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到底有多可怕
由于我的专业,我自己被问标题里类似问题的概率比较高;同样由于我的专业,我不可能简简单单说转基因好或者不好就过去了。
首先,我以我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转基因。(觉得我写得不对或者无趣的话可以无视,反正解释转基因的人也很多了,不缺我一个。)
最广义的转基因,就是把外源的遗传物质,通常是一段DNA,转到某种生物的细胞里去。这个操作如何实现和话题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什么是DNA?什么是细胞?这个,麻烦自行搜索。)
涉及到现在商业化的转基因,动物我好像没听说,所以“某种生物”可以特化为植物了,同时这一段DNA肯定是表达某种蛋白的基因,通常来说还应该带一个抗某种抗生素的基因,这个基因也会表达一个蛋白,也就是说被转基因的植物除了细胞核里多出一段东西之外,还比转基因前多两种蛋白,如果说危害,那也就是和一段DNA两个蛋白有关。
其中那个抗某种抗生素的蛋白,是在做转基因的时候筛选用的,否则需要花费数倍的人力物力来挑选真正被转入基因的植物;不过等到这东西能上市场的时候,这个蛋白多半都不会出现在植物中了。(为什么不表达了还在研究中,大家先接受这个事实吧。)而且,是有办法把这个基因从植物体内去掉的,所以真正讨论转基因危害的话,我认为可以无视这个了。(但是我没有去查那些公司卖的转基因植物里有没有去掉。)
剩下的就是人们希望植物表达的那个蛋白了。这个肯定是不能去掉的,去掉就不是转基因了。就目前的应用来看,这通常会是一个抗虫抗病或者抗农药的蛋白。
在开始分析危害前,请允许我转篇东西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235987/
正是这篇文章让我下定决心要来解释一下转基因这回事。因为刚好里面提到了转基因食物的五大隐患(注意食物和植物的差别。棉花由于和食用关系不大,审核标准就会简单得多。),简单说是转基因食物的毒性可能增加,可能携带原来没有的过敏原,营养成分可能遭到破坏,抵抗抗生素的基因会传播到人类致病菌中,最后是环境。
毒性:胆敢商业化的转基因食物,肯定对哺乳动物是无毒的。如果在可检测范围内的毒性增加,这种食物不可能被应用。除非开发者仇恨人类而监管部门是摆设。
过敏性:好吧,过敏原也是某些特定的蛋白,在转基因的时候,不要选择表达过敏原蛋白的基因就可以了,或者,真的转了之后,像真正的过敏原那样写在包装上。
营养:和毒性一样,食物的营养成分一定会被检测的,如果有可检测范围内的破坏估计上市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吧。
抗生素:前面提到过,把这个基因去掉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
以上四条分析认为,在人类认知的范围内,转基因食物对食用者“可以”是无害的。“可以”的前提是,就是研究者和监管部门都认真干活。
为什么我要强调人类的认知范围内?因为原文中有句明显无凭无据的话(科学家?会这样说话的就不该算科学家吧。),转基因可能以某种人们不甚了解的方式来破坏食物营养。好吧地球还可能会以某种我们不甚了解的方式毁灭呢……有了这句话,用任何手段证明食物无毒且营养成分未被破坏后,要反对转基因的人都可以说,还有人类无法检测到的毒性和破坏。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讨论都变得没有意义,我也不想去分析。
第五点就是对环境的影响了。我对转基因手段(不限于植物。)的担心主要也是这个方面的。
先允许我扯开话题说说滴滴涕,在发现之初其强大的杀虫作用多么令人兴奋,后来对环境的影响又多么令人深恶痛绝,而这种影响在一开始的时候又的确没有被观察到——或者说,在最初使用滴滴涕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开始那方面的观察,谁会想到这种不能分解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由热带传播到寒带呢。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滴滴涕的利和弊差不多都被研究清楚了,但是2002年世卫组织还是宣布要重新启用滴滴涕。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用滴滴涕会影响生物圈,不用滴滴涕会有更多孩子死于疟疾。
当然,转基因和滴滴涕的关系并不大,我只是举例说明,哪怕现在有确凿证据,已经商业化的转基因生物在毒性,抗药性,基因传递等被诟病的各个方面都被证明无害,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些生物在几十几百年后,真的不会产生任何可怕的事情。
毕竟,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细胞中遗传物质起作用的方式,还处于相当肤浅的阶段。
这么说吧,大家中学的时候都画过受力分析图,就是那种一个方块放在某处的那种。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告知光滑平面,于是摩擦力就不需要画了;如果是个斜坡,方块想停住肯定不能是光滑平面了,得多画一个摩擦力。但是实际上呢,除了那个摩擦力,还有空气阻力没话呢,还有太阳的引力,月亮的引力,星星的引力……
我上面对转基因的介绍,差不多就是在没有摩擦力的状态,而目前专业内的知识,在我看来也就是知道有摩擦力而已,最多加上空气阻力。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到底怎么起作用,还有无数未知的知识。
而在所知范围内,转基因对环境的影响就已经是肯定有的了。因为作物和非作物的野生种之间的杂交不可能完全避免,尽管在这种杂交成功并产生有竞争力的后代的概率也相当低,有多低我没算过,但是我知道,就我熟悉的水稻而言,专门去做个杂交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否则袁隆平不用那么辛苦。(这时候我突然发现玉米会特别危险,因为它们不是自花授粉的……)
本来,我还想扯点其他东西的,但是想到有次写了很长的东西被豆瓣审核了,所以就此打住吧。
最后,关于开头的那个问题,转基因到底有多可怕?
我只能说,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我不排斥任何转基因食物;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在转基因和打农药中间二选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转基因;而转基因大豆我是很鄙视的,因为其中转了抗除草剂的基因,等于扩大了除草剂的作用范围。
可是我还是得吃转基因的大豆油,因为我既想活下去,又懒得自己种大豆榨油吃。
好像我还是没解释清楚……这么说吧,今天刚好是地球一小时的日子,大家都知道,坐汽车比起自行车和步行,碳排放量会高一些,可能影响气候,而且有可能会出车祸死掉的,但是如果现在有人宣传坐汽车会导致人类灭绝,又有多少人因此不坐汽车?
首先,我以我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转基因。(觉得我写得不对或者无趣的话可以无视,反正解释转基因的人也很多了,不缺我一个。)
最广义的转基因,就是把外源的遗传物质,通常是一段DNA,转到某种生物的细胞里去。这个操作如何实现和话题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什么是DNA?什么是细胞?这个,麻烦自行搜索。)
涉及到现在商业化的转基因,动物我好像没听说,所以“某种生物”可以特化为植物了,同时这一段DNA肯定是表达某种蛋白的基因,通常来说还应该带一个抗某种抗生素的基因,这个基因也会表达一个蛋白,也就是说被转基因的植物除了细胞核里多出一段东西之外,还比转基因前多两种蛋白,如果说危害,那也就是和一段DNA两个蛋白有关。
其中那个抗某种抗生素的蛋白,是在做转基因的时候筛选用的,否则需要花费数倍的人力物力来挑选真正被转入基因的植物;不过等到这东西能上市场的时候,这个蛋白多半都不会出现在植物中了。(为什么不表达了还在研究中,大家先接受这个事实吧。)而且,是有办法把这个基因从植物体内去掉的,所以真正讨论转基因危害的话,我认为可以无视这个了。(但是我没有去查那些公司卖的转基因植物里有没有去掉。)
剩下的就是人们希望植物表达的那个蛋白了。这个肯定是不能去掉的,去掉就不是转基因了。就目前的应用来看,这通常会是一个抗虫抗病或者抗农药的蛋白。
在开始分析危害前,请允许我转篇东西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235987/
正是这篇文章让我下定决心要来解释一下转基因这回事。因为刚好里面提到了转基因食物的五大隐患(注意食物和植物的差别。棉花由于和食用关系不大,审核标准就会简单得多。),简单说是转基因食物的毒性可能增加,可能携带原来没有的过敏原,营养成分可能遭到破坏,抵抗抗生素的基因会传播到人类致病菌中,最后是环境。
毒性:胆敢商业化的转基因食物,肯定对哺乳动物是无毒的。如果在可检测范围内的毒性增加,这种食物不可能被应用。除非开发者仇恨人类而监管部门是摆设。
过敏性:好吧,过敏原也是某些特定的蛋白,在转基因的时候,不要选择表达过敏原蛋白的基因就可以了,或者,真的转了之后,像真正的过敏原那样写在包装上。
营养:和毒性一样,食物的营养成分一定会被检测的,如果有可检测范围内的破坏估计上市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吧。
抗生素:前面提到过,把这个基因去掉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
以上四条分析认为,在人类认知的范围内,转基因食物对食用者“可以”是无害的。“可以”的前提是,就是研究者和监管部门都认真干活。
为什么我要强调人类的认知范围内?因为原文中有句明显无凭无据的话(科学家?会这样说话的就不该算科学家吧。),转基因可能以某种人们不甚了解的方式来破坏食物营养。好吧地球还可能会以某种我们不甚了解的方式毁灭呢……有了这句话,用任何手段证明食物无毒且营养成分未被破坏后,要反对转基因的人都可以说,还有人类无法检测到的毒性和破坏。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讨论都变得没有意义,我也不想去分析。
第五点就是对环境的影响了。我对转基因手段(不限于植物。)的担心主要也是这个方面的。
先允许我扯开话题说说滴滴涕,在发现之初其强大的杀虫作用多么令人兴奋,后来对环境的影响又多么令人深恶痛绝,而这种影响在一开始的时候又的确没有被观察到——或者说,在最初使用滴滴涕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开始那方面的观察,谁会想到这种不能分解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由热带传播到寒带呢。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滴滴涕的利和弊差不多都被研究清楚了,但是2002年世卫组织还是宣布要重新启用滴滴涕。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用滴滴涕会影响生物圈,不用滴滴涕会有更多孩子死于疟疾。
当然,转基因和滴滴涕的关系并不大,我只是举例说明,哪怕现在有确凿证据,已经商业化的转基因生物在毒性,抗药性,基因传递等被诟病的各个方面都被证明无害,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些生物在几十几百年后,真的不会产生任何可怕的事情。
毕竟,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细胞中遗传物质起作用的方式,还处于相当肤浅的阶段。
这么说吧,大家中学的时候都画过受力分析图,就是那种一个方块放在某处的那种。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告知光滑平面,于是摩擦力就不需要画了;如果是个斜坡,方块想停住肯定不能是光滑平面了,得多画一个摩擦力。但是实际上呢,除了那个摩擦力,还有空气阻力没话呢,还有太阳的引力,月亮的引力,星星的引力……
我上面对转基因的介绍,差不多就是在没有摩擦力的状态,而目前专业内的知识,在我看来也就是知道有摩擦力而已,最多加上空气阻力。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到底怎么起作用,还有无数未知的知识。
而在所知范围内,转基因对环境的影响就已经是肯定有的了。因为作物和非作物的野生种之间的杂交不可能完全避免,尽管在这种杂交成功并产生有竞争力的后代的概率也相当低,有多低我没算过,但是我知道,就我熟悉的水稻而言,专门去做个杂交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否则袁隆平不用那么辛苦。(这时候我突然发现玉米会特别危险,因为它们不是自花授粉的……)
本来,我还想扯点其他东西的,但是想到有次写了很长的东西被豆瓣审核了,所以就此打住吧。
最后,关于开头的那个问题,转基因到底有多可怕?
我只能说,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我不排斥任何转基因食物;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在转基因和打农药中间二选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转基因;而转基因大豆我是很鄙视的,因为其中转了抗除草剂的基因,等于扩大了除草剂的作用范围。
可是我还是得吃转基因的大豆油,因为我既想活下去,又懒得自己种大豆榨油吃。
好像我还是没解释清楚……这么说吧,今天刚好是地球一小时的日子,大家都知道,坐汽车比起自行车和步行,碳排放量会高一些,可能影响气候,而且有可能会出车祸死掉的,但是如果现在有人宣传坐汽车会导致人类灭绝,又有多少人因此不坐汽车?