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鱼听歌:爱的箴言
序:
在这个浮躁和娱乐至上的时代,虽然找一首旋律动听,歌词真挚,让人怦然心动的歌,已经很难。但若是有心,也总能发现一些菁华在云淡风轻处等着你。
怎样才算动听的好歌?我请胡红一老师来解释,他说,听到一首好歌,会有三种反应:一是耳朵发痒,二是起鸡皮疙瘩,三是想掉泪。已经很精辟,也正是非鱼每听到一首好歌时的三种感觉。
一首好歌,它不无病呻吟,它不哗众取宠,它不空洞无物,它不一定关于爱情……它可以温情款款,它可以性情贲张,它可以尽情宣泄,只要它,带着歌者内心最深处的真挚,然后让你能够反复听取一千次,一辈子……
真正的经典闪亮鲜活,被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棒似的传唱和迷恋;真正的经典永恒不老,不管你听与不听,真情就在那里。
在《非鱼听歌》,只想和大家再一起静静回味一些不老经典和时代精华,让疲惫的心灵因感动而鲜活,让迟钝的触角因感动而敏锐。
爱的箴言——忧伤里听快意
爱情是我们咏唱的永恒主题。踏进爱的乐坛,就像走进爱的海洋,随便一捞,就能收获不同的海鲜。也像走进一条美食街,煎炒焖炖烧、酸甜苦辣咸,尝尽百味之后,总有一丝真味在舌间萦绕,让人回味无穷。爱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楚,但每个人都试图去阐释爱的真意。
《爱的箴言》就是这么一枚,在大海的潮汐中遗留下来的斑驳五彩的贝壳,你可以拾起摆设在书桌,或红绳穿起挂于胸前,都不会觉得突兀和过时,因为它蕴含了爱的本质。歌的曲调或许有些忧伤,但你却能听出爱的快意来。当你要赠予爱人一样东西,即使你手无寸金,也身无光环时,给她(他)这样一首歌,你仍可以送得大方,送得真诚,送得销魂。
罗大佑:教父的情怀 (版本:专辑《未来主人翁》1983年)
所听的这个版本收录于1983年《未来主人翁》, 是罗大佑出道后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但这把鸭公嗓已经表现出过早的沉着持重,虽然掩藏不住忧伤情绪,却是一副教父派头,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开讲爱的真义。
歌曲开头,一声咳嗽,现场即兴演唱的气氛霎时被营造出来,第一句“我将……春天…付给了你”,打乱创作的节奏,特意拖拍,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戴着墨镜穿着黑衣的教父开始给教徒们讲经释义,然后一架钢琴伴奏到底,猜想肯定是大佑同志自弹自唱,所以拖拍拖得很是得心应手,再加上歌曲是他老人家创作,他有这个自由度。
“爱是……爱是……爱是……”的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在舒缓中的叙述中有诗人的情怀,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屈原,面对钟爱的楚国,临江咏叹的情形。也犹似李商隐无题诗里的春蚕和蜡烛,为所爱之人耗尽毕生的最后一丝的炽热,在爱的面前,大义凛然的人们从大佑同志身上,听到了献身情怀——那种在旷野里让人荡气回肠的悲歌。大佑还唱了另一个爵士版本,也别有滋味。
潘越云:忧伤的快意 (版本:专辑《无言的歌》1983)
阿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得跌宕起伏,悲情四起。而在《爱的箴言》里,乍听有些小心翼翼的幽怨,甚至是一种含蓄的怯懦,我们仿佛看见她面对高她一人头的爱人,抬起朦胧泪眼,注视着另一双闪烁的眼神,有些依依不舍,接近哭诉中饱含悲伤,却又不是大喜大悲——相对《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歌曲而言,这首歌唱得很内敛。
在弦乐的烘托下,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为爱人牺牲或奉献的伟大,在所有乐器一哄而上的高潮中,我们突然明白,其实,阿潘在“忧伤”的背后,更有意无意地诠释了一种付出之后的坦荡和释然,这其实就是一种忧伤的快意。她告诉爱人:自己已经所剩无几,仅有此歌了。
爱过,但又多多少少有过挫折的女人,听阿潘,我估计会泪奔。
邓丽君:甜蜜的诉说 (版本:专辑《往事如昨》1984)
邓丽君的《爱的箴言》显然是唱给那些爱着且已经拥有幸福的女人,一开头,用几件电子乐器简单的配合扫掉了罗大佑的严肃、抑郁,拨云见日般,节奏轻快,音色明朗,紧接着,温柔浅笑的小邓子夹带着暖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甚至能听出从《甜蜜蜜》那迁移过来的丝丝的甜蜜。
是的,邓丽君把爱唱得雍容,唱得大方,唱得舒畅,唱的自信,唱得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执泥、沉着、愁闷和悲苦,时不时跳进来的一两下响板更增添了歌曲的明亮度。邓丽君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纯纯的幸福:当我把所有的都交给你,我便也得到了完满的幸福。这种心甘情愿的爱情观,深得一些女生喜欢。她乐观地诠释了爱:爱是奉献,奉献即快乐和幸福。即使得不到得到相应的回报,心中还是满满的爱。这种爱的格调,似乎更适合那些喜欢“温暖”的知性女人来感受更多的温暖。
孟庭苇:少女的初恋 (版本:专辑《第二道彩虹》1997)
起奏的钢琴运化了《少女的祈祷》的灵动和韵律,音色范围干净而单纯,编曲者的用意很明晰,让人不经意地一脚踏进走了少女的心里,窥视她玉石般的情怀。孟庭苇果然用她无瑕的声音,清澈而柔和的诉说,认真地表达她了对爱的理解,那是纯情少女的初恋,烈蛾扑火般毫无保留地全情投入,然后两眼含着泪花期待着春暖花开。面对这样的少女心声,我们可以将她的心看得通透,甚至可以看见绿意盎然的春湖,清亮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一次初恋,也许真的能成就一个少女的博爱情怀。
对于很多初恋的少男少女而言,理解这首歌的真义并付诸行动并不是件难事,因为他们天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所有人当中,爱得最纯粹的,就是他们。
郑钧:温情的摇滚 (版本:专辑《告别的摇滚》2002)
郑钧的咬字松弛,但字字粘连,把歌唱更像对白化。这就是他标志性腔调。
歌曲的前半部分波澜不惊的行进,节奏缓和松弛,鼓点不张扬但结实。我们可以看见郑钧装出一个乖孩子的样子:我把爱都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然后乜斜着眼睛,有点孩子气又有点坏笑地看着邻家女孩,静候她的反应。弦乐在里边同样扩展了空间感。歌曲后半部分突然提高八度来高喊,声区达到了他的极限。对于情感的递进,没想到郑钧是用这样的对比来表现的,虽然简单,但对于一个孩子般的男人而言,真的不需要太复杂——我爱了,然后我就告诉你;你说你听不见,好,我再大声地说一遍!大凡有些慵懒脾性的个性青年,都可以从中得到共鸣。
韩红:平宁的大海 (版本:专辑《红》2003)
一首好歌,可以有高音区的宣泄,也可以是平和的表现。韩红的演绎,深情,开阔,得益于她天籁般的声线,也得益于她非同凡响的表现力。虽然歌曲本身没有大起大落的节奏,编曲也四平八稳,让她没有展现高音的余地,也亏她忍耐和沉着得下来,以一种不张扬、不粉饰的方式来叙事,一路半虚半实的用声,以及换气时清晰的动静,让人感觉倍感真实的温昵,更显得一种爱过之后的谈定。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编曲,不同的乐器元素,不同的演绎表情,唯一不变的,是那把钢琴。韩红版本里的钢琴情绪是平静的,更似唱给自己听的歌,肯定自己爱的正确,更希冀在面对大海退潮将尽时,海天一线的远处,缓缓驶来一叶云帆。爱过,且心有守候的人,都很适宜听韩红版本。
齐秦:秋天的斑斓 (版本:专辑《美丽境界》2010)
齐秦对爱的理解是极致的干净,犹似那一洗如练的秋天的斑斓。
那把铅华尽洗的声音,用情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每句的尾音都戛然收藏,但气息是不断的——暗暗把情绪运送到下一句开头,所以听起来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觉得无声胜有声。如当第一轮唱到“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之时,“爱”与“是”之间,声音是断的,但气息是连的,所以我们能感觉到浓郁的爱不单没有中断,反而是向上喷涌的情势。
除了齐秦的声音熨帖我们的心,同样让我们过瘾的是纯交响乐伴奏,这是一份宏大的支持。开头,钢琴和提琴相互萦绕了一会,便直接进入主题,然后背景伴奏最大限度地隐去,只余留那把返璞归真的声音,把浓情缓缓送出。
间奏也很出彩,提琴和钢琴层进式地回旋,仿佛一阵秋风卷起五彩的花瓣,金黄的岁月,阑珊的灯火,幢幢的人影……萦绕纠缠在一起飞旋,舞蹈,迭起高潮……结束部分,也回归宁静,此时,我们发现,已经人歌合一了,一种爱后的感悟,清水出芙蓉。齐秦的故事,在这里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问度娘。
齐秦版的伴奏是乐器与歌者配合最密切,最互动的,同时自身的表现力也是最丰富的,毕竟是中国爱乐乐团的精良制作。
所有真正轰轰烈烈爱过并且对爱深谙于心的老男人,都可以在齐秦身上找到泪点。
爱的根源
罗大佑的好多歌曲,听起来旋律简单,却往往能唱出人心底最想表达的东西。每个人对爱的箴言都不尽相同。而在《爱的箴言》里,也只是表达了一部分人的心声。爱是什么,在这里,不想多做讨论,大家去听听,去想想就好。
我们从《圣经》里,可以看到经典的“爱的箴言”: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愤怒;
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凡事盼望;凡事相信;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爱的箴言》歌词
词曲:罗大佑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在这个浮躁和娱乐至上的时代,虽然找一首旋律动听,歌词真挚,让人怦然心动的歌,已经很难。但若是有心,也总能发现一些菁华在云淡风轻处等着你。
怎样才算动听的好歌?我请胡红一老师来解释,他说,听到一首好歌,会有三种反应:一是耳朵发痒,二是起鸡皮疙瘩,三是想掉泪。已经很精辟,也正是非鱼每听到一首好歌时的三种感觉。
一首好歌,它不无病呻吟,它不哗众取宠,它不空洞无物,它不一定关于爱情……它可以温情款款,它可以性情贲张,它可以尽情宣泄,只要它,带着歌者内心最深处的真挚,然后让你能够反复听取一千次,一辈子……
真正的经典闪亮鲜活,被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棒似的传唱和迷恋;真正的经典永恒不老,不管你听与不听,真情就在那里。
在《非鱼听歌》,只想和大家再一起静静回味一些不老经典和时代精华,让疲惫的心灵因感动而鲜活,让迟钝的触角因感动而敏锐。
爱的箴言——忧伤里听快意
爱情是我们咏唱的永恒主题。踏进爱的乐坛,就像走进爱的海洋,随便一捞,就能收获不同的海鲜。也像走进一条美食街,煎炒焖炖烧、酸甜苦辣咸,尝尽百味之后,总有一丝真味在舌间萦绕,让人回味无穷。爱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楚,但每个人都试图去阐释爱的真意。
《爱的箴言》就是这么一枚,在大海的潮汐中遗留下来的斑驳五彩的贝壳,你可以拾起摆设在书桌,或红绳穿起挂于胸前,都不会觉得突兀和过时,因为它蕴含了爱的本质。歌的曲调或许有些忧伤,但你却能听出爱的快意来。当你要赠予爱人一样东西,即使你手无寸金,也身无光环时,给她(他)这样一首歌,你仍可以送得大方,送得真诚,送得销魂。
罗大佑:教父的情怀 (版本:专辑《未来主人翁》1983年)
所听的这个版本收录于1983年《未来主人翁》, 是罗大佑出道后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但这把鸭公嗓已经表现出过早的沉着持重,虽然掩藏不住忧伤情绪,却是一副教父派头,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开讲爱的真义。
歌曲开头,一声咳嗽,现场即兴演唱的气氛霎时被营造出来,第一句“我将……春天…付给了你”,打乱创作的节奏,特意拖拍,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戴着墨镜穿着黑衣的教父开始给教徒们讲经释义,然后一架钢琴伴奏到底,猜想肯定是大佑同志自弹自唱,所以拖拍拖得很是得心应手,再加上歌曲是他老人家创作,他有这个自由度。
“爱是……爱是……爱是……”的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在舒缓中的叙述中有诗人的情怀,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屈原,面对钟爱的楚国,临江咏叹的情形。也犹似李商隐无题诗里的春蚕和蜡烛,为所爱之人耗尽毕生的最后一丝的炽热,在爱的面前,大义凛然的人们从大佑同志身上,听到了献身情怀——那种在旷野里让人荡气回肠的悲歌。大佑还唱了另一个爵士版本,也别有滋味。
潘越云:忧伤的快意 (版本:专辑《无言的歌》1983)
阿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得跌宕起伏,悲情四起。而在《爱的箴言》里,乍听有些小心翼翼的幽怨,甚至是一种含蓄的怯懦,我们仿佛看见她面对高她一人头的爱人,抬起朦胧泪眼,注视着另一双闪烁的眼神,有些依依不舍,接近哭诉中饱含悲伤,却又不是大喜大悲——相对《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歌曲而言,这首歌唱得很内敛。
在弦乐的烘托下,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为爱人牺牲或奉献的伟大,在所有乐器一哄而上的高潮中,我们突然明白,其实,阿潘在“忧伤”的背后,更有意无意地诠释了一种付出之后的坦荡和释然,这其实就是一种忧伤的快意。她告诉爱人:自己已经所剩无几,仅有此歌了。
爱过,但又多多少少有过挫折的女人,听阿潘,我估计会泪奔。
邓丽君:甜蜜的诉说 (版本:专辑《往事如昨》1984)
邓丽君的《爱的箴言》显然是唱给那些爱着且已经拥有幸福的女人,一开头,用几件电子乐器简单的配合扫掉了罗大佑的严肃、抑郁,拨云见日般,节奏轻快,音色明朗,紧接着,温柔浅笑的小邓子夹带着暖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甚至能听出从《甜蜜蜜》那迁移过来的丝丝的甜蜜。
是的,邓丽君把爱唱得雍容,唱得大方,唱得舒畅,唱的自信,唱得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执泥、沉着、愁闷和悲苦,时不时跳进来的一两下响板更增添了歌曲的明亮度。邓丽君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纯纯的幸福:当我把所有的都交给你,我便也得到了完满的幸福。这种心甘情愿的爱情观,深得一些女生喜欢。她乐观地诠释了爱:爱是奉献,奉献即快乐和幸福。即使得不到得到相应的回报,心中还是满满的爱。这种爱的格调,似乎更适合那些喜欢“温暖”的知性女人来感受更多的温暖。
孟庭苇:少女的初恋 (版本:专辑《第二道彩虹》1997)
起奏的钢琴运化了《少女的祈祷》的灵动和韵律,音色范围干净而单纯,编曲者的用意很明晰,让人不经意地一脚踏进走了少女的心里,窥视她玉石般的情怀。孟庭苇果然用她无瑕的声音,清澈而柔和的诉说,认真地表达她了对爱的理解,那是纯情少女的初恋,烈蛾扑火般毫无保留地全情投入,然后两眼含着泪花期待着春暖花开。面对这样的少女心声,我们可以将她的心看得通透,甚至可以看见绿意盎然的春湖,清亮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一次初恋,也许真的能成就一个少女的博爱情怀。
对于很多初恋的少男少女而言,理解这首歌的真义并付诸行动并不是件难事,因为他们天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所有人当中,爱得最纯粹的,就是他们。
郑钧:温情的摇滚 (版本:专辑《告别的摇滚》2002)
郑钧的咬字松弛,但字字粘连,把歌唱更像对白化。这就是他标志性腔调。
歌曲的前半部分波澜不惊的行进,节奏缓和松弛,鼓点不张扬但结实。我们可以看见郑钧装出一个乖孩子的样子:我把爱都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然后乜斜着眼睛,有点孩子气又有点坏笑地看着邻家女孩,静候她的反应。弦乐在里边同样扩展了空间感。歌曲后半部分突然提高八度来高喊,声区达到了他的极限。对于情感的递进,没想到郑钧是用这样的对比来表现的,虽然简单,但对于一个孩子般的男人而言,真的不需要太复杂——我爱了,然后我就告诉你;你说你听不见,好,我再大声地说一遍!大凡有些慵懒脾性的个性青年,都可以从中得到共鸣。
韩红:平宁的大海 (版本:专辑《红》2003)
一首好歌,可以有高音区的宣泄,也可以是平和的表现。韩红的演绎,深情,开阔,得益于她天籁般的声线,也得益于她非同凡响的表现力。虽然歌曲本身没有大起大落的节奏,编曲也四平八稳,让她没有展现高音的余地,也亏她忍耐和沉着得下来,以一种不张扬、不粉饰的方式来叙事,一路半虚半实的用声,以及换气时清晰的动静,让人感觉倍感真实的温昵,更显得一种爱过之后的谈定。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编曲,不同的乐器元素,不同的演绎表情,唯一不变的,是那把钢琴。韩红版本里的钢琴情绪是平静的,更似唱给自己听的歌,肯定自己爱的正确,更希冀在面对大海退潮将尽时,海天一线的远处,缓缓驶来一叶云帆。爱过,且心有守候的人,都很适宜听韩红版本。
齐秦:秋天的斑斓 (版本:专辑《美丽境界》2010)
齐秦对爱的理解是极致的干净,犹似那一洗如练的秋天的斑斓。
那把铅华尽洗的声音,用情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每句的尾音都戛然收藏,但气息是不断的——暗暗把情绪运送到下一句开头,所以听起来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觉得无声胜有声。如当第一轮唱到“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之时,“爱”与“是”之间,声音是断的,但气息是连的,所以我们能感觉到浓郁的爱不单没有中断,反而是向上喷涌的情势。
除了齐秦的声音熨帖我们的心,同样让我们过瘾的是纯交响乐伴奏,这是一份宏大的支持。开头,钢琴和提琴相互萦绕了一会,便直接进入主题,然后背景伴奏最大限度地隐去,只余留那把返璞归真的声音,把浓情缓缓送出。
间奏也很出彩,提琴和钢琴层进式地回旋,仿佛一阵秋风卷起五彩的花瓣,金黄的岁月,阑珊的灯火,幢幢的人影……萦绕纠缠在一起飞旋,舞蹈,迭起高潮……结束部分,也回归宁静,此时,我们发现,已经人歌合一了,一种爱后的感悟,清水出芙蓉。齐秦的故事,在这里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问度娘。
齐秦版的伴奏是乐器与歌者配合最密切,最互动的,同时自身的表现力也是最丰富的,毕竟是中国爱乐乐团的精良制作。
所有真正轰轰烈烈爱过并且对爱深谙于心的老男人,都可以在齐秦身上找到泪点。
爱的根源
罗大佑的好多歌曲,听起来旋律简单,却往往能唱出人心底最想表达的东西。每个人对爱的箴言都不尽相同。而在《爱的箴言》里,也只是表达了一部分人的心声。爱是什么,在这里,不想多做讨论,大家去听听,去想想就好。
我们从《圣经》里,可以看到经典的“爱的箴言”: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愤怒;
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凡事盼望;凡事相信;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爱的箴言》歌词
词曲:罗大佑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