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依法推进的阶段,对“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也进一步加大重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采取“保存”和“保护”相结合的区别对待政策,并非所有非遗项目都能得到国家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解析”一课时提到,刚刚于今年2月25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即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但还有人对于这项法律的名称中没有出现“保护”二字存在某些疑虑。
正因为国家的这个整体定位,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传承与传播”分列为独立的两章,前者针对所有需要保存的非物遗项目,国家要对其进行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后者则针对有代表性的非物遗项目,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以传承、传播为主要手段的保护工作。
从今年起,国家对非遗传承人补贴将从每年8000元增至1万元。目前,文化部已公布了1488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他们每人从2008年起即可每年领取8000元的津贴。而从今年开始,这项津贴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中规定,“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意思就是说国家并非对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实行保护,而是“区别对待”,择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才鼓励传承和传播,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欢迎光临官网http://www.cfich.org.cn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解析”一课时提到,刚刚于今年2月25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即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但还有人对于这项法律的名称中没有出现“保护”二字存在某些疑虑。
正因为国家的这个整体定位,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传承与传播”分列为独立的两章,前者针对所有需要保存的非物遗项目,国家要对其进行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后者则针对有代表性的非物遗项目,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以传承、传播为主要手段的保护工作。
从今年起,国家对非遗传承人补贴将从每年8000元增至1万元。目前,文化部已公布了1488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他们每人从2008年起即可每年领取8000元的津贴。而从今年开始,这项津贴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中规定,“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意思就是说国家并非对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实行保护,而是“区别对待”,择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才鼓励传承和传播,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欢迎光临官网http://www.cfich.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