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外同声传译研究生Lin学姐
“痛并快乐着”
——访北外同声传译研究生Lin学姐
Lin是我系04年考入北外高等翻译学院同声传译专业的三位学姐之一。至今记得,去年系里毕业学长经验交流会上,她在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话语活泼,笑容亲切。一个多学期时间过去了,学姐近况如何呢?带着几分好奇,带着对同声传译专业的“敬仰”,我们到北外,采访了Lin学姐。
北外东区的电教楼,远远望去,红色平顶,并不特别。顺着窄窄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最高层的“高翻学院”,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室门上“同声传译专用教室”的金属牌反射着午后的阳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刚下课,有学生穿过走廊,夹着书本,脚步匆匆。不大的教室里,刚摘下耳机的学生们正在说笑。在这个时候,Lin学姐出现在我们面前:大眼睛,马尾辫,纯白毛衣,巨大的书包随意地搭在肩上。她很大声很快乐的和我们打招呼,“嗨,跑这么远,辛苦你们了啊!”
找了间空教室,我们对坐在窗口。学姐笑,然后侃侃而谈。
“大一的时候,我就想考研了”
Lin说,大一的时候,就打算好考研了。原因嘛,她调皮的吐吐舌头,“因为喜欢校园生活,不想那么早踏入社会。”
至于同声传译这个专业,Lin笑笑,当时有个误解,以为同传就是听听说说,而这正是她所喜欢的,再加上笼罩在同传上的舆论光环,大二下学期,她就下决心,考北外的同传。
“其实,我一直不是个好学生。”大一刚来,Lin基础很差。第一天上课的自我介绍,她是全班唯一一个英文说到一半实在说不下去而改说中文的。可是她是个很要强的人,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把弱势练成了强项。
Lin喜欢跳舞。大学四年,最得意的事情是在四十周年校庆演出的时候担任朝鲜舞领舞。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学习并不出色。可是自从确定同传的考研目标后,她就开始努力给自己加码。“整个大三,人都是完全沉下心来学习。那种感觉真好!”全心考研,她连找工作的简历都没有做过。
她的努力毕竟没有白费。彼时我们正坐在同传学生专用自习室里,教室不大,有暖暖的阳光斜射进来,窗外是黄昏的北外校园。
Lin顿了顿,突然很严肃地说:“我想跟所有对同传专业感兴趣学弟学妹们说,同传并不神秘,有梦想就一定要努力。但是,千万不要为了任何兴趣以外的原因,比如说舆论,比如说所谓的光环等等,盲目的来考同声传译。”因为——
“这真的是个花钱买罪受的专业”
Lin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严肃而夸张,甚至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
“比起真正的同传生活,当时考研的艰辛和录取的残酷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两年的学费是五万块。一届三个班,共53个学生,全国各学校精英荟萃。有的人,真的是很强。“来之前,我从来没想到,会有人如此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
然而,真正的压力是来自自己的。同传上课透明度高,十几人一个班,老师放磁带,放着放着停下来,点一个人就要开始翻译。每个人的水平,有目共睹。谁也不愿落后。Lin戏称,“我每天都被自己赶着学习。”生活中,除了上课就是自习。“所有学同传的人都是这样,有太多的东西要看,太多的知识要消化。”下课之后不出教室,在语音室一待一个中午的有之;广泛涉猎原版资料,一学期不到借书证上填满好几页纸的有之;一月一日语音自习室关门一天,因此发出“那我们该去哪儿啊!”感叹的人有之。
“刚开始,每一个人都很郁闷。”因为,不管你多么强,都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以及想象和现实的差异。以前只看到同传的光环,把它等同于那些大型会议的现场翻译什么的,觉得是名利双收的美差。而事实上,他们的就业压力也很大,能做到那一步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
学同传,你的压力会很大,来自环境,来自自己;要想的事情会很多,关于知识,关于未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本受不了。
“痛,并快乐着”
听Lin把同传描绘得那么恐怖,我不禁问,她是否后悔过。
“没有。”很坚定的答案,很坚决地口气。“我喜欢挑战,喜欢这种充实的生活。每天晚上睡前,想到自己今天又收获了不少东西,心中就有很踏实的感觉。”
每个周六下午,她都会去找住在北京的姐姐,两人一起逛超市,做饭,或者看场电影。所有的课业所有的压力都暂时抛在脑后,“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此了!”Lin笑,阳光在她脸上打出一层金黄,“一周的紧张生活,总得有个盼头啊。”
在高翻学院,很流行的一句话是,“高翻的打击都受了,以后还有什么受不了的啊?”
Lin说,对于同传,她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向往,到接触后的恐惧,再到逐渐适应后的平静。一步步走来,每一个瞬间都留下了痕迹。现在,她正享受收获的快感和过程的美好。“同传学的东西,广而杂,挺有意思的。”
她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白经历,学弟学妹们应该珍惜大学时光的点滴经历,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勇敢地朝前走。人生就是这样,成长伴随着阵痛,追求梦想的路上必然要有所牺牲。关键是,时刻调整好心态,用一颗快乐的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微笑。
PS: 凌晨两点。刚才出去洗漱的时候我一度觉得世界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脸洗到一半,突然被一种恐惧感包围,怕有个僵尸鬼啊什么的钻出来,趁我洗脸,来个背后袭击。用这种语言说出来好像挺好笑的,但是我当时真的是很害怕。十六岁以后我理论上就不怕鬼了,从不看鬼片,也自问没有让鬼青昧的理由。可是刚才,我确实很害怕,也许是熬夜,脑细胞死亡太多导致暂时性神经脆弱的缘故。
熬夜赶稿,谁之过?任务早就下来了,但如果不是因为明天必须交的话,我今天不会写的。美其名曰,压力之下,灵感不绝。就在九点之前,我还抵不住诱惑,和她们一起看鹿鼎记——周星驰是个天才。
怎么说呢?每次写专访,都意犹未尽。材料多于需要,思想多于文字。冰山一角。
很得意,当初一说要写已毕业的学长,我就想到了这个在经验交流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姐。公了私愿,趁这个机会和北外同传有了亲密接触,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学姐。
这个夜,没有白熬。可是我感冒了,要多喝水多休息,要不明天就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趴在桌上,更严重的话,会哑嗓子。哑嗓子是件很有风险的事,轻者声音略低,沙哑性感,此乃因祸得福。重者声如破锣,不敢开口。这样的风险,不愿意承担,所以,还是睡觉吧。
Ft~唠叨间,两点半了。
——访北外同声传译研究生Lin学姐
Lin是我系04年考入北外高等翻译学院同声传译专业的三位学姐之一。至今记得,去年系里毕业学长经验交流会上,她在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话语活泼,笑容亲切。一个多学期时间过去了,学姐近况如何呢?带着几分好奇,带着对同声传译专业的“敬仰”,我们到北外,采访了Lin学姐。
北外东区的电教楼,远远望去,红色平顶,并不特别。顺着窄窄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最高层的“高翻学院”,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室门上“同声传译专用教室”的金属牌反射着午后的阳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刚下课,有学生穿过走廊,夹着书本,脚步匆匆。不大的教室里,刚摘下耳机的学生们正在说笑。在这个时候,Lin学姐出现在我们面前:大眼睛,马尾辫,纯白毛衣,巨大的书包随意地搭在肩上。她很大声很快乐的和我们打招呼,“嗨,跑这么远,辛苦你们了啊!”
找了间空教室,我们对坐在窗口。学姐笑,然后侃侃而谈。
“大一的时候,我就想考研了”
Lin说,大一的时候,就打算好考研了。原因嘛,她调皮的吐吐舌头,“因为喜欢校园生活,不想那么早踏入社会。”
至于同声传译这个专业,Lin笑笑,当时有个误解,以为同传就是听听说说,而这正是她所喜欢的,再加上笼罩在同传上的舆论光环,大二下学期,她就下决心,考北外的同传。
“其实,我一直不是个好学生。”大一刚来,Lin基础很差。第一天上课的自我介绍,她是全班唯一一个英文说到一半实在说不下去而改说中文的。可是她是个很要强的人,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把弱势练成了强项。
Lin喜欢跳舞。大学四年,最得意的事情是在四十周年校庆演出的时候担任朝鲜舞领舞。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学习并不出色。可是自从确定同传的考研目标后,她就开始努力给自己加码。“整个大三,人都是完全沉下心来学习。那种感觉真好!”全心考研,她连找工作的简历都没有做过。
她的努力毕竟没有白费。彼时我们正坐在同传学生专用自习室里,教室不大,有暖暖的阳光斜射进来,窗外是黄昏的北外校园。
Lin顿了顿,突然很严肃地说:“我想跟所有对同传专业感兴趣学弟学妹们说,同传并不神秘,有梦想就一定要努力。但是,千万不要为了任何兴趣以外的原因,比如说舆论,比如说所谓的光环等等,盲目的来考同声传译。”因为——
“这真的是个花钱买罪受的专业”
Lin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严肃而夸张,甚至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
“比起真正的同传生活,当时考研的艰辛和录取的残酷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两年的学费是五万块。一届三个班,共53个学生,全国各学校精英荟萃。有的人,真的是很强。“来之前,我从来没想到,会有人如此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
然而,真正的压力是来自自己的。同传上课透明度高,十几人一个班,老师放磁带,放着放着停下来,点一个人就要开始翻译。每个人的水平,有目共睹。谁也不愿落后。Lin戏称,“我每天都被自己赶着学习。”生活中,除了上课就是自习。“所有学同传的人都是这样,有太多的东西要看,太多的知识要消化。”下课之后不出教室,在语音室一待一个中午的有之;广泛涉猎原版资料,一学期不到借书证上填满好几页纸的有之;一月一日语音自习室关门一天,因此发出“那我们该去哪儿啊!”感叹的人有之。
“刚开始,每一个人都很郁闷。”因为,不管你多么强,都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以及想象和现实的差异。以前只看到同传的光环,把它等同于那些大型会议的现场翻译什么的,觉得是名利双收的美差。而事实上,他们的就业压力也很大,能做到那一步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
学同传,你的压力会很大,来自环境,来自自己;要想的事情会很多,关于知识,关于未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本受不了。
“痛,并快乐着”
听Lin把同传描绘得那么恐怖,我不禁问,她是否后悔过。
“没有。”很坚定的答案,很坚决地口气。“我喜欢挑战,喜欢这种充实的生活。每天晚上睡前,想到自己今天又收获了不少东西,心中就有很踏实的感觉。”
每个周六下午,她都会去找住在北京的姐姐,两人一起逛超市,做饭,或者看场电影。所有的课业所有的压力都暂时抛在脑后,“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此了!”Lin笑,阳光在她脸上打出一层金黄,“一周的紧张生活,总得有个盼头啊。”
在高翻学院,很流行的一句话是,“高翻的打击都受了,以后还有什么受不了的啊?”
Lin说,对于同传,她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向往,到接触后的恐惧,再到逐渐适应后的平静。一步步走来,每一个瞬间都留下了痕迹。现在,她正享受收获的快感和过程的美好。“同传学的东西,广而杂,挺有意思的。”
她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白经历,学弟学妹们应该珍惜大学时光的点滴经历,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勇敢地朝前走。人生就是这样,成长伴随着阵痛,追求梦想的路上必然要有所牺牲。关键是,时刻调整好心态,用一颗快乐的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微笑。
PS: 凌晨两点。刚才出去洗漱的时候我一度觉得世界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脸洗到一半,突然被一种恐惧感包围,怕有个僵尸鬼啊什么的钻出来,趁我洗脸,来个背后袭击。用这种语言说出来好像挺好笑的,但是我当时真的是很害怕。十六岁以后我理论上就不怕鬼了,从不看鬼片,也自问没有让鬼青昧的理由。可是刚才,我确实很害怕,也许是熬夜,脑细胞死亡太多导致暂时性神经脆弱的缘故。
熬夜赶稿,谁之过?任务早就下来了,但如果不是因为明天必须交的话,我今天不会写的。美其名曰,压力之下,灵感不绝。就在九点之前,我还抵不住诱惑,和她们一起看鹿鼎记——周星驰是个天才。
怎么说呢?每次写专访,都意犹未尽。材料多于需要,思想多于文字。冰山一角。
很得意,当初一说要写已毕业的学长,我就想到了这个在经验交流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姐。公了私愿,趁这个机会和北外同传有了亲密接触,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学姐。
这个夜,没有白熬。可是我感冒了,要多喝水多休息,要不明天就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趴在桌上,更严重的话,会哑嗓子。哑嗓子是件很有风险的事,轻者声音略低,沙哑性感,此乃因祸得福。重者声如破锣,不敢开口。这样的风险,不愿意承担,所以,还是睡觉吧。
Ft~唠叨间,两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