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书
总算把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借到手了。很薄的一本书,拿在手上很顺手很方便。很久没有体会到这样薄薄一本小书了。
记得很早以前去书店买了一本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觉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就因为喜欢它这种简单质朴的风格所以一定要买下来,自己收藏着。翠翠和爷爷在凤凰古城里的生活,早已经这本小书中跳跃到人们的眼前了,而摩挲着这本书的手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些年的书,是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华美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再版,反反复复把装帧弄成了实验艺术。虽然我也因为喜欢一些书的装帧而买书,比如:米德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陈忠实《白鹿原》,早先看得是一种,自己买来放在书架上的却是另一种。那些小小薄薄的书,放在书架上是撑不起门面的,人总需要给自己一点感觉。
今天是小暑,炎炎夏日,换了一个斜挎的小布包随身放钥匙钱包电话,最后发现借到的这本《乡土中国》也正好可以放进去,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挺高兴的带着它,一点也不沉重,空了的时候就能从小包包里摸出来读读,有意思吧
记得很早以前去书店买了一本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觉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就因为喜欢它这种简单质朴的风格所以一定要买下来,自己收藏着。翠翠和爷爷在凤凰古城里的生活,早已经这本小书中跳跃到人们的眼前了,而摩挲着这本书的手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些年的书,是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华美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再版,反反复复把装帧弄成了实验艺术。虽然我也因为喜欢一些书的装帧而买书,比如:米德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陈忠实《白鹿原》,早先看得是一种,自己买来放在书架上的却是另一种。那些小小薄薄的书,放在书架上是撑不起门面的,人总需要给自己一点感觉。
今天是小暑,炎炎夏日,换了一个斜挎的小布包随身放钥匙钱包电话,最后发现借到的这本《乡土中国》也正好可以放进去,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挺高兴的带着它,一点也不沉重,空了的时候就能从小包包里摸出来读读,有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