而是彻底地找到一个机会,找到一个付出成本的机会,来获得赚取快乐的能力。
因为无知,因为短视,因为性格的缺陷,我们叫苦太多,眼睛没有时间看到自己的收获。而收获因此愈加减少。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看不到收获而长时间感到苦闷。
第一个例子:
我很小被爸爸拉去学英语,虽然颇受夸奖,但我当时不太情愿做这些事。
如今回头看,没有现在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世界的观念、思路我不知何时才能接触到。
英语让我在国度上翻了墙。
以后还要学希伯来语。
第二个例子:
大学里学数学颇以为苦,这是实话。
看别的专业的同学整天悠哉游哉考前看一眼拿85分,再看自己哪天没自习就有负罪感结果很可能只是60几分,心里很不平衡。
当时没有想到这段学习对掌握逻辑和处理公式、理论、名词等繁琐知识的能力的提升有那么显著,更没有想到这些说起来“不实际”的能力会有那么大的实际威力。
深刻感触来源于学习托拉知识和承担投顾这份工作的时候。
第三个例子:
本科末段,对思想史突发兴趣,甚至连续两年去准备考研。结果只是借此之名读了很多自己想读的书,而非百分百的备考书目。他人和自己常常问:我这两年得到了什么?很久我都答不出。但没有这段经历,我定然跨不进托拉知识的大门。面对纷繁的经济、历史现象及其背后更为复杂的原因,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一点点分辨和梳理的能力,投资肯定是入不了门(虽然我现在也没怎么入门)。
所以,面对如今的各种困境,我应该变得聪明一点了。
***
本来还有一部分,写完才算扣题的,但等有更好的时机再写吧。
***
前段时间工作上的事让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很糟糕。
很多关心我的人说,既然这份工作这么艰难,不如准备换个行业/公司/职位/营业部。
这里面有个问题:我牢骚满腹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因为想做好。
人像一个容器,工作像内容物,自己的容量扩展了,难者自然易。不单单工作是这样,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和人的关系都是这样。
昨天去参加公司的培训,讲台上见到一些董事、总部及其他营业部的同事,发现他们的工作做得的确非常出色。其中一位董事和两三位总部同事,承纳工作的容量的确大过我很多很多。
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给予我的是鼓舞。倒不是说我想当高层,而是发现这份工作的确有一个提升的方向。而且我大致领悟了如何做到这第一步提升。
好人为什么遭厄运?你我皆凡人,不要说行大恶,连行大恶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要忍受生活奔波之苦?
犹太教让我更清晰地知道,凡是困难,皆是挑战;面对挑战,绝不要退缩。
就像老师地给你一份很难的考卷,(除极少数老师外)他的动机不是让你痛苦,不是让你不要学这门课程。
甚至,一个好的老师,他的动机是慈爱。因为他相信你有能力面对这一挑战,并且用试卷帮你寻找努力的方向。
迈过一个难关,你就拥有了把人生处理得更好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你当然要付出“身处困境”这一成本。
无数的犹太人用他们的生命实践了这一系列原则。在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面前,他们清晰地知道这些困境、这个世界和这一切背后的伟大意志所包涵的慈爱本质,并付出了一切来坚守这一信仰——甚至直到身在集中营的最后一刻。
我用以上的思言行来阅读和评注汉哈尔《义人之路》的第一章:《人在今世的责任》。
***
为自己找到人生的使命,或说责任,并非自寻负担,而是彻底地找到一个机会,找到一个付出成本的机会,来获得赚取快乐的能力。
因为无知,因为短视,因为性格的缺陷,我们叫苦太多,眼睛没有时间看到自己的收获。而收获因此愈加减少。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看不到收获而长时间感到苦闷。
第一个例子:
我很小被爸爸拉去学英语,虽然颇受夸奖,但我当时不太情愿做这些事。
如今回头看,没有现在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世界的观念、思路我不知何时才能接触到。
英语让我在国度上翻了墙。
以后还要学希伯来语。
第二个例子:
大学里学数学颇以为苦,这是实话。
看别的专业的同学整天悠哉游哉考前看一眼拿85分,再看自己哪天没自习就有负罪感结果很可能只是60几分,心里很不平衡。
当时没有想到这段学习对掌握逻辑和处理公式、理论、名词等繁琐知识的能力的提升有那么显著,更没有想到这些说起来“不实际”的能力会有那么大的实际威力。
深刻感触来源于学习托拉知识和承担投顾这份工作的时候。
第三个例子:
本科末段,对思想史突发兴趣,甚至连续两年去准备考研。结果只是借此之名读了很多自己想读的书,而非百分百的备考书目。他人和自己常常问:我这两年得到了什么?很久我都答不出。但没有这段经历,我定然跨不进托拉知识的大门。面对纷繁的经济、历史现象及其背后更为复杂的原因,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一点点分辨和梳理的能力,投资肯定是入不了门(虽然我现在也没怎么入门)。
所以,面对如今的各种困境,我应该变得聪明一点了。
***
本来还有一部分,写完才算扣题的,但等有更好的时机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